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造,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有重要的作用。在创造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其教育性,使环境创造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注重发挥,塑造幼儿的“三性。
关键词: 幼儿园环境 走廊 民族音乐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有重要的作用。在创造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其教育性,使环境创造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注重发挥,塑造幼儿的“三性”。
幼儿园的走廊环境是幼儿自主发展的空间,结合幼儿园的课程特色——民族音乐,有效创造幼儿园的走廊环境,带给我们另类的民乐学习。
一、对走廊环境创设的误区
1.不重视甚至忽视幼儿的生理健康。设施设备的高矮、活动用具及材料的大小,安全性问题(用细绳挂在脖子上的标记牌;有刺的植物摆在走廊活动的区域;对空气有污染的植物摆放)等。
2.根据教师自我的需要考虑环境创设。“我觉得这样好看”、“这样不好看”或“民乐图谱画的不规范”等,没有考虑孩子的提议及感受。
3.环境的创造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思考。即便谈幼儿的需要,也有一种走形式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盲目模仿,追求时髦。出去参观学习,只注意别人有什么新活动区、新材料(也主要是看数量和摆设),有什么与自己不同的墙饰,而非领悟其道理,遵循什么原理,是否符合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特别是本园的特色、本班幼儿的实际需要及多种需要,对幼儿的发展是否有价值,回来后一般有的反应是立刻照搬效仿。(2)作摆设。做装饰用:表示民风民俗的中国结、民族包都高高挂在墙上;环境的创造是为了应付各种相关的检查。有些幼儿园有材料,但不让幼儿有效地利用,怕孩子损坏;或供参观者、领导检查;或分等评级时加分用,以此证明本园、本班是有这些东西的。
二、走廊环境创设的表现形式
多主体参与形式:从内容的确定,材料的收集,到设计和制作器材,都要师生共同完成。把材料的收集当做是学习的过程,本着孩子们能做的就放手让做,孩子们能想的就放脑让想的原则,哪怕是张贴胶带这种小事,也尽量让孩子动手,体现孩子的参与性。
多形式表现:平面和实物相结合。平面:张贴与明乐相关的图片;实物:各类常见的乐器,各种明乐的节奏图谱等。
重视三维空间的充分利用:走廊环境创造要充分利用走廊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明乐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此促进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地面画上各种民族,增加幼儿受信息刺激的机会,通过游戏巩固学过的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锻炼。空间布置是通过在空中吊挂各种具有代表民族意义的装饰性的物品实现。让墙面成为幼儿操作的舞台,可以为幼儿开辟更多的学习空间,更好地促使幼儿积极动脑、动手,使其在亲自感知操作中获取有益的直接经验,在这过程中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墙面的设计上,教师要把精力放在“我怎样引导、启发幼儿参与”的思考上,只有经过幼儿参与的墙面,才是幼儿真正喜欢的。
三、走廊环境创造的策略
走廊活动区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效果,为了完成设置的任务而设置,导致许多的活动区流于主观化、表面化、简单化、单调化,幼儿根本不喜欢,也不感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设置活动区时注重针对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首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兴趣、教育目标,通过与幼儿探讨设置民乐活动区。如发现幼儿对民乐的乐器感兴趣,就在小班的走廊活动区张贴一些乐器的图片,让孩子们从图片中认识一些乐器;中班的走廊放置一些乐器:葫芦丝、笛子、口琴等一些小型的民乐乐器,既可以用于实物观察,又可以用于实物练习;大班的走廊活动区可以布置给孩子们用于表演,加上伴奏乐和孩子们的装扮,加深对民乐的认知。其次,对于活动区中的问题,师幼共同讨论解决。如设置活动区的位置,活动区的活动规则等都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我們设置的民乐表演T台秀,原来在教室的一角,由于教室地方拥挤,幼儿在表演时显得很不自然,孩子们提议搬到走廊上,老师尊重孩子们的意见,改在宽敞的走廊上活动,效果非常好。
同时,由于民乐活动是种听觉感知的艺术活动,因此,要求民乐活动保持绝对安静是不可能的,如果把活动区设置在教室中央,不可避免地会传到其他区域,影响其他区域的孩子,使其无法专心活动。比如有的幼儿看到活动区的小朋友那么开心,就放下手中的玩具跑去音乐区。为了保持其他区域的正常活动秩序,避免不必要的影响干扰到音乐区本身的活动,我们将民乐活动区设置在走廊里,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孩子,又可使民乐区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小天地里。
幼儿园的走廊环境是民乐活动有效延伸和扩展的平台,走廊活动区的创设,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发展民乐的空间,对于民乐能力发展不同的幼儿而言,更是满足了他们不同民乐能力的发展。我们尝试在走廊里创设适当的区角,以锻炼和提高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民乐的感知和理解,大大提高幼儿的感知力。
