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涵、巩固基础、提高质量推进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供了可行举措。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好一个指导思想,坚守好三条原则,强化九大举措。
  关键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09-04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现代职业教育是在传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基础上生成的。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育的现代化、体系化、社会化、国际化以及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平台上,中等职业教育要发挥好基础作用,首要的一条就是转型发展,从外延走向内涵,从规模走向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对中等职业教育如何转型发展,巩固基础,提高质量指明了路径。笔者学习《决定》后深刻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巩固提高的关键在于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内涵的强化、基础的巩固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在认真学习、把握《决定》精神的基础上,以内涵为重心,以质量为重点,遵循好一个指导思想,坚守好三项基本原则,落实好九大举措。
  一、遵循一个指导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任何发展都是在思想指导下的自觉作为。没有科学思想作指导,发展可能会出现曲折、反复,或者误入歧途,甚至夭折。《决定》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确定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等职业教育要在现代职业教育平台上巩固提高,必须认真学习落实好这一指导思想。
  《决定》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心突出、目标明确,内容具有整体性、举措具有针对性、发展具有系统性。这一思想以质量为中心,强化内涵,着眼发展。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巩固提高来说,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重点落实好三个“坚持”,自觉做到三个“适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一切教育的宗旨,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职责。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核心能力和现代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人文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与超越;“服务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在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满足为民生服务要求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的要求,更是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目标所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都必须围绕就业展开。
  “适应技术进步”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所决定的,任何技术都存有生命周期,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依据技术进步及时变革教学内容;适应“生产方式变革”,是职业教育使命所在,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升级换代、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自觉实现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公共服务”,是教育公益性原则的体现,更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特质的具体表现。
  中等职业学校只有落实好三个“坚持”,自觉做到三个“适应”,才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找到自己的方位和着力点;才能真正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代要求,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才能走出事实上以招生为中心,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促动来改变自身生存的被动状态,通过内涵的强化、质量的提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守三条原则
  《决定》围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整体架构,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一般与个别、政府与学校相统一的角度,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五条基本原则。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必须重点坚守好三条原则。
  (一)坚守好“服务需求、就业导向”原则
  职业教育是将学生导入工作体系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质决定了职业教育是横跨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现代与未来的跨界、跨时空教育。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求职业教育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技能培训,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技术推广,都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航标,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决定》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提出了五个“对接”的要求,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五个“对接”是职业教育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使命的体现,彰显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可行路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巩固提高的目的,必须以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二)坚守好“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原则
  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必须坚守好“产教融合”原则。“产教融合”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新形势下产教如何融合,其着力点是什么?《决定》对深化产教融合进行了顶层设计,即“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前两点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最后一点是对职业学校的要求。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巩固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恪守产教融合原则,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自觉衔接、自觉配套是必由之路。
  特色是职业学校保持旺盛、持久生命力的根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按职业教育规律办学,突出职业教育在办学形式、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普通教育迥然不同的办学特色。职业学校办学的最大特色,就是教育性与职业性的有机融合,实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校企协同育人。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从职业教育的特质出发,努力激活自己的职业特性、产业属性,积极吸引行业企业及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培训人才,在竞争中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推进自身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有三个阶段:信息传递、吸收内化和展示提升。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微课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任务单等,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互动交流、作品展示等,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然而,新的教学方式也面临新的挑战,对教师专业能力、学生学习环境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法;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
摘要:顶岗实习是学校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原则,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实习和校内专业实训之后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本着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原则加以解决。顶岗实习教学应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课程。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中,要完善管理体制、控制体系,做好动员、过程管理、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工作。  关键词
试卷评讲课是高三英语教学的常态课型,有效的试卷评讲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夯实基础、整合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能力、培养思维。然而,不少教师在试卷讲评课时形式单调,枯燥乏味,就题论题,一讲到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实战备考能力。笔者认为试卷评讲课理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个性化的自主评价当中,师生课堂合作评讲,学生课后自主管理错
摘要:职业学校的文化与企业文化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当下,在职业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中,企业文化与职业学校的自身文化存在失衡现象。有必要重新思索,探究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转型、创新与实践;探究优秀企业文化对职业学校文化的影响与反作用力;探究职业学校文化对优秀企业文化的影响与反作用力;探究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和谐共建。  关键词:学校文化;企业文化;独立坚守;渗透互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摘要: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以“涵养教师文化,提升教育智慧”为主题,分层次、多路径、高品质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效果良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4-0060-03  一、整体设计,分层引领  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铜山中专校
摘要:饭店职业英语课程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教学目标应与考试要求相对接,教师须具有过硬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应夯实知识和能力基础,整体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能力;饭店职业英语等级考试;饭店英语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2-0030-02  笔者所在学校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饭店英语课程采用的教材是中国旅游出版社出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创造的先导,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它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地理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地理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
摘要:生源危机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其影响因素较多,适龄人口数量下降是主要原因。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五所院校生源状况调查可知,高职院校生源下降有深层次原因。高职院校应对生源下降趋势采取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0072-04  一、高职生源危机的原因  高职院校生源
摘要: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推进,亟待职业教育作出应对之策。调研发现,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升级改造的同时也要求职业院校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懂信息化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必须围绕两化融合的现实需求整合重构现有课程,重新修订教材、改变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设备、加强创新型素质教育等,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两化融合;企业需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所共同探索与实践的一种教育模式。借助行业和企业的资源来发展职业学校教育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构建科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以岗位能力为导向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等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