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共育视域的班级文化建设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w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家校共育,不应忽略班级文化的建设。家校共育的起点是信任,班主任要成为家庭教育的同行者,家长要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唯有如此,班级文化建设才能为学生成长助力,为班集体注入活力。
  [关键词] 家校共育;八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
  教育,是协同性非常强的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无不参与其间,并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共同责任。家庭教育,是一种科学的、理智的教育行为,需要进行合情合理地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家校共育,让学校主导,让社会参与,也让每一位家长真正成为教育合伙人。
  一、互信文化——相看两不厌
  互信文化,是家校两方协同一致、彼此支持、相互信任的合作文化。互信是家校共育的基础,而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家校不合作现象: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没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学校认为部分家长轻易否定老师的教学,对孩子的教育有明显的托付心态。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岂能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教师与家长之间教育理念不同,产生思想的碰撞,实属正常,这就需要引导老师、家长们说出来,共同关注孩子的格局和未来。家长要相信班主任的专业力,班主任要相信家长的支持力,共迎家校共育的春天。
  二、书香文化——至真须读书
  书香文化,是亲子相伴共读,一起成长的家庭悦读文化。家庭教育容易缺乏专业性,部分父母的教育理念还停留于凭感觉、随大流的摇摆状态,缺乏稳定的教育思想与方法,缺少一贯性和长远眼光。另外,不少父母提供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有安全感,但这并不能让孩子的成长一切顺利。
  孩子出现问题,可能不是因为态度,而是其他原因。家长不要一味责怪孩子,要想办法和孩子一起进行时间管理,规划学习和生活。共创幸福的学习型家庭,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笔者设计了“新手家长亲子共读每日打卡表”,要求家长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15分钟,并坚持一学年;读书时不玩手机,不看电视,把阅读时长记录在表格中,有心的家长还可以记录阅读的书目及页码。另外,笔者不定期地举办家庭教育在线微讲座,要求全家一起收看,集体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家长和孩子接收的信息是一致的,信息对称了,教育就少了内耗,避免了因父母意见不一致导致的子女无所适从。
  三、愿景文化——君子当自强
  愿景文化,是家校共同设计的、告诉孩子“将走向哪里”的远景文化。班级建设之初,要进行目标管理,家校步调一致,才能化解教育矛盾,形成教育共识。为此,笔者为每个年级制定了家校共育的措施。一二年级:诵读经典和读整本书成为常态,每个孩子读书不少于50册;劳动、运动成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三年级:举办一次亲子“育德运动会”,感受亲情,学会互助;举行集体十周岁成长仪式,感受生长,学会感恩。四年级:人人会洗衣、做饭,能烧出四菜一汤。五年级:开展一次班级旅学活动;人均读书累计不少于200册,编辑一本学生习作集。六年级:举办一场与经典诵读相关的展示活动,制作一本毕业纪念册。
  通过建立目标的愿景文化,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有目标可循,每个人都为学生成长而共同努力。
  四、展示文化——勤耕方寸间
  展示文化,是开辟亲子活动阵地,汇学识、展才艺的自我展示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以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为出发点,而展示文化是打造班级软文化的核心阵地,制度的形成、文化的熏陶、心灵的共鸣,都是在此阵地营造的。
  笔者在班级设置“课前3分钟”“班级讲坛”,让学生说说成语、讲讲诗词、谈谈名著等,给学生自信表达的机会。(1)有主题。“课前3分钟”,学生结合所读书目、个人经历等设计内容,进行3分钟的演讲;“班级讲坛”,一个学期一个主题,如一年级的“我来讲成语故事”,二年级的“我说唐诗宋词”等,人人参与。(2)有準备。内容的选择、课件的演示、台词的撰写、声音的控制,乃至与学生间的互动,都要做充分的准备。(3)形式多样化。除了口述,还有视频、文艺表演、诗歌朗诵、知识竞答等,形式不单一,学生的创意不断。
  家校共育最见成效的是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这样的展示文化,从学生的展示发展到家长的论坛。家长论坛每两年轮流一次,既发挥家长的专长,又让他们体谅学校教育的不易。
  五、奖惩文化——润物细无声
  奖惩文化,是依据班规,以持续改善、比学赶帮为奖惩机制的班级管理文化。据心理学分析,一种行为只有让人得到好处,这种行为才能得到强化,并保存下来;没有好处的行为是很难保持的。建设班级文化,让学生展现才华,需要发挥班级奖惩文化的魅力。
  笔者特意刻制了班章,印制了奖状,对学生的优秀表现予以肯定。给认真听课的学生颁发“学会倾听”证书,给爱发言的孩子颁发“学会表达”证书,背古诗词、古文、读书达到一定数量,也会颁发相应的证书。另外,对学业出色的学生,颁发独家制作的“学习之星”奖牌,并写上一段颁奖词。
  想获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孩子的成长最具说服力。当学生在某一阶段达成目标时,除了颁发相应的证书,还会邀请家长参与颁奖仪式,见证孩子的成长。这个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建立情感链接的仪式,是班级文化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
  班级还制定了《学生校内惩戒规则》:“开具错误行为告知单→静坐反思5分钟→取消一次课间活动→背诵古诗词一首→收回奖状一张”等,在征求家长的意见后实行,颇有成效。
  六、评语文化——贤才添雅趣
  评语文化,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记录学生每一个高光时刻,形成私人定制特色的评价文化。同样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家庭文化,养出来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笔者创作的班歌《凤栖梧》,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及日常,写成歌词评语,用班歌的曲谱唱,以此激励士气。
  用评语描写出学生彼此间的不同,会激起学生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样的新型评语,就是换一种方式与学生、家长交流。一个班,6年,12个学期,12种方式,600余则评语,宋词、相声、藏头诗、山东快书、小古文等,这样的评语文化,能让学生记一辈子。   七、督学文化——正己以化人
  督学文化,是家长与老师以平等的身份沟通探讨,共同破解班级教育难题的家校协同文化。最好的教育方法,不是说给孩子听的,而是做给孩子看的。家长督学,成为家校共育成效新的增长点,也是班级文化深化的切入点。
  每月,家长和班主任交流两次班级学习状态、家长教育状态,家长参与学生活动一次,听老师开课一节,和学困生家长交流一次,检查学生行为规范一次,给班级提出建议一条等。这样的督学,家长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为班级献计献策,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发现学困生苗头后,老师首要的就是找家长。第一次找家长一定要有仪式感,班主任和“督学们”一起准备好孩子的作业本、课堂表现照片等,约好时间,请家长到校。正式的邀约、准确的表达、有效的策略,家长自然十分信任班主任。
  班级秩序的建立、班级运行规则的构建、班级奖惩制度的建设,因为有了“督学们”的参与,成功为班级价值认同和品质提升做好了环境铺垫。
  八、爱心文化——厚德以载物
  爱心文化,是以爱为核心,以“日行一善”“月行一事”等为行动准则的学生育德文化。爱天下,方为大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爱心文化,一是爱语,語言上不说伤害别人的话;二是给予,行为上真诚付出。
