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体育教学往往更注重教师应该教什么,忽略了学生需要什么、怎样学、学得如何。因此,本应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却仍停留在“要我学”的状态,自我主动参与的行为缺失。成尚荣先生认为:教学的核心即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帮助、支持儿童走向“我要学”的状态,让他们能够主动从外界获取学习资源,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共生体育课堂学习就是让每个学生都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在链式活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器材、环境等,建立起自我与学习内容之间的链接,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一、需求:学习意义间的自我链接
共生体育课堂注重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渗透,倡导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等形成自我理解与正确认识。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深入引领,使其与学习之间产生紧密关联。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安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设计了“安全地进行游戏”这一教学内容作为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安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还将贯穿于一学期里的每一节课之中,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引领意义。以下为本课的教学片段。
1.引入旧知
首先,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游戏活动的内容。例如:“在幼儿园里,你和小朋友一起玩过哪些游戏?怎么玩的呢?”“你自己平时参加游戏时,会注意什么呢?”一年级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中进行自我对照,了解自我状态,能够思考日常的一些行为是对还是错的,但对于为什么對或错还不理解,同时对于怎样安全参加活动也未能有清晰的认识,这就可以让学生初步形成“我需要知道什么”的意识。
2.感受新知
部分学生协助教师现场演示以下场景,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不安全的地方。
情境一:四名学生前后站立,间隔1米,依次向前玩“青蛙过河”游戏。(前后安全距离不够,易造成碰撞)
情境二:在教室门前的水泥地上(语言告知:水泥地面),两人玩起“原地转圈圈”游戏。(玩游戏要选择安全的场地)
情境三:在进行掷沙包比赛时,几名学生站在对面观看。(对面飞过来的沙包有危险,要听从教师的统一指挥,选择正确的位置观看。)
情境四:几名学生玩“丢手绢”游戏,将“值日生”牌子挂在脖子上。(在游戏时,身上不能有尖锐物品等危险的东西)
情境五:几名学生一起玩拍球游戏,当球落在地上时,几名学生你推我搡,争先恐后地去抢。(可约定由一个学生去取,或遵守规则,不能有身体接触)
情境六:在做游戏过程中,一名学生摔倒了,另一名学生未先扶起他,而是先去告诉教师。(应该请其他小朋友扶起他,同时自己向教师报告)
……
通过以上这些生动、形象的场景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懂得游戏中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危险的。虽然在直观上已经知道应该如何做,但现实中是否能做到,还不能确定。接着,再进行游戏的深入体验,让自我认识转化成自我行动。
3.深入体验
分成6人一小组,体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游戏中,教师借助以下问题提示学生。一是游戏场地选择哪里安全?保持各组之间最大的安全距离。二是老鹰如何快速安全地追赶?根据鸡妈妈的路线,快速变换方向,不与鸡妈妈有身体冲突。三是小鸡怎样快速地躲闪?跟不上速度时,可选择尽快松手等自我保护的办法。
在游戏中,用提示语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安全隐患及自我防护方法。游戏结束后,再结合游戏的好处说说活动感受,同时宣布本学期的相关学习内容及注意事项。这一环节在学生体验了如何安全参加游戏,以及了解安全参加游戏的好处后,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同时活动内容与自我发展再次关联。
