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及管理研究的再认识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装备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始终是新时期以来在教育装备快速发展中受到装备领域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时期的装备管理研究,既有适应现代装备发展要求的现实推动,也有观念重塑、机构变革、工作模式重建的理性需求,这既是新时期装备工作转型的一个必经过程,又在客观上促进了新时期装备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此方面研究的重点是围绕装备发展趋势和现实实践要求,主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装备历史和现实,探究管理的理论及重要实践意义,实施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基本方法、途径和基本内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揭示出教育装备发展规律,具体阐释了教育装备的基本功能,回答了科学管理决策、优化管理与充分发挥装备效能的相互关系等实际问题,拓展了装备理论研究的范围,丰富了装备内涵,促进了装备管理理论基本框架的形成,初步形成国际化视野下的服务教育、创新进取、包容并蓄、重实践、重效能的装备理念。
  可以说,在新时期进行的教育装备理论研究是以教育、教育技术与教育装备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为重点展开的,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与之相联系,自然就回到问题本身的另一方面,即既然教育装备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的条件、保障、促进作用,那么其功能作用如何才能实现?如何能更好实现?这一问题显然是新时期教育装备管理工作转型中遇到的不能回避且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也即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管理实践变革问题。
  新时期的专业学术界、教育装备机构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研究的重视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年大幅增加教育装备资金投入、装备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对教育现代化建设高度重视,每年都安排相当财政资金包括专项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共同投入到教育装备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水平,使得教育装备事业实现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信息化建设使教学环境和条件迅速向现代化转变。相比以往不同的逐年加大的巨量资金投入,对装备领域提出如何使巨量的装备资金投入产生相应效益,转化为教育生产力的严峻现实问题:一方面是装备规模迅速扩大,存量大幅度增加,装备工作应如何适应这一量的变化;另一方面,信息化变革及其他相应大量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装备工作的工作对象不再是相对简单的实验器皿、桌椅黑板及其他,其内容和形式均发生质的变化,客观上要求装备工作深度调整以适应这一变化并顺利转型变轨,从一般管理转向专业化、信息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与其他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不仅是理论问题,更需要突出的实践理性及基于解决现实问题兼顾长远发展的创建性。一是这一过程本身将教育装备管理推到与装备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科学管理,难以保证装备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大规模的装备投入其最终目标是要求有良好的应用,即如何在建设、配置、管理應用方面增强科学性,遵循规律,充分应用装备投入推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改革,推动教育进步。显然,上述问题无论对专业研究领域还是装备管理机构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并具有相当的挑战性。
  1 教育技术装备不仅是装备物本身,同时又是一种装备活动
  专业研究领域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是从进一步明晰对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明确教育装备的保障功能展开的。谢玳英、殷常鸿、胡京华认为,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现代化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根据教育和教学要求,对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劳动技术训练与职业训练工具、学习场所、图书音像资料等全部技术进行的装备[1]。这一定义虽是早期侧重于从物化的角度对教育装备管理的概括认识,不够全面,但其已经认识到装备不仅具有物理属性,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明确指向和目标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专业教育活动,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局部转向整体,从孤立转向联系,从单一到系统全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装备研究正在突破传统认知的樊篱,揭示出装备本身的又一突出特征和本质属性。这不能不说是对装备全面重新认识考察过程中接近规律的具有创建意义的新的发现,就当时而言无疑对装备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使装备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应是装备管理研究的着力点之一。教育装备与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育的发展应该是二者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必须深入研究教育装备效能,使其更加适应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应该根据装备的特点研究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活动发展,继而达到教育装备与教育活动相互协调发展。
  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适应教育装备。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最初采用的是游戏和模仿等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是“人—人”关系,这时的教育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装备。班级授课,教师的出现和固定学校的创立,将工具引入教育,出现“人—工具—人”的教育关系,形成最初的“师生—教育装备”系统。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产品被引入教育活动,引起教育装备的巨大发展。而在一般情况下,技术往往先于人们的普遍认识和掌握的情况下产生,因此,初期就需要教育活动适应技术装备,而对人的训练、教学活动的设计等培训必不可少,以不断发掘人类自身的潜能使其适应教育的软、硬件设施,来促进和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和效能,这是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必须要研究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装备技术被动等待人们去适应。相应的理念基点在于:一是教育装备建设与教育活动要相适应,协调发展;二是教育装备必须主动适应教学活动。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装备研制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教育装备管理越来越成为教育装备事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进行深入、系统、科学的研究,而管理活动也不能简单流于事务主义。
  其次,教育装备管理是推进教育不断发展的保证。现代化教育装备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拓宽教学内容。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装备工作的目的,教育装备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可以说,如果教育装备建设不是以教学需求为牵引,就会失去基本动力;如果教育装备建设不是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会失去目标[2]。   此外,教育装备管理是提高教育投入效益的重要手段。教育装备的建设,尤其是信息技术装备的建设需要高额投入,做好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是提高学校乃至整个教育效益的重要方面。
