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328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就是科学的理性和艺术的灵动最好的二者合一。语文教育离不开情感的表达,而课堂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情感的元素就更为浓重。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大多是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因而学生容易表现出厌学的情绪。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开拓学生的思维。
  
  一、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把“要我学”的观念改变成“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赏识评价与是非分辨的关系,让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把握好合作研讨与独立思考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在字、词、句、段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课文。尤其是在文学篇目的教学上,我们可以在扫除了生字难句的障碍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渗透到作品中,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从而领悟作品的意义。
  
  二、教师应该改变旧的教学观念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度与思想的发展度。例如,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不只表达一种意义,学生可能会对同一个作品做出各种各样的理解。过去那种由教师统一给出每篇作品中心思想的做法,恰恰是抑制了学生的这种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变得自己不会读作品,也不知道怎样去理解文学的意义。这样学生即使把教师教的一切背得滚瓜烂熟,也只能是高分低能。所以,我们教师要改变旧的观念,承认学生每一种无错误的理解都是对作品意义的一种创造和丰富,学生的理解越是有个性和独创性,就越应该加以鼓励。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社会阅历不同,因而对于作品意义的认识就不同。对于学生来说,其世界观尚在形成之中,也缺乏社会和人生的阅历和深厚的艺术素养。这样,要对作品意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当然就有困难。我们教师就应该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方法,帮助引导学生去理解作品。
  
  三、语文课堂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并非文章的内涵越丰富越好,语言越精美越好。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生动的场景,一个生动的世界。要搞好语文教学,不仅要抓住课堂,更要注意课外,拓宽学生的生活面,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眼界等。因此,语文教师们应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设计创新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用新的教学观念武装自己,使语文教育的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1.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信息交流,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的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内在的求知需求,能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一开始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诱发学生与课文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获得与课本情绪相似的感知,进入情景。充分做到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也就取得了最好的效果。因此,语文课讲究创设情境,促其体验。
  2.适当的“形式主义”
  我们在给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可以从文本角度适当讲讲形式方面的东西。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讲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只要我们在不否定内容的前提下,加强对作品形式的分析和讲解,并不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相反倒是克服了以前只重内容不重形式的片面性,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全面更完整。
  3.辅导学生应以点拨、引导为主
  如果认为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就可以撒手不管,那是错误的。教师把学生视为主体,责任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现在他不能只把自己的知识或备课手册中的现成结论倾倒给学生就算完事,而是要辅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作品。当学生不会这么做的时候,他应教给学生怎样做。也就是说,他给学生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本领。在回答问题时候,应当提醒学生尽量摆脱那些千篇一律的公式和套话,而要把自己摆进去,用自己的经验(亲历的或间接的)、情感、眼光和生活理想去得出自己的答案。
  师生的学习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内容与方法的问题。从学识积累到生活积累,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精神积淀过程。教师要努力适应课堂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对教师而言,这是保持教学魅力的保证。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乡县赤眉镇北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必须重新认识作业的作用,转变作业观念,培养学生的能力,改革作业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作业观念 作业方式 科学素养 教学质量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
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目前很多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但由于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是经常流于形式。我认为要防止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要想学生乐意与自己合作,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就要真正地尊重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对
摘要:思想品德作为初中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十分重要,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学质量中的运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 初中 思想品德课    案例教学法又称实例教学法、个案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利用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案例教学法重点在于将典型的问题展现给学生后,让其设身处地地去思考
一、合理维护与用车    1.混合气体浓度调整  混合气体浓度对汽车排放的影响很大,在理论空燃比附近,尾气中CO、HC的浓度最小,而NO。浓度最大。目前,在用汽车中,化油器式汽车仍占很大比例,其各工况下混合气体浓度有赖于对化油器的调整,包括浮子室油平面的调整、真空与机械加浓装置的调整和怠速调整。如保修中对化油器各项调整不佳,将直接影响到各工况下混合气体品质,使汽车排放增加。    2.空气滤清器清
作品分析:  《空山鸟语》是一首标题音乐,是刘天华先生十大名曲中技巧难度最大的一首。该曲是一首二胡曲,创作于1918年,但直到十年后才定稿出版。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似是而非是、非是而神似的音乐语言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本曲在结构上属多段体,全曲由引子、五个乐段和尾声组成,从多侧面对乐曲标题意境进行了细致刻画。  学习目标:  1. 知道作者及演奏乐器二胡,通过学习喜欢作品。  2. 结合
一、教学分析  1.知识内容分析  氯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化学性质活泼的主族元素,也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化工生产中很重要的元素,了解氯元素的性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讨卤族元素的性质,从而与其他系列元素性质比较来归纳元素周期律,关于氯气的性质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氯气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氯气与非金属(氢气)、金属(钠、铁、铜)、水、碱的反应];(3)氯离子的检验。在氯气的化学性质中,重点
“互动”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我在运用“互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将教师的教融于学生的学之中,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整合,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创造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互动    为了激发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有趣的游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文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谈谈在几何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一些做法:一、在几何定理证明中引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利用定理证明的必要性,启动学生思维;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二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实施,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学习方武之一,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经历阐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合作学习理念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出现促进了学生课堂中的交流沟通和个性社会性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的活动规律,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比较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要求,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非常必要。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成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