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业集聚和农村就业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产业集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集聚企业会有大量用工需求,这不仅给城镇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同时也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通过实际调研,在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伊宁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并对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研究,使其能为其他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就业;伊宁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040-03
由于农村就业能力较弱,极大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对于有效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伊宁县从实际出发,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向二、三产业转移,有效增加了农民劳务收入。
一、伊宁县基本概况
伊宁县位于伊犁河谷中部,属于温带半荒漠气候,冬春温暖湿润,夏秋干燥较热,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9.3摄氏度,年降水量200mm,全年日照时数2 800~3 000小时左右;无霜期160~175天。县境东西距最长116公里,南北距最宽95公里,总面积6 152.55平方公里。
伊宁县县乡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国道218线和省道220线横穿辖区全境,“精伊霍”铁路也贯穿全境。有利于产业发展及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和特点
(一)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
伊宁县是全疆人口大县、农业大县。2011年,县辖总人口41.7万人,少数民族占85%。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8.41万人,创收4.4亿元,其中长期转移3.07万人(6个月以上),带动全县农村人口33.2万人均创收1 325.8元,人均增收356.8元。农村总户数7.1万户,人口约33.2万人,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8.5万人。由于地处偏远,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大量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农牧民增收致富任务艰巨。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特点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七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伊宁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8.1万人、8.3万人和8.41万人。从总量来看,变化不大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据统计,伊宁县每年有6 000名农民工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1%左右。截至2011年,全年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有组织转移3.54万人。
三是从年龄结构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中年龄在27~37岁、38~48岁两个阶段的人员比例均在30%左右,说明伊宁县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青壮年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于其他劳动力,他们能够从事体力劳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可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外部环境,因此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如下页表1所示)。
四是从文化程度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约占50%,转移劳动力学历较低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目前农村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部分劳动力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二是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转移劳动力由于其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都已进入城镇工作,因此,转移的劳动中这部分人较少(如表2所示)。
三、伊宁县农村就业转移经验及做法
(一)抓好组织领导、政策落实、资金配套三大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一方面伊宁县组织乡村干部走村入户与群众算经济账、收入账,让群众认识到外出打工是快速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以村为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播放宣传片、播出用工信息、以播放在外出务工场景专题片等形式,对村干部、农村党员、“三老”人员、宗教人士、农牧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克服畏难情绪,解决“不敢出去”的问题。
加大投入,加强资金保障。伊宁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2005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转移就业专项资金、劳动力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经费等1 206万元。
(二)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促进劳动力转移
一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培训中心、各类职业中学、技校、远程培训等培训力量,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培训,全面推进农民工由“体能型”转变为“技能型”。
二是大力推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3+2”学习培训模式,促使新增劳动力有外出务工的一技之长,积极拓展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训,每年至少为伊宁县培训并转移就业800名较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三是坚持培训质量与就业效果挂钩,创新管理模式。劳动力培训过程采取开放式模式,一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都可在伊宁县开办培训班,极大地增强了伊宁县的培训力量,持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工资待遇高于无证人员,有力促进了劳动者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争取持证上岗的意识,形成了培训过程、职业鉴定、实现就业相互挂钩的良性监督、管理机制,以培训促就业、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待遇的社会效应得到良好发挥,这种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已在全州乃至疆内得到广泛推广。
(三)围绕县域重点发展,实现就地就近转移
一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按照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的思路,把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作为推动伊宁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40多家大集团、大企业入驻伊宁县,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伊宁县内自治区、自治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12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家,自治州级龙头企业5家。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近几年来,伊宁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粮食、畜牧、林果、蔬菜四大基地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大力组织发动农牧民积极参与县内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1年县政府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批准经过培训拿到职业资格证的农牧民可以组成施工队、挂靠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创业,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机率。
(四)加大中介组织的培养
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建设。鼓励农村能人、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从事劳务输出中介工作,大张旗鼓地对劳务经纪人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全县劳务经纪人由2004年的70人发展到目前的1 323人,成为带动劳动力转移的一支重要力量;扶持组建10家劳务派遣公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化。通过经纪人带动和劳务派遣公司劳务输出量占到转移总量的60%以上,在岗位开发,劳务派遣、转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伊宁县是全疆的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问题相对突出,通过积极发展经济,以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形成“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转移模式,使伊宁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县市借鉴。
参考文献:
[1] 蒋翠.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伊宁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情况报告[R].伊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1.
