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倭是日本的古称,倭人是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古代日本人.关于倭、倭人,在中国古籍中有丰富的记载,这些记载是我们研究古代日本历史和中日关系史的珍贵史料.中日两国学术界从来的通说大体上是这样认识的.然而,近一个时期,日本学术界对中国古籍中的倭或倭人有一种扩大解释的倾向.日本著名学者江上波夫、井上秀雄、国分直一以及角林文雄、井伊章等,针对历来的定说,提出了可以称之为广义倭人论的新说.按照他们的主张,倭人不仅居住在日本列岛上,而且在朝鲜半岛的南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和江南地区,以及从中国台湾岛到日本南岛之间的岛屿世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倭是日本的古称,倭人是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古代日本人.关于倭、倭人,在中国古籍中有丰富的记载,这些记载是我们研究古代日本历史和中日关系史的珍贵史料.中日两国学术界从来的通说大体上是这样认识的.然而,近一个时期,日本学术界对中国古籍中的倭或倭人有一种扩大解释的倾向.日本著名学者江上波夫、井上秀雄、国分直一以及角林文雄、井伊章等,针对历来的定说,提出了可以称之为广义倭人论的新说.按照他们的主张,倭人不仅居住在日本列岛上,而且在朝鲜半岛的南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和江南地区,以及从中国台湾岛到日本南岛之间的岛屿世界,也存在着倭人.这些日本学者的意见也不尽一致,把他们的主张综合起来,似乎以渤海、东海为中心,在其周围存在着一个倭人世界.广义倭人论对史料的理解尚有商榷的余地,这里就谈谈我的看法.
其他文献
“功曹”多见于史籍与汉碑。有的史家认为:“功曹虽秩仅百石,但在守相自辟之属吏中地位最高”。“功曹史”,各家认识不一。有人说功曹史是功曹之长。但也有人认为,功曹史和功曹只是名称繁简不同而已,功曹是功曹史的简称。以上说法,都有可疑之处。功曹在郡县守令自辟属吏中地位并非最高,因为州郡从事、郡上计掾地位均在功曹之上,史碑都可佐证。 功曹的主官应为功曹,功曹史为功曹之副官,所以功曹不是功曹史简称。但因功曹主管郡县纲
所谓农业近代化,即是农业的商业化、专业化和资本主义农场的产生和发展,它是农业革命的基础,是封建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转化的关键之一。 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其原因何在?农业近代化的动力是来自农业内部还是来自农业之外?拙文认为,这个动力不是农业本身,不是农民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英国前工业化的产物。前工业化,即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是英国农业近代化的主要动因和必要条件,没有前工业化,也就不会有英国农业的近代化和农业革命。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今天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与热烈讨论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剖析孙中山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目的也是在于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这个总课题.孙中山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驱,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态
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席位让给袁世凯,是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近几年来,学术界有人曾就此问题撰文进行讨论.讨论涉及孙中山"让位"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看待孙中山的"让位"?孙中山的"让位"造成了怎样的后果与影响等问题.学术
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早年就表示对社会主义的热情,并且自认为是社会主义者.在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孙中山的主观社会主义,反映他对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并使他终于在晚年坚定地实行同共产党合作的政策.
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思潮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一种新理论的出现往往是一种新的社会思潮的反映,现代化理论的出现也不例外.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现代化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性工业化高潮阶段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新理论架构.
一、引言中国史书体裁丰富多姿,旧目录家分为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其余史部的书,《隋书·经籍志》分为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凡十一门.刘知几《史通·杂述篇》胪举偏记、小录、逸事、琐
苏联新编《原始社会史》是由三位著名的苏联学者:原始社会史家A.H.佩尔希茨、考古学家?蒙盖特和民族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合著的,1982年在莫斯科出版,其汉译本现已在我国出版.原始社会史的研究,无论是在苏联还是西方各国,近三十年来均出现蓬勃发展、
关于西路军的著述,几十年来所见甚微.近几年,先有朱玉同志的几篇论文,就西路军史中的争论问题提出了精辟见解,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继则,徐向前元帅的长篇回忆录《历史的回顾》问世.内中《血战河西走廊》一章,从战略总方针、战场指挥到具体作战行动,全面地深刻地论述了西路军史,从而使这一历史疑案,大白于天下.在西路军评价的肯定与否定分歧中,我赞成《历史的回顾》中之所论.写下这篇札记,为肯定西路军者更赞一辞.
在土地制度的改革中,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路线,明确规定应当依靠哪个阶级,团结哪个阶级,打击和消灭哪个阶级,这是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制定正确的阶级路线,又必须首先对农村各阶级进行正确的分析,明确规定什么条件的算贫农,什么条件的算中农,什么条件的算富农,什么条件的算地主等等,即明确规定划分阶级的具体标准.有了正确的阶级路线,还不等于能够正确执行.缺点、错误是难免的,特别是在开始阶段.有关阶级路线的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土地改革实践中,积累了很丰富的宝贵经验,包括正面经验和反面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