共生体育课堂通过以上方式获取了学生与学习意义间的自我链接,在一系列关于“我的思考”的价值确认之后,学生逐步产生了学习上的自我需求,这为他们后期的自我发展铺好了基石,无疑也是一种好的学习开始。
二、融入:课堂流程间的自我链接
学习,是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在对学习意义进行建构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形成教师、学生、器材、环境等课堂要素间的自我链接,让学生在逐渐“认识自我”的历程中得以发展。现以五年级(水平三)“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课为例展开阐述。
1.多种形式的传接球
两人一组,根据双方的水平自行确定传接球的距离,并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完成。随后,开展计时赛,各小组自选一种传接球方式,统计1分钟内成功传球的次数。同时根据传球的角度、高度、力量、接球的时机、判断反应等进行自我分析。通过这些练习方式,提升自我与同伴间的信任度以及对球的判断意识、控制关系,在不足中发现自我。
2.原地胸前传接球
原地胸前传接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防守的传接球。从一人一球对墙传球,到两人一球面对面传接球。当原地胸前传接球动作基本掌握,两人之间的传接球成功率较高时,可以改变传球方向、增加传球距离。二是有防守的传接球。三人一组,要求在规定的直径4米圆内完成两人相互传球,一人在中间指定区域作为防守队员进行拦截的活动,这一过程中传球角度不限。后续可逐步增大防守区域,进攻者可配合运球完成。
从无防守到有防守的各种原地胸前传接球,从两人的配合到三人的体验练习,教师用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传球时,怎样快速拨球?接球时,怎样主动迎球?”,从而保证师生、生生在一个共同的导向目标下进行互动交流与实践验证,不断调整各活动间的方法策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一时刻都链接在环境、他人、篮球之间,在一次次挑战中见证自我。
3.游戏“攻防大战”
这一环节要去二对二,两队进行攻防大战,在篮球场半场内完成。比赛开始后,持球方可运球、传球,另一方积极防守抢断,哪一方连续传接球5次以上则获胜,比赛重新开始。在实战中将所学技术进行应用展示,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产生了整体认识,体育学习也不再是单个技术的训练,而需要学生从开始就建立起项目的完整概念。同时,学生也再一次对真实比赛场地等环境以及同伴关系等产生了新的认识,提升了认知结构。 三、回应:交往活动间的自我链接
对于共生体育课堂来说,上述学习活动不是个体的单向活动,是人与人的交往互动过程,在与他人分享、对话交流、智慧碰撞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的获得。那么,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凸显自我的存在呢?事实上,个体在合作学习和互动的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我”的回应,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认识及想法,而教师则可以根据这样的生成信息对课堂节奏和策略进行调整。现以六年级(水平三)“技巧:肩肘倒立”一课为例,说明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我”的回应?
1. “我”需做出什么努力?
在“仰卧举腿”热身环节,教师给出身体平衡、重心移动的提示,在学生体验曲腿举、直腿举、仰卧磴车之后,自我对照教师的提示进行“我”的反思:能否保持平稳后倒,举腿时身体的变化等。然后在小组间做出“我”的结果回应:我的肌肉控制能力较差,需要加强;我的姿态不够优美,需要在手、脚的细节上注意等。通过这样的回应,建立自我的学习目标及努力方向。
2.“我”该怎样改进?
在“肩肘倒立”学习环节,从直腿坐,强化直腿夹紧、脚尖绷直,接直腿后倒支撑,体会两手撑腰、夹肘伸髋,最后完整动作呈现。随着这些活动内容的展开,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适时按下暫停键,组织小组对上一次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和交流,各成员则根据同伴建议、自我分析,做出“我”的结果回应:我的腿老是夹不紧,接着夹物强化;我未能做到完全伸髋,请同伴给予我帮助;我的动作虽能完成,但动作不够规范……学生从不会到会,从动作笨拙到动作基本掌握,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之下,作出了一次次“我”的回应,发现自己的一次次蜕变与发展。
3.“我”能做到什么?
