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姚远利成了京城收藏界的风云人物。自从他的科举匾额博物馆开张以来,这位馆长更加忙碌了,忙着接待一拨又一拨的领导和参观者。几乎每一位观众都被其丰富的展品和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魅力所震撼,同时也深深佩服姚远利创办博物馆的执着和扎实。
其实,了解姚远利的人知道,他为自己的博物馆已经耗费了10多年的心血,这次是十年寒窗,一举成名。
姚远利的科举匾额博物馆座落在北京东郊高碑店,当记者穿过嘈杂的都市,来到文化气息浓厚的高碑店民俗文化园时,一座古朴凝重的古代石坊映入眼帘,走进一看,这里就是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石坊上雕刻着众多科举题材的图案,用它来做博物馆的大门,有点题之意,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旁边的说明上写着是明代的遗存。站在大门前,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当我们绕过“励志堂”影壁,进入古意盎然的展览大厅,见到馆长姚远利时,第一印象是他满脸的沧桑和疲惫,言语不多,深藏不露。慢慢地,谈起他的收藏,谈到科举,他的话才开始多了起来。他打开展室里的灯,带记者浏览展品。他的“镇馆之宝”是一座元代汉白玉石雕牌坊式的科举门,在国内极为罕见。而元代百年历史中,仅有40余年实行科举,重武轻文,读书人没有出路。石坊上直接刻“科举门”,反映了汉人官员渴望实行科举的态度。
在科举门的东西两厢入口,各悬挂一块“点睛”意味的清代匾额:左手为“协辅文教”,右手为“代起儒风”。迈过科举门,一块气派非凡的明代石匾就会出现在游客眼前,此匾正中草书“状元及第”,四周透雕文武状元及耕读形象。
据介绍,“状元及第”匾为明永乐二年状元曾为其江西同乡、永乐九年的状元箫时中所题,题刻为永乐十六年,即公元1418年,距今已有589年的历史。而能够题写状元科名匾的人,一般只有皇帝、状元本人或前科状元。当年这块题匾人曾32岁中状元,受匾人箫时中26岁即中状元。
姚远利说,馆中所藏匾额题字中,仅清代状元就有29位。此外,还有12名榜眼、13位探花留下的墨宝,而进士所题写榜书更是难计其数。“但北京的状元匾,目前一直都未找到,估计已无遗存。”
在博物馆的二层,收藏着道光十二年同一科状元、榜眼、探花所题写的匾额。状元吴钟峻题写“高步蟾宫”,榜眼朱凤标为翰林所题写的“太史”,探花季芝昌为家乡父老所题写的“匡邪弼恶”。“能收集到同一科的匾额,弥足珍贵。”姚远利说。
在大厅中央,悬挂着一方北京大兴人朱的匾额“燕翼诒谋”。朱是乾隆十三年进士,时年仅17岁,这是中国科举历史上最年轻的进士之一,也是北京人里少有的进士。朱后来官至一品宰相。
姚远利认为,一块匾有五大看点。一看科名,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等。二看题写人,不少人都是封疆大吏,官至一品,本身在科举上他们都是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如王杰、李鸿章、沈宝箴等。三看书法,匾额的书写者往往都是当时书坛的领袖,有的秀丽雅洁,峰回路转,有的气势磅礴,入木三分。四看国学。匾额上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有典,是传统国学经典浓缩;五看艺术。匾额材质有木、石、砖等,集中反映了雕、刻、漆的传统工艺。
穿梭在用一块块牌匾搭建的科举长廊中,总感觉有浓烈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前来参观的人不多,宽阔的展厅里没有供暖,虽然寒意阵阵,但记者的心里却不断加温。
“这个是秀才厅,那是举人厅,再往上是进士状元厅。我要用众多的匾来见证中国科举制度,必须做到层次分明。”科举文化是中国古代教育、仕途、职官等文化的综合载体,对今天仍具重要影响。对此,姚远利的内心非常清楚,这也是他花费巨大心血创办科举匾额博物馆的初衷。从选题定位、藏品布置和空间设计来看,他的博物馆都是我们所见到的私人博物馆中档次较高的一家。
近年来,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中,各地办起了不少博物馆,还有许多收藏家跃跃欲试,但多数私人博物馆的前途令人担忧。姚远利的博物馆又当如何呢?
“私人别轻易搞博物馆!”