  如“日行一善”,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好事。排课桌、捡纸屑、劝阻奔跑的孩子,这种举手之劳的感觉一定是知足而美好的。“早上好!妈妈,一天开心哟!”“晚上好!爸爸,您辛苦了!”这种晨省昏定的仪式感,就是最好的家庭文化。吃饭时,孩子的第一块菜夹给家中的长者;一名学生的腿受伤了,班级成立互助小组,扶助她上下楼;将废纸一张一张积攒起来,变卖后购置一些书本,捐给留守儿童。诸如此类,一点一滴的善,使博爱之心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悄然滋生。
  在拍学生集体照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孩子不会笑,面部肌肉不会向上运动。于是,爱心教育的第一课——“笑起来真好看”应运而生。一周的时间,不用讲任何道理,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起裂唇露牙,为人处世的观念变了,行为也就慢慢随之改变。
  总之,家校共育不只是好看的花瓶,班级文化不再只有光鲜的外衣,它们会内化为每一名学生的信仰,并逐渐沉淀为一种集体人格。这将是一个班级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苗宁,宫琳.给您一只金手指——父母教子百问百答[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04).
  [2]刘良华.新父母学校:刘良华家庭教育讲演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7).
  夏光清   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教师。曾获南京市“行知教学奖”,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省班主任国培计划培训专家。
其他文献
摘 要:契丹辽文化遗产资源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遗址资源、墓葬资源、建筑资源、科技资源等方面。如何对这些遗产资源进行利用,近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是当前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辽代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入手,分析内蒙古辽代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新与利用途径。   关键词:内蒙古;辽文化资源;利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
摘 要:檄文作为一种实用性文书,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具有震慑敌人、提升士气、为己方的军事行动提供道德依据和正当性的巨大作用。檄文通常在军事行动展开之前先行传至天下,担负着抢占道德制高点,在道德上压制敌人,以便扰乱敌方的任务。檄文作为军事文书,基本符合军事行动服从于政治利益的规律,而抢占道德制高点,则是在政治斗争当中占据先机的关键点。   关键词:檄文;道德;制高点;军事文书   中图分类号:G206;
摘 要:鄂尔多斯高原在战国时期处于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冲突地带。秦国为了防御游牧民族,开始在此修筑长城。到了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形成了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鄂尔多斯高原的战国秦汉长城,在中原王朝向鄂尔多斯高原扩张的过程当中,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此地的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人口的迁徙和分布上:因长城防御体系的修筑与维护的需求、边塞郡县等定居点的设立,中原王朝向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通过认真总结、系统思考、深入理解进行探索,让班级文化服务于班级的建设和发展,让班级文化将硬管理和软建设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校园内汇聚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这在改善教育环境的同时也为学校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近年频发的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处理工作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处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入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探讨公共危机事件下增强大
摘 要:《宋诗选注》作为钱钟书选编并注解的宋诗集,对于研究宋诗、“钱学”有着重要意义。选目所体现的“六不选”原则,极具个人风格的注解为学界所关注研究。选目几经删落修改,也被广为讨论。围绕着《宋诗选注》长时段的褒贬争议,可能并不仅仅是《宋诗选注》本身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学术生态与学林心态的折射。   关键词:《宋诗选注》;钱钟书;宋诗;“六不选”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众考古教育作为公众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考古学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对安徽大学本科生公众考古问卷调查,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公众考古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公众考古教育在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组织力度,完善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公共通识教育,丰富公众考古活动等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公众考古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当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班级管理的优化,以提升育人品质。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要结合基础学情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本文从民主决策、优化班级制度,精细管理、规范学生言行,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强调实践、深化育人内涵四方面,对如何优化班级管理、提升育人品质展开探讨。  [关键词] 高中德育;班级管理;育人品质  立德
[摘要] 相比较以往教学中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学生填鸭式地学,教师的耐心逐渐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消解,而项目课程呈现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教与学的单向关系,实现交互、融合,有助于教师在全新的课程生态下得到充分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项目课程;教师;教师成长  一、项目课程的内涵及教学价值  1.概念解读  项目课程,又称为STEM课程。它是一种随机课程,是学生围绕一日生活中某个
[摘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给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开展增加了难度。我校结合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任务, 实行“导师制”模式的全员德育,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学校德育成效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心理健康;导师制;全员德育 ;德育模式  教育部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