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教师来说,在阅读教学中能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就如庖丁解牛。而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就如给了他们“一个撬动整个地球的支点”(阿基米德)让学生能借此轻松的把握课文,揭开隐藏在纱幕下作者的深意。可见,找准了一个切入点不仅能让教师“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有效切入文本解读
文本,是一个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实又蕴含哲理的载体。当我们面对这样集情感、思想、生命、生活、文化于一体的不可分割的综合体,该如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感受到蕴含在文章中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深邃的哲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寻找一个切入点,或者说是突破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设喻,文本如牛,教师则是庖丁,庖丁解牛,找到了“节之有间”,然后“以无厚入之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要深入细读文本,读透文章,选准切入点,让自己成为一个正确的、高效的引导者,否则“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可以说,切入点准确,是实现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教学的关键。
一、初探文本最佳切入点
成功的切入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是教师谱写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余映潮曾说过:“语文阅读教学,针对不同的课文,可以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进行深入细腻的品读教学。”而要进入文本有嚼头的地方,就需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具体方法如下:
(一)标题切入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如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们或明确写作对象,或点明写作文体,或是统摄全文的灵魂,或是结构全文的纽。所以题目中的关键字也就是“题眼”或“文眼”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切入点,是一把开启思维大门的金钥匙。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从而更深入地解读文本。
1、扣题眼,串全文解读。有些文章标题中的某一个字,就是提挈全题,揭示文本要旨的题眼。教师在解读中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以点带面使文本的解读张弛有度。执教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我用标题中“孤独”一词切入,运用一首小诗将文本的遣词造句、故事情节、思想内涵等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节课内展开教学。课堂中以“孤独是一番状态,需要慢慢地面对它的真实”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感受杜小康的孤独状态;以“孤独是一桩邂逅,需要美美地咀嚼它的甜蜜”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杜小康邂逅孤独而咀嚼到的甜蜜;以“孤独是一瓣花香,需要静静地品味它的芬芳”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曾有过的孤独情景和心理感受;以“孤独是一次思考,需要默默地剖析它的深刻”指导学生再次面对孤独时要敢于剖析,促进成长。本课中,围绕标题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内容,领悟了文章主旨,整个环节有条不紊而充满诗意。
(2)揭标题,设悬念。有些课文的标题本身就具备趣味性或神秘感,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标题来设置悬念,自然切入到对文本的深层阅读。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学:(揭示课题后)师引导:天上有街市吗?如果有街市,那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情形吗,猜一猜作者会描绘些什么内容?标题的诗意切入既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标题内容的深入解读又让学生感受文本表达语言的美、文本营造的意境的美,感受到作者寄托的美的情怀,激发了学生追求理想、追求美好的愿望。
(3)理线索,明主旨。有的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如《我的第一本书》,我们可以从题目切入,这样设计问题: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怎样的书?这样的一本书为什么“让我一生难以忘怀”? 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其实难忘的是父子之情,同学之谊以及一段童年的情趣,理解“人不能忘本”的深层含义。
(二)关键处切入
教师在研究教法,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的词、句、段,在具体教学中尝试以此为切入口展开课堂教学,能更好地触动学生心弦,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得到情感或哲理上的启示。
1、从关键词切入。如笔者上《记承天寺夜游》时,就抓住能表现文章主旨的一个 “闲”字,以此切入,引领师生一起走进文本,领略“闲”的境界。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然后分别从苏轼的行为和文中的景物进行分析,得出“闲”的两重境界,一是行事自由,二是心静如水。最后知人论世,真正感受苏轼的豁达乐观、闲适洒脱。
2、从关键句切入。所谓关键句,指一篇文章或具体语段中的中心句,也指文章中那些含义隽永,深刻动人的语句。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以文章关键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笔者在上《老王》这一课时,就抓住文本中的一个主旨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从中切入。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句话中的三个词“幸运的人”、“不幸者”以及“愧怍”的深层含义,从而真正理解杨绛先生的思想情怀。
3、从关键物切入。如在教星新一小说《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时,由于小说多元主题和情节深意,面对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神秘的“洞”所交织展现的复杂人性与社会问题,学生在小说阅读和理解上造成一定的障碍和阻隔。因此,我在本课时的教学中,紧紧围绕本文关键的事物——“洞”这一点进行周旋:以“洞”窥人,以“洞”窥世。在教学中紧扣文本最出人意料又最吸引人的小说结尾,和学生一起透过小说的简洁文字和生动情节,深入到“洞”与“人”背后,共同探讨“洞”的“进去”和“出来”问题,一起去发现、去挖掘我们现实社会的这个“漏洞”、我们内心的“漏洞”。
【课例呈现】在疏通课文情节后,我预设了这几个问题
(1)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从人们填洞的东西来看,你认为这些填洞的人或部门把“洞”当成了什么? 请在讲义旁写上一个关键词 (请看投影:“洞”=?)
