用想象感受想象 用阅读激活阅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都集中编排一个文体单元。这个单元之后会编排“快乐读书吧”栏目。这样安排的目的是由教材几篇相同文体的课文,拓展同类作品或整本书。统编本教材倡导大量阅读的理念在文体单元中尤为凸显。
  一、单元编排特点分析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神话故事”为主题,这是继三年级童话、寓言之后的第三个文体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篇精读课文,《女娲补天》一篇略读课文。四篇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也有古希腊神话。其中,《精卫填海》是以文言形式呈现的。
  (一)单元阅读要素分析
  1.立足年段目标,落实内容把握。
  依据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和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教材的单元导读页提出了阅读方面的两项语文要素: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重要阅读目标。基于这一目标,中段年级前期主要突出段落的训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些语文要素分布在三年级的不同单元,为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做铺垫。
  神话属于叙事类文体,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盗”火、女娲补天等,这些神话的人物和事件都非常鲜明。四年级上学期,借助这样一组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非常切合的。
  如何把握叙事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单元导读中有明确的提示:先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项要素清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把握了。
  基于这项要素,《普罗米修斯》编排了“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的课后练习。
  《女娲补天》的阅读提示中也有明确要求: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关注文体特点,感受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形象。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文学的先河。每一篇神话里都有一个神奇的世界。
  作为专门的文体单元,单元导读中还提出了第二项阅读要素: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项语文要素是指向神话类文体的独有特点。
  《盘古开天地》课后的两项练习都是指向这一要素的:其一,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其二,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另外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和阅读提示中也都有相关内容:“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故事中哪个情节触动了你?和同学交流。”“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想象。”
  这个单元的“交流平台”以学习伙伴对话的方式,提示读神话要感受神奇的想象、个性鲜明的人物。“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项,摘录了几篇神话中蕴含神奇想象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句子,感受神奇的想象。这个栏目的编排也指向了基于神话文体的单元要素的落实。
  (二)课后练习及阅读提示分析
  1.“讲故事”贯穿单元始终。
  本组四篇课文的习题设计和阅读提示,除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之外,还编排了“讲故事”的专项练习。
  《盘古开天地》: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精卫填海》: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普罗米修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女娲补天》: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蜗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统编本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复述能力的养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之前的教材中课后编排的关于“讲故事”的练习将近20次。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把“复述”作为专项的单元能力要素,复述的要求指向了解故事内容基础上的较为详细的复述。
  从学生的阅读进程来看,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是继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之后的一个故事类单元。在这里编排相关练习,衔接复述要素,运用复述方法,夯实复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之后的第八单元“古代故事”,提出了简要复述的专项语文要素。这个单元的讲故事练习,也就成为连接前后两个复述单元的重要桥梁。
  2.体现课外拓展。
  “快乐读书吧”安排在语文园地之后,推荐阅读中外神话故事。这项阅读拓展的内容是贯穿于单元课文教学之中的。
  《盘古开天地》选做题:课后收集中国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普罗米修斯》一课,基于“火”的主题,课后链接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老的中国,人类对“火”都有着同样的渴望。
  课后练习以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打开阅读视野,走进充满离奇幻想的神话世界,阅读更多神话故事。这样的编排也为“快乐读书吧”整本神话的阅读要求做好铺垫。
  二、单元教学建议
  (一)不要机械处理起因、经过、结果
