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我们看一则案例:
“和同为一家”教学案例
本课内容非常简单,按课程标准,就是了解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执教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从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导入,引出主题——“和同为一家”,本课讲的是我国唐朝时期国内民族关系的状况。教师提问:“唐朝时,我国民族关系十分融洽。一位唐朝汉族的皇帝(唐太宗)为什么会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呢?”之后,引导学生看书找答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答案: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等。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在这众多民族中,有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叫吐蕃,它和唐朝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你想知道它的情况吗?有个小组课前已经做了准备,今天我们就请他们做我们的主持人。”
主持组同学介绍吐蕃概况,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然后向全班同学提问:(1)文成公主入藏有哪些重要影响?(2)我们如何看待文成公主入藏?
全班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的说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也有的说避免了战争的爆发等。
其他学习小组向主持组自由提问,提出了“公主入藏后的生活状况如何,布达拉宫相当于中原皇宫的哪一部分,文成公主入藏给西藏带来了什么”等问题。
知识竞赛小游戏:主持组课前设计制作好有关本课的知识问答,各组派代表上台,依照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和“幸运52”的模式,在1分钟里快速做答,依照各组答对题量的多少选出优胜组。
教师小结: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朝的民族关系真正是“和同为一家”。密切的民族关系巩固了唐朝政权,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最后教师提问:“学了本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们提了许多开放式的问题,诸如“布达拉宫为什么不建在平地,而是建在峭壁上,人走路头不晕吗”等。[1]
上述这个案例,是当前历史教学界推崇的探究形式教学。对此案例,评论者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提问的开放性、延伸性和探究性是其特点”,“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激发,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起到了知识内化的作用”。[2]真是如此吗?什么是历史探究?历史探究的本质是什么?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的活动或过程。教师的指导不是以现成的结论去帮助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克服探究中的困难,提供探究中所需要的服务,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要点,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愉快等。历史探究的方法可以是观察、讨论等发现式探究方法,也可以是“直接面向图书馆、互联网,查询有关资料”的接受式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低层次的探究活动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所需的信息,学生顶多进行一些比较、归纳、分类等综合整理活动。更高要求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对收集或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鉴别筛选,以此为基础,通过周密的推理、分析与综合,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教学中采用何种探究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当地图书馆资料状况等灵活处理。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探究问题的解决所需的能力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内容要适度,遵循引起兴趣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探究教学的本质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使学生学会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门解释性学科,所关注的是一个业已成为过去的存在,我们无法对其进行观察。要探究、了解过去的事实,我们只能通过文献进行间接推理,在史料中寻找历史本真与历史启示。
历史是一门主客观统一的学科,历史中的基本史实是客观的,但是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却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史家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及认识问题角度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历史课标要求大胆设计没有答案束缚的开放性问题,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理解历史,更好地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学会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门思辨的学科,思辨意味着观点的对话与碰撞。如果没有各具个性化色彩的不同观点的对话与论争,也就无所谓“思辨”。从这个角度讲,历史探究教学中要尽量设置开放性问题,同时教师提供的或学生搜集的材料一定要全面,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认识的升华,真切感受人类历史所蕴涵的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最终学会思考、理解、追问。
历史的理解是多元的,企图采用单一的观点、一两段材料,让学生去研究,形成正确的史学认识是不可能的。历史思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必须在众多矛盾的史料中努力追寻历史解释的合理性。一般来说,一个历史事实越简单、越清楚、越容易证实,那么从其本身来说,对我们的用处越少。历史学是探讨人类思想和经验的,充足的史料,尤其是正反观点的史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索、对话、讨论、体验、探索,使学生主动去构建问题,进而形成历史意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学生看书得出答案。主持组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确有启发性、开放性,然而学生探究所依赖的背景知识有哪些?一是教科书,一是主持组介绍的吐蕃概况、和亲故事内容。这些知识内容过于简单,对深刻探究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及评价无济于事。学生通过这种所谓的探究,是不可能形成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历史眼光的。因此,上述案例的学习内容过于直白、浅显,缺乏观点的碰撞,根本不是探究式教学。
当前有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参与动手,就能保证探究教学的实现,这是对探究教学的一种误解。学生参与活动,并不一定能保证学生的思维也参与到了活动当中。上述案例中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以课本知识为根据设计题目,让学生抢答,表面上课堂教学热热闹闹,实际上教师教学仍以掌握书本知识为目标,并没有锻炼学生的批判性历史思维。
进行历史探究,必须了解某一事件、现象发生的背景、条件。如果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史实知之甚少,进行所谓的探究就成了一种形式之举。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养成历史眼光。历史探究中没有思维,没有思辨,就没有对历史本质的洞察。
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一种审视历史的思维观念与方法,它在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的启示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从而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历史是一门人学,必须在人与历史的关系中来理解人和历史。理解了人,就理解了历史;同样,对历史的反思会有助于我们对人自身的理解。学习历史是将我们自身的生活与过去相连接,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从历史人物的活动、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中,进行选择和解释,在心中重建历史,形成正确分析、看待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
