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凭借,高效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对文本全面而深刻的阅读。如何才能进行成功的文本阅读教学呢?我觉得成功的文本阅读必须关注“我”,即要读懂文中的“我”、读近文后的“我”(作者)以及读出生活中的“我”。这样的文本阅读是知识的理解、情感的熏陶,又是精神的融合、超越,甚至是人生境界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阅读 关注 “我”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凭借,高效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对文本全面而深刻的阅读。如何成功地进行文本阅读呢?我觉得文本阅读必须有“我”,即要读懂文中的“我”、读进文后的“我”(作者)以及读出生活中的“我”。下面我就以教学《呼兰河传(节选)》为例,来谈谈这个话题。
读懂文中的“我”
读懂文中的“我”,就是以作品中的人物——“我”为切入口,走进文本,了解文本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手法,体味语言风格,把握文本主题等。通常需要讨论这些话题:“我”是谁?“我”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我”有哪些活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生活有怎样的特点?“我”的情感如何?文中是如何表现“我”的生活和情感的?……阅读《呼兰河传(节选)》,我们可以读出“我”是一个孩子,“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成天在祖父的大花园里玩耍和“劳动”,大花园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童年的“我”是一个单纯、对一切新奇、调皮好动的孩子。如:“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我”观察蝴蝶只看大小、判断好坏只看颜色是否鲜艳,这些生物在“我”的眼里,除了外形的区别,其它好像是一样的了,这就写出了孩童单纯的眼光。文中的“我”是自由的、快乐的、贪玩的,没有负担,没有忧愁,向往着一切美好、健康的东西。文章28节就很好地表现了“我”的自由。特级教师潘文彬在教学中是这样分析的:这里用了排比的手法,借助“……了,就……”“愿意……就……”这种独特的、儿童说话时常用的句式,借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我”在后花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阅读文本,巧借“我”(人物)来突破,既关注文本内容、又关注语言表达,“言”“意”并重,就走进了文本阅读的深处。
读近文后的“我”——作者
歌德曾经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我们阅读经典文本,就必须带上那一只能够看透纸背的眼睛。
读《呼兰河传(节选)》,如果只读出“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幸福,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须透过文中的自由、快乐、幸福看到一个并不自由、快乐、幸福的萧红,这样的文本阅读就是走进了文本的背后。
如何来深入作家的精神世界呢?茅盾先生曾评价《呼兰河传》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用茅盾先生的评价来审视我们阅读的文本,我们会轻易地发现其中的差异:《呼兰河传(节选)》中写的尽是“我”的自由、快乐、幸福,哪有“凄婉”的影子呢?是茅盾先生的认识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阅读太过肤浅?冷静思考,我们会发现,在选文中我们读到的只是萧红的部分生活,也可以说是她幸福记忆中的生活。那么,现实生活中萧红的“凄婉”经历有哪些呢?借助资料,我们可以还原出她的人生“苦难”:一、幼年的惨痛生活。“幼年的萧红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温暖,虽是家中的长女,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她反而受尽家人的冷漠与欺凌。”“萧红9岁丧母,父亲性格暴戾,继母也经常虐待她。只有从祖父那儿才能得到一丝人间的温暖和关爱(也就是选文中所写)。”(百度百科萧红)在《呼兰河传》的结尾她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童年生活留给年幼萧红的是无法摆脱的压抑和孤独。二、婚姻生活的不幸。与汪恩甲的结合(父亲包办的婚姻)让她尝到了始乱终弃的苦痛,“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萧红)与汪恩甲一起到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近产期,由于汪恩甲没有足够的钱交给旅馆,弃萧红而去。”(百度百科萧红)与萧军的天赐良缘最终也变成了一段爱情的悲剧。“他们两人结合后,生活极度困难,在同甘共苦中互相搀扶着前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性格间的差异愈加凸现出来,冲突也日益加剧。”(百度百科萧红)最终,萧红还是选择远赴他乡,离开萧军。三、时代镌刻的苦难。萧红的痛苦也是时代在她身上烙下的印记。20世纪前半叶,整个中国浊浪滔天,民不聊生,萧红也未幸免于难。“从十七八岁到三十一岁去世,萧红在每个城市住过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即使是在上海这一座城市,她还搬过七八次家。”(百度百科萧红)长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让这个内心柔弱的女子备尝人生的辛酸。萧红人生的苦难经历是她创作《呼兰河传》的精神动力,正是因为在现实中得不到自由、快乐、幸福、健康,她才在作品中、记忆中去搜寻,去描绘。了解萧红的苦难经历,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文中的自由、快乐、幸福并非是萧红人生的全部。相反,它却折射出萧红人生深重的苦难。钱理群教授在《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中说:阅读中“当发掘灵魂的深,挖出隐蔽的恶的同时,也必然遭遇同样深藏的善。人性的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本来就是难解难分的,纠缠为一体的。”用钱教授的话来审视本文,我想,我们在读出萧红自由、健康、幸福的时候也一定会遭遇她的苦难,二者在萧红的身上是纠缠在一起的。
文本阅读要读近文后的“我”(作者),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需要我们“再现经典诞生的历史语境,从作家的世界观、人生经历、创作理念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出发”,才能还原作品真实的面貌,才能得出确切的解读。
读出生活中的“我”
文本阅读,阅读者“自身的视域与文本视域会有一个激励碰撞的过程,困惑、费解、怀疑等阅读心理与愉悦、相知、通透等交织在一起,促使接受者(阅读者)思索、探寻,直至达成两种视域的融合乃至超越。”阅读《呼兰河传(节选)》一文,我们也应该做到“这两种视域的融合乃至超越”。
我们读《呼兰河传(节选)》,能不能读出生活中的“我”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不会重涉萧红的生活,体验她的苦难,但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挫折、坎坷,我们可能会跌倒,甚至会被击垮。面对这样的生活考验我们该怎样抉择?是屈服、逃避还是勇往直前?刘亮程说:“文学,就是在为我们的精神,创造一种绝处逢生。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在《呼兰河传(节选)》中,我们能找到这种“绝处逢生”的精神:在人生逆境中,只要我们向往自由、快乐的信念不被击碎,我们心中的太阳不被遮蔽,我们就可以像萧红那样,在苦难中用内心的自由、光明烛照生活的黑暗,驱赶人生的阴霾,追求事业的成功。这样,我们就有了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还有什么人生目标不能实现呢?
