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初中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时代要求。而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在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景中,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情景,但目前却是运用最少的一种。学生之间合作应当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以此理论,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作了一定尝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兴趣培养
新课改后,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的趣味性增强了,并与科学性和实践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学也应适时地改变教学方法,以教材为依托,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升英语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育人品质,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饱满并持久的热情投入到英语教学中去。在长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教学策略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建立明确具体学习目标。
目标是行动方向指引和动力来源,是照亮你前进路上的一盏明灯。比如,告诉自己一定要在3个月后英语提高多少分,达到多少分,或者半年后考试成绩排到班级前3名,年级前10名等。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准备中考的学生,他的目标就是某个重点中学,在考前1个月,他突发奇想地把自己的一只鞋邮寄到了那个中学,并告诉自己,我一只脚已经在重点了,我要努力让另一只脚也进去。然后努力准备,终于如愿以偿。我并不是说大家考试前都去邮寄鞋,而是说要有前进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念。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激励人为之奋斗,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帮助他们逐个实现。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确立英语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因为确定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实现梦想达到的策略。目标既是学生的努力方向,又是评价的标准和学习进步的标志。学习目标既有长期的和较高层次的,又有短期的和简便易行的。阶段目标的实现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使他们的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还能使他们感觉到实现远景目标的可能性很大。这种可能性越大,它给个体的激励值也越大,因而个体实现该目标的动机就强。所以,教师必须去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设置教学目标和活动,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确定行动的措施,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此外,教师在讲授每一节课前,必须清楚地、生动地提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才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初中生有很强的“亲师性”,他们会将对老师的喜恶直接投射到该老师任教的课程中去,他们可能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以极大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该课程的学习中去,反之,则亦然。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用真诚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眼神和耐心的讲解,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授课风格,细致的教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来感染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做朋友,使其真正爱上英语课程,积极推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许多学生是在初中才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英语课程对他们来说是一块又硬又难啃的骨头,很多学生一上英语课就异常紧张,一被提问就不知所措了,导致课堂气氛呆板、死气沉沉。但如果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学生会从内心上把老师当做朋友,面对一位好朋友,学生是不会那么紧张、那么惊慌失措的,这样在无形中就消除了老师与学生的隔膜,解除了学生的思想包袱,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操作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感和自我控制感。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课外和课内学习有机地组织起来,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语言学习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参与者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示范、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要研究哪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活动为中心”围绕一定的主题和有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较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在“用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和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十分重要。现代的学者普遍认为,我们应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尽量多地给他们提供自主、主动和自我表达的机会,这样才能创造更有效的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教师必须提供和谐的人际關系及相互关心、相互信任和支持的环境,应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宽容的和有利学生发展的学习气氛,对每个学生表现出真诚的关注。教师应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价值,而不要过分关注学习结果,使学生减少焦虑。这样学生练习和使用英语时才不会感到害怕,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乐于参与创造性的语言交流活动,而且愿意把自己所学的都用上,学生在该行为中得到满足,内部动机得以激发。《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各阶段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量也大幅度增加。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合作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而且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阅读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可以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 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 对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概括能力。
(3)对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评价人和事物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合作小组讨论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做出正确推论(deductions)和合理推断(inference)的能力以及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讨论话题(topics),应力求具有开放性。在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上,通过合作小组讨论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例如,在教SB2(B)Unit 15 A Famous Detective 时,我们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向各个合作小组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How can you connect a gun with a locked metal ches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sult of the story? 通过讨论,各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想象丰富且言之有理。
