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本解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long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是教学开展的基础和依托。没有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和对文字的咀嚼回味,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味道,如同嚼蜡,最终走向死胡同。基于此,笔者非常重视锤炼自己解读文本的功夫,运用多种手段,确保小学生“读懂”文本,找到切入文本的钥匙,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笔者会凸显语文的本真特色,激发学生解读文本的热情,让语文课堂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一、理清文脉,恰当切入
  文本解读的首要环节就是切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尽快找到文本的切入口,笔者会带着学生看题目、插图、文眼,找关键词句,由此来理清文本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找好了切入口,就可以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犹如下了一招妙棋,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赏析文本,让小学阅读教学简明扼要、高效高质。
  在《海伦·凯勒》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从“坚强”一词切入,走进文本。小海伦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如何面对的呢?你们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开始诵读文本,一边读一边勾画。在讲述读书感悟时,学生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各抒己见。第一小组的学生说:“海伦在一岁半的时候,生了一场病,成了盲聋哑人。厄运降临后,小海伦极度绝望,但她还是勇敢地走出了阴霾,如饥似渴地学习,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第二小组的学生则说:“海伦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当遭遇不幸时,你的态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就这样,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课堂异常活跃。
  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体现着教师的文化素养。为此,笔者会准确找到文本的切入点,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激发学生的潜能,逐步将教学推向高潮。
  二、揣摩语言,比较鉴赏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语言的熏陶渐染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表达能力,让学生个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基于此,在解读文本时,笔者非常重视对文本语言的揣摩,通过同类比较、手法解读、仿写句子等体会语言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未言之意,感悟作品的真情厚意。有了对文本语言的准确解读,学生就能更好地深入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
  在《老师,您好!》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诵读文本,感知诗歌字里行间的情韵。学生读着“哪个人的成才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哪一项创造不蕴含老师的辛劳……”,朗朗的读书声中,传达着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和钦佩。在一遍又一遍深情的诵读中,学生体会着这首诗歌的主旋律——歌颂老师的伟大,赞美师长的风范。这首诗歌的语句非常精彩,笔者让学生自己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赏一赏。例如,在解读“那是春蚕悄悄编织理想的丝线”一句时,“春蚕”有何象征意义?“理想的丝线”如何理解?有的说,“春蚕到死丝方尽”,“春蚕”喻指老师,这句话说的是老师对学生的辛勤培育,帮助学生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说,这句比喻句是对老师的颂扬,是对老师价值的认可。
  每个文本的语言风格都不尽相同,有的轻快明丽,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婉转深沉,有的凝练含蓄……多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就会体会语言的韵味和美感,品味到作者真挚的情感,心灵就会受到震撼。
  三、体会意图,明晰主旨
  日常教学中,笔者总是告诉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要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为什么这樣安排情节?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意图,与作者生存的文化、社会背景直接关联。在解读文本时,笔者会让学生立足创作意图,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写作背景,抓住文本的情节、人物特点等,让他们与文本、作者展开多重对话,深入其中,体悟文本的主旨。
  在《二泉映月》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读课文,聆听了阿炳的这首名曲,明白了题目为什么叫做《二泉映月》,初步感知了文本。笔者问学生:“阿炳是在什么境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呢?”学生找到了“饱经风霜、双目失明、卖艺度日、折磨”等词语,认为这说明阿炳生活非常艰辛,身体残疾,生活没有保障,但却还是坚持创作,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有的学生抓住了时间—— “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认为阿炳从少年懵懂、不知世事到现在饱经沧桑、历尽艰辛,这段经历就是他创作的基础。笔者追问:“作者创作这段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启示我们要敢于同命运抗争,坚持追求心中的理想,当然还要珍惜当下幸福生活。”
  要理解文本的原始本意,结合历史背景,走进文字背后,感悟价值;然后又要能够走出来,结合时代特点,联系现实生活,感悟文本的跨时代价值。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身先士卒”,用自己的慧眼发现文本的独特之处,进而带领学生一起探寻文本的奥妙。文本解读要准确、丰厚,让学生发现文本的奥妙和神奇之处,领会文本中激荡的情感,欣赏文本的精巧构思,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会读、爱读,这样的语文课堂必然是充满魅力而和谐高效的。
其他文献
产品召回危机,特别是较大规模的产品召回会促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声誉进行重新评估,而评估的结果往往会造成企业声誉的损失和下降。近年来包括丰田公司和大众公司等诸多大型跨国汽
摘 要:在现在的教育体制背景下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全面充分地提高,教师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每个学生在进行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见解和收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自身学习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为例子,着重阐述如何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大幅度提升,从而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敏感度和接受新的英语基础知识的能力,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  关
摘 要:在课改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会组织的好教师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化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出发,鼓励学生动手做生活小实验,设计个性化的课题,打造趣味化学课堂,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与系统性,强化学习迁移,从而让学生爱上化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个性化  创新课堂教
语文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基础课程。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但同时也不难发现,语文教学改革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形式化的教学模式。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  纵观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可以看出课堂教学面貌在
期刊
俄国图书学家、作家尼古拉·鲁巴金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要想获得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是必经路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扩展阅读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类比的方法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在分门别类中归纳要点,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能使学生开阔认知视野思维,在比较阅读中生成敏锐的语言感知。  一、选读相同题材,体会主
期刊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供应链回购契约是实现供应链协调的一种关键管理技术。主流供应链回购契约的协调机制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定之上,即假定个体的决策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指出,人们在决策中不总是理性的,存在非理性和有限理性的决策行为。研究供应链管理中的非理性决策行为,有助于理解供应链中企业的实际决策行为。基于Kahnema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考虑三个层面的问题:注重实践教学打造熟练的新闻“技工”;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后劲;注重专才教育,为打造
迁移,指对已获得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的一种转移和影响,可分为正面迁移和负面迁移。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说:运用好迁移能让语言本真与学生想象联姻,达到“密不可分”和“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语文教学中运用正面迁移可以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引领作用。这种迁移,简而言之便是“由此及彼、锦上添花”。运用好迁移,有利于学生走出以教材为本的“本本主义”,主动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碰撞思维,在多元对话中发展创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为了适应潮流,却对语文课该如何上产生错误的认识,课堂上片面追求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什么,淡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淡化了语文教學的目标意识,把语文课上成了感悟课、品德课,甚至科学课,看似热闹,实则流于形式。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以简驭繁,回归本真。  一、研读教材 ,有效备课  备课是重要的教学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要使教学获得成功,教师必须
期刊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活动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教学,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学情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文课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语文,学习语文。目前,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重视生活化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