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内涵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isn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专业是知识的专门化领域。高等教育究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论文就我国高校专业内涵实质、认识误区进行了阐释,同时提出了改革我国现行专业的管理规定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 专业 内涵
  
  一、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内涵实质
  
  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成一种教育实体。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专业同名的教研室)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一般按专业划分和组织,学生一入学,就进入某一专业学习,并按专业分班。学习过程中的转专业,成为大学学籍管理中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专业合并或调整时,专业背后的三大类实体存在也都要合并调整,此项工作常由于牵涉各方利益而非常困难。
  与专业实体相关,高校在进行院系、专业教师编制核定中,往往根据适当的生师比,由专业、院系的学生数推出院系、专业应有的教师数。这种方法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的实体意味,导致各专业教师只为本专业学生开课,将其他专业的学生不视为“自己的学生”。在进行内部教学经费分配中,大部分高校主要根据专业所有的学生数。
  日本学者大塚丰指出,以上专业以及专业背后的教研室组织模式,形成于1952年下半年,即建国后第一次院系调整时期,完全是模仿苏联教育的作法。①1952年在全国农学院长会议上,教育部长马叙伦指出,“高等学校中以系为管理单位,以专业为教学的主要机构”。②机构当然是实体。这句话简洁地说明了当时的高等教育管理者对“专业”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我们现有专业认识的来源。对于专业背后教研室的主要职能,成仿吾先生曾在1951年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作了说明:“苏联先进的教育科学创造了一套这样的组织,一个完整的机构,我们把它翻译为教研室。它把教师们按课程组织起来直接进行有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组织教研室工作人员的教学工作并保证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上的工作,编审教材,科学研究工作,与企业和政府机关的协作,提高教师思想理论水平的工作,培养研究生的工作。”③专业背后的实体存在导致专业设置具有规模效益问题。学校服务于教学的资源可分为两部分:面向全校服务的资源以及分配给各系、各专业使用的资源,后者包括专用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研室用房及相关人力资源。专业成为相对独立的资源使用和产出单位。
  
  二、我国现行的专业管理规定的认识误区
  
  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下列要求:
  (一)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年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60人(特殊专业如艺术类专业执行具体规定);
  (二)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
  (三)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
  (四)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事实上国家自学考试开考的专业,就完全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专业概念与美国专业概念完全相同,专业背后也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学生自学修完一定的课程,通过考试,就可获得该专业的文凭。根据国家教委1996年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管理办法”,学生完成70学分的课程,通过考试,就可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完成125学分以上的课程,就可获得本科毕业和学位证书。
  在自考专业这样的极端个案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专门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并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国家对自考专业组织方式予以承认。这一情况虽不能直接引用到普通高校中,但仍反映了本科教学的组织不一定需要按专业固定教师队伍的实质。在普通高校中,没有在专业名称下的教研室以及固定的教师队伍,能否组织一个专业呢?回答是肯定的。实际上,目前我国一些民办大学,正通过以上没有固定教师队伍的方式,进行着教学工作;美国伯克利文理学院“国际与地区研究”跨学科专业群,并没有固定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得很好,其所培养的学生相比我国“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生,其知识背景具有鲜明特色。
  目前许多高校对教室资源实行统一共管,单独的专业没有专属教室。可以说,教室资源是开办学校的基础,而非开办专业的必须。新专业可以通过共用校内其他实验室甚至周边实验室,完成对学生的实验训练。具有教育经济学眼光的管理者,可以决定永远不建立专属实验室,而采取措施促进校内各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以及同其他学校的共享,这也是目前国家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着力推行的工作。从理论上讲,不具备专门实验室的专业申报,只要能安排实验课程,就应予批准。至于图书资料、实习场所这两个条件,更可通过资源共享解决。
  由于专业仅是课程的组织,不是单独的资源使用和产出单位,因此不存在规模效益问题。系开出的课程可以由全校学生选修,因此也没有系的规模效益问题。剩下来的只有学校的规模效益问题。专业年招生规模不少于60人的规定完全不必要。在个人专业中,学生通过在全校已开出的课程中选择一组课程形成自己的课程组织,是只有1个人的专业。个人专业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
  可以得出结论,中国高校也可将专业仅当作课程的组织形式。教师通过组织课程,确定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能力结构,学生通过选择这组课程,开始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也可通过自组课程,去获取特殊知识和能力。专业的组织到此已足够。作出这样的选择,将使我们在知识传承方面拥有更多的灵活性。
  
