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使部分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名师。并带动全体教师逐步发展成为优秀的教师群体。是提高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进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促进研究”,是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热点问题而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对当前我国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践意义。鉴于此,本刊将陆续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的热门话题。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所谓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我们所进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促进研究”强调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灵魂是对话、反思、不断生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其实践智慧的积累。从知识的形成角度来看,教师实践智慧的积累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而且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一、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
1、内部激励策略
坚信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力量来源于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说,教师发展的最高境界靠的是教师自身内部的激励,任何外部的激励也许可以保证教师达到一般的要求,但无法促进教师到达自我更新的彼岸。就内部激励而言,其内在的动力主要依赖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为此,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自我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1)让教师学会自我激励性评价。行为科学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能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80%-90%,甚至更多。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自我,通过评价找到自尊,找回自信,在自我激励中,经常体验到满足、快乐、积极、稳定的情绪。自我评价的动机和终极目标在于促进自我发展。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自我,鼓励自我不断进步。
(2)让教师学会自我角色反思。教师角色由两部分组成,即教师角色的“他我”和教师角色的“自我”。前者是教师外在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后者是教师内在的自我主体价值。从历史来看,对教师角色的价值认识一直停留在社会功能上。而事实上,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后者显得尤其重要。一个教师常常处于“他我”与“自我”两种矛盾的意识中,一方面受到饱我”的“他律”的规范,另一方面又受到根植于个体生命存在的“自我”的“自律”的约束。因此,教师要学会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以将自己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上。
2、外部激励策略
适度的外部刺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按照“分类实施、梯度推进”的策略,针对教师素质的客观现实,来选择教师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激励策略。
(1)针对教师不同的成熟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卡门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将被管理者分成四个阶段,即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初步成熟的被管理者、比较成熟的被管理者和成熟的被管理者。那么,我们的管理方式相应的应该是:命令式的管理方法、说服式的管理方法、参与式的管理方法、民主式的管理方法。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教师的成熟度、工作的自觉性还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加大外部刺激的力度,用种种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教师的成熟度、工作的自觉性很高的时候,采取参与式、民主式的管理教师自己管理。
(2)针对教师所处的不同成长时期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教师评价作为教师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和一种主要机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学校应针对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对于3年内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而言,可以采用“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策略,即以“泰勒目标评价模式”的方法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就是一位新教师所必须首先要达到的:而到具有一定教学风格阶段,由于“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不同的学科特点,就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这时,针对不同的个体与个案,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可能是更好的策略,将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到第三阶段,可以说,这部分的教师发展,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更新、专业自主的发展,最好的方法是以其所输出的成果来激励其更上一层楼。任何有效的策略都是针对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的,在选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时,必须考虑客观的条件。
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1、教学反思和问题生成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教师个体自主发展的关键是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只有具有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依赖于内外自主发展环境的创设,依赖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评价和发展模式的建构。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路径是:教师自我发展的生涯设计→自我现状分析→理出阻碍自我发展的问题→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我体验→自我发现、修正、发展→同伴交流→专家引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生成是指教师不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问题生成性教师成长机制就是学校以教师面临问题为基础为教师生成对他们自己有意义的知识提供空间,尤其鼓励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积极建构,即教师逐渐形成先进教育信念、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反思能力的一种教师成长机制。
2、“关键事件”促进教师成长。当把目光瞄向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时,我们发现:教师担负着许多重复的工作,教师并非能从专业生活经历的时时、事事中发现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只有课堂专业生活的某些特定事件(又称关键事件)以及特定时期和特定人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听课、研讨、说课、学生意见调查等,都更容易成为教学中的关键事件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契机。关键事件对教师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给教师创造了一些选择和改变的机会,其中可能集中体现了教师对自我已有的内在专业结构的合理性、适应性的评价和最终决策,也可能包含着教师对长期累积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的顿悟;另一方面,它又引发了教师的自我澄清过程、个人思维的清晰化过程,促进了包括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在内的教师专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尽管多数教师所体验到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不能否认肯定存在着对其专业发展曾有重大影响的一些经历、事件的事 实。教师要从关键事件中得到发展,仅有关键事件本身还是不够的,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具备潜在的意义,教师自身还必须要有一个自我澄清的过程,对自己过去已有专业结构的反思、未来专业结构的选择(澄清教师自身的成长需要)和在目前情境下如何实施专业结构修改、调整或重新建构的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循环。此后,教师又会遭遇不同的情境冲突和新的关键事件,进而开始新一轮的专业发展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实现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民主上进的环境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创设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积极、上进的环境,达到互助、共进,交流、对话,合作、分享。培养教师良好心态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关注教师的情感生活,开展专题性研讨活动,打造中小学与专家联合的实践型学习共同体,组成团队:专家 优秀教师 实验教师:将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进修整合起来:有课例的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专家、优秀教师、实验教师合作备课、听课、评课、指导改进。在讨论、点评基础上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行为跟进。