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这样,才能使数学富有生命力,实现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运用的价值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需要,所以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入课题,有助于聚拢学生分散的思维,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也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为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
如《绝对值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所以在新课导入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车费。”这个问题情境直观地呈现了绝对值的几何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深刻体会到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时,考虑到学生喜欢看球赛,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长方形足球场,宽65米,周长大于330米,面积不大于7150米,求足球场长的范围,并判断足球场是否能用于国际足球比赛。”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实际,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二、建立数学模型,给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的时空
“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数学运用的空间和时间,培養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为了突出数学运用,教师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认真落实应用题教学,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如从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顶端下滑1米,那猜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你能尝试得出该方程的近似解吗?底端滑动距离比1米大,还是比1米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建模:①汽车从南京出发开往上海,全程约300千米。全程所用时间t(h)随速度v(km/h)的变化而变化。你能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t吗?当v分别等于50,60,75,100,120时,t是多少?时间t是速度v的函数吗?②用函数关系式表示问题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写出函数关系式中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函数,这些函数关系式有什么特征?其他函数关系式有什么特征?③交流和归纳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和探索,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建模全过程,理解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落到实处。
三、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亲身实践,所以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通过模拟现实和亲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如在教学《用正方形纸折出无盖的长方体,使其面积最大》时,笔者从学生熟悉的折纸开始,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其次,通过收集数据,归纳和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间的联系”;最后,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又如笔者设置了“用多边形地砖铺设地面”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首先要了解市场上的地砖种类,然后讨论什么类型的地砖能无空隙铺地。这个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还能激励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水源中小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运用的价值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需要,所以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入课题,有助于聚拢学生分散的思维,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也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为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
如《绝对值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所以在新课导入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车费。”这个问题情境直观地呈现了绝对值的几何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深刻体会到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时,考虑到学生喜欢看球赛,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长方形足球场,宽65米,周长大于330米,面积不大于7150米,求足球场长的范围,并判断足球场是否能用于国际足球比赛。”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实际,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二、建立数学模型,给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的时空
“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数学运用的空间和时间,培養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为了突出数学运用,教师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认真落实应用题教学,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如从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顶端下滑1米,那猜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你能尝试得出该方程的近似解吗?底端滑动距离比1米大,还是比1米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建模:①汽车从南京出发开往上海,全程约300千米。全程所用时间t(h)随速度v(km/h)的变化而变化。你能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t吗?当v分别等于50,60,75,100,120时,t是多少?时间t是速度v的函数吗?②用函数关系式表示问题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写出函数关系式中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函数,这些函数关系式有什么特征?其他函数关系式有什么特征?③交流和归纳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和探索,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建模全过程,理解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落到实处。
三、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亲身实践,所以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通过模拟现实和亲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如在教学《用正方形纸折出无盖的长方体,使其面积最大》时,笔者从学生熟悉的折纸开始,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其次,通过收集数据,归纳和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间的联系”;最后,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又如笔者设置了“用多边形地砖铺设地面”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首先要了解市场上的地砖种类,然后讨论什么类型的地砖能无空隙铺地。这个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还能激励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水源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