在“游戏:仰卧锤”应用环节,组织学生2人一组,要求仰卧举腿后,用两脚尖触碰到悬挂在上方一定高度的海绵球后曲腿放下,再重复,计算1分钟内成功触碰的个数。学生需要将所学肩肘倒立应用于这样的游戏情境中,面对新的问题挑战,做出行为调整,如触碰不到球,是什么原因?举腿后,身体稳定性不够,需要怎样解决?在做出这样的诉求后,得到同伴和教师的支持。此时,教师可以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分析,分小组集中做出“我”的回应:我能将腿举高些,髋再伸展些,就能触碰到球了;我举腿时,两肘保持平衡用力,给予支撑,身体就能稳定多了。在吸收他人的建议后,不但自己产生获得感,也会对他人行为产生影响,并在相互倾听后,形成新的互动,从而再生出新的自我增长点。
所以,通过凸显交往活动间的自我链接,学生获得了回应的机会,并在回应中满足了自我的表现欲望,内化了自我的行为表现,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学习不但是眼前的事,也是未来的事。共生体育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的当下,更关注学生的未来,通过获取学习意义、融于课堂流程、凸显交往活动等行动,建立了学生的自我链接,让学生产生了真行动、真参与、真结果,切实地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责任编辑
一、需求:学习意义间的自我链接
共生体育课堂注重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渗透,倡导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等形成自我理解与正确认识。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深入引领,使其与学习之间产生紧密关联。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安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设计了“安全地进行游戏”这一教学内容作为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安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还将贯穿于一学期里的每一节课之中,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引领意义。以下为本课的教学片段。
1.引入旧知
首先,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游戏活动的内容。例如:“在幼儿园里,你和小朋友一起玩过哪些游戏?怎么玩的呢?”“你自己平时参加游戏时,会注意什么呢?”一年级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中进行自我对照,了解自我状态,能够思考日常的一些行为是对还是错的,但对于为什么對或错还不理解,同时对于怎样安全参加活动也未能有清晰的认识,这就可以让学生初步形成“我需要知道什么”的意识。
2.感受新知
部分学生协助教师现场演示以下场景,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不安全的地方。
情境一:四名学生前后站立,间隔1米,依次向前玩“青蛙过河”游戏。(前后安全距离不够,易造成碰撞)
情境二:在教室门前的水泥地上(语言告知:水泥地面),两人玩起“原地转圈圈”游戏。(玩游戏要选择安全的场地)
情境三:在进行掷沙包比赛时,几名学生站在对面观看。(对面飞过来的沙包有危险,要听从教师的统一指挥,选择正确的位置观看。)
情境四:几名学生玩“丢手绢”游戏,将“值日生”牌子挂在脖子上。(在游戏时,身上不能有尖锐物品等危险的东西)
情境五:几名学生一起玩拍球游戏,当球落在地上时,几名学生你推我搡,争先恐后地去抢。(可约定由一个学生去取,或遵守规则,不能有身体接触)
情境六:在做游戏过程中,一名学生摔倒了,另一名学生未先扶起他,而是先去告诉教师。(应该请其他小朋友扶起他,同时自己向教师报告)
……
通过以上这些生动、形象的场景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懂得游戏中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危险的。虽然在直观上已经知道应该如何做,但现实中是否能做到,还不能确定。接着,再进行游戏的深入体验,让自我认识转化成自我行动。
3.深入体验
分成6人一小组,体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游戏中,教师借助以下问题提示学生。一是游戏场地选择哪里安全?保持各组之间最大的安全距离。二是老鹰如何快速安全地追赶?根据鸡妈妈的路线,快速变换方向,不与鸡妈妈有身体冲突。三是小鸡怎样快速地躲闪?跟不上速度时,可选择尽快松手等自我保护的办法。
在游戏中,用提示语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安全隐患及自我防护方法。游戏结束后,再结合游戏的好处说说活动感受,同时宣布本学期的相关学习内容及注意事项。这一环节在学生体验了如何安全参加游戏,以及了解安全参加游戏的好处后,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同时活动内容与自我发展再次关联。
共生体育课堂通过以上方式获取了学生与学习意义间的自我链接,在一系列关于“我的思考”的价值确认之后,学生逐步产生了学习上的自我需求,这为他们后期的自我发展铺好了基石,无疑也是一种好的学习开始。
二、融入:课堂流程间的自我链接