  2 开展教育装备管理研究,创设新的教育环境
  相关研究指出,既然教育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仪器、器材、学具、设备和设施及相关软件的总称,装备管理研究就是对教育装备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维护保障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3]。李云文、艾伦、胡又农从教育装备的自身属性、教育装备实践活动出发,较为具体地探讨了教育装备管理研究的必要性,认为其必要性来自创设新的教育环境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装备投入与产出效益最大化的要求,是教育装备行业产业化的理论保障,是个体学习装备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教育媒体技术研究不足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角度和范圍的嬗变[4]。
  教育装备管理研究视角此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教育装备的研究对象分为两大类,即学校教育装备、个体学习装备。其中,学校教育装备指由学校采购的教室装备、实验装备、图书馆装备、体育装备、行政装备、后勤装备等[5]。
  2)保障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教基〔1999〕11号)指出:“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教学实践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
  3)适应性。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时,教学模式也必须体现时代的特点进行重新设计。新的教学模式中应直接体现教育环境的信息化,这符合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4)问题和目标。没有相应的集体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的信息化教育装备和学生实验仪器装备,建立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上的研究性、合作性等学习模式就难以实现,教育装备成为实现这些模式的首要“瓶颈”。但构建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不能仅限于装备的数量,还必须在质量上进行要求。教育装备的质量标准由教育装备在教育中运用的特殊性决定,具体表现在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5)系统解决、综合统筹。营造新的教育环境只是教育装备发挥作用的手段,在教育环境中使教育装备的效能达到充分发挥是运用教育装备的最终目标,而效能发挥不能仅从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去考虑,还应以系统的观点对装备的布局、管理、维护等诸多环节进行综合考虑,即在普遍联系、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装备运用中的问题,实现教育装备效能的最大化。这样来看,只有创设新的教育环境、实现教育装备的效能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专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才能有效避免诸如“有好的理念却无可用的装备”“有好的装备却无好的理念”“装备稳定性差,对教学造成负面影响”等现实问题。
  3 教育装备研究是实现教育装备资金投入与产出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以2002—2003年度有关数据为例,教育技术装备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引起人们对管理影响的关切。该年度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21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5%;实验室仪器设备市场投入6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6%左右。2002年5月,“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第二期工程启动,中央专款投入50亿元,地方配套投入22.5亿元。其中,中央专款的10%用于配置信息技术设备,10%用于添置课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到2002年底,我国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到625.6亿元,中小学专业实验设备资产总值达到470亿元。以北京市为例,由北京市政府及各中小学自筹资金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投入已达数十亿元。[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信息技术纳入课堂,教育界已经不能不开始关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不菲的技术投入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了吗?这样的投资产生应有回报了吗?研究者所关心的投入产出问题,实质上提出的是如何实现完善的装备设施的系统管理,进而达到与投入资源相匹配的收益,亦即提高教育装备质量和教学效益。
  应将投资收益管理作为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着眼于教育装备实现其价值的全过程,以满足教育需要为目的,以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范围涉及投入、应用的多个方面,包括:新引进的教育装备能否解决现有教育装备存在的不适应教学的问题?新的教育装备应具有哪些新的功能?非专门用于教育教学的装备能否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自主设计、开发教育装备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应如何设计、开发?如何进行性能-价格比及二次投入资金的预测?如何推广、培训使用?如何进行管理维护以提高使用率?退役装备能否再度利用?如何实现教育装备的共享?等等。有必要采用各学科的研究成果,总结和探讨应用教育装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规律、规则和步骤,以保证教育装备实现价值全过程的经济、合理、有效[3]。
  4 促进行业科学发展是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装备管理研究应在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为教育装备行业提供科学合理的需求数据;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高度提出符合教育需求的装备设计方案,实现教育装备的教育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等。《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教基〔1999〕11号)指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对教育装备及其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的发展趋势,从实践和理论上认真探讨,进一步促进教育技术装备行业的产业化,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成为教育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从装备产品角度来看,市场化改革以来,教育装备产品“通过市场采购而来,有专门行业或行业中的专门部分从事教育装备的研制生产”,“但由于技术原因和设计能力的不足,许多技术含量高的教育装备生产往往为国外所垄断;再有,教育装备大多为社会企业生产,其研制和生产是以利润为直接目标的行为,开发的产品在功能上如何满足教育需要,降低系统成本,避免浪费,在这些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如何提升装备产品的适应性、品质、质量及填补空白,不断提升行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教育教学发展需求,也应是装备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现状,相关研究还未能与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同步,存在一定问题。以信息化媒体应用研究为例,研究范围和角度出现一些不适应。
  1)研究对象存在局限性。很少对所有物化形态技术的研究,也就很难从媒体环境和资源的角度去全面分析问题,难以适应知识观、学习观变化的新要求。
  2)研究行为缺乏能动性。以信息化媒体技术研究为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软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推广,对师生使用媒体过程中的不适应性研究不够,不利于教学媒体的改进和新媒体的设计与开发。
