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召唤:
未来你想做什么?
若按照传统意义的价值观来评判,笪兴算得上是一个成功者。从记事时起,他的成长经历就顺风顺水——在家是孝顺的乖乖少年;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得意门生;高考时顺理成章考入复旦大学金融专业。
而就在大一那年,一本关于梦想的书启发了他关于未来的思考,作者在书中真诚地发问:“五年之后你想做什么?”当时的笪兴刚刚进入大学,脱离了朝九晚五的学习环境和老师、家长的约束,获得自由的他还不知道如何自我管理自己的时间,他发现同样的困惑也困扰着其他的同学,大家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成为篮球明星、拍一部电影、创办自己的公司……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借口——父母可能会反对、房价太高、生活不易等,最终很少有人真正付出行动。
毕业后,笪兴的许多同学随大流读了MBA、硕士、博士,还有一部分人按照家人的期望走上工作岗位,笪兴因为在学校的许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毕业时凭借丰富的经历进入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咨询管理公司工作,并逐渐拿到了体面的收入,生活日趋稳定。然而。笪兴始终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走的人生路。“大学时代就曾想过要创业,但迟迟没有付出行动,临近毕业时觉得做咨询也不错……始终没有太多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多半时候都是觉得,大家都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笪兴告诉自己,可以先做咨询积累人脉。然后再读MBA,再争取成为企业高管,积累更多的经验,再来创业也不迟。
在公司上班的一年半时间里,笪兴越发感觉到手机和电脑几乎占据了年轻人所有的时间和大脑,人们好像都腾不出时间来思考。茶余饭后,大家把时间都花费在了社交平台上,每天晒晒自己吃了什么好吃的,看到什么好看的,玩了什么好玩的,生活变得实际而又肤浅,关于未来,很少有人再去思考。
创办“十年后”:联接梦想与现实
因为一直对互联网比较感兴趣,笪兴就想到了在互联网上创业。还是大学时候看的那本书埋下的种子,他决定做一个基于梦想的社交网站,他给这个网站起名叫“十年后”(10 years me)。
“十年后”是一个基于未来时间轴的社交网络。“从某种意义说,10 years me 不是一个创业社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产品,而更像是一段‘思考剪辑’或者是一个公益项目。而这样的社交内容和思考方式会让人们的行为更加具有未来性,却不是只限于当下和过去。”
在身边的朋友看来,创办这样一个网站的想法却显得有些小清新,并没有太多的商业前景。一些做过互联网产品的朋友连连发问:“中国年轻人有没有这种在网上分享梦想的需求?即使有,又如何确保这些用户的持续性?”
尽管质疑重重,笪兴的想法还是得到了几名复旦校友的认同,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致认为,这个网站能让人更加明确未来的方向所在。梦想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并非每个人都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可能有很多人可以把当前处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却没有对1年、5年、10年后有一个规划。笪兴和几个伙伴希望能够经过这部分人通过网站记录这些事情,同时分享给别人,这样不但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让很多并不知道如何“实现一个梦想”的人有更多的参考。
于是,来自战略咨询、软件、法律、电影、以及新闻等不同背景的几名年轻人形成了主创团队。
笪兴自己也承认一个现实——许多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羞于说出自己的梦想。几经斟酌,他决定尝试将十年后设计成一个私密性的社交网络。对于这个决定,另外几个伙伴却有些担心,梦想制定本来就低频,再加上陌生人社交的属性,传播和社区活跃度如何保证?为此,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几经挣扎,大家还是坚持了最初的选择。
按照最初的设计想法,设计完成后的网站在有些人看来显得并不是太新潮,用户头像不能上传照片,只能制作文字图片替代。也不能导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熟人好友。这些细节正是为了保护每一个用户的私密性,让来到这里的年轻人可以放下戒备,静悄悄的打造自己的梦想空间。
“设立这个网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找到梦想并逐渐实现目标,如果开放熟人社交,这就违背了我们当时的初衷。”笪兴说。
改变让我继续前行
对于创业者来说,缺钱、缺人的困难如影随形,缺少网站程序员,笪兴就通过各种同学关系去求人。没有办公室,大家就在各自的家里办公。没有投资人的支持,笪兴和另外三个伙伴就拿出自己的积蓄,分摊了将近十万的资金来运营网站。
