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若干有效方法;指出教师可以从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进行启发式上机辅导,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实践等方面着手,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使他们具有创造志向和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需要。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是我们计算机教师应当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实践,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教育人,首先要不断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的完善人格。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自身的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素质的形成。教师是学生最常接近的人,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教师的言行,品格,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创造,实验的设计,对学生都有很强的感染力,会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创造的种子。因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的天职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作为担负着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重任的教师,其本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应该不断地更新。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作为计算机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二、热情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其所学的东西十分好奇、兴趣浓烈、情绪饱满,并且在学过之后,为展现在面前的成果而震惊,为自已的进步而骄傲的时候,他们才会越学越好,越学越勤。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努力激发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为了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业上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比如编制程序运行出现错误时,此时教师应热情地加以必要的指导并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学生继续坚持更正完成;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通过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教师还可以选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计算机操作演示,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制作一个小动画、绘制一个卡通和编制一段有趣的程序等演示给学生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题和练习。比如在应用软件课程教学中,可以直接精选专业设计师的精典案例,在掌握必要的软件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完整的实例引入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为了活跃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讲授了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后,可以展示与本课程有关的精典作品,提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计算机图像课程中,讲授电影海报设计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制作好的电影海报,然后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如果我来做这个电影的海报,应当怎样设计?选择什么颜色为主色调?怎样利用素材?需要使用哪些工具?等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设计思路,灵活利用素材,掌握操作技巧。
另外,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到每堂课都有更多的收获,每次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实用技巧内容,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兴趣,又可以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教师要求学生不仅仅是通过书本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来熟悉和掌握操作技能。因此计算机上机课显得尤其重要。上机课应该在教师的精心布置下,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进行实践与操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因为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满足于知其一,在实践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并进行总结,找出最好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或者异常的方法解答问题,增强学生吸收知识的本领。
基本技能的巩固和熟练,主要的途经是练习。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只有靠多实践多上机多操作,俗话说得好“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在计算机上机操作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讲究速度。比如,软件的使用不仅满足于“会”,而且要追求“熟”;打字速度更要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尽量多利用课余时间上机练习。
五、进行启发式上机辅导,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计算機教师除了应当加强对学生上机操作的辅导之外,还要注意讲究方法。通过实践,我认为采用启发式辅导方法比较好。以往的学生问、教师答的方法,可以把他们的位置换一换,换成教师问、学生答,也就是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直接给出正确的结果,而是先向学生提出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多想一想,比如:有的学生自己编的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既不显示错误信息,也没有运行结果。学生在排除了死循环以后,对这种现象就很难理解了,他们认为自己的程序没错;这时可以向他们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你的程序为什么会没有结果?使结果显示的关键代码是什么?在哪一句?如果其他代码都齐备了,而单单缺少这个代码或者这个代码中写漏了一个符号时,能否显示结果?学生回答了这样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后,很快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但使学生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而且使学生开动了脑筋,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要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中心,按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实践和探求知识的能力。
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计算机是一种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现代化工具,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布置的作业要注意创新,具有趣味性。作业既要实用又不可太死板。比如: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用的广告、处理一张自己的照片等等,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鲍丽薇等.中外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比较[J].计算机教育,2005,(5).
[2]廖梁苇.高职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J].贵州教育,2005,(5).
[3]程秀琴.计算机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专业教师[J].职业教育研究,2004,(5).
[4]冀萍.计算机创新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3).
[5]刘微.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合素质教育刍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6]王国俊.讲授艺术通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使他们具有创造志向和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需要。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是我们计算机教师应当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实践,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教育人,首先要不断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的完善人格。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自身的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素质的形成。教师是学生最常接近的人,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教师的言行,品格,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创造,实验的设计,对学生都有很强的感染力,会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创造的种子。因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的天职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作为担负着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重任的教师,其本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应该不断地更新。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作为计算机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二、热情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其所学的东西十分好奇、兴趣浓烈、情绪饱满,并且在学过之后,为展现在面前的成果而震惊,为自已的进步而骄傲的时候,他们才会越学越好,越学越勤。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努力激发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为了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业上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比如编制程序运行出现错误时,此时教师应热情地加以必要的指导并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学生继续坚持更正完成;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通过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教师还可以选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计算机操作演示,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制作一个小动画、绘制一个卡通和编制一段有趣的程序等演示给学生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题和练习。比如在应用软件课程教学中,可以直接精选专业设计师的精典案例,在掌握必要的软件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完整的实例引入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为了活跃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讲授了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后,可以展示与本课程有关的精典作品,提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计算机图像课程中,讲授电影海报设计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制作好的电影海报,然后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如果我来做这个电影的海报,应当怎样设计?选择什么颜色为主色调?怎样利用素材?需要使用哪些工具?等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设计思路,灵活利用素材,掌握操作技巧。
另外,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到每堂课都有更多的收获,每次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实用技巧内容,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兴趣,又可以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教师要求学生不仅仅是通过书本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来熟悉和掌握操作技能。因此计算机上机课显得尤其重要。上机课应该在教师的精心布置下,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进行实践与操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因为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满足于知其一,在实践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并进行总结,找出最好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或者异常的方法解答问题,增强学生吸收知识的本领。
基本技能的巩固和熟练,主要的途经是练习。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只有靠多实践多上机多操作,俗话说得好“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在计算机上机操作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讲究速度。比如,软件的使用不仅满足于“会”,而且要追求“熟”;打字速度更要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尽量多利用课余时间上机练习。
五、进行启发式上机辅导,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计算機教师除了应当加强对学生上机操作的辅导之外,还要注意讲究方法。通过实践,我认为采用启发式辅导方法比较好。以往的学生问、教师答的方法,可以把他们的位置换一换,换成教师问、学生答,也就是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直接给出正确的结果,而是先向学生提出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多想一想,比如:有的学生自己编的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既不显示错误信息,也没有运行结果。学生在排除了死循环以后,对这种现象就很难理解了,他们认为自己的程序没错;这时可以向他们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你的程序为什么会没有结果?使结果显示的关键代码是什么?在哪一句?如果其他代码都齐备了,而单单缺少这个代码或者这个代码中写漏了一个符号时,能否显示结果?学生回答了这样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后,很快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但使学生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而且使学生开动了脑筋,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要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中心,按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实践和探求知识的能力。
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计算机是一种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现代化工具,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布置的作业要注意创新,具有趣味性。作业既要实用又不可太死板。比如: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用的广告、处理一张自己的照片等等,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鲍丽薇等.中外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比较[J].计算机教育,2005,(5).
[2]廖梁苇.高职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J].贵州教育,2005,(5).
[3]程秀琴.计算机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专业教师[J].职业教育研究,2004,(5).
[4]冀萍.计算机创新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3).
[5]刘微.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合素质教育刍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6]王国俊.讲授艺术通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