四、创设英语情景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英语语言情景是运用英语交流的必要因素。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语言情景来丰富学生的英语信息量。在课堂上精心组织好教学材料,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不断引入新奇的背景,创造多种情景,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模拟真实生活情景,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起,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口语学习更依赖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是我国外语教学界近年来大力推崇的活动形式。活动简便易行,但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例如:
(1)变换伙伴。小组的伙伴一般是身边的同学,搭档长期固定不变,难免觉得不新鲜。可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让学生经常变换搭档。
(2)变换距离或位置。为了使学生大声说,听得见,可以把坐着说的方式改为站立说,把近距离肩并肩地说改为远距离(间隔一米左右)面对面地说。
(3)变换练习方式。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的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如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问题,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等。朗读对话:学生学习完一段对话后,教师一般要求他们分角色表演。这时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自告奋勇,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而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乐于表演,美中不足的是英语能力较弱,但为了合作小组的集体荣誉,他们也不甘示弱,会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在合作小组活动中充分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讨论问题:合作小组围绕某一话题或为找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如“Mary的母亲病了,但Mary工作很忙,不能回家乡看望并照顾母亲”,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她出主意,要求尽可能使用情态动词。笔者把这个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效果比较好。下面是经过整理的某一组各人的意见:A thinks Mary must write a letter or make a phone call to her mother to express her best wishes. B suggests that Mary should write to her sister to ask her to look after Mother instead of her. C says that Mary ought to send some money back••• 总之,合作小组活动的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启发和帮助,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新教材中就设计了很多小情境、小故事,教师只要以教材为依托,紧扣学习主题,发散思维再导入新知,巩固和复习时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事半功倍。如,在教学have/has been to...(去过某处)和have/has gone to...(到某处去了)的运用时,这两个句型较为复杂且容易混淆,在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来巩固温习这部分知识。教师可将全班分成三个区域,分别假设成Shanghai,Hong Kong,New York三个地方,当老师走向Shanghai时,学生可回答说:“Our teacher has gone to Shanghai.”老师到上海后,又向Hong Kong走去,这时学生说:“Our teacher has been to Shanghai,but now she has gone to Hong Kong.”然后,再用其他地点反复演示,就这样,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会了运用和理解句型。 五、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鼓励 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避免千篇一律的期末一卷定成绩的传统测试方法,如教师可用评价、写评语、表扬或批评等。这种评价可以起强化动机的作用。研究表明,除标明分数等级之外,按照学生的答案给予矫正并加上相应评语的一组学生成绩最好;按等级写出鼓励的评语,但针对性不强的一组学生成绩次之;只给等级而没有评语的成绩最差。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活动的参与、课后作业、英语作文,甚至测验的试卷都不可只打一个分数或等价,必须根据各自的答题情况、个性特点及性别差异加上适当的评语,进行表扬或批评。实验表明: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但批评比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效果好。实验同样发现,奖赏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应当以鼓励、赞赏为主。正如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佰令纳所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奖赏的方式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微笑、点头或说一句“Very good! Well done! Great”等。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经验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参杂了主观印象,而不是根据学生客观的学习情况或评价不公正,评价不仅不能激发起学习动机,反而产生相反的结果。及时评价一般比不及时的效果好,因为及时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的评价则往往在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已经比较淡薄了。
六、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验中应用的成效,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均可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者的学习动机要强,学习积极性高,进步较快,因为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信息作用,通过结果反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作文或作业的批改评价应及时告诉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间隔越短,效果越显著。
七、创设“问题的情境”。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学中的启发式不是簡单的问答式,而是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课题,即“问题的情境”,使其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才去启发。教师应积极创造这种“愤”与“悱”的情况,通常用两种方式:〈1〉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进行学习。〈2〉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 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和课堂教学艺术等。因此,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人们的基本需要是一致的,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
八、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而且把英语教学仅仅限制在教室内,不仅忽视了初中学生特有的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也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持久性。课外活动是能够调动一切外围积极因素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学到很多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学生在教室内无法锻炼到的能力。初中学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就是因为他们在该成长阶段喜动不喜静,渴望走出教室,钟情于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异于课内的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所学的知识也吸收得特别快,英语教学当然不能错过这个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将英语课堂搬到室外,开展一些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活动,以弥补英语学习运用环境的不足。如可以定期举办英语俱乐部,将课本上的知识融入俱乐部中的人际交往中;举行英语歌曲演唱会,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初中英语课程有关的英语歌曲,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掌握该歌曲中的知识点,然后举行小型的演唱会,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热情、创新精神和细致的准备来想方设法调动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英语课变成最有趣、最活泼、最受学生们喜爱的课程,让学生做学生的主人,在学中乐、乐中学。
