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在中考总分中所占比例日益减少,但中考的难度却日益增加,由于每周的课时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师友互助”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极大地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师友之间检查作业,相互辅导等形式运用在课堂以及课下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师友互助”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技能。
关键词:师友互助;地理教学;自主学习
合作意识,是当代人所必备的素质。在初中各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互助合作学习方式。四人组、六人组等都是传统教学中运用的合作模式。“师友互助”模式与传统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有本质的差异。在传统的合作学习模式中,经常回答问题的都是各组里边的优秀学生。而其他小组成员仿佛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这些学生没有参与到讨论中,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也大大降低。
运用“师友互助”模式进行学习,有针对性,在课堂上全班参加,大面积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而传统的合作模式在讨论中,总会有一些学生借机说些与学习无关的话,还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师友互助”都能解决。
一、 “师友互助”面临的问题和教学目标
(一) 面临的问题
1. 课时紧张
学校一周安排两节课,整个初中阶段学习时间只有四个学期,大量的知识点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消化吸收。
2. “满堂灌”形式突出
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拣重要的知识通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独特的想象力。学生课堂上听得多,自己独自思考的机会少,只是单纯地听记,课堂的参与意识欠缺。
(二) 教学目标
探求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师友互助”的模式,学生能够在学习、运用过程中,掌握“师友互助”的有效策略和技能。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挖掘学生“师友互助”的能力,培养师友间的协作水平,促进学生知识水平与师友间协作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师友二人的主体功能,让师傅的才能施展出来,学友从中得到帮助,从而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师友互助”的目标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点,改进教育方式,让教师指导学生互助学习,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师友互助”模式进行学习,进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 “师友互助”的运用
(一) 师友的划分和分工
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等因素,将学生分为四个层次,即:优秀(A)、良好(B)、一般(C)、较弱(D)。然后根据A和C同桌,B和D同桌的原理,结合学生性别特点,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性别协调,让他们两人之间具有互补性。还要考虑师友间的性别、性格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否合适,同桌以后能否有利于两人成绩的提高等。
同桌二人,成绩较好的是师傅,稍弱一点的是学友,师友互助主要是师傅与学友二人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师傅负责比较难的题目,学友负责相对简单的问题。但两人之间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考试、竞赛等竞争师友身份是可能互换的。这种情况也避免了师傅负责一切任务的出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对学习效果有损害事情的发生。
(二) 培训学生和教师
对师友定期开展师傅培训会、学友培训会,针对师友互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具体解决。让师傅和学友之间明确各自的职责,师傅学会如何讲题,如何监督,学友知道如何与师傅合作直到真正地理解知识等。对于比较难的知识点,学友都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知识点在师傅的监督下学会,这样通过控制师傅来控制学友,从而达到师傅与学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对教师,有“师友互助”培训讲座、教师座谈会等,通过讲课过程中暴露在课堂上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教师有方法可以遵循,从而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具体措施如下:
1. 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的课程增加一些“师生互助”活动,如:师友之间竞赛、师友间问题接龙等。通过活动活跃学生气氛,从而提高学习过程中师傅的责任感或学友的进取心。
2. 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给予学生理解和交流知识的主动性,教师指导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
3. 教师上课过程中要完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例如,通常用的评价机制有:捆绑制、师友小组评优制、师友小组積分制等。
(三) “师友互助”效果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阶段,通过师友互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师友检查,能够将课上繁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更容易认识到地理课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认识到人类发展和地球破坏的严重后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球观、全球意识和资源环境意识。
三、 结论
地理课程改革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地理教师掌握足够的地理知识,还要继续学习,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并运用在课堂上。依靠“师友互助”模式,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提高互助学习能力,这样,简单的问题师友间讨论就能解决,教师只负责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真正从教学中解放出来,学生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真正达到了教学双赢。“师友互助”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成绩,而且也给其他学科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莲丽.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易进.绿色教育小学语文课堂:促进参与的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张娣,山东省日照市,日照市莒县安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关键词:师友互助;地理教学;自主学习
合作意识,是当代人所必备的素质。在初中各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互助合作学习方式。四人组、六人组等都是传统教学中运用的合作模式。“师友互助”模式与传统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有本质的差异。在传统的合作学习模式中,经常回答问题的都是各组里边的优秀学生。而其他小组成员仿佛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这些学生没有参与到讨论中,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也大大降低。
运用“师友互助”模式进行学习,有针对性,在课堂上全班参加,大面积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而传统的合作模式在讨论中,总会有一些学生借机说些与学习无关的话,还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师友互助”都能解决。
一、 “师友互助”面临的问题和教学目标
(一) 面临的问题
1. 课时紧张
学校一周安排两节课,整个初中阶段学习时间只有四个学期,大量的知识点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消化吸收。
2. “满堂灌”形式突出
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拣重要的知识通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独特的想象力。学生课堂上听得多,自己独自思考的机会少,只是单纯地听记,课堂的参与意识欠缺。
(二) 教学目标
探求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师友互助”的模式,学生能够在学习、运用过程中,掌握“师友互助”的有效策略和技能。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挖掘学生“师友互助”的能力,培养师友间的协作水平,促进学生知识水平与师友间协作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师友二人的主体功能,让师傅的才能施展出来,学友从中得到帮助,从而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师友互助”的目标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点,改进教育方式,让教师指导学生互助学习,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师友互助”模式进行学习,进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 “师友互助”的运用
(一) 师友的划分和分工
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等因素,将学生分为四个层次,即:优秀(A)、良好(B)、一般(C)、较弱(D)。然后根据A和C同桌,B和D同桌的原理,结合学生性别特点,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性别协调,让他们两人之间具有互补性。还要考虑师友间的性别、性格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否合适,同桌以后能否有利于两人成绩的提高等。
同桌二人,成绩较好的是师傅,稍弱一点的是学友,师友互助主要是师傅与学友二人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师傅负责比较难的题目,学友负责相对简单的问题。但两人之间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考试、竞赛等竞争师友身份是可能互换的。这种情况也避免了师傅负责一切任务的出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对学习效果有损害事情的发生。
(二) 培训学生和教师
对师友定期开展师傅培训会、学友培训会,针对师友互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具体解决。让师傅和学友之间明确各自的职责,师傅学会如何讲题,如何监督,学友知道如何与师傅合作直到真正地理解知识等。对于比较难的知识点,学友都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知识点在师傅的监督下学会,这样通过控制师傅来控制学友,从而达到师傅与学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对教师,有“师友互助”培训讲座、教师座谈会等,通过讲课过程中暴露在课堂上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教师有方法可以遵循,从而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具体措施如下:
1. 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的课程增加一些“师生互助”活动,如:师友之间竞赛、师友间问题接龙等。通过活动活跃学生气氛,从而提高学习过程中师傅的责任感或学友的进取心。
2. 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给予学生理解和交流知识的主动性,教师指导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
3. 教师上课过程中要完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例如,通常用的评价机制有:捆绑制、师友小组评优制、师友小组積分制等。
(三) “师友互助”效果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阶段,通过师友互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师友检查,能够将课上繁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更容易认识到地理课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认识到人类发展和地球破坏的严重后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球观、全球意识和资源环境意识。
三、 结论
地理课程改革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地理教师掌握足够的地理知识,还要继续学习,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并运用在课堂上。依靠“师友互助”模式,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提高互助学习能力,这样,简单的问题师友间讨论就能解决,教师只负责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真正从教学中解放出来,学生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真正达到了教学双赢。“师友互助”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成绩,而且也给其他学科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莲丽.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易进.绿色教育小学语文课堂:促进参与的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张娣,山东省日照市,日照市莒县安庄镇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