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4-01
富有个性的教学,既是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自然流露,又是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学个性一旦和学生的个性培养联系起来,就能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是在承认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强烈呼唤个性化教学。
一、教师要有教学个性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自身实际出发研究教学艺术,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在求同的基础存异,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能力,使教学个性得以反映和表现。一般来说,当教师对基本教学法原理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教学技艺炉火纯青、随心所欲之时,也就是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达到高峰之时,这时的课,才会富有个性。这种建立在对共性了然于胸的基础之上的个性,才会根深叶茂,才会焕发出盎然生机。
1、要教出教材的个性。于漪老师强调“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旧面孔”,提倡“深挖课文的特点,教出课文的个性”。语文教材中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讲课时既要抓住共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性,又要体现这些规律在不同文章里的具体运用,抓住每篇课文的个性,根据一般教学法原理进行再设计、再创造,采用与课文本身特点和谐统一的教学方法,教出特色来。
2、要体现教法的个性。每个教师的思想认识、气质、性格、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教学能力不同,在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时,都会有选择的倾向性,这是每个教师教学个性的一种反映。例如,有人喜欢用散文化的形式上课,构思精巧,流畅自然,有意境美和韵律美;有人擅长于用讲故事的形式上课,情趣迭出,引人入胜;有人以形象思维见长,诱发联想,开启心智,课堂上“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有人以逻辑思维见长,提纲挈领,条分缕析,思路严谨,入木三分;有人重“情”,声情并茂;有人善“导”,巧于设疑;有人重“评”,切中肯綮;有人善“点”,发幽探微。总之,教法运用,各尽其妙。同样是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于漪老师与吕志范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不一样。于漪老师是重熏陶、重渲染,强调形象思维和美感训练,整堂课如同一幅泼墨写意画;吕志范老师则偏重理性分析,整堂课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讲练结合、谨严朴实,如同一幅精雕细琢的工笔写生。这充分体现了两位教师不同的个性。
二、学生要有个性地学
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必然影响和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有个性的教师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化和合理引导。
1、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我们的学生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的,作为必修课的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大目标”下进行灵活处理,设计出多样的自选科目,形成与学生多样的能力、需求、出路相适应的语文课程与教材体系;对选修课,学生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修些感兴趣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应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和课文、作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得出自己的感悟。因此,教师要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做到“读出文本”,“读出作者”,更“读出自己”。
2、要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佳教育生态环境。学校与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充分发现、尊重、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在真正了解学生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量身定制”的分层次教学,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练习,选用不同的测试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等,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方法上,广泛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自主研究式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去参与,给学生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以发展。
“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存在,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和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不同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的学习越个性化,说明学生与语文的交流越成功,越有意义。个性化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富有个性的教学,既是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自然流露,又是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学个性一旦和学生的个性培养联系起来,就能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是在承认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强烈呼唤个性化教学。
一、教师要有教学个性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自身实际出发研究教学艺术,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在求同的基础存异,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能力,使教学个性得以反映和表现。一般来说,当教师对基本教学法原理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教学技艺炉火纯青、随心所欲之时,也就是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达到高峰之时,这时的课,才会富有个性。这种建立在对共性了然于胸的基础之上的个性,才会根深叶茂,才会焕发出盎然生机。
1、要教出教材的个性。于漪老师强调“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旧面孔”,提倡“深挖课文的特点,教出课文的个性”。语文教材中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讲课时既要抓住共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性,又要体现这些规律在不同文章里的具体运用,抓住每篇课文的个性,根据一般教学法原理进行再设计、再创造,采用与课文本身特点和谐统一的教学方法,教出特色来。
2、要体现教法的个性。每个教师的思想认识、气质、性格、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教学能力不同,在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时,都会有选择的倾向性,这是每个教师教学个性的一种反映。例如,有人喜欢用散文化的形式上课,构思精巧,流畅自然,有意境美和韵律美;有人擅长于用讲故事的形式上课,情趣迭出,引人入胜;有人以形象思维见长,诱发联想,开启心智,课堂上“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有人以逻辑思维见长,提纲挈领,条分缕析,思路严谨,入木三分;有人重“情”,声情并茂;有人善“导”,巧于设疑;有人重“评”,切中肯綮;有人善“点”,发幽探微。总之,教法运用,各尽其妙。同样是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于漪老师与吕志范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不一样。于漪老师是重熏陶、重渲染,强调形象思维和美感训练,整堂课如同一幅泼墨写意画;吕志范老师则偏重理性分析,整堂课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讲练结合、谨严朴实,如同一幅精雕细琢的工笔写生。这充分体现了两位教师不同的个性。
二、学生要有个性地学
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必然影响和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有个性的教师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化和合理引导。
1、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我们的学生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的,作为必修课的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大目标”下进行灵活处理,设计出多样的自选科目,形成与学生多样的能力、需求、出路相适应的语文课程与教材体系;对选修课,学生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修些感兴趣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应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和课文、作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得出自己的感悟。因此,教师要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做到“读出文本”,“读出作者”,更“读出自己”。
2、要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佳教育生态环境。学校与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充分发现、尊重、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在真正了解学生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量身定制”的分层次教学,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练习,选用不同的测试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等,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方法上,广泛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自主研究式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去参与,给学生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以发展。
“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存在,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和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不同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的学习越个性化,说明学生与语文的交流越成功,越有意义。个性化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