参考文献:[1]梁仪.初中英语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张琳.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科技风,2010(16).[4]王黎丽.兴趣教学的魅力[J].青年科学,2009(11).[5]李娜.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科学大众,2009(04).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兴趣培养
新课改后,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的趣味性增强了,并与科学性和实践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学也应适时地改变教学方法,以教材为依托,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升英语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育人品质,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饱满并持久的热情投入到英语教学中去。在长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教学策略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建立明确具体学习目标。
目标是行动方向指引和动力来源,是照亮你前进路上的一盏明灯。比如,告诉自己一定要在3个月后英语提高多少分,达到多少分,或者半年后考试成绩排到班级前3名,年级前10名等。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准备中考的学生,他的目标就是某个重点中学,在考前1个月,他突发奇想地把自己的一只鞋邮寄到了那个中学,并告诉自己,我一只脚已经在重点了,我要努力让另一只脚也进去。然后努力准备,终于如愿以偿。我并不是说大家考试前都去邮寄鞋,而是说要有前进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念。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激励人为之奋斗,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帮助他们逐个实现。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确立英语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因为确定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实现梦想达到的策略。目标既是学生的努力方向,又是评价的标准和学习进步的标志。学习目标既有长期的和较高层次的,又有短期的和简便易行的。阶段目标的实现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使他们的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还能使他们感觉到实现远景目标的可能性很大。这种可能性越大,它给个体的激励值也越大,因而个体实现该目标的动机就强。所以,教师必须去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设置教学目标和活动,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确定行动的措施,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此外,教师在讲授每一节课前,必须清楚地、生动地提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才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初中生有很强的“亲师性”,他们会将对老师的喜恶直接投射到该老师任教的课程中去,他们可能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以极大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该课程的学习中去,反之,则亦然。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用真诚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眼神和耐心的讲解,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授课风格,细致的教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来感染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做朋友,使其真正爱上英语课程,积极推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许多学生是在初中才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英语课程对他们来说是一块又硬又难啃的骨头,很多学生一上英语课就异常紧张,一被提问就不知所措了,导致课堂气氛呆板、死气沉沉。但如果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学生会从内心上把老师当做朋友,面对一位好朋友,学生是不会那么紧张、那么惊慌失措的,这样在无形中就消除了老师与学生的隔膜,解除了学生的思想包袱,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操作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感和自我控制感。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课外和课内学习有机地组织起来,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语言学习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参与者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示范、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要研究哪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活动为中心”围绕一定的主题和有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较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在“用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和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十分重要。现代的学者普遍认为,我们应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尽量多地给他们提供自主、主动和自我表达的机会,这样才能创造更有效的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教师必须提供和谐的人际關系及相互关心、相互信任和支持的环境,应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宽容的和有利学生发展的学习气氛,对每个学生表现出真诚的关注。教师应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价值,而不要过分关注学习结果,使学生减少焦虑。这样学生练习和使用英语时才不会感到害怕,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乐于参与创造性的语言交流活动,而且愿意把自己所学的都用上,学生在该行为中得到满足,内部动机得以激发。《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各阶段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量也大幅度增加。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合作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而且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阅读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可以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 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 对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概括能力。
(3)对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评价人和事物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合作小组讨论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做出正确推论(deductions)和合理推断(inference)的能力以及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讨论话题(topics),应力求具有开放性。在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上,通过合作小组讨论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例如,在教SB2(B)Unit 15 A Famous Detective 时,我们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向各个合作小组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How can you connect a gun with a locked metal ches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sult of the story? 通过讨论,各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想象丰富且言之有理。
四、创设英语情景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英语语言情景是运用英语交流的必要因素。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语言情景来丰富学生的英语信息量。在课堂上精心组织好教学材料,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不断引入新奇的背景,创造多种情景,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模拟真实生活情景,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起,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口语学习更依赖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是我国外语教学界近年来大力推崇的活动形式。活动简便易行,但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例如:
(1)变换伙伴。小组的伙伴一般是身边的同学,搭档长期固定不变,难免觉得不新鲜。可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让学生经常变换搭档。
(2)变换距离或位置。为了使学生大声说,听得见,可以把坐着说的方式改为站立说,把近距离肩并肩地说改为远距离(间隔一米左右)面对面地说。
(3)变换练习方式。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的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如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问题,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等。朗读对话:学生学习完一段对话后,教师一般要求他们分角色表演。这时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自告奋勇,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而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乐于表演,美中不足的是英语能力较弱,但为了合作小组的集体荣誉,他们也不甘示弱,会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在合作小组活动中充分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讨论问题:合作小组围绕某一话题或为找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如“Mary的母亲病了,但Mary工作很忙,不能回家乡看望并照顾母亲”,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她出主意,要求尽可能使用情态动词。笔者把这个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效果比较好。下面是经过整理的某一组各人的意见:A thinks Mary must write a letter or make a phone call to her mother to express her best wishes. B suggests that Mary should write to her sister to ask her to look after Mother instead of her. C says that Mary ought to send some money back••• 总之,合作小组活动的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启发和帮助,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新教材中就设计了很多小情境、小故事,教师只要以教材为依托,紧扣学习主题,发散思维再导入新知,巩固和复习时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事半功倍。如,在教学have/has been to...(去过某处)和have/has gone to...(到某处去了)的运用时,这两个句型较为复杂且容易混淆,在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来巩固温习这部分知识。教师可将全班分成三个区域,分别假设成Shanghai,Hong Kong,New York三个地方,当老师走向Shanghai时,学生可回答说:“Our teacher has gone to Shanghai.”老师到上海后,又向Hong Kong走去,这时学生说:“Our teacher has been to Shanghai,but now she has gone to Hong Kong.”然后,再用其他地点反复演示,就这样,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会了运用和理解句型。 五、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鼓励 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避免千篇一律的期末一卷定成绩的传统测试方法,如教师可用评价、写评语、表扬或批评等。这种评价可以起强化动机的作用。研究表明,除标明分数等级之外,按照学生的答案给予矫正并加上相应评语的一组学生成绩最好;按等级写出鼓励的评语,但针对性不强的一组学生成绩次之;只给等级而没有评语的成绩最差。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活动的参与、课后作业、英语作文,甚至测验的试卷都不可只打一个分数或等价,必须根据各自的答题情况、个性特点及性别差异加上适当的评语,进行表扬或批评。实验表明: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但批评比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效果好。实验同样发现,奖赏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应当以鼓励、赞赏为主。正如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佰令纳所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奖赏的方式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微笑、点头或说一句“Very good! Well done! Great”等。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经验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参杂了主观印象,而不是根据学生客观的学习情况或评价不公正,评价不仅不能激发起学习动机,反而产生相反的结果。及时评价一般比不及时的效果好,因为及时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的评价则往往在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已经比较淡薄了。
六、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验中应用的成效,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均可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者的学习动机要强,学习积极性高,进步较快,因为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信息作用,通过结果反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作文或作业的批改评价应及时告诉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间隔越短,效果越显著。
七、创设“问题的情境”。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学中的启发式不是簡单的问答式,而是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课题,即“问题的情境”,使其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才去启发。教师应积极创造这种“愤”与“悱”的情况,通常用两种方式:〈1〉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进行学习。〈2〉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 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和课堂教学艺术等。因此,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人们的基本需要是一致的,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
八、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而且把英语教学仅仅限制在教室内,不仅忽视了初中学生特有的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也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持久性。课外活动是能够调动一切外围积极因素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学到很多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学生在教室内无法锻炼到的能力。初中学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就是因为他们在该成长阶段喜动不喜静,渴望走出教室,钟情于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异于课内的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所学的知识也吸收得特别快,英语教学当然不能错过这个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将英语课堂搬到室外,开展一些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活动,以弥补英语学习运用环境的不足。如可以定期举办英语俱乐部,将课本上的知识融入俱乐部中的人际交往中;举行英语歌曲演唱会,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初中英语课程有关的英语歌曲,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掌握该歌曲中的知识点,然后举行小型的演唱会,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热情、创新精神和细致的准备来想方设法调动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英语课变成最有趣、最活泼、最受学生们喜爱的课程,让学生做学生的主人,在学中乐、乐中学。
参考文献:[1]梁仪.初中英语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张琳.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科技风,2010(16).[4]王黎丽.兴趣教学的魅力[J].青年科学,2009(11).[5]李娜.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科学大众,2009(04).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