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集体备课要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能不能上好关键要看学生有没有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之中,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轨迹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是不是贯穿整个课堂。
  关键词:集体备课 自主探究
  
  新教材实施的巨大难度,它包括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而复杂的问题;教学时间少而教学任务繁重的冲突;课程标准要求太高而课程教材版本多样且与课程标准不完全配套的矛盾;探究性课要求高而实际条件又无法开展的矛盾;教辅资料少而教材需要理解多的矛盾等。这些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都让每一个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举步维艰。因此,上述困惑必须解决,而解决的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方法就是强化和改善集体备课。
  怎样进行集体备课,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也一直是所有老师共同讨论的话题,但是现在的集体备课又大多流于形式,比如备课组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的“教案之和”。这种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有形无实。还比如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他们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没有取舍,不加选择,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这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定为“梳理探究”模块中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它不在高考考纲之中,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上,因此网上的现成资源不好收集,这就避免我们的备课成为“网络拼盘”。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能不能上好关键要看学生有没有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之中,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轨迹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是不是贯穿整个课堂。
  我们先挑选经验丰富的教师,将思路打开:这一课不是考察学生的新词新语到底掌握了多少,也不是探究学生对流行文化有多深的研究,而是以此为基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同时采取“师徒结对”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新同志来当“中心发言人”,谈一谈具体的思路:
  第一步,走近新词新语,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每组同学事先去搜集、整理、分类、注解。让学生自主活动,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和评比。
  第二步,有一些词语正在隐退或被取代,学生交流、讨论词语隐退或被取代的原因。
  第三步,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第四步,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对于此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现在流行的新词新语,并且探究它们来自哪里,流行范围有多大,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在课堂中小组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
  然后再集中讨论,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没有条件去搜集资料,这就必然会使我们的课堂走向被动。于是就有老师提议,我们可以帮学生划定搜寻的范围,比如日常生活中说到的,课本里的,市场交易中遇到的等方面,不但锻炼他们的搜集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还有老师提议,我们老师自己手头也应该找一些有趣的资料,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展他们的知识,使得课堂更丰富,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会让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厚。又有老师说,我们的课堂可以向更广的方向延伸,不要让学生停留在课本上,或是上课只图了热闹,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或随感随笔。
  讨论结束之后,我们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教案,然后又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一位新教师分别进行了实践。大家听完之后进行了对比,又对课堂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对课堂设计的环节根据个人的特点和自己学生的特点分别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以集体评价的方式发现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专业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收益也不少,老师们的关系更加的融洽,教学热情也更高涨。这堂课不但受到了组内的好评,也成为了高一备课组的经典课堂范例。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尝到了甜头。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但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值得每位教师认真地去思考。
  作者单位:灵武一中
  
其他文献
作品分析:  《空山鸟语》是一首标题音乐,是刘天华先生十大名曲中技巧难度最大的一首。该曲是一首二胡曲,创作于1918年,但直到十年后才定稿出版。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似是而非是、非是而神似的音乐语言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本曲在结构上属多段体,全曲由引子、五个乐段和尾声组成,从多侧面对乐曲标题意境进行了细致刻画。  学习目标:  1. 知道作者及演奏乐器二胡,通过学习喜欢作品。  2. 结合
一、教学分析  1.知识内容分析  氯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化学性质活泼的主族元素,也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化工生产中很重要的元素,了解氯元素的性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讨卤族元素的性质,从而与其他系列元素性质比较来归纳元素周期律,关于氯气的性质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氯气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氯气与非金属(氢气)、金属(钠、铁、铜)、水、碱的反应];(3)氯离子的检验。在氯气的化学性质中,重点
“互动”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我在运用“互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将教师的教融于学生的学之中,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整合,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创造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互动    为了激发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有趣的游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文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谈谈在几何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一些做法:一、在几何定理证明中引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利用定理证明的必要性,启动学生思维;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二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实施,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学习方武之一,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经历阐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合作学习理念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出现促进了学生课堂中的交流沟通和个性社会性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的活动规律,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比较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要求,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非常必要。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成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一、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就是科学的理性和艺术的灵动最好的二者合一。语文教育离不开情感的表达,而课堂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情感的元素就更为浓重。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大多是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因而学生容易表现出厌学的情绪。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开拓学生的思维。    一、加强学生
“说”是语言的口头表达式,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能加强课堂上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行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不仅要求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要点,而且要求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够对不同知识采用适当的形式予以表达。我在平时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  一、动画引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声、形的感性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利用多媒体演示说明相向运动的情况,使
摘 要: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朋友看待,和学生做朋友,学生也喜欢做我的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学生都喜欢上我的地理课。我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的工作一直很得心应手,这是值得我自豪的地方。  关键词:热爱研究 尊重 朋友    从拿到新课本那一天起,我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不断地摸索、创新和总结,我终于找到了一种学生很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