英国历史教育家李彼得说:“历史的有用是在于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改变我们对现实、对人类是什么及可以是什么的看法,进而使我们能够有达成想要的结果的机会。” [3]透过历史,我们可以获得广阔的人生视野与阅历。历史可以开阔我们的想像世界,有助于我们智慧的生成。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从历史的发展中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特点。
这种历史意识的养成,仅靠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是无法做到的,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活动中去,借助丰富的历史事实、材料去思考、理解、分析社会问题,在具体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去探究、反思、体验和参与,进而感悟、思考、内化,逐渐养成责任心,产生社会归属感。这些批判、质疑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学会合作的精神是提高学生智慧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历史意识的内涵之一,对他们以后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从上述案例中,根本看不出历史意识培养这一历史教育的关键,学生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则故事和知识竞赛所涉及的教科书知识。
三、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建构知识
探究教学的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实质是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决定的权力。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本质上是建构的,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是对人的经验世界的表达或解释。学习不是把知识由外部传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应把知识质疑与批判、鉴别与选择、探究与建构的权力还给学生,允许和尊重学生享有自主建构个人知识的权力与责任。
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对于某些概念,除非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建构,否则无法真正理解与习得。在历史领域,尽管学生往往在史实记忆方面成绩突出,但他们对真正的历史思维模式十分陌生,缺乏解读矛盾观点的系统方法。当面对一大堆需要梳理的有争议的论点并要求形成合理的解释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只有通过探究,学生才有可能领悟历史思维与历史学习的方法,学会判断史料、分析史料,从矛盾的材料中得出自己的见解;只有通过亲身探究与实践,这些知识才会在学生心中真正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
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建构起来的,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建构,其中课本知识只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定“死”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历史理解是多元的,尤其是对历史事件背景与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的史家往往有不同的见解,我们没有必要让学生只接受一种观点。只有在对史料的批判、分析中,学生才能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中,绝大多数的探究教学都没有足够的史料,自然不会有真正的探究活动,学生也不可能掌握历史学习的真正方法。上述案例中,对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的认识,必须依助于足够的史料进行探究,而不是教科书中空洞的几句话。在历史探究教学中,教师要赋权给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主见的思想者和探究者,同时要引导、培养学生有根据地、高效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任由学生随心所欲地去质疑与批判、辨别与选择,或任由学生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地去自主探究与建构。
参考文献:
[1][2]李启明:《初中历史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引自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M],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系)
编辑 杜 锐
“和同为一家”教学案例
本课内容非常简单,按课程标准,就是了解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执教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从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导入,引出主题——“和同为一家”,本课讲的是我国唐朝时期国内民族关系的状况。教师提问:“唐朝时,我国民族关系十分融洽。一位唐朝汉族的皇帝(唐太宗)为什么会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呢?”之后,引导学生看书找答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答案: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等。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在这众多民族中,有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叫吐蕃,它和唐朝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你想知道它的情况吗?有个小组课前已经做了准备,今天我们就请他们做我们的主持人。”
主持组同学介绍吐蕃概况,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然后向全班同学提问:(1)文成公主入藏有哪些重要影响?(2)我们如何看待文成公主入藏?
全班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的说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也有的说避免了战争的爆发等。
其他学习小组向主持组自由提问,提出了“公主入藏后的生活状况如何,布达拉宫相当于中原皇宫的哪一部分,文成公主入藏给西藏带来了什么”等问题。
知识竞赛小游戏:主持组课前设计制作好有关本课的知识问答,各组派代表上台,依照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和“幸运52”的模式,在1分钟里快速做答,依照各组答对题量的多少选出优胜组。
教师小结: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朝的民族关系真正是“和同为一家”。密切的民族关系巩固了唐朝政权,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最后教师提问:“学了本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们提了许多开放式的问题,诸如“布达拉宫为什么不建在平地,而是建在峭壁上,人走路头不晕吗”等。[1]
上述这个案例,是当前历史教学界推崇的探究形式教学。对此案例,评论者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提问的开放性、延伸性和探究性是其特点”,“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激发,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起到了知识内化的作用”。[2]真是如此吗?什么是历史探究?历史探究的本质是什么?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的活动或过程。教师的指导不是以现成的结论去帮助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克服探究中的困难,提供探究中所需要的服务,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要点,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愉快等。历史探究的方法可以是观察、讨论等发现式探究方法,也可以是“直接面向图书馆、互联网,查询有关资料”的接受式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低层次的探究活动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所需的信息,学生顶多进行一些比较、归纳、分类等综合整理活动。更高要求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对收集或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鉴别筛选,以此为基础,通过周密的推理、分析与综合,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教学中采用何种探究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当地图书馆资料状况等灵活处理。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探究问题的解决所需的能力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内容要适度,遵循引起兴趣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探究教学的本质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使学生学会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门解释性学科,所关注的是一个业已成为过去的存在,我们无法对其进行观察。要探究、了解过去的事实,我们只能通过文献进行间接推理,在史料中寻找历史本真与历史启示。