姚远利的回答让我们吃了一惊。
“我不是那种爱张扬的人,如果有点钱,钱也不多,确确实实是爱好收藏,但是别轻易地搞博物馆。为什么?实际上有些博物馆从开馆就注定它是要死的。因为方向不好选择,不是你喜爱的东西全国人民都喜爱,你的切入点要考虑它的受众面。如果梦想着能从博物馆经营里头收回多少钱来,这个算盘不要打。切入点的选择太重要了。我现在有五六百方砚台,就是有三千方砚台我也不办博物馆。因为北京一共才有多少人玩砚台啊,还有一部分人玩新砚不玩老砚。北京这些人一人来一次,撑死了,他再也不会来了,受众面太窄。另外一个,可开发性,比如瓷片博物馆,可开发性就比较弱。北京喜欢瓷器的有多少人,咱们就按10万人来计算吧,可是这10万人里头,喜欢瓷片的才有多少人啊,有的人根本就不看瓷片,我就喜欢整器,完整的。另外,你开发什么?你再做瓶做罐去,潘家园比你的还便宜;你说出图册,还是那几个喜欢瓷片的人买。有些博物馆如果说国家支持可以办,确实要灭绝了,也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这个国家肯定得支持,像梅兰芳博物馆。”
一个博物馆是否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公立博物馆不说,私人博物馆是否成功,主要看你是否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无论是通过门票收入,还是纪念品开发,逐渐回收成本,不往里无限度地搭钱。博物馆是公益事业,与投资是两码事。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事业都能转化为文化产业,有的转化不了。作为一般的爱好者收藏者,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你即便有别的企业不断往里搭钱,也证明博物馆办得不成功。”姚远利说。
“博物馆一年的开支,我估算了一下,水钱电钱办公费用,加上人员的工资,要60万。我纯粹是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挣钱。匾额博物馆受众面之广大,我相信它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能维持。”说这话时,姚远利的语气中透着坚定。记者看到,在另一个房间,一批精美的匾额拓片已经制作完成。
姚远利正在撰写关于中国古代匾额的论文,他说,办博物馆不是终点,主要是进行匾额学研究,他要让中国匾额的研究成为一个学科。
由于科举匾额博物馆在筹备期间即接待了市、区各级领导干部指导参观,也接待了一部分游客,均反映强烈,比预期的还要好,台湾游客参观后甚至评价为“伟大”,其他更多的人感受的则是“震撼”。由此姚远利产生了一个更大的设想,要以博物馆为主体,在旁边复原清代贡院,引进10座科举古牌坊,建设一座能生动反映古代科举文化的园区,他称之为“中国科举文化城”,为此还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举行了专题座谈会。
在姚远利的心目中,他的博物馆要向产业化发展,他想让来此参观的朋友欣赏到更多的科举文物,能够亲身体验古代考试制度,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也就是说,他想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使观众享受到超值的精神服务。
前景究竟如何呢?我们充满了期待……(责编:辛友)
其实,了解姚远利的人知道,他为自己的博物馆已经耗费了10多年的心血,这次是十年寒窗,一举成名。
姚远利的科举匾额博物馆座落在北京东郊高碑店,当记者穿过嘈杂的都市,来到文化气息浓厚的高碑店民俗文化园时,一座古朴凝重的古代石坊映入眼帘,走进一看,这里就是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石坊上雕刻着众多科举题材的图案,用它来做博物馆的大门,有点题之意,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旁边的说明上写着是明代的遗存。站在大门前,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当我们绕过“励志堂”影壁,进入古意盎然的展览大厅,见到馆长姚远利时,第一印象是他满脸的沧桑和疲惫,言语不多,深藏不露。慢慢地,谈起他的收藏,谈到科举,他的话才开始多了起来。他打开展室里的灯,带记者浏览展品。他的“镇馆之宝”是一座元代汉白玉石雕牌坊式的科举门,在国内极为罕见。而元代百年历史中,仅有40余年实行科举,重武轻文,读书人没有出路。石坊上直接刻“科举门”,反映了汉人官员渴望实行科举的态度。
在科举门的东西两厢入口,各悬挂一块“点睛”意味的清代匾额:左手为“协辅文教”,右手为“代起儒风”。迈过科举门,一块气派非凡的明代石匾就会出现在游客眼前,此匾正中草书“状元及第”,四周透雕文武状元及耕读形象。
据介绍,“状元及第”匾为明永乐二年状元曾为其江西同乡、永乐九年的状元箫时中所题,题刻为永乐十六年,即公元1418年,距今已有589年的历史。而能够题写状元科名匾的人,一般只有皇帝、状元本人或前科状元。当年这块题匾人曾32岁中状元,受匾人箫时中26岁即中状元。
姚远利说,馆中所藏匾额题字中,仅清代状元就有29位。此外,还有12名榜眼、13位探花留下的墨宝,而进士所题写榜书更是难计其数。“但北京的状元匾,目前一直都未找到,估计已无遗存。”
在博物馆的二层,收藏着道光十二年同一科状元、榜眼、探花所题写的匾额。状元吴钟峻题写“高步蟾宫”,榜眼朱凤标为翰林所题写的“太史”,探花季芝昌为家乡父老所题写的“匡邪弼恶”。“能收集到同一科的匾额,弥足珍贵。”姚远利说。