为了弥补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方面的先天不足,笪兴尝试着在群组上下功夫。“从我们种子用户制定的阶段性梦想来看,语言考试、升学考试、成人考试是热门。通过群组把有相同梦想的人聚在一块,相互分享资讯、相互鼓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和考研论坛、留学论坛等以资料分享为中心的网络平台不同,十年后的群组以人为中心,鼓励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坚持不懈的尝试逐渐获得可喜的回报,“十年后”运行两个月,就已经有两万多用户,梦想大军逐渐扩大。网站虽然还没有盈利,但已经有人表示了投资的意向。许多复旦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到十年后的运营中来,为网站写文章、拍照片、画漫画、做推广。
最让笪兴感到快乐的是一些年轻人的改变。用户“祝无心”在“成为心理学硕士”的梦想道路中发起了自我反思:“两年前你看我学网,想要终止迷茫,然后你定下目标:5年后做个行政主管。一年前你上知乎,双学位班的老师留学经历让你为之一动,你也想留学,然后你又定下目标:5年后要站在欧洲大地。你有没有想过,这两年来,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在这一个月中,笪兴也看到了人们不同的迷茫与挣扎,有咨询顾问想要成为记者,有销售想要当画家,有人希望自己得绝症的孩子能够痊愈,也有乡村教师想让自己所带班级的孩子语文成绩全部及格,网站上写满了各种人的想法和他们的计划,“每每看到也能让我思考良久,我觉得自己跟网站在一同成长。”当这些年轻人开始思考,然后付出行动,笪兴觉得这些坚持都是有意义的。
“十年后”让更多人的生活具有未来性,它让人本身变得更好。让年轻人更好的思考未来。从而不至于再那么迷茫、颓废、空洞、虚无,对未来也不至于那么无助。
笪兴在接受采访时说:网站所凝结的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想给迷茫的人一些帮助,给他们一种全新的“未来观”,“若能通过网站上他人的梦想文字真正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未来你想做什么?
若按照传统意义的价值观来评判,笪兴算得上是一个成功者。从记事时起,他的成长经历就顺风顺水——在家是孝顺的乖乖少年;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得意门生;高考时顺理成章考入复旦大学金融专业。
而就在大一那年,一本关于梦想的书启发了他关于未来的思考,作者在书中真诚地发问:“五年之后你想做什么?”当时的笪兴刚刚进入大学,脱离了朝九晚五的学习环境和老师、家长的约束,获得自由的他还不知道如何自我管理自己的时间,他发现同样的困惑也困扰着其他的同学,大家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成为篮球明星、拍一部电影、创办自己的公司……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借口——父母可能会反对、房价太高、生活不易等,最终很少有人真正付出行动。
毕业后,笪兴的许多同学随大流读了MBA、硕士、博士,还有一部分人按照家人的期望走上工作岗位,笪兴因为在学校的许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毕业时凭借丰富的经历进入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咨询管理公司工作,并逐渐拿到了体面的收入,生活日趋稳定。然而。笪兴始终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走的人生路。“大学时代就曾想过要创业,但迟迟没有付出行动,临近毕业时觉得做咨询也不错……始终没有太多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多半时候都是觉得,大家都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笪兴告诉自己,可以先做咨询积累人脉。然后再读MBA,再争取成为企业高管,积累更多的经验,再来创业也不迟。
在公司上班的一年半时间里,笪兴越发感觉到手机和电脑几乎占据了年轻人所有的时间和大脑,人们好像都腾不出时间来思考。茶余饭后,大家把时间都花费在了社交平台上,每天晒晒自己吃了什么好吃的,看到什么好看的,玩了什么好玩的,生活变得实际而又肤浅,关于未来,很少有人再去思考。
创办“十年后”:联接梦想与现实
因为一直对互联网比较感兴趣,笪兴就想到了在互联网上创业。还是大学时候看的那本书埋下的种子,他决定做一个基于梦想的社交网站,他给这个网站起名叫“十年后”(10 years me)。
“十年后”是一个基于未来时间轴的社交网络。“从某种意义说,10 years me 不是一个创业社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产品,而更像是一段‘思考剪辑’或者是一个公益项目。而这样的社交内容和思考方式会让人们的行为更加具有未来性,却不是只限于当下和过去。”
在身边的朋友看来,创办这样一个网站的想法却显得有些小清新,并没有太多的商业前景。一些做过互联网产品的朋友连连发问:“中国年轻人有没有这种在网上分享梦想的需求?即使有,又如何确保这些用户的持续性?”