关键词: 幼儿园环境 走廊 民族音乐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有重要的作用。在创造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其教育性,使环境创造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注重发挥,塑造幼儿的“三性”。
幼儿园的走廊环境是幼儿自主发展的空间,结合幼儿园的课程特色——民族音乐,有效创造幼儿园的走廊环境,带给我们另类的民乐学习。
一、对走廊环境创设的误区
1.不重视甚至忽视幼儿的生理健康。设施设备的高矮、活动用具及材料的大小,安全性问题(用细绳挂在脖子上的标记牌;有刺的植物摆在走廊活动的区域;对空气有污染的植物摆放)等。
2.根据教师自我的需要考虑环境创设。“我觉得这样好看”、“这样不好看”或“民乐图谱画的不规范”等,没有考虑孩子的提议及感受。
3.环境的创造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思考。即便谈幼儿的需要,也有一种走形式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盲目模仿,追求时髦。出去参观学习,只注意别人有什么新活动区、新材料(也主要是看数量和摆设),有什么与自己不同的墙饰,而非领悟其道理,遵循什么原理,是否符合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特别是本园的特色、本班幼儿的实际需要及多种需要,对幼儿的发展是否有价值,回来后一般有的反应是立刻照搬效仿。(2)作摆设。做装饰用:表示民风民俗的中国结、民族包都高高挂在墙上;环境的创造是为了应付各种相关的检查。有些幼儿园有材料,但不让幼儿有效地利用,怕孩子损坏;或供参观者、领导检查;或分等评级时加分用,以此证明本园、本班是有这些东西的。
二、走廊环境创设的表现形式
多主体参与形式:从内容的确定,材料的收集,到设计和制作器材,都要师生共同完成。把材料的收集当做是学习的过程,本着孩子们能做的就放手让做,孩子们能想的就放脑让想的原则,哪怕是张贴胶带这种小事,也尽量让孩子动手,体现孩子的参与性。
多形式表现:平面和实物相结合。平面:张贴与明乐相关的图片;实物:各类常见的乐器,各种明乐的节奏图谱等。
重视三维空间的充分利用:走廊环境创造要充分利用走廊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明乐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此促进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地面画上各种民族,增加幼儿受信息刺激的机会,通过游戏巩固学过的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锻炼。空间布置是通过在空中吊挂各种具有代表民族意义的装饰性的物品实现。让墙面成为幼儿操作的舞台,可以为幼儿开辟更多的学习空间,更好地促使幼儿积极动脑、动手,使其在亲自感知操作中获取有益的直接经验,在这过程中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墙面的设计上,教师要把精力放在“我怎样引导、启发幼儿参与”的思考上,只有经过幼儿参与的墙面,才是幼儿真正喜欢的。
三、走廊环境创造的策略
走廊活动区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效果,为了完成设置的任务而设置,导致许多的活动区流于主观化、表面化、简单化、单调化,幼儿根本不喜欢,也不感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设置活动区时注重针对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首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兴趣、教育目标,通过与幼儿探讨设置民乐活动区。如发现幼儿对民乐的乐器感兴趣,就在小班的走廊活动区张贴一些乐器的图片,让孩子们从图片中认识一些乐器;中班的走廊放置一些乐器:葫芦丝、笛子、口琴等一些小型的民乐乐器,既可以用于实物观察,又可以用于实物练习;大班的走廊活动区可以布置给孩子们用于表演,加上伴奏乐和孩子们的装扮,加深对民乐的认知。其次,对于活动区中的问题,师幼共同讨论解决。如设置活动区的位置,活动区的活动规则等都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我們设置的民乐表演T台秀,原来在教室的一角,由于教室地方拥挤,幼儿在表演时显得很不自然,孩子们提议搬到走廊上,老师尊重孩子们的意见,改在宽敞的走廊上活动,效果非常好。
同时,由于民乐活动是种听觉感知的艺术活动,因此,要求民乐活动保持绝对安静是不可能的,如果把活动区设置在教室中央,不可避免地会传到其他区域,影响其他区域的孩子,使其无法专心活动。比如有的幼儿看到活动区的小朋友那么开心,就放下手中的玩具跑去音乐区。为了保持其他区域的正常活动秩序,避免不必要的影响干扰到音乐区本身的活动,我们将民乐活动区设置在走廊里,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孩子,又可使民乐区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小天地里。
幼儿园的走廊环境是民乐活动有效延伸和扩展的平台,走廊活动区的创设,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发展民乐的空间,对于民乐能力发展不同的幼儿而言,更是满足了他们不同民乐能力的发展。我们尝试在走廊里创设适当的区角,以锻炼和提高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民乐的感知和理解,大大提高幼儿的感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