[3] 伊宁县2011年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R].伊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1.
[4] 刘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选择[J].北方经济,2012,(5).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就业;伊宁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040-03
由于农村就业能力较弱,极大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对于有效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伊宁县从实际出发,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向二、三产业转移,有效增加了农民劳务收入。
一、伊宁县基本概况
伊宁县位于伊犁河谷中部,属于温带半荒漠气候,冬春温暖湿润,夏秋干燥较热,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9.3摄氏度,年降水量200mm,全年日照时数2 800~3 000小时左右;无霜期160~175天。县境东西距最长116公里,南北距最宽95公里,总面积6 152.55平方公里。
伊宁县县乡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国道218线和省道220线横穿辖区全境,“精伊霍”铁路也贯穿全境。有利于产业发展及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和特点
(一)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
伊宁县是全疆人口大县、农业大县。2011年,县辖总人口41.7万人,少数民族占85%。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8.41万人,创收4.4亿元,其中长期转移3.07万人(6个月以上),带动全县农村人口33.2万人均创收1 325.8元,人均增收356.8元。农村总户数7.1万户,人口约33.2万人,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8.5万人。由于地处偏远,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大量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农牧民增收致富任务艰巨。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特点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七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伊宁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8.1万人、8.3万人和8.41万人。从总量来看,变化不大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据统计,伊宁县每年有6 000名农民工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1%左右。截至2011年,全年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有组织转移3.54万人。
三是从年龄结构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中年龄在27~37岁、38~48岁两个阶段的人员比例均在30%左右,说明伊宁县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青壮年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于其他劳动力,他们能够从事体力劳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可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外部环境,因此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如下页表1所示)。
四是从文化程度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约占50%,转移劳动力学历较低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目前农村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部分劳动力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二是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转移劳动力由于其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都已进入城镇工作,因此,转移的劳动中这部分人较少(如表2所示)。
三、伊宁县农村就业转移经验及做法
(一)抓好组织领导、政策落实、资金配套三大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一方面伊宁县组织乡村干部走村入户与群众算经济账、收入账,让群众认识到外出打工是快速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以村为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播放宣传片、播出用工信息、以播放在外出务工场景专题片等形式,对村干部、农村党员、“三老”人员、宗教人士、农牧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克服畏难情绪,解决“不敢出去”的问题。
加大投入,加强资金保障。伊宁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2005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转移就业专项资金、劳动力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经费等1 206万元。
(二)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促进劳动力转移
一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培训中心、各类职业中学、技校、远程培训等培训力量,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培训,全面推进农民工由“体能型”转变为“技能型”。
二是大力推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3+2”学习培训模式,促使新增劳动力有外出务工的一技之长,积极拓展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训,每年至少为伊宁县培训并转移就业800名较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三是坚持培训质量与就业效果挂钩,创新管理模式。劳动力培训过程采取开放式模式,一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都可在伊宁县开办培训班,极大地增强了伊宁县的培训力量,持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工资待遇高于无证人员,有力促进了劳动者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争取持证上岗的意识,形成了培训过程、职业鉴定、实现就业相互挂钩的良性监督、管理机制,以培训促就业、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待遇的社会效应得到良好发挥,这种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已在全州乃至疆内得到广泛推广。
(三)围绕县域重点发展,实现就地就近转移
一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按照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的思路,把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作为推动伊宁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40多家大集团、大企业入驻伊宁县,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伊宁县内自治区、自治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12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家,自治州级龙头企业5家。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近几年来,伊宁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粮食、畜牧、林果、蔬菜四大基地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大力组织发动农牧民积极参与县内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1年县政府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批准经过培训拿到职业资格证的农牧民可以组成施工队、挂靠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创业,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机率。
(四)加大中介组织的培养
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建设。鼓励农村能人、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从事劳务输出中介工作,大张旗鼓地对劳务经纪人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全县劳务经纪人由2004年的70人发展到目前的1 323人,成为带动劳动力转移的一支重要力量;扶持组建10家劳务派遣公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化。通过经纪人带动和劳务派遣公司劳务输出量占到转移总量的60%以上,在岗位开发,劳务派遣、转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伊宁县是全疆的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问题相对突出,通过积极发展经济,以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形成“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转移模式,使伊宁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县市借鉴。
参考文献:
[1] 蒋翠.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伊宁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情况报告[R].伊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1.
[3] 伊宁县2011年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R].伊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1.
[4] 刘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选择[J].北方经济,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