  把握一件事情的主要内容,起因、经过、结果是主要抓手。整篇文章阅读之后,一般先关注开头部分,想一想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弄清楚起因是什么;接着读下去,看看故事的主人公在事情發展的过程中都做了什么,这样经过就清楚了;读到最后再想一想故事的结局怎样呢,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机械处理起因、经过、结果的情况。这里的“机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机械划分起因、经过、结果。很多老师受应试的影响喜欢追求“标准答案”,认为这三个要素必须是绝对的,界限分明的。其实,明确叙事要素只是把握文章内容的路径,学生阅读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即可,完全不必泾渭分明。还以《普罗米修斯》为例,“人类生活悲惨”是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原因,而“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让人类过上幸福生活”,又是他受到严厉惩罚的原因。教师完全不必纠结于哪个才是标准的原因,这样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二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段落机械地对应起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记叙要素为课文划分结构段。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给学生圈定一个阅读范围,方便找到相关的事件要点,为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设置梯度。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是所有的叙事性作品都适用的,必须因文而异。比如:《女娲补天》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自从女蜗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这里并没有交代故事的起因,更像个“引子”,如果机械地归到起因部分当然是不恰当的。
  因此,这个单元的教学应该把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作为把握文章内容的路径与方法,不能偏离重点,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限制。这些机械的做法,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形成干扰。
  (二)关注神话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神奇
  “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这个单元的引导语揭示了神话文体最本质的特点。神话中的人物都有着超凡的本领,他们会在离奇的事件中创生,又会创生出更多超乎想象的事件。超凡的人物和极富幻想性的情节使神话故事充满神奇的色彩。想象和幻想是神话最基本的特点,同时,想象也是学生最擅长的思维游戏。
  教师应顺应童心,通过语言的描述、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由放飞想象,用学生的想象感受神话的想象,用童真的想象丰盈故事的神奇味道。
  例如,《盘古开天地》中讲述盘古顶天立地这一部分,是神话中最为夸张,最为离奇的情节。“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就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一万八千年啊,屹立于天地之间的盘古得长多高呀!这是一个无法用数字计算的无比离奇的想象,这样的想象是神话独有的。这一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读得慢一点,跟随巨人盘古的生长,让学生的想象飞得远一点。学生以自由的想象走进神话的世界,神话极富幻想的特点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三)关注课文语言变化与单元要素的关系
  这个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除了小古文《精卫填海》之外,其他三篇都是人教版的保留课文。故事还是原来的故事,但是故事里的语言却有多处改动。其中《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两篇课文的变化非常明显。
  例如《盘古开天地》的第2自然段,新版本把“一片漆黑”改成“黑乎乎一片”,原来的“抡起斧头”改成了“拿起斧头”,还把混沌一片的宇宙比作了“大鸡蛋”。很明显统编本课文的语言更为口语化。
  神话是远古时期的产物,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文学作品。统编本课文的语言改动,更凸显了神话作为民间文学所应有的特点。另外,前面的单元分析中提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编排了讲故事的相关练习。学生从读故事到讲故事,不仅需要了解故事的情节,还要理解并吸纳课文的语言。学生读着像“大鸡蛋”“黑乎乎一片”这样通俗而直白的文字,就像听老奶奶在讲故事一样。他们会觉得这样讲故事,跟自己平时说话差不多。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油然而生一种亲切之感,让他们能够比较轻松地进行阅读者与讲述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之前,很多教师教学《盘古开天地》的时候,喜欢在“抡起斧头”上做文章,还有的会把“抡起斧头”改成“拿起斧头”,通过比较体会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这个教学环节用到新教材就完全行不通了。这里提示教师一定要关注之前其他版本课文在统编本教材中的功能定位以及能力要点的变化,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关注单元语文要素,以及课后练习的训练重点,体现传统课文的新功能。切忌照搬原来的教学设计,盲目实施教学。
  (四)实施横向拓展,用阅读激活阅读
  《普罗米修斯》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改写的,是这个单元唯一的外国神话。这篇神话的价值在于,让学生认识不一样的民族,不一样的文化,感受人类童年时代不一样的想象。
  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构建了以宙斯为首的多神系统。众神之间,各故事之间都有一定关联。《普罗米修斯》这篇神话的明线是盗火、受惩、获救等情节。如果把它放到古希腊神话的大体系之中,我们还能找到很多与之相关联的故事。比如,《普罗米修斯造人》的故事讲述了他和人类的深厚渊源。人和神的大聚会时普罗米修斯捉弄了宙斯,所以宙斯拒绝给人类为实现文明所急需的最后的赠品——火。还有大力神赫拉克斯的故事,以及馬人喀戎做替身的故事,这些神话都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有联系。教学这篇神话,可以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方式,适时嵌入相关神话,以课文为主线实施横向拓展,以拓展开阔视野,以阅读丰富阅读,运用“1 X”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更为丰富的古希腊神话的世界。
  (五)在神话阅读中丰厚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这个单元选编的三篇中国神话堪称经典。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女娃葬身大海化为精卫也要取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人类遭受苦难的时候,女娲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倾尽全力炼石补天,让人类获得重生。这些神话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此外,这个单元的“阅读链接”“快乐读书吧”中燧人氏钻木取火和炎帝尝百草的神话,都集中体现了先人的开拓精神和牺牲精神。
  神话中的想象大都是非常宏阔、非常壮观的,带给学生的精神力量也是极其强大的。本单元神话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把握内容”“讲述故事”“感受神奇”等语文要素的落实,还要兼顾神话人文主题的领悟,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中蕴含敢于牺牲、甘于奉献、不屈不挠、勇敢无畏等丰厚的民族精神,在神话阅读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力量。
