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c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曾是我童年的梦。
  大约七八岁上,正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举国饥馑。一日得一饱饭者为幸运儿,谁家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算得上大富豪,而我偏是在这时候听说的电视两字。父亲用手在墙上比画出一个方框说:它可以透过这面墙,看到几千里以外发生的真人真事。我百思不得其解:能看到北京吗?能。毛主席也能看到?也能。我仍然无法相信。只把电视和顺风耳、千里眼之类天方夜谭当作一回事,压根儿没敢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亲眼看一回电视。然而在那苍白而贫困的年代里,电视之梦毕竟还是给我幼小而饥饿的心灵里注入了几份活水。
  仅仅十多年后,我就真的看到了电视,也真的从电视里见到了毛主席。当然,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我看到的是躺在国旗与哀乐声中的毛主席。巨大的悲哀与莫明其妙的恐惧已将头回看到电视的惊喜冲刷得荡然无存。9英寸黑白电视的画面很清晰却也很微妙,加上围着一台小小电视机的人太多和某种心理因素,画面显得失真。我对电视的神秘感一下子消失了。
  我是较早拥有自己彩电的一个。早在第一次全国性的彩电抢购狂潮未开始的1984年,我就倾全部积蓄买进一台18英寸组装夏普。当时许多朋友认为我过日子欠考虑,我独不悔。想来还是与童年之梦有关。虽然有电视之初,日子也新鲜、自豪甚至相当满足过一阵,但回顾起来,电视实际上从来没有满足过我的真正期望。我的真正期望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但我对电视始终有一种鸡肋感。每天不在它跟前坐坐,似乎少了些什么,坐了吧又难得会有眼睛一亮或血脉贲张的时候。我不想将此简单归咎于电视节目的质量不行。总体而言,如今的电视无论在技术、艺术或是内容层面上看,都是在不断飞跃的。但我也不想简单地归咎于自己的个性或是审美趣味太刁、太苛的结果。怎么说呢,我们的电视似乎永远是娱乐性、商业性和宣传性大于真正的新闻性、真实性和现实性;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或秦皇汉武的风头也太劲了一些,而这些恰恰是我所不太痴迷的东西。
  至于电视机本身的品种技术含量的提升那就不用说了。不过20来年吧,什么等离子、液晶、数字电视的,简直层出不穷。至于其普及度更是快得不可思议,谁家没有个三台两台电视,如今简直就是贫民的代词。不过电视的性能功能再多再妙,终究还是要受制于内容的。有时候太多或太妙的功能反而还可能成为某种负面因素。比如遥控设计就未必是好事。电视的一大副作用本来就是易使人慵懒而痴化,遥控无疑加剧了这种可能。至少我,一不如意就跳台,可虽然我们的电视已多达几十个频道,却也实在是同质化得厉害。结果是跳来跳去哪个台也不理想。一来气索性关机。关了机才发现我们经年累月中已不知不觉被电视忽悠成了它的游戏对象。开了它没趣,关了它更乏味,于是只好骂骂咧咧地再开机。或许我这个观众是个不识好歹的也未可知。但有一点我想是不会错的:夸大电视对社会的功用是偏颇的。但作为已经并将愈发深远地影响现代人思维生存方式的电视的主导者们,至少也无权仅凭一己之情趣或为过分的商业或其他目的,而仅仅将电视理解为一种娱乐、宣传或牟利工具。
  无论我们满意不满意,电视作为一门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已越来越深地左右了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的业余生活甚至是生存形式。特别是它的广告,也越来越深广地支配着它自身及经济的运作。商家进货、平民购物,企业营运几乎都在有意无意地跟着画面上的“感觉”走。有意思的是从一开始,电视广告就是观众怨声最大的一只过街老鼠。可是这只老鼠又常常成了招人勾人的米老鼠。
  对电视本身的非议从它初降生那日起就没有休止过。然而它始终满不在乎地粘在现代人的身上,与之同呼吸共生长,直到我们老死。原因说白了也简单。恰如球星爱嚼的口香糖,初尝电视滋味者,无不感到它甜津津香喷喷而又十分有趣。一旦感到它味同嚼蜡而无味时已成了习惯,吐掉它便觉嘴里空落落的,反而更觉寡淡无聊,只好又往嘴里塞上一块。再无味毕竟还有个东西,何况它还能生津洁齿呢。遗憾的是,我们咀嚼它的时间越长,吐掉它的时候心头也越发空虚。这块糖是不容我们像麦蒂那样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潇洒地飞身上篮的。它要我们心无旁鹜地关注它,它要我们付给它时间与生命;如同它依赖于广告一样,它的生命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有限的时间之中。我们流失的生命是它最可口的养分。
  电视顽强的生命力从它的生长史也可明显看出。它在咱们中国只有约50年历史,而从问世至今,它还没满70岁。有哪一门科学或艺术形式能如电视般迅猛强悍地成熟并牢牢攫住最广大人群的灵魂?早期的电视如一幢房子,除了屏幕,大而无当的电子管之类全都如管线一样堆裸在人们视野中。如今呢?未来呢?有人说互联网后来居上,迟早将使电视风光不再。我不这么看。互联网的生命力无疑要比电视更强劲,但电视决不会因此而告老还乡。即便仅仅考虑老人与孩子的需求,这庞大的人群就足以支撑其福寿绵长。互联网的发展前景怎么想象也不会过分,电视的未来也同样是不可逆料的。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其生命力将与整个人类的未来史一样漫长,甚至还要更长久。因为假定有朝一日我们人类是消亡于外星人的征讨,只要地球未被毁灭,那些征服者说不定也会迷上电视这块“口香糖”而兴冲冲地大嚼一气呢!