学习,是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在对学习意义进行建构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形成教师、学生、器材、环境等课堂要素间的自我链接,让学生在逐渐“认识自我”的历程中得以发展。现以五年级(水平三)“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课为例展开阐述。
1.多种形式的传接球
两人一组,根据双方的水平自行确定传接球的距离,并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完成。随后,开展计时赛,各小组自选一种传接球方式,统计1分钟内成功传球的次数。同时根据传球的角度、高度、力量、接球的时机、判断反应等进行自我分析。通过这些练习方式,提升自我与同伴间的信任度以及对球的判断意识、控制关系,在不足中发现自我。
2.原地胸前传接球
原地胸前传接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防守的传接球。从一人一球对墙传球,到两人一球面对面传接球。当原地胸前传接球动作基本掌握,两人之间的传接球成功率较高时,可以改变传球方向、增加传球距离。二是有防守的传接球。三人一组,要求在规定的直径4米圆内完成两人相互传球,一人在中间指定区域作为防守队员进行拦截的活动,这一过程中传球角度不限。后续可逐步增大防守区域,进攻者可配合运球完成。
从无防守到有防守的各种原地胸前传接球,从两人的配合到三人的体验练习,教师用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传球时,怎样快速拨球?接球时,怎样主动迎球?”,从而保证师生、生生在一个共同的导向目标下进行互动交流与实践验证,不断调整各活动间的方法策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一时刻都链接在环境、他人、篮球之间,在一次次挑战中见证自我。
3.游戏“攻防大战”
这一环节要去二对二,两队进行攻防大战,在篮球场半场内完成。比赛开始后,持球方可运球、传球,另一方积极防守抢断,哪一方连续传接球5次以上则获胜,比赛重新开始。在实战中将所学技术进行应用展示,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产生了整体认识,体育学习也不再是单个技术的训练,而需要学生从开始就建立起项目的完整概念。同时,学生也再一次对真实比赛场地等环境以及同伴关系等产生了新的认识,提升了认知结构。 三、回应:交往活动间的自我链接
对于共生体育课堂来说,上述学习活动不是个体的单向活动,是人与人的交往互动过程,在与他人分享、对话交流、智慧碰撞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的获得。那么,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凸显自我的存在呢?事实上,个体在合作学习和互动的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我”的回应,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认识及想法,而教师则可以根据这样的生成信息对课堂节奏和策略进行调整。现以六年级(水平三)“技巧:肩肘倒立”一课为例,说明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我”的回应?
1. “我”需做出什么努力?
在“仰卧举腿”热身环节,教师给出身体平衡、重心移动的提示,在学生体验曲腿举、直腿举、仰卧磴车之后,自我对照教师的提示进行“我”的反思:能否保持平稳后倒,举腿时身体的变化等。然后在小组间做出“我”的结果回应:我的肌肉控制能力较差,需要加强;我的姿态不够优美,需要在手、脚的细节上注意等。通过这样的回应,建立自我的学习目标及努力方向。
2.“我”该怎样改进?
在“肩肘倒立”学习环节,从直腿坐,强化直腿夹紧、脚尖绷直,接直腿后倒支撑,体会两手撑腰、夹肘伸髋,最后完整动作呈现。随着这些活动内容的展开,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适时按下暫停键,组织小组对上一次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和交流,各成员则根据同伴建议、自我分析,做出“我”的结果回应:我的腿老是夹不紧,接着夹物强化;我未能做到完全伸髋,请同伴给予我帮助;我的动作虽能完成,但动作不够规范……学生从不会到会,从动作笨拙到动作基本掌握,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之下,作出了一次次“我”的回应,发现自己的一次次蜕变与发展。
3.“我”能做到什么?
在“游戏:仰卧锤”应用环节,组织学生2人一组,要求仰卧举腿后,用两脚尖触碰到悬挂在上方一定高度的海绵球后曲腿放下,再重复,计算1分钟内成功触碰的个数。学生需要将所学肩肘倒立应用于这样的游戏情境中,面对新的问题挑战,做出行为调整,如触碰不到球,是什么原因?举腿后,身体稳定性不够,需要怎样解决?在做出这样的诉求后,得到同伴和教师的支持。此时,教师可以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分析,分小组集中做出“我”的回应:我能将腿举高些,髋再伸展些,就能触碰到球了;我举腿时,两肘保持平衡用力,给予支撑,身体就能稳定多了。在吸收他人的建议后,不但自己产生获得感,也会对他人行为产生影响,并在相互倾听后,形成新的互动,从而再生出新的自我增长点。
所以,通过凸显交往活动间的自我链接,学生获得了回应的机会,并在回应中满足了自我的表现欲望,内化了自我的行为表现,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学习不但是眼前的事,也是未来的事。共生体育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的当下,更关注学生的未来,通过获取学习意义、融于课堂流程、凸显交往活动等行动,建立了学生的自我链接,让学生产生了真行动、真参与、真结果,切实地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