研究别人行动进而改善自己,在他人帮助下研究自己,通过“经验移植”和“反思探究”的行动研究来促进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4、“校本研究”促进教师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要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要把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以课题带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尝试“问题链”的方法。校本研究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开展叙事式研究,记载有意义的工作经历:注重案例研究,包括“教例”的积累和利用: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发挥团队精神,强调“对话”和“分享”。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已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此时实践性知识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校本研究为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的“行动”与“反思”搭建了平台。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教师专业化培养“反思论”范式,主张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教师的“行动”与“反思”,有利于将教师个人的“缄默知识”外显为“明确知识”,通过反思,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别人学习他的经验。
5、行动研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行动研究”强调由实际工作的人员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同一个情境中来应用。在目的上行动研究意在帮助实践工作者省察他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与他们自己的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它意在将研究行为整合进教育背景,以使研究能在实践的改善中起着直接而迅速的作用:并且它试图通过帮助实践工作者成为研究者,克服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距离。教师知识=原理知识 案例知识 实践性智慧,教师缺失的是实践性智慧,行动研究是提高实践性智慧的有效手段。
实践表明,通过“经验移植”和“反思探究”的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成长的有效途径。研究别人行动进而改善自己——他人经验移植和整合。教师从事教学,就其前提条件而言,除了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和有关教育科学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教学智慧等教育实践性知识,它需要教师不断积累、长期摸索、总结而形成经验,以听课为重要形式的经验移植——研究和借鉴具体而鲜活地存在于身边的他人(或专家)的经验则显得更为便捷。“经验移植”是教师专业行为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活动,如听课、观摩授课的音像制品、阅读“教案选编”等都是基本的经验移植形式。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能将经验研究的移植与自身脚踏实地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必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他人帮助下研究自己——反思性探究和实践。“反思性探究”则从研究自身的专业活动出发,把自己的专业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为丰富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智慧展现了又一条更为可靠、更有价值的思路。“反思性探究”源于对“教案”的进一步研究,又称“教历”研究。“教历”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探究提供了原始资料和物质依托,而反思性探究的行动模式则更加明确地揭示了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内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探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指向教师专业活动本身的反思和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而正是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构成了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根本方面,
总之,只有建立充满活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才能使教师变成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才能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造血机制”和“自主发展机制”,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适应、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自主规划、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构建起了教师自主成长的阶梯。
责编 刘波
在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使部分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名师。并带动全体教师逐步发展成为优秀的教师群体。是提高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进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促进研究”,是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热点问题而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对当前我国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践意义。鉴于此,本刊将陆续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的热门话题。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所谓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我们所进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促进研究”强调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灵魂是对话、反思、不断生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其实践智慧的积累。从知识的形成角度来看,教师实践智慧的积累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而且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一、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
1、内部激励策略
坚信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力量来源于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说,教师发展的最高境界靠的是教师自身内部的激励,任何外部的激励也许可以保证教师达到一般的要求,但无法促进教师到达自我更新的彼岸。就内部激励而言,其内在的动力主要依赖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为此,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自我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1)让教师学会自我激励性评价。行为科学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能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80%-90%,甚至更多。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自我,通过评价找到自尊,找回自信,在自我激励中,经常体验到满足、快乐、积极、稳定的情绪。自我评价的动机和终极目标在于促进自我发展。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自我,鼓励自我不断进步。
(2)让教师学会自我角色反思。教师角色由两部分组成,即教师角色的“他我”和教师角色的“自我”。前者是教师外在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后者是教师内在的自我主体价值。从历史来看,对教师角色的价值认识一直停留在社会功能上。而事实上,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后者显得尤其重要。一个教师常常处于“他我”与“自我”两种矛盾的意识中,一方面受到饱我”的“他律”的规范,另一方面又受到根植于个体生命存在的“自我”的“自律”的约束。因此,教师要学会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以将自己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上。
2、外部激励策略
适度的外部刺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按照“分类实施、梯度推进”的策略,针对教师素质的客观现实,来选择教师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激励策略。
(1)针对教师不同的成熟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卡门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将被管理者分成四个阶段,即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初步成熟的被管理者、比较成熟的被管理者和成熟的被管理者。那么,我们的管理方式相应的应该是:命令式的管理方法、说服式的管理方法、参与式的管理方法、民主式的管理方法。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教师的成熟度、工作的自觉性还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加大外部刺激的力度,用种种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教师的成熟度、工作的自觉性很高的时候,采取参与式、民主式的管理教师自己管理。