  总之,这个单元的教学,首先要落实学段目标,关注神话的文体特点,还应把握统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注重阅读的拓展。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经典神话,认识更多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感受更多充满神奇想象的故事情节,涵养更为丰厚的民族精神。
  (作者单位:天津市津南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杨 伟
其他文献
目前,儿童阅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一是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大多数学校的阅读氛围日渐浓厚,班级图书角、读书长廊、阅读空间等应运而生,校园随处可见学生读书的身影。二是家长培养“爱书孩童”。“让自己的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已逐渐成为家长的共识,“亲子共读”成了一种新潮,带孩子去逛书店成为一种时尚。三是领导强化“阅读考核”。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开展阅读竞赛、阅读考级、阅读“冲浪”等活动,许多地区已将阅
2018年10月18日,站在江苏省第13届“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最高领奖台上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师父说过的“没有白吃的苦”这句话,终于应验了。经过多年的磨砺,终于云开雾散,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太阳。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我,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磨炼的呢?曾几何时,我就是刘继荣女士笔下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羡慕“舞台”上那优雅的教态、飘逸的教学设计与精彩的生成。羡慕之余,又心生疑惑:我怎样
美国教育学者戴尔的“经验塔”理论指出:凡是学生用其全部感官来亲自参与的直接经验与活动,他们都有很高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且能在亲身经验中自行发现科学知识,建构起正确的概念。在这一理论中,无论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还是学习结果的形成,都有一个前提条件——“亲自”。  这里之所以给“亲自”二字加上引号,是因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挂着“亲自”之名,不务“亲自”之实的行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切为了学生
【教学目标】  1. 运用多媒体巧妙引入历史背景,使学生深入了解诗人创作诗歌的意图,进而理解诗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并了解怀古诗的写作特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及远大的人生志向。  3.借助文包诗理解杜牧的《题乌江亭》及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两首怀古诗中对项羽的不同看法,并对《夏日绝句》进行文包诗训练。  【教学设计】  一、借助资料,认识诗中项羽  1.(课件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基于教材的范例作用,开展大量的阅读,让儿童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统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说:“语文的本质是多读书。”可见儿童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为与之呼应,统编本教材中也安排了相当数量的与阅读相关的训练板块,如“交流平台”“快乐读书吧”等。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以为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教会他们如何选择
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题,学习生字新词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先来看看这些词语会不会读,一起读,一个词语读两遍——(出示第一组词语,生齐读。)  暴风雨 往前凑 孵小鸡  师:读得非常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这些词语中,有些字的笔画比较多,是容易写错的,哪位同学给我们做个提醒,你可以提醒它的读音,也可以提醒它的意思,还可以提醒它的写法。  生:“暴风雨”的“暴”最后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标将“阅读教学”定义为“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具体要求为教师利用课文引导学生,使其掌握阅读方法,读懂、鉴赏各类文本,并能从阅读中汲取丰富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在这种“四位一体”的精神互动中,“文本”是连接“学生”“教师”与“教材编者”的桥梁,至关重要。但同时,“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共识
教学思考:  王宁教授在《汉字构形学导论》一书中指出:汉字构形的次序主要有平面组合、层次组合,以及由这两个组合方式构成的综合组合,其中,大量的是层次组合。“层次组合的特点是,每个字符是由基础构件开始,分作若干层次逐步累加上去而构成的”。层次组合是汉字构形的主要方式,识字教学理应有此内容。为此我们结合统编本一年级下册教材设计了此课,并在教学中实验,效果好,识字效率高,学生体会到了汉字的表意规律和系统
文本解读  这首《江南》,是汉乐府中的一首《相和曲》,是一首集体演唱的民歌。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第二层“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为什么这样划分?前三句,交代了采莲的地点、环境和心情,是诗的主体。可以理解为一人领唱。后四句,是对第三句的演化,是一群演员对领唱者的相和。  诗歌很简单,只有三个名词:江南、莲、鱼。四个方位词:东
我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经历了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这并不奇怪,因为40年来,我们从低收入国家行列,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是基础,生产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成功了,自然会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小学阅读教学的改革前行,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页。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步伐是不断向前的,小学阅读教学的改革也正在进入深化和攻坚的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