如:垃圾箱
洗刷机——洗刷秘密、罪恶、肮脏、过去、公害……
焚尸炉——可怕——尸体
预设追问:
——日记本:你会把你的日记本当成垃圾扔掉吗? (过去、青春、情感)
——外交部和国防部:机密文件也该扔吗?(记录的是一段历史、见不得人)
——保险柜:需要加一个限定词——“阴暗的”——犯罪分子和警察叔叔往里面扔了什么?
——这样下去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成怎样?(混乱、黑暗、罪恶)
(2)大家看,前面大家已经讨论了,这样一些人,分别往洞里扔下了这样一些东西,你能否从这些填洞的人和填洞的物所涉及范围上,有新的发现呢?
填洞之人 —— 洞 —— 填洞之物
[小结]: 填洞之人——各行各业——社会的方方面面
社会的缩影
填洞之物——林林种种——社会的角角落落
这样,小说的主题就不言而喻,作者正是通过这种荒诞的形式,通过这个“洞”表达了他对我们现代社会的隐忧和反思。他带着对人性的理解,幻想着他的未来,幻想着我们的未来。然而,人类的欲望带来了欲望的满足,而满足的结果,却是毁灭。
只要我们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物,挖掘这些关键的词句的提纲契领作用,并以此为突破口,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蕴涵在文字中的真挚情感,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很好地突破。整个文本的解读环节将更加简单、流畅,而深入文本、体悟情感,实现师、生、文本心灵碰撞的对话过程也会更加有序、有效。
(三)称呼切入
汉语称谓语是反映汉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一面镜子,不仅具有一定的语义特点,而且还具有一些普遍的语用功能。抒情、叙事文章中往往会涉及对人或事物的称呼。称呼不仅能恰当地体现彼此间的身份、关系,同时也能体现一定的心理感受。那么,称呼的变化也就会涉及人物情感的变化。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可以以人物称呼的变化为切入点来牵引整个教学流程。
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传统教学中一般是让学生通过情节分析,由点及面,特别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最后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这一主题。但恰当的运用选点切入就能避免这样千遍一律的结果产生。
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文中对于勒的不同称呼作为文章的切入,让同学们把这些评价分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并说说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学生阅读文本后找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的时候,就是“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的恐怖”;而发了财的时候,“我”一家人则称呼他:“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然后根据称呼的变化,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赔钱……盼;占钱………赶;有钱……赞;没钱………骂、避。
第二个环节也是根据找出的称呼作第二次分类,看看这些评价(称呼)分别是谁说的?学生回答:“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的于勒”,“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这些都是大家的看法。“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这个流氓”,“这个贼”是母亲克拉丽丝说的。“这个家伙”是父亲菲利浦说的。“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若瑟夫说的。为什么对于于勒叔叔,父亲母亲前后的称呼会这样截然不同?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学生谈到母亲克拉丽丝这个人太无情义,满脑子只有金钱,非常自私、势利,只管自己的得失利害的人。菲利浦最终没认自己兄弟,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由此看出他也是无情的,他也是以金钱为重的,菲与克只是有点程度不同罢了。若瑟夫对他则是充满着同情与怜悯。然后让学生朗读:“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首:“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深入文本读出语气,并于父母亲进行对比,得出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的结论。最后回到标题:我的叔叔于勒作为标题的作用?作者希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能更好一点。体现出作者对于人性的呼唤,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莫迫桑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和深刻性。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语文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两个标签式的词语,而是对大千世界的真实感悟,对复杂人性的真切把握。这岂不美哉!