  三、对我国现行专业的管理规定进行改革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出现了综合化、整体化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4个方面:①传统学科之间的边界模糊、淡化,两个传统学科分支领域之间的联合可能超过学科内部两个分支间的联合;②传统学科应用新方法、新技术,拓宽了研究领域,具有了交叉学科的性质;③学术方法、学术思想相互借鉴,导致在学科的边缘与结合部产生了新兴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④由于社会需要和多学科相互作用,出现了综合性学科。上述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解决复杂的生产和社会大型工程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科的孤立划分与客观世界本身各部分彼此密切联系相矛盾。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些特征,要求大学不仅培养出掌握一种技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出掌握多种技术或综合技术的人才;不仅要培养具有单一学科背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跨学科背景的人才。在知识传承方面,大学必须能方便地将具联系的学科知识组织在一起,形成新的课程组织,这种要求与专业作为实体组织存在着根本矛盾。此外,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从理论上说可能是无限的,因此跨学科知识的组织模式不能限定,必须允许高校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
  目前,教育部对大学内部设置的管辖对象是专业,而不是系和研究所。大学有权决定系的名称和增减,但无权决定专业的名称和增减。1999年颁布的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这一点基本没有变。要想真正改革我国现行对专业管理的规定,首先必须转变现行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高等学校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才能更好更高效地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是本文所讨论的“专业”问题的实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过去那种固定模式、单一僵硬的批量培养,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多目标的、动态的以及多层次的。将专业作为学校内资源使用与人才产出的实体组织是导致固定模式、单一僵硬的主要原因,而将专业仅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就可顺理成章地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动态化和多层次。基于对专业概念的新选择,“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这一重要文件,必须进行修改:
  1.专业仅仅是课程的组织形式,因此专业的设置权和命名权在高等学校自己。
  2.专业目录由硬性规定转变为参考目录,参考目录中应加入跨学科专业以及个人专业。
  与此相关,学校内部院系教师编制核定、内部教学经费分配公式中,固定的学生数所应占权重应减少,课程开出数及听课学生数所占权重应增加。
  值得注意,专业背后的教师实体——教研室,随着科研体制的发展变化,其职能与1952年相比,在一些学校已有变化。与专业内涵改革相伴随的必然是高等学校“教研室”这一基层组织形式的改造与重组。国家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对教学基层组织形式的研究探索。
  由于专业仅是课程的组织形式,因此当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各专业学生都必修的公共课程或核心课程时,由于其所学课程尚无特征,学生不必确定自己的专业。专业成为学生在开始学习具有特征的课程时才需确定的事情。专业内涵的改革无疑将为学生带来更大的主动性,也将给学校的学籍管理带来重大变化。由于专业仅仅是课程的组织形式,因此每个专业都可方便地组织数目较少的课程,形成供学生选修的辅修专业(英文为Minor)以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
  专业内涵的改革,实际上是一项深刻而影响深远的结构改革。为了赢得一段缓冲时间,充分把握改革中诸因素,也为使大学教师、管理者以及学生、民众的心理状态从容地适应和转变,改革的步伐必须沉稳而缓慢。操作上可先把专业设置权和命名权下放给少数高校,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将国家对专业的微观管理,逐步上移至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监控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大塚丰.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0.
  [2]马叙伦.全国农学院院长会议开幕词[J].新华月报,1952(9):169.
  [3]成仿吾.中国人民大学的教研室工作[J].人民教育,1951(6);转引自成仿吾.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14.
  [4]丁小浩.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0,156.
  作者简介:顾玉林(1974— ),男,河北保定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讲师,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 信息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时空的变化、经济的腾飞。网络游戏更是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许多在校学生经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沉浸在游戏中,不能自拔,成为网络的牺牲品。带着这一问题,探讨了网络游戏的特点,以利在教学中得以借鉴。  关键词 网络游戏 特点 借鉴学生 教学    络游戏近几年非常盛行,网络游戏这么大的诱惑力究竟来自哪里?网络游戏的特点能不能被我们所利用?带着这个疑问,我加入到网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我近几年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 提
期刊
提要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必须注意教师的接受心理以及感情因素的影响,灵活运用人事管理中的“罗森塔尔效应”、“鲶鱼效应”、“即时效应 ”、“海潮效应”、“马太效应”、“手表效应”、“蚂蚁效应”、“非零和效应” “自己人效应”、“首因效应”、“齐加尼克效应”、“超限效应”、“链状效应 ”“十三”心理效应,才能使“教师尽其才,才尽其能”,从而使学校工作效能达到最优。  关键词 校长管理;心理效应   
期刊
摘要 在开课之时,首先搞一些适应时代需求的讲座。随着教学的推进,借助报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归纳教学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设计多种课型。在布置作业上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健词 教改 培养 创新 能力    创新,是不断发展的条件
期刊
摘要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文字、图片、表演或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节英语课成功与否,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的六个主要途径。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 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
期刊
摘要 培养信息化人才是目前我军人才建设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传统的封闭式的院校教育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以院校为主,疏通院校与部队联合培养的渠道,建立资源共享、多方交流、参与互动、跟踪反馈等有效机制,造就大批信息化人才。  关键词 信息化人才 机制    four mechanisms of training the information-based talented perso
期刊
摘要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绝大多数是成年人,针对积极心理学表现出的成人化取向,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产生背景,并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儿童发展的启示,即把积极心理学涉及的情绪体验、人格特征、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到儿童的发展过程中。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儿
期刊
摘要 公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公安实践工作需要的职业警察,公安院校的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公安院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有利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公安院校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考核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新形式的犯罪已经发展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形势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些
期刊
摘 要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初中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屡发生。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针对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方法和预防对策。  关键词 网络;初中生; 预防对策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