在大厅中央,悬挂着一方北京大兴人朱的匾额“燕翼诒谋”。朱是乾隆十三年进士,时年仅17岁,这是中国科举历史上最年轻的进士之一,也是北京人里少有的进士。朱后来官至一品宰相。
姚远利认为,一块匾有五大看点。一看科名,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等。二看题写人,不少人都是封疆大吏,官至一品,本身在科举上他们都是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如王杰、李鸿章、沈宝箴等。三看书法,匾额的书写者往往都是当时书坛的领袖,有的秀丽雅洁,峰回路转,有的气势磅礴,入木三分。四看国学。匾额上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有典,是传统国学经典浓缩;五看艺术。匾额材质有木、石、砖等,集中反映了雕、刻、漆的传统工艺。
穿梭在用一块块牌匾搭建的科举长廊中,总感觉有浓烈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前来参观的人不多,宽阔的展厅里没有供暖,虽然寒意阵阵,但记者的心里却不断加温。
“这个是秀才厅,那是举人厅,再往上是进士状元厅。我要用众多的匾来见证中国科举制度,必须做到层次分明。”科举文化是中国古代教育、仕途、职官等文化的综合载体,对今天仍具重要影响。对此,姚远利的内心非常清楚,这也是他花费巨大心血创办科举匾额博物馆的初衷。从选题定位、藏品布置和空间设计来看,他的博物馆都是我们所见到的私人博物馆中档次较高的一家。
近年来,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中,各地办起了不少博物馆,还有许多收藏家跃跃欲试,但多数私人博物馆的前途令人担忧。姚远利的博物馆又当如何呢?
“私人别轻易搞博物馆!”
姚远利的回答让我们吃了一惊。
“我不是那种爱张扬的人,如果有点钱,钱也不多,确确实实是爱好收藏,但是别轻易地搞博物馆。为什么?实际上有些博物馆从开馆就注定它是要死的。因为方向不好选择,不是你喜爱的东西全国人民都喜爱,你的切入点要考虑它的受众面。如果梦想着能从博物馆经营里头收回多少钱来,这个算盘不要打。切入点的选择太重要了。我现在有五六百方砚台,就是有三千方砚台我也不办博物馆。因为北京一共才有多少人玩砚台啊,还有一部分人玩新砚不玩老砚。北京这些人一人来一次,撑死了,他再也不会来了,受众面太窄。另外一个,可开发性,比如瓷片博物馆,可开发性就比较弱。北京喜欢瓷器的有多少人,咱们就按10万人来计算吧,可是这10万人里头,喜欢瓷片的才有多少人啊,有的人根本就不看瓷片,我就喜欢整器,完整的。另外,你开发什么?你再做瓶做罐去,潘家园比你的还便宜;你说出图册,还是那几个喜欢瓷片的人买。有些博物馆如果说国家支持可以办,确实要灭绝了,也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这个国家肯定得支持,像梅兰芳博物馆。”
一个博物馆是否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公立博物馆不说,私人博物馆是否成功,主要看你是否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无论是通过门票收入,还是纪念品开发,逐渐回收成本,不往里无限度地搭钱。博物馆是公益事业,与投资是两码事。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事业都能转化为文化产业,有的转化不了。作为一般的爱好者收藏者,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你即便有别的企业不断往里搭钱,也证明博物馆办得不成功。”姚远利说。
“博物馆一年的开支,我估算了一下,水钱电钱办公费用,加上人员的工资,要60万。我纯粹是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挣钱。匾额博物馆受众面之广大,我相信它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能维持。”说这话时,姚远利的语气中透着坚定。记者看到,在另一个房间,一批精美的匾额拓片已经制作完成。
姚远利正在撰写关于中国古代匾额的论文,他说,办博物馆不是终点,主要是进行匾额学研究,他要让中国匾额的研究成为一个学科。
由于科举匾额博物馆在筹备期间即接待了市、区各级领导干部指导参观,也接待了一部分游客,均反映强烈,比预期的还要好,台湾游客参观后甚至评价为“伟大”,其他更多的人感受的则是“震撼”。由此姚远利产生了一个更大的设想,要以博物馆为主体,在旁边复原清代贡院,引进10座科举古牌坊,建设一座能生动反映古代科举文化的园区,他称之为“中国科举文化城”,为此还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举行了专题座谈会。
在姚远利的心目中,他的博物馆要向产业化发展,他想让来此参观的朋友欣赏到更多的科举文物,能够亲身体验古代考试制度,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也就是说,他想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使观众享受到超值的精神服务。
前景究竟如何呢?我们充满了期待……(责编: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