二、对文本最佳切入点选择的几点想法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总有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有时是一个“点”,有时是一条“线”,有时是一个“面”。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如果抓住了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那如何才能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呢?这似乎看起来没有方法可以参照。因为一篇文章切入点的选择往往是因教师而异、因教材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灵活的让我们根本就无从下手;这让我们陷入了一种迷茫!总感觉一个好的切入点就像那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而事实上只要我们在深入研究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难点,灵活对待,那这样的切入点我们也应该会很准确的把握。
(一)选择切入点的时候要切点中肯,找准落脚点
切入点的选择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一种,在切入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它的落脚点,要切中肯綮,而不是只是切到皮毛,这个“肯綮”就是整篇文章的教学重点。重点突出了,目的明确了,学生心中也就明了了,课堂学习也就高效了。
(二)选择切入点的时候切口要小,视野要大
选择以个有效的切入点,必须切口要小,视野要宏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一篇文章往往切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越能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同样越能给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一个好的切入口如同抽丝剥茧之初的丝头,只要能找到这个丝头,就能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剥去茧的丝线,最终得到茧。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教师选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便是给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借此举重若轻地把握课文,揭开课文的重重帷幕,洞悉其中的奥秘。上语文课如破竹,直斫,虽有九牛二虎之力,难破之;得切入点,使吹灰之力,则“势如破竹”。庖丁解牛,必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马燕萍. 突破一点 总揽全篇——例谈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J]. 教学月刊, 2009, (01) .
[2].陈英. 阅读教学中如何选择文本阅读的切入口[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3].李继刚.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要精选切入点.[J];课改前沿;2010年11月.
[4].冯调英.找个支点,精彩无限——阅读教学切入点例谈.[J];教育科研.2010年9月;
关键词:有效切入文本解读
文本,是一个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实又蕴含哲理的载体。当我们面对这样集情感、思想、生命、生活、文化于一体的不可分割的综合体,该如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感受到蕴含在文章中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深邃的哲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寻找一个切入点,或者说是突破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设喻,文本如牛,教师则是庖丁,庖丁解牛,找到了“节之有间”,然后“以无厚入之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要深入细读文本,读透文章,选准切入点,让自己成为一个正确的、高效的引导者,否则“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可以说,切入点准确,是实现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教学的关键。
一、初探文本最佳切入点
成功的切入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是教师谱写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余映潮曾说过:“语文阅读教学,针对不同的课文,可以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进行深入细腻的品读教学。”而要进入文本有嚼头的地方,就需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具体方法如下:
(一)标题切入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如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们或明确写作对象,或点明写作文体,或是统摄全文的灵魂,或是结构全文的纽。所以题目中的关键字也就是“题眼”或“文眼”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切入点,是一把开启思维大门的金钥匙。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从而更深入地解读文本。
