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数感的主要表现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并把数感作为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之一,在课标多处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时,教师往往感到抽象、空洞,无从下手,本文从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角度,谈谈如何丰富学生数感。
一、从生活中积累数学经验,产生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产生数感的基础。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学生就知道了“0”表示没有,在教学“9-0”时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例子来理解“9-0”为什么还等于9,这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纷纷举例:我有9个苹果,吃掉0个,还剩9个,所以9-0=9;妈妈给我9元零花钱,我一分没用,还剩9元,所以9-0=9……教师再从数学的角度告诉学生减0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不能像其他减法一样把9分成几和几,直接知道9-0还是等于9。以上都是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和数学结合起来就成了学生的数学经验,教师如能有机地调动这些经验,学生的数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内,要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力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和生活实践的问题。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并产生数感。
二、从实践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学习数学,在实践经历的潜移默化中,会加强学生对数的理解和体验。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米以后,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卷尺去丈量操场跑道的长度,以进一步加深对米的认识。之后让学生测量操场围墙上某一种瓷砖的长和宽,这时学生就会想到不能用卷尺去量,而应该用米尺或钢尺甚至学生尺去测量。经历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就会对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有更深刻的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灵活地综合应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从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更对数有了深刻的体验。
三、从自主探究中积累数学经验,丰富数感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究中获得丰富的数感。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抽数字,组数字,比较大小。第一轮,抽出的数字从个位放起,学生明白了决定数字的大小,先要看高位。你先抽到大数最终你的多位数未必大。第二轮,抽出的数字从高位放起,学生很快就能判断谁取胜。第三轮,抽出的数字自己决定摆放位置,学生结合刚才的经验,大数放在高位,小数放在低位,很快就学会了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经历这样的探究,学生对万以内数大小的数感一定更丰富,更深刻了。自主探究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效实施自主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将来自主创新打下基础,又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数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数感。
四、从对比优化中积累数学经验 深化数感
当前,计算教学比较提倡算法多样化,通过对多种算法的优化比较而得出自己喜欢的算法,这无疑会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理解,从而深化学生的数感。例如,教学进位加法35 9时,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让学生尝试探索算法后,进行交流汇报:(1)把9分成5和4,35 5=40,再40 4=44;(2)把35分成34和1,1 9=10,再34 10=44;(3)在35后面再数出9个得44;(4)9比10少1个,先算35 10=45,再算45-1=44,也就是35 9=35 10-1=44;(5)先算个位上的5 9=14,再30 14=44……在讨论交流后,教师追问: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是先对孩子们的回答给予肯定,表扬他们爱动脑筋,并且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接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请分别计算3 9、23 9、43 9、73 9,然后比一比,说一说,看看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异同,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发现根据3 9的结果,算23 9,43 9,73 9,只要再算20 12,40 12,70 12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对解题方法进行回顾、反思、总结、比较、自我调节,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在交流和比较中,学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其实,没有一种方法对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的,只有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才是最优的算法。在讨论交流得出多样化的算法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交流,感受不同算法的特点和优劣,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与价值评判,进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在这样的比较、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运算方法的选择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提高,数感也得到了深化。
总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积累的过程,如果我们能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就一定能丰富学生的数感,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责编 黄春香)
一、从生活中积累数学经验,产生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产生数感的基础。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学生就知道了“0”表示没有,在教学“9-0”时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例子来理解“9-0”为什么还等于9,这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纷纷举例:我有9个苹果,吃掉0个,还剩9个,所以9-0=9;妈妈给我9元零花钱,我一分没用,还剩9元,所以9-0=9……教师再从数学的角度告诉学生减0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不能像其他减法一样把9分成几和几,直接知道9-0还是等于9。以上都是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和数学结合起来就成了学生的数学经验,教师如能有机地调动这些经验,学生的数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内,要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力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和生活实践的问题。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并产生数感。
二、从实践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学习数学,在实践经历的潜移默化中,会加强学生对数的理解和体验。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米以后,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卷尺去丈量操场跑道的长度,以进一步加深对米的认识。之后让学生测量操场围墙上某一种瓷砖的长和宽,这时学生就会想到不能用卷尺去量,而应该用米尺或钢尺甚至学生尺去测量。经历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就会对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有更深刻的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灵活地综合应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从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更对数有了深刻的体验。
三、从自主探究中积累数学经验,丰富数感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究中获得丰富的数感。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抽数字,组数字,比较大小。第一轮,抽出的数字从个位放起,学生明白了决定数字的大小,先要看高位。你先抽到大数最终你的多位数未必大。第二轮,抽出的数字从高位放起,学生很快就能判断谁取胜。第三轮,抽出的数字自己决定摆放位置,学生结合刚才的经验,大数放在高位,小数放在低位,很快就学会了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经历这样的探究,学生对万以内数大小的数感一定更丰富,更深刻了。自主探究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效实施自主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将来自主创新打下基础,又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数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数感。
四、从对比优化中积累数学经验 深化数感
当前,计算教学比较提倡算法多样化,通过对多种算法的优化比较而得出自己喜欢的算法,这无疑会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理解,从而深化学生的数感。例如,教学进位加法35 9时,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让学生尝试探索算法后,进行交流汇报:(1)把9分成5和4,35 5=40,再40 4=44;(2)把35分成34和1,1 9=10,再34 10=44;(3)在35后面再数出9个得44;(4)9比10少1个,先算35 10=45,再算45-1=44,也就是35 9=35 10-1=44;(5)先算个位上的5 9=14,再30 14=44……在讨论交流后,教师追问: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是先对孩子们的回答给予肯定,表扬他们爱动脑筋,并且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接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请分别计算3 9、23 9、43 9、73 9,然后比一比,说一说,看看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异同,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发现根据3 9的结果,算23 9,43 9,73 9,只要再算20 12,40 12,70 12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对解题方法进行回顾、反思、总结、比较、自我调节,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在交流和比较中,学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其实,没有一种方法对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的,只有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才是最优的算法。在讨论交流得出多样化的算法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交流,感受不同算法的特点和优劣,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与价值评判,进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在这样的比较、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运算方法的选择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提高,数感也得到了深化。
总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积累的过程,如果我们能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就一定能丰富学生的数感,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