历史是一门主客观统一的学科,历史中的基本史实是客观的,但是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却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史家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及认识问题角度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历史课标要求大胆设计没有答案束缚的开放性问题,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理解历史,更好地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学会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门思辨的学科,思辨意味着观点的对话与碰撞。如果没有各具个性化色彩的不同观点的对话与论争,也就无所谓“思辨”。从这个角度讲,历史探究教学中要尽量设置开放性问题,同时教师提供的或学生搜集的材料一定要全面,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认识的升华,真切感受人类历史所蕴涵的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最终学会思考、理解、追问。
历史的理解是多元的,企图采用单一的观点、一两段材料,让学生去研究,形成正确的史学认识是不可能的。历史思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必须在众多矛盾的史料中努力追寻历史解释的合理性。一般来说,一个历史事实越简单、越清楚、越容易证实,那么从其本身来说,对我们的用处越少。历史学是探讨人类思想和经验的,充足的史料,尤其是正反观点的史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索、对话、讨论、体验、探索,使学生主动去构建问题,进而形成历史意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学生看书得出答案。主持组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确有启发性、开放性,然而学生探究所依赖的背景知识有哪些?一是教科书,一是主持组介绍的吐蕃概况、和亲故事内容。这些知识内容过于简单,对深刻探究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及评价无济于事。学生通过这种所谓的探究,是不可能形成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历史眼光的。因此,上述案例的学习内容过于直白、浅显,缺乏观点的碰撞,根本不是探究式教学。
当前有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参与动手,就能保证探究教学的实现,这是对探究教学的一种误解。学生参与活动,并不一定能保证学生的思维也参与到了活动当中。上述案例中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以课本知识为根据设计题目,让学生抢答,表面上课堂教学热热闹闹,实际上教师教学仍以掌握书本知识为目标,并没有锻炼学生的批判性历史思维。
进行历史探究,必须了解某一事件、现象发生的背景、条件。如果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史实知之甚少,进行所谓的探究就成了一种形式之举。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养成历史眼光。历史探究中没有思维,没有思辨,就没有对历史本质的洞察。
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一种审视历史的思维观念与方法,它在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的启示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从而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历史是一门人学,必须在人与历史的关系中来理解人和历史。理解了人,就理解了历史;同样,对历史的反思会有助于我们对人自身的理解。学习历史是将我们自身的生活与过去相连接,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从历史人物的活动、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中,进行选择和解释,在心中重建历史,形成正确分析、看待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
英国历史教育家李彼得说:“历史的有用是在于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改变我们对现实、对人类是什么及可以是什么的看法,进而使我们能够有达成想要的结果的机会。” [3]透过历史,我们可以获得广阔的人生视野与阅历。历史可以开阔我们的想像世界,有助于我们智慧的生成。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从历史的发展中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特点。
这种历史意识的养成,仅靠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是无法做到的,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活动中去,借助丰富的历史事实、材料去思考、理解、分析社会问题,在具体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去探究、反思、体验和参与,进而感悟、思考、内化,逐渐养成责任心,产生社会归属感。这些批判、质疑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学会合作的精神是提高学生智慧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历史意识的内涵之一,对他们以后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从上述案例中,根本看不出历史意识培养这一历史教育的关键,学生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则故事和知识竞赛所涉及的教科书知识。
三、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建构知识
探究教学的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实质是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决定的权力。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本质上是建构的,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是对人的经验世界的表达或解释。学习不是把知识由外部传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应把知识质疑与批判、鉴别与选择、探究与建构的权力还给学生,允许和尊重学生享有自主建构个人知识的权力与责任。
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对于某些概念,除非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建构,否则无法真正理解与习得。在历史领域,尽管学生往往在史实记忆方面成绩突出,但他们对真正的历史思维模式十分陌生,缺乏解读矛盾观点的系统方法。当面对一大堆需要梳理的有争议的论点并要求形成合理的解释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只有通过探究,学生才有可能领悟历史思维与历史学习的方法,学会判断史料、分析史料,从矛盾的材料中得出自己的见解;只有通过亲身探究与实践,这些知识才会在学生心中真正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
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建构起来的,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建构,其中课本知识只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定“死”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历史理解是多元的,尤其是对历史事件背景与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的史家往往有不同的见解,我们没有必要让学生只接受一种观点。只有在对史料的批判、分析中,学生才能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中,绝大多数的探究教学都没有足够的史料,自然不会有真正的探究活动,学生也不可能掌握历史学习的真正方法。上述案例中,对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的认识,必须依助于足够的史料进行探究,而不是教科书中空洞的几句话。在历史探究教学中,教师要赋权给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主见的思想者和探究者,同时要引导、培养学生有根据地、高效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任由学生随心所欲地去质疑与批判、辨别与选择,或任由学生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地去自主探究与建构。
参考文献:
[1][2]李启明:《初中历史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引自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M],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系)
编辑 杜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