1、扣题眼,串全文解读。有些文章标题中的某一个字,就是提挈全题,揭示文本要旨的题眼。教师在解读中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以点带面使文本的解读张弛有度。执教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我用标题中“孤独”一词切入,运用一首小诗将文本的遣词造句、故事情节、思想内涵等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节课内展开教学。课堂中以“孤独是一番状态,需要慢慢地面对它的真实”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感受杜小康的孤独状态;以“孤独是一桩邂逅,需要美美地咀嚼它的甜蜜”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杜小康邂逅孤独而咀嚼到的甜蜜;以“孤独是一瓣花香,需要静静地品味它的芬芳”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曾有过的孤独情景和心理感受;以“孤独是一次思考,需要默默地剖析它的深刻”指导学生再次面对孤独时要敢于剖析,促进成长。本课中,围绕标题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内容,领悟了文章主旨,整个环节有条不紊而充满诗意。
(2)揭标题,设悬念。有些课文的标题本身就具备趣味性或神秘感,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标题来设置悬念,自然切入到对文本的深层阅读。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学:(揭示课题后)师引导:天上有街市吗?如果有街市,那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情形吗,猜一猜作者会描绘些什么内容?标题的诗意切入既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标题内容的深入解读又让学生感受文本表达语言的美、文本营造的意境的美,感受到作者寄托的美的情怀,激发了学生追求理想、追求美好的愿望。
(3)理线索,明主旨。有的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如《我的第一本书》,我们可以从题目切入,这样设计问题: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怎样的书?这样的一本书为什么“让我一生难以忘怀”? 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其实难忘的是父子之情,同学之谊以及一段童年的情趣,理解“人不能忘本”的深层含义。
(二)关键处切入
教师在研究教法,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的词、句、段,在具体教学中尝试以此为切入口展开课堂教学,能更好地触动学生心弦,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得到情感或哲理上的启示。
1、从关键词切入。如笔者上《记承天寺夜游》时,就抓住能表现文章主旨的一个 “闲”字,以此切入,引领师生一起走进文本,领略“闲”的境界。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然后分别从苏轼的行为和文中的景物进行分析,得出“闲”的两重境界,一是行事自由,二是心静如水。最后知人论世,真正感受苏轼的豁达乐观、闲适洒脱。
2、从关键句切入。所谓关键句,指一篇文章或具体语段中的中心句,也指文章中那些含义隽永,深刻动人的语句。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以文章关键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笔者在上《老王》这一课时,就抓住文本中的一个主旨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从中切入。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句话中的三个词“幸运的人”、“不幸者”以及“愧怍”的深层含义,从而真正理解杨绛先生的思想情怀。
3、从关键物切入。如在教星新一小说《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时,由于小说多元主题和情节深意,面对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神秘的“洞”所交织展现的复杂人性与社会问题,学生在小说阅读和理解上造成一定的障碍和阻隔。因此,我在本课时的教学中,紧紧围绕本文关键的事物——“洞”这一点进行周旋:以“洞”窥人,以“洞”窥世。在教学中紧扣文本最出人意料又最吸引人的小说结尾,和学生一起透过小说的简洁文字和生动情节,深入到“洞”与“人”背后,共同探讨“洞”的“进去”和“出来”问题,一起去发现、去挖掘我们现实社会的这个“漏洞”、我们内心的“漏洞”。
【课例呈现】在疏通课文情节后,我预设了这几个问题
(1)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从人们填洞的东西来看,你认为这些填洞的人或部门把“洞”当成了什么? 请在讲义旁写上一个关键词 (请看投影:“洞”=?)
如:垃圾箱
洗刷机——洗刷秘密、罪恶、肮脏、过去、公害……
焚尸炉——可怕——尸体
预设追问:
——日记本:你会把你的日记本当成垃圾扔掉吗? (过去、青春、情感)
——外交部和国防部:机密文件也该扔吗?(记录的是一段历史、见不得人)
——保险柜:需要加一个限定词——“阴暗的”——犯罪分子和警察叔叔往里面扔了什么?
——这样下去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成怎样?(混乱、黑暗、罪恶)
(2)大家看,前面大家已经讨论了,这样一些人,分别往洞里扔下了这样一些东西,你能否从这些填洞的人和填洞的物所涉及范围上,有新的发现呢?
