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具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具是辅助教师教学或学生理解数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强化教具的多元应用,发挥其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如何创新应用教具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具;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81-01
  在新课标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而当下许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常常只注重“粉笔+黑板”、PPT展示等教学工具的应用,使得学生常常只能够观察却无法真实地体会和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兴趣。而如果可以灵活地运用教具,则可以彻底弥补上述教学方式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心愿,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会产生积极影响。
  1.巧借教具,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尤其是此时会更多依赖于感性思维去认知和理解外在事物,但是小学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比较强,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具为学生阐述这些数学知识,非常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教具一般是由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实物所构成,可以对某些数学概念或模型等进行直观展示,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这些课堂教学知识的兴趣,满足他们探索新知的探索欲。
  例如,在学习“认识数字”部分数学知识期间,由于数字本身是一种符号或参数,抽象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单纯为学生介绍这些抽象数字知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正方体或小木头棒等一些教具,如引导学生利用小木头棒拼凑成“3”这个数字,使学生可以掌握“3”的具體书写方式。然后再为学生展示3个小正方体,询问他们数一数这是几个正方体,这时候学生会快速回答出是“3”个,这种课堂教具展示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可以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特别是通过教具在课堂中的引入,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导入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当中,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深化他们对这些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2.巧借教具,突破课堂学习难点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数学知识的积累量比较有限,所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包含着大量抽象性、综合性与繁杂性比较强的数学概念、公式、定律或规律,这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如果教师采取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耐心地讲解各种抽象性很强的数学知识,那么不仅会占有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样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如果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直观性比较强的教具,那么可以显著降低学生理解抽象数学概念或问题的难度,提高学生课堂听课的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突破数学课堂学习难点。
  例如,在“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关系”部分数学知识期间,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没有发展成熟,所以很难通过想象而意识到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针对这种情况,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地运用教具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具体就是首先为学生准备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底面积和高保持一致)。假设可以忽略它们的厚度,那么将圆柱体灌满清水后,就可以以水的体积衡量圆柱体的体积。然后将该圆柱体中的清水倒入空心的圆锥体中,学生可以清楚地发现圆柱体中的清水可以倒满3个空心圆锥体。通过该种教具展示方式,可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圆锥体体积的3倍是圆柱体的体积。在学生具备该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通过公式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基本数学计算公式。
  3.巧借教具,提高课堂动手能力
  针对小学生而言,其自身的认知规律主要是从具体、直观的事物逐步过渡到侧重抽象逻辑的数学概念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辅助学生理解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中要注意应用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辅助他们理解相关数学概念。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教具理解数学概念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教具,以此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理念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及两位数以上的减法”部分数学知识时,学生会碰到“错位”这一抽象性比较强的数学概念,这一数学概念很难通过讲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以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地利用教具来辅助他们认识和掌握“错位”这一概念。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3捆小木棒,每捆10根小木棒。针对“30-6=?”这道数学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30”个位上是0,0<6,所以需要从十位上“借位”,即从3捆中拿出一捆,并从中抽出6个,剩余4个,这时候还剩余额外的2捆,最终总数就是24根。借助这种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切实掌握“错位”这一数学概念,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具是辅助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知识或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具应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学习难点以及提高学生课堂动手能力等方面,最终利用教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不论是那个阶段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可以说朗读对于语文的教学和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指导学生怎样去进行朗读以及默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具有深刻的道理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文章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朗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多读几遍能够很好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逐渐普及到各地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中。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优势,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抓紧一切碎片化时间学习,最大化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成绩。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数字化教学;物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骨髓形态和免疫表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和信息服务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其不断更新信息服务理念与模式,开展更有效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心,语文教学应首先重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应力求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文章从自主阅读、自主交流、巧妙引导等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对小学语文阅读有效课堂构建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
摘 要:在小學体育教学中,足球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将足球项目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足球训练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在引入足球项目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实施教学,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学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意义;引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放射性核素显像表现为“温结节”的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ECT表现为“温结节”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判定结节良恶性,并与
摘要:数学是一门相对其他学科来说稍显抽象的学科,单纯的小学数学教学难以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也难以通过日常的数学课堂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不能通过日常的学习掌握探索数学奥秘的方法。造成了部分学生由于不理解数学导致了成绩不理想的状况。其实数学这门学科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数学应该以数学文化的形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能够学到数学知识,更能体味到文化的感染。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将数学文
目的:探讨TCF21与KISS-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关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实时PCR检测原发未转移肾癌和原发伴转移肾癌组织中TCF21和KISS-1的表达。应用RNA干扰技术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