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实例出发,借助电影课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學的内容,探索让历史课变得更生动直观、更富吸引力的途径,以期实现高效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电影课;高效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明确提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 “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 ”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它无法简单地复制、刻录或粘贴。尽管当前的历史教材引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来增强历史的直观性,但由于篇幅限制和图片自身的局限性,仍无法弥补历史语言叙述枯燥、学科语言较为乏味的缺点[1]。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丰富的音视频资料来增强历史学科的时效感,让历史学科变得更加鲜活。
一、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电影课的理论依据
(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知识表明,人们靠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占15%,靠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占25%,若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人们便能记忆获取知识的65%左右。由此可见,视听结合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知识记忆率。而影视作品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画面来刺激大脑,使人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从而更高效地记忆其中的信息[2]。
(二)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需求
中学生年龄较小,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各类影视剧,已经习惯接受图像信息,且想象力丰富,能够欣赏跳跃式的画面。影视材料非常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思维发展过程。通过观看影视视频,学生能够感知大量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这是他们通过概念、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的依据,也是他们理解教材知识的重要途径。
下面,笔者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例,分析电影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电影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双百”方针一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其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时间跨度大。从1956年到改革开放,涉及的知识量多、信息量大。第二,本科目教材仅仅简单罗列史实,较为枯燥,加之图片材料单调,缺乏直观性,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应用丰富的影视材料来提高教学的鲜活度。
(二)教学导入
笔者用PPT展示伏尔泰、马寅初的人物图像和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教师提问:伏尔泰这句名言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学生回答:言论自由。
教师追问:马寅初关于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的观点是否触犯法律?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分析: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一位守法公民,仅仅因为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就饱受迫害,马寅初的不幸遭遇说明了言论自由对于社会和每位公民的重要性。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题就和言论自由有关。
设计意图:由伏尔泰的名言导出“言论自由”,由马寅初的不幸遭遇使学生体会到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这种简洁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双百”方针的内涵。
领域:文学艺术百花齐放、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前提:在宪法范围内。
核心:言论自由。
(三)教学过程
1.播放视频1956年《春节大联欢》片花
教师提问:春晚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文艺界人士的重要盛会。1956年春晚的举办和“双百”方针的提出之间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视频呈现了社会各界欢聚一堂、谈笑风生的画面。通过再现现场情境帮助学生自然理解“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了文艺和科研工作的发展,从而轻松实现教学预设目标。
教师追问:1956年春晚是我国最早的春节联欢会。此后,春晚中断了27年,直到1983年才得以恢复。从1956年至1983年,春晚中断的政治原因主要有哪些?
设计意图:学生只要根据现有知识和教师对设问的界定(政治层面)就能得出结论: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遭遇严重破坏,继而自然过渡到教材第二部分——遭遇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
2.播放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段
教师提问:这部在国内外屡获大奖、享有盛誉的动画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命运怎样?
学生回答:因为宣传“牛鬼蛇神”的罪名被禁播。
教师追问:传统优秀剧目被禁播,那么“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文艺作品有哪些呢?
设计意图:动画片是学生最熟悉的影视题材之一,《大闹天宫》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画片之一,它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遭遇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传统优秀剧目禁播、八大样板一枝独秀”使学生自然生成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的强烈印象——百花凋零。
3.播放样板戏《红灯记》《青松岭》和电影《红高粱》片段
教师设问:通过比较,你能理解什么是“样板”吗?“文革样板戏”和《红高粱》在表达主题、人物刻画方面有什么明显不同?
设计意图:什么是“样板”?为什么样板戏虽然被称为经典,但仍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理解的难点。借助“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和改革开放初期的《红高粱》的横向比较,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样板戏的消极影响,这是依靠单纯的语言说教难以实现的预期效果。
教师追问:为什么“文化大革命”时期作品风格较为单一,没有出现类似《红高粱》《大闹天宫》这样的优秀作品呢?
【关键词】高中历史;电影课;高效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明确提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 “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 ”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它无法简单地复制、刻录或粘贴。尽管当前的历史教材引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来增强历史的直观性,但由于篇幅限制和图片自身的局限性,仍无法弥补历史语言叙述枯燥、学科语言较为乏味的缺点[1]。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丰富的音视频资料来增强历史学科的时效感,让历史学科变得更加鲜活。
一、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电影课的理论依据
(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知识表明,人们靠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占15%,靠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占25%,若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人们便能记忆获取知识的65%左右。由此可见,视听结合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知识记忆率。而影视作品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画面来刺激大脑,使人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从而更高效地记忆其中的信息[2]。
(二)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需求
中学生年龄较小,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各类影视剧,已经习惯接受图像信息,且想象力丰富,能够欣赏跳跃式的画面。影视材料非常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思维发展过程。通过观看影视视频,学生能够感知大量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这是他们通过概念、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的依据,也是他们理解教材知识的重要途径。
下面,笔者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例,分析电影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电影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双百”方针一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其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时间跨度大。从1956年到改革开放,涉及的知识量多、信息量大。第二,本科目教材仅仅简单罗列史实,较为枯燥,加之图片材料单调,缺乏直观性,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应用丰富的影视材料来提高教学的鲜活度。
(二)教学导入
笔者用PPT展示伏尔泰、马寅初的人物图像和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教师提问:伏尔泰这句名言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学生回答:言论自由。
教师追问:马寅初关于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的观点是否触犯法律?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分析: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一位守法公民,仅仅因为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就饱受迫害,马寅初的不幸遭遇说明了言论自由对于社会和每位公民的重要性。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题就和言论自由有关。
设计意图:由伏尔泰的名言导出“言论自由”,由马寅初的不幸遭遇使学生体会到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这种简洁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双百”方针的内涵。
领域:文学艺术百花齐放、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前提:在宪法范围内。
核心:言论自由。
(三)教学过程
1.播放视频1956年《春节大联欢》片花
教师提问:春晚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文艺界人士的重要盛会。1956年春晚的举办和“双百”方针的提出之间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视频呈现了社会各界欢聚一堂、谈笑风生的画面。通过再现现场情境帮助学生自然理解“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了文艺和科研工作的发展,从而轻松实现教学预设目标。
教师追问:1956年春晚是我国最早的春节联欢会。此后,春晚中断了27年,直到1983年才得以恢复。从1956年至1983年,春晚中断的政治原因主要有哪些?
设计意图:学生只要根据现有知识和教师对设问的界定(政治层面)就能得出结论: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遭遇严重破坏,继而自然过渡到教材第二部分——遭遇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
2.播放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段
教师提问:这部在国内外屡获大奖、享有盛誉的动画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命运怎样?
学生回答:因为宣传“牛鬼蛇神”的罪名被禁播。
教师追问:传统优秀剧目被禁播,那么“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文艺作品有哪些呢?
设计意图:动画片是学生最熟悉的影视题材之一,《大闹天宫》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画片之一,它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遭遇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传统优秀剧目禁播、八大样板一枝独秀”使学生自然生成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的强烈印象——百花凋零。
3.播放样板戏《红灯记》《青松岭》和电影《红高粱》片段
教师设问:通过比较,你能理解什么是“样板”吗?“文革样板戏”和《红高粱》在表达主题、人物刻画方面有什么明显不同?
设计意图:什么是“样板”?为什么样板戏虽然被称为经典,但仍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理解的难点。借助“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和改革开放初期的《红高粱》的横向比较,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样板戏的消极影响,这是依靠单纯的语言说教难以实现的预期效果。
教师追问:为什么“文化大革命”时期作品风格较为单一,没有出现类似《红高粱》《大闹天宫》这样的优秀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