填洞之人 —— 洞 —— 填洞之物
[小结]: 填洞之人——各行各业——社会的方方面面
社会的缩影
填洞之物——林林种种——社会的角角落落
这样,小说的主题就不言而喻,作者正是通过这种荒诞的形式,通过这个“洞”表达了他对我们现代社会的隐忧和反思。他带着对人性的理解,幻想着他的未来,幻想着我们的未来。然而,人类的欲望带来了欲望的满足,而满足的结果,却是毁灭。
只要我们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物,挖掘这些关键的词句的提纲契领作用,并以此为突破口,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蕴涵在文字中的真挚情感,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很好地突破。整个文本的解读环节将更加简单、流畅,而深入文本、体悟情感,实现师、生、文本心灵碰撞的对话过程也会更加有序、有效。
(三)称呼切入
汉语称谓语是反映汉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一面镜子,不仅具有一定的语义特点,而且还具有一些普遍的语用功能。抒情、叙事文章中往往会涉及对人或事物的称呼。称呼不仅能恰当地体现彼此间的身份、关系,同时也能体现一定的心理感受。那么,称呼的变化也就会涉及人物情感的变化。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可以以人物称呼的变化为切入点来牵引整个教学流程。
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传统教学中一般是让学生通过情节分析,由点及面,特别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最后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这一主题。但恰当的运用选点切入就能避免这样千遍一律的结果产生。
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文中对于勒的不同称呼作为文章的切入,让同学们把这些评价分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并说说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学生阅读文本后找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的时候,就是“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的恐怖”;而发了财的时候,“我”一家人则称呼他:“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然后根据称呼的变化,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赔钱……盼;占钱………赶;有钱……赞;没钱………骂、避。
第二个环节也是根据找出的称呼作第二次分类,看看这些评价(称呼)分别是谁说的?学生回答:“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的于勒”,“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这些都是大家的看法。“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这个流氓”,“这个贼”是母亲克拉丽丝说的。“这个家伙”是父亲菲利浦说的。“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若瑟夫说的。为什么对于于勒叔叔,父亲母亲前后的称呼会这样截然不同?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学生谈到母亲克拉丽丝这个人太无情义,满脑子只有金钱,非常自私、势利,只管自己的得失利害的人。菲利浦最终没认自己兄弟,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由此看出他也是无情的,他也是以金钱为重的,菲与克只是有点程度不同罢了。若瑟夫对他则是充满着同情与怜悯。然后让学生朗读:“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首:“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深入文本读出语气,并于父母亲进行对比,得出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的结论。最后回到标题:我的叔叔于勒作为标题的作用?作者希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能更好一点。体现出作者对于人性的呼唤,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莫迫桑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和深刻性。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语文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两个标签式的词语,而是对大千世界的真实感悟,对复杂人性的真切把握。这岂不美哉!
二、对文本最佳切入点选择的几点想法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总有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有时是一个“点”,有时是一条“线”,有时是一个“面”。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如果抓住了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那如何才能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呢?这似乎看起来没有方法可以参照。因为一篇文章切入点的选择往往是因教师而异、因教材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灵活的让我们根本就无从下手;这让我们陷入了一种迷茫!总感觉一个好的切入点就像那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而事实上只要我们在深入研究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难点,灵活对待,那这样的切入点我们也应该会很准确的把握。
(一)选择切入点的时候要切点中肯,找准落脚点
切入点的选择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一种,在切入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它的落脚点,要切中肯綮,而不是只是切到皮毛,这个“肯綮”就是整篇文章的教学重点。重点突出了,目的明确了,学生心中也就明了了,课堂学习也就高效了。
(二)选择切入点的时候切口要小,视野要大
选择以个有效的切入点,必须切口要小,视野要宏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一篇文章往往切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越能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同样越能给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一个好的切入口如同抽丝剥茧之初的丝头,只要能找到这个丝头,就能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剥去茧的丝线,最终得到茧。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教师选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便是给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借此举重若轻地把握课文,揭开课文的重重帷幕,洞悉其中的奥秘。上语文课如破竹,直斫,虽有九牛二虎之力,难破之;得切入点,使吹灰之力,则“势如破竹”。庖丁解牛,必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马燕萍. 突破一点 总揽全篇——例谈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J]. 教学月刊, 2009, (01) .
[2].陈英. 阅读教学中如何选择文本阅读的切入口[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3].李继刚.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要精选切入点.[J];课改前沿;2010年11月.
[4].冯调英.找个支点,精彩无限——阅读教学切入点例谈.[J];教育科研.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