  当今斯世,打开电视实在是人生中一个再平常再普通不过的动作了。然而打开之后也那么简单平常吗?有时我觉得,那其实是我们在操作自己的生命呵。而那些主导着电视的人,看起来也有点像是在操纵我们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呢!
  那就拜托了,多给我们一点真价实货的好东西吧!
其他文献
飞来的仙鹤    艳红的夕阳中,天边飞来一群仙鹤。它们踽踽而飞,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这是画家丁绍光关于云南美好记忆的图腾。  丁绍光是个活着的传奇。从北京到云南,从麦积山到西双版纳,再到美国,他的每一步脚印都踏踏实实。    他来到了云南。缤纷多彩的图景,茂盛繁密的植物,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朴实淳厚的乡土风情,深深吸引了他。尤其当地人们那种喜怒爱憎的简单表达方式使他感动。   他创作版画的旋律主
期刊
襟江带海的江苏南通,吴越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开通、开朗的文化概念,开放、开拓的文化资源孕育出南通独特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每当人们为南通那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而惊叹不已时,就会想起那曾尽毕生之力创造性开展城市建设的第一人——张謇。    论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关系,张謇与南通,算得上是经典故事之一。中国最早筑城,相传在尧的时期由禹的父亲鲧开始。汉语中,“国”字作“城”或“邦”解。“中国
期刊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为“青色的城市”,是一座建于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的草原之城,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辖区内遍布各种历史古迹和宗教寺庙,呼和浩特主要的召庙遗址有昭君墓、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等。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传统黄河文化的交融之处,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种北方民族风情汇集于此,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
期刊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话谁都知道,可真正见过“八字衙门”的,恐怕如今就没有几个了。  我国自秦代开始,郡县成为定制,有专家估计,那时大约有县衙900到1000座,唐代则有精确数据,为1235座。发展到清代,变成了1591座。可是“民国”之后却仅剩下1座了!有人美其名曰“硕果仅存”,您知道那枚“硕果”在哪儿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年兄让我开了眼界,见到了那枚“硕果”,它在豫西伏牛山南
期刊
2003年冬,当我第一次踏出国门时,并没有想到日后我的脚步一发不可收拾。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我游历北美、欧盟、东盟、非洲、中东、南亚的44个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3个地区。      该以怎样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    第一次去西欧,就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屈辱的记忆。  以前,由于长期浸淫在这个环境中,对于咱们中国人的许多不文明习惯,感触并不特别深,但到了欧洲后极为明显。比如排队,等待海关验证时,
期刊
2007年是中国话剧百年庆典,话剧界正开展各项纪念活动庆贺。我是中央歌剧院的演员,剧院的前身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歌剧院,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和同为剧院下属的人民话剧团共同创作、演出了歌剧《长征》,剧中毛泽东的扮演者是于是之。半个世纪以来,人民话剧团继承传统、发挥特色、开拓创新,为我国话剧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因保留着一批名剧、拥有一批名导、名演员而享誉世界,他们的业绩,值得大书特书。
期刊
沈培艺,当代舞蹈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1966年出生于广州,1978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中专部,六年后转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表演专业。现任总政歌舞团舞蹈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成员和中国东方乐舞协会理事。曾多次在全国、全军舞蹈比赛中获奖;1993年5月,中国舞蹈家协会、总政歌舞团、北京舞蹈学院联合举办了“舞蹈·沈培艺舞蹈专场晚会”,其艺术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
期刊
草原深处金莲花开朵朵香,弹指一挥间,今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日子。60年里,内蒙古文化战线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者,就像草原深处的朵朵金莲花,在风雪雨露里任枝叶顺意舒展,在泥土的博爱与深情中自由欢腾,一簇簇、一丛丛,肆意地盛开,灿烂地绽放,昂立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中,默默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一份馨香。      巴德玛其其格,国家一级舞蹈编导,一级演员,现任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副团长。先后在
期刊
弟弟来信说,母亲从老家的小山沟住到镇上后开了一个小商店,赚不来钱把老本都快贴完了,人老了反而变得不听话。他特别告诉我,母亲年事已高,病疾加身,近来病得不轻,希望我回家看看。  接毕弟弟的电话,已近下班时间,在街上转悠半天,为给母亲买点什么东西发起了愁,听说西安东大街蔬菜市场有云南西双版纳来的香蕉,我专门赶到那儿。香蕉摊位已空荡荡,只有一家摊位上有一瓣香蕉,而且正被顾客往秤盘上放,那香蕉个儿特小,比
期刊
多年之前,我曾经把沙漠比作“荒凉的新娘”和“有着马骨、鲜血和诗歌的疆场”。而今,某一个夜晚,再次看到自己的这句话,我感到震惊——也许我当时只是在追求一种沉静、唯美、开阔和纯粹诗歌写作。而现在,这个词语在刹那之间袭击了我——新娘每天都有人在做,但是,谁会真的热爱“荒凉”呢?而马骨、鲜血和诗歌则有一种浪漫的残酷,即是,高贵或者凡俗,英雄或者卑贱、新生和死亡——肯定会有人拒绝,可沙漠不会。  那些年,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