尽管质疑重重,笪兴的想法还是得到了几名复旦校友的认同,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致认为,这个网站能让人更加明确未来的方向所在。梦想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并非每个人都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可能有很多人可以把当前处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却没有对1年、5年、10年后有一个规划。笪兴和几个伙伴希望能够经过这部分人通过网站记录这些事情,同时分享给别人,这样不但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让很多并不知道如何“实现一个梦想”的人有更多的参考。
于是,来自战略咨询、软件、法律、电影、以及新闻等不同背景的几名年轻人形成了主创团队。
笪兴自己也承认一个现实——许多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羞于说出自己的梦想。几经斟酌,他决定尝试将十年后设计成一个私密性的社交网络。对于这个决定,另外几个伙伴却有些担心,梦想制定本来就低频,再加上陌生人社交的属性,传播和社区活跃度如何保证?为此,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几经挣扎,大家还是坚持了最初的选择。
按照最初的设计想法,设计完成后的网站在有些人看来显得并不是太新潮,用户头像不能上传照片,只能制作文字图片替代。也不能导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熟人好友。这些细节正是为了保护每一个用户的私密性,让来到这里的年轻人可以放下戒备,静悄悄的打造自己的梦想空间。
“设立这个网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找到梦想并逐渐实现目标,如果开放熟人社交,这就违背了我们当时的初衷。”笪兴说。
改变让我继续前行
对于创业者来说,缺钱、缺人的困难如影随形,缺少网站程序员,笪兴就通过各种同学关系去求人。没有办公室,大家就在各自的家里办公。没有投资人的支持,笪兴和另外三个伙伴就拿出自己的积蓄,分摊了将近十万的资金来运营网站。
为了弥补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方面的先天不足,笪兴尝试着在群组上下功夫。“从我们种子用户制定的阶段性梦想来看,语言考试、升学考试、成人考试是热门。通过群组把有相同梦想的人聚在一块,相互分享资讯、相互鼓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和考研论坛、留学论坛等以资料分享为中心的网络平台不同,十年后的群组以人为中心,鼓励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坚持不懈的尝试逐渐获得可喜的回报,“十年后”运行两个月,就已经有两万多用户,梦想大军逐渐扩大。网站虽然还没有盈利,但已经有人表示了投资的意向。许多复旦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到十年后的运营中来,为网站写文章、拍照片、画漫画、做推广。
最让笪兴感到快乐的是一些年轻人的改变。用户“祝无心”在“成为心理学硕士”的梦想道路中发起了自我反思:“两年前你看我学网,想要终止迷茫,然后你定下目标:5年后做个行政主管。一年前你上知乎,双学位班的老师留学经历让你为之一动,你也想留学,然后你又定下目标:5年后要站在欧洲大地。你有没有想过,这两年来,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在这一个月中,笪兴也看到了人们不同的迷茫与挣扎,有咨询顾问想要成为记者,有销售想要当画家,有人希望自己得绝症的孩子能够痊愈,也有乡村教师想让自己所带班级的孩子语文成绩全部及格,网站上写满了各种人的想法和他们的计划,“每每看到也能让我思考良久,我觉得自己跟网站在一同成长。”当这些年轻人开始思考,然后付出行动,笪兴觉得这些坚持都是有意义的。
“十年后”让更多人的生活具有未来性,它让人本身变得更好。让年轻人更好的思考未来。从而不至于再那么迷茫、颓废、空洞、虚无,对未来也不至于那么无助。
笪兴在接受采访时说:网站所凝结的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想给迷茫的人一些帮助,给他们一种全新的“未来观”,“若能通过网站上他人的梦想文字真正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