  3)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以信息化媒体研究为例,相关研究仅着眼于媒体在教学传播过程中的运用,而对媒体设计、开发、采购、管理、维护等研究不够。
  4)实践和研究不一致,理论更新迟滞。媒体技术研究长期以传播学理论为主,虽然运用了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理论,但大多忽视实际需求,与实践发展结合不足,因此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要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媒体技术研究者在尽量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也在实践中进行新媒体的设计和开发,但未能把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去推广”。
  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现实需求,单纯媒体研究、装备管理研究应从教育技术研究角度向教育技术和教育装备融合方向过渡或转变。
  参考文献
  [1]谢玳英,殷常鸿,胡京华.教育装备的管理体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6(3):70-72.
  [2]胡又农,赵锦红.教育装备管理中的全系统全寿命全费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7):1-3.
  [3]张霞,艾伦,胡又农.教育装备研究过程的决策树分析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2):4-6.
  [4]李云文,艾伦.浅析教育技术研究新方向:教育装备研究的必要性[M]//长春2004年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5]适应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 加强教育装备理论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8).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高专学校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一直是经常讨论却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MOOC從国外某些大学提出,到我国知名大学加盟,及至现在众多学者、专家研究,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MOOC;高职高专;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45-02  MOOC and Higher Vocati
摘 要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A股投资状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股民的投资情况,并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大学生在股票投资方面的缺陷,从而根据这些缺陷对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建议。在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除了传统的投资学课程以外,还可以增加证券分析、股票操作实务、金融心理学等专业课程。  关键词 证券专业课;课程体系;大学生;A股投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
摘 要 针对高校毕业生毕业实习现状进行剖析,从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精选实习单位、毕业实习与教师科研项目有机整合、专业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有效整合等方面,提出提高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毕业实习;本科;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67-02  1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露,而学校非主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更加严峻。以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制造业专业为例,从学校环境、就业形势、学生现状、就业岗位等方面出发,通过细化就业岗位、提高动手能力、考取操作资格证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并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探索高职学院非主干专业就业策略,结果表明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非主干专业;就业  中图分
因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传统教学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不够积极。而多媒体的产生与运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多媒体因素创设更加容易让学生接收的课堂情境,教师可以将复杂的简单化,让静止的动起来,使学生更加简单地接收所教授的内容。传统的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多媒体的介入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学习音乐
近年来,如东县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技术装备现状,科学分析当前教育技术装备存在的困难和矛盾,始终以“重建配、强管用、抓研培、促效益”的理念指导全县教育装备工作,科学规划,努力寻找突破点,用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 目标引领,强化保障,大力提升装备建配水平  建立年度责任工作目标引领机制 在科学规划全县教育装备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我们以省市装备系列活动为载体,确立了
摘 要 立足平阳县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自身建设经验和成果,提出建设好学生实践基地应重视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办学理念要前瞻化,二是课程设置要专业化,三是文化建设要特色化。要建设好学生实践基地,必须要有理念意识、课程意识、特色意识,缺一不可。  关键词 实践基地;办学理念;文化建设;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065-02  平
摘 要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学生通过拨动钢尺、橡皮筋,敲击音叉来感性认知声音的强弱高低,因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不能准确做出判断。通过重构实验,优化材料,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将定性认知转化为定量学习,尝试对经典实验进行创新设计。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数字化传感器;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148-04  1 问
摘 要 语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选用SMART交互白板功能,科学设计,精彩执教,将古诗教学置于生动活泼的SMART情境中,更利于全体学生自主快乐地走进“形”“情”“意”“理”和谐统一的学习参与中,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学习。  关键词 SMART交互白板;故事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062-02  日前,在江苏省如东县小学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装备工作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如何给物态的装备赋予生命?装备部门利用自身优势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大力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育,是充分发挥装备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装备工作内涵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从目标定位、课程设计、平台架构和机制建设等方面,阐述笔者对构建中小学实践教育体系的思考。  1 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