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开发资源促进乐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是重视课程的乐趣化,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快乐学习,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发各种促使学生乐学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以乐学促会学,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一、开发愉悦情境资源——激发乐学
  学生乐学的动力来自于有趣的情境和氛围,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首先要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营造乐学氛围,遴选那些开放的、有趣的、契合学生需要的资源,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学习,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三年级科学《磁铁的两极》,笔者创设了一个愉悦有趣的情境:这是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它的主人是小鸭子,它把家安在了池塘的南边。它可是一只聪明的小鸭子,无论你让它的头朝着哪个方向,它停下来时都能朝着家的方向。信不信?试试看!当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正是如此时,学生激发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质疑:“小鸭子怎么找到自己的家的?和磁铁有关系吗?”通过这样有趣的情境创设,营造了轻松愉悦的乐学氛围,促使学生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愿望,使他们愿意、乐于、能够参与学习活动,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科学学习的课堂。
  二、开发自主探究资源——主动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发那些新奇、有趣的,能够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自主探究的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通过主动探索,收获成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三年级科学《指南针》,笔者事先制作了两个微课视频:《认识指南针》和《使用指南针》,把图像、文字、声音等多媒体资源有效融合在微课中,再导人到IPAD里。让学生四人小组,自主观看微课视频《认识指南针》,自主学习认识指南针的结构、磁针的南北极和方位盘。再指导学生观看自学微课视频《使用指南针》,自主学习使用实际的指南针进行操作,再用IPAD里的“指南针”软件进行操作。把实验操作和多媒体软件操作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自觉主动乐学,使学生自主探究使用实际的指南针辨别方向,而且还能自主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指南针软件辨别方向,让学生能与时俱进,紧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脚步,以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开发和谐师生资源——保持乐学
  开发和谐师生资源,是指把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课程资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是学生保持乐学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愛心基础上的一种人与人的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
  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为此,就需要教师以民主平等之心、欣赏宽容之心、幽默风趣之心来对待学生,努力营造出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一直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1.以民主、平等之心对待学生,开发和谐师生资源
  如果教师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架势,就会制约着师生的情感、行为,使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和谐关系的形成,所以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使师生之间“一团和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走下讲台,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愿望,并主动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可敬又可亲,使他们喜欢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同时教师要提倡教学相长,师生互相学习,把自己融于学生集体之中,教师决不能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这样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良师益友,使师生关系趋于和谐,造就和谐课堂的氛围。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产生共鸣,也容易激发求知欲望,增强兴趣,进而也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
  2.以欣赏、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开发和谐师生资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在内心都希望自己受到重视,感觉自己很重要,学生的这种心理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淘气的学生往往逾越常规,思维有创造性,可能在其他方面并不讨老师的喜欢,只要教师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学会期待,学会欣赏,总能捕捉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自觉融入和谐课堂氛围。
  3.以幽默、风趣之言对话学生,开发和谐师生资源
  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风趣——这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如果课堂教学一直死气沉沉、一成不变,没有幽默、风趣的话,不仅学生会厌倦,就连作为老师的自己也会厌倦的,所以不妨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之言对话学生,催生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促使学生保持快乐学习。
  如三年级科学《比较水的多少》,让学生观察装在两个不同形状瓶子里的水,比一比哪个瓶子里的水多。笔者把一个高高的瓶子比喻成“瘦高个”,另一个矮矮的瓶子比喻成“矮胖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瘦高个‘和’矮胖子’它们肚子装的‘墨水’哪个多?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兴趣盎然,思维被幽默的语言激活了。有的说:“把它们都变成‘瘦高个’,或者都变成‘矮胖子’,比较哪个水位高,哪个装的水就多。”有的说:“用同样的小杯子把它们肚子里的水倒出来,比一比谁装的小杯子数量多。”
  四、结语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营造出良好的乐学氛围,开发各种乐学资源,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促使学生善思乐学,真正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教学以“一块互动白板 一支电子白板笔 一台投影仪 一台PC 音箱”替代了“黑板 粉笔 书本 录音机”单一的教学工具。本文介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实施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课堂教学体会。  小学英语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一直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和运用,多媒体走进了小学英语
语言表达是借助于语言的形式来表达个人思想和观念的行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求达到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目标。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学习道路上有两种行走方式,一种是独立学习,一种是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主流学习方式的同时,许多科学教师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引入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编程软件Scratch,将大大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教学成果。本文从Scratch软件的特点、信息技术课堂Scratch的用途、学习Scratch的意义等方面对引入Scratch软件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力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设计开发的一款Sc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