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标以鲜明的姿态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如是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我深有同感,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觉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置的重要性,如果实施得当对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就以苏教版七年级下的《一面》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运用。
《一面》这篇课文是通过作者阿雷回忆自己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写出了鲁迅先生与广大劳苦大众呼吸相通,关心培养进步青年的精神,和他与黑暗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革命意志。“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人格的最高体现,而这也是我的课堂教学中最难于去把握和驾驭的地方。
由于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离我们的学生有些遥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会处于表面阶段,不知深入且无法深入。所以我把本文的难点设计为“通过文章中对鲁迅先生外貌、神态、言行等的人物描写,了解他献身革命,关心、热爱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以及鲁迅精神对当时进步青年的巨大鼓舞。”
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等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这篇文章中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特的体验呢?
首先,我布置学生从各方面的途径去寻找鲁迅先生的事迹,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最直接的情感体验。然后我讲述了鲁迅先生在侄女周晔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课堂从交流式的谈话导入,这样的氛围给了学生最直观的情感体验:原来鲁迅先生是这样一个废寝忘食的学者,是这样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民主战士,更是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心民众。那在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这是第二步,自然引入了课文。进入课堂的高潮部分。
充分解读作者对鲁迅的人物刻画方法,捕获作者瞬间而闪的信息。通过文字,我们了解到在阿累的眼中,鲁迅是一个虽然瘦但是精神矍铄的和蔼老人。他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在第一课时结束后,我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两篇文章:
一、假设你是阿累,在无钱买书的情况下,接受到一个偶像的馈赠,你的心情如何?
二、假设你是当时的时代偶像,你会为一个陌生的工人做些什么吗?
在第二天的作业交流中,我很欣慰地看到同学们在文章中所流露出的对偶像的崇敬以及对照自身缺点做出的一些承诺。他们正如阿累在文章的最后所说一样: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整个课堂激情昂扬,有对反动者的鄙视,有对革命者的崇敬,有对自我缺失的遗憾还有对未来更为理性的憧憬……
这个魅力使我更加自如地驾驭课堂,使我更为熟练地操纵课堂,更使我有了反省自我的勇气。如果这个魅力我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那我就只能说:動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先锋初级中学
下面我就以苏教版七年级下的《一面》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运用。
《一面》这篇课文是通过作者阿雷回忆自己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写出了鲁迅先生与广大劳苦大众呼吸相通,关心培养进步青年的精神,和他与黑暗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革命意志。“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人格的最高体现,而这也是我的课堂教学中最难于去把握和驾驭的地方。
由于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离我们的学生有些遥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会处于表面阶段,不知深入且无法深入。所以我把本文的难点设计为“通过文章中对鲁迅先生外貌、神态、言行等的人物描写,了解他献身革命,关心、热爱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以及鲁迅精神对当时进步青年的巨大鼓舞。”
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等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这篇文章中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特的体验呢?
首先,我布置学生从各方面的途径去寻找鲁迅先生的事迹,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最直接的情感体验。然后我讲述了鲁迅先生在侄女周晔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课堂从交流式的谈话导入,这样的氛围给了学生最直观的情感体验:原来鲁迅先生是这样一个废寝忘食的学者,是这样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民主战士,更是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心民众。那在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这是第二步,自然引入了课文。进入课堂的高潮部分。
充分解读作者对鲁迅的人物刻画方法,捕获作者瞬间而闪的信息。通过文字,我们了解到在阿累的眼中,鲁迅是一个虽然瘦但是精神矍铄的和蔼老人。他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在第一课时结束后,我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两篇文章:
一、假设你是阿累,在无钱买书的情况下,接受到一个偶像的馈赠,你的心情如何?
二、假设你是当时的时代偶像,你会为一个陌生的工人做些什么吗?
在第二天的作业交流中,我很欣慰地看到同学们在文章中所流露出的对偶像的崇敬以及对照自身缺点做出的一些承诺。他们正如阿累在文章的最后所说一样: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整个课堂激情昂扬,有对反动者的鄙视,有对革命者的崇敬,有对自我缺失的遗憾还有对未来更为理性的憧憬……
这个魅力使我更加自如地驾驭课堂,使我更为熟练地操纵课堂,更使我有了反省自我的勇气。如果这个魅力我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那我就只能说:動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先锋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