(2)针对教师所处的不同成长时期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教师评价作为教师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和一种主要机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学校应针对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对于3年内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而言,可以采用“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策略,即以“泰勒目标评价模式”的方法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就是一位新教师所必须首先要达到的:而到具有一定教学风格阶段,由于“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不同的学科特点,就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这时,针对不同的个体与个案,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可能是更好的策略,将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到第三阶段,可以说,这部分的教师发展,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更新、专业自主的发展,最好的方法是以其所输出的成果来激励其更上一层楼。任何有效的策略都是针对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的,在选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时,必须考虑客观的条件。
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1、教学反思和问题生成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教师个体自主发展的关键是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只有具有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依赖于内外自主发展环境的创设,依赖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评价和发展模式的建构。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路径是:教师自我发展的生涯设计→自我现状分析→理出阻碍自我发展的问题→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我体验→自我发现、修正、发展→同伴交流→专家引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生成是指教师不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问题生成性教师成长机制就是学校以教师面临问题为基础为教师生成对他们自己有意义的知识提供空间,尤其鼓励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积极建构,即教师逐渐形成先进教育信念、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反思能力的一种教师成长机制。
2、“关键事件”促进教师成长。当把目光瞄向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时,我们发现:教师担负着许多重复的工作,教师并非能从专业生活经历的时时、事事中发现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只有课堂专业生活的某些特定事件(又称关键事件)以及特定时期和特定人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听课、研讨、说课、学生意见调查等,都更容易成为教学中的关键事件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契机。关键事件对教师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给教师创造了一些选择和改变的机会,其中可能集中体现了教师对自我已有的内在专业结构的合理性、适应性的评价和最终决策,也可能包含着教师对长期累积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的顿悟;另一方面,它又引发了教师的自我澄清过程、个人思维的清晰化过程,促进了包括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在内的教师专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尽管多数教师所体验到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不能否认肯定存在着对其专业发展曾有重大影响的一些经历、事件的事 实。教师要从关键事件中得到发展,仅有关键事件本身还是不够的,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具备潜在的意义,教师自身还必须要有一个自我澄清的过程,对自己过去已有专业结构的反思、未来专业结构的选择(澄清教师自身的成长需要)和在目前情境下如何实施专业结构修改、调整或重新建构的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循环。此后,教师又会遭遇不同的情境冲突和新的关键事件,进而开始新一轮的专业发展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实现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民主上进的环境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创设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积极、上进的环境,达到互助、共进,交流、对话,合作、分享。培养教师良好心态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关注教师的情感生活,开展专题性研讨活动,打造中小学与专家联合的实践型学习共同体,组成团队:专家 优秀教师 实验教师:将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进修整合起来:有课例的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专家、优秀教师、实验教师合作备课、听课、评课、指导改进。在讨论、点评基础上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行为跟进。研究别人行动进而改善自己,在他人帮助下研究自己,通过“经验移植”和“反思探究”的行动研究来促进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4、“校本研究”促进教师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要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要把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以课题带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尝试“问题链”的方法。校本研究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开展叙事式研究,记载有意义的工作经历:注重案例研究,包括“教例”的积累和利用: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发挥团队精神,强调“对话”和“分享”。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已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此时实践性知识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校本研究为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的“行动”与“反思”搭建了平台。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教师专业化培养“反思论”范式,主张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教师的“行动”与“反思”,有利于将教师个人的“缄默知识”外显为“明确知识”,通过反思,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别人学习他的经验。
5、行动研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行动研究”强调由实际工作的人员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同一个情境中来应用。在目的上行动研究意在帮助实践工作者省察他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与他们自己的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它意在将研究行为整合进教育背景,以使研究能在实践的改善中起着直接而迅速的作用:并且它试图通过帮助实践工作者成为研究者,克服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距离。教师知识=原理知识 案例知识 实践性智慧,教师缺失的是实践性智慧,行动研究是提高实践性智慧的有效手段。
实践表明,通过“经验移植”和“反思探究”的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成长的有效途径。研究别人行动进而改善自己——他人经验移植和整合。教师从事教学,就其前提条件而言,除了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和有关教育科学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教学智慧等教育实践性知识,它需要教师不断积累、长期摸索、总结而形成经验,以听课为重要形式的经验移植——研究和借鉴具体而鲜活地存在于身边的他人(或专家)的经验则显得更为便捷。“经验移植”是教师专业行为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活动,如听课、观摩授课的音像制品、阅读“教案选编”等都是基本的经验移植形式。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能将经验研究的移植与自身脚踏实地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必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他人帮助下研究自己——反思性探究和实践。“反思性探究”则从研究自身的专业活动出发,把自己的专业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为丰富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智慧展现了又一条更为可靠、更有价值的思路。“反思性探究”源于对“教案”的进一步研究,又称“教历”研究。“教历”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探究提供了原始资料和物质依托,而反思性探究的行动模式则更加明确地揭示了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内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探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指向教师专业活动本身的反思和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而正是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构成了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根本方面,
总之,只有建立充满活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才能使教师变成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才能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造血机制”和“自主发展机制”,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适应、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自主规划、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构建起了教师自主成长的阶梯。
责编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