经典文本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深刻的文本阅读可以从文中读出生活中的自己,读出自己的生活,并能用文本的内容来审视自己的生活,获得独特的体验,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实现人生的超越。
文本阅读,有“我”更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欣艳.无我解读与有我解读——论文学经典阅读该当拥有的两种意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2(04).
[2]潘文彬.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潘文彬教学主张与实践智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百度百科.萧红:http://baike.baidu.com/view/9091.htm.
[4]钱理群.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5]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中心校)
【关键词】文本阅读 关注 “我”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凭借,高效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对文本全面而深刻的阅读。如何成功地进行文本阅读呢?我觉得文本阅读必须有“我”,即要读懂文中的“我”、读进文后的“我”(作者)以及读出生活中的“我”。下面我就以教学《呼兰河传(节选)》为例,来谈谈这个话题。
读懂文中的“我”
读懂文中的“我”,就是以作品中的人物——“我”为切入口,走进文本,了解文本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手法,体味语言风格,把握文本主题等。通常需要讨论这些话题:“我”是谁?“我”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我”有哪些活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生活有怎样的特点?“我”的情感如何?文中是如何表现“我”的生活和情感的?……阅读《呼兰河传(节选)》,我们可以读出“我”是一个孩子,“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成天在祖父的大花园里玩耍和“劳动”,大花园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童年的“我”是一个单纯、对一切新奇、调皮好动的孩子。如:“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我”观察蝴蝶只看大小、判断好坏只看颜色是否鲜艳,这些生物在“我”的眼里,除了外形的区别,其它好像是一样的了,这就写出了孩童单纯的眼光。文中的“我”是自由的、快乐的、贪玩的,没有负担,没有忧愁,向往着一切美好、健康的东西。文章28节就很好地表现了“我”的自由。特级教师潘文彬在教学中是这样分析的:这里用了排比的手法,借助“……了,就……”“愿意……就……”这种独特的、儿童说话时常用的句式,借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我”在后花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阅读文本,巧借“我”(人物)来突破,既关注文本内容、又关注语言表达,“言”“意”并重,就走进了文本阅读的深处。
读近文后的“我”——作者
歌德曾经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我们阅读经典文本,就必须带上那一只能够看透纸背的眼睛。
读《呼兰河传(节选)》,如果只读出“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幸福,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须透过文中的自由、快乐、幸福看到一个并不自由、快乐、幸福的萧红,这样的文本阅读就是走进了文本的背后。
如何来深入作家的精神世界呢?茅盾先生曾评价《呼兰河传》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用茅盾先生的评价来审视我们阅读的文本,我们会轻易地发现其中的差异:《呼兰河传(节选)》中写的尽是“我”的自由、快乐、幸福,哪有“凄婉”的影子呢?是茅盾先生的认识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阅读太过肤浅?冷静思考,我们会发现,在选文中我们读到的只是萧红的部分生活,也可以说是她幸福记忆中的生活。那么,现实生活中萧红的“凄婉”经历有哪些呢?借助资料,我们可以还原出她的人生“苦难”:一、幼年的惨痛生活。“幼年的萧红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温暖,虽是家中的长女,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她反而受尽家人的冷漠与欺凌。”“萧红9岁丧母,父亲性格暴戾,继母也经常虐待她。只有从祖父那儿才能得到一丝人间的温暖和关爱(也就是选文中所写)。”(百度百科萧红)在《呼兰河传》的结尾她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童年生活留给年幼萧红的是无法摆脱的压抑和孤独。二、婚姻生活的不幸。与汪恩甲的结合(父亲包办的婚姻)让她尝到了始乱终弃的苦痛,“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萧红)与汪恩甲一起到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近产期,由于汪恩甲没有足够的钱交给旅馆,弃萧红而去。”(百度百科萧红)与萧军的天赐良缘最终也变成了一段爱情的悲剧。“他们两人结合后,生活极度困难,在同甘共苦中互相搀扶着前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性格间的差异愈加凸现出来,冲突也日益加剧。”(百度百科萧红)最终,萧红还是选择远赴他乡,离开萧军。三、时代镌刻的苦难。萧红的痛苦也是时代在她身上烙下的印记。20世纪前半叶,整个中国浊浪滔天,民不聊生,萧红也未幸免于难。“从十七八岁到三十一岁去世,萧红在每个城市住过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即使是在上海这一座城市,她还搬过七八次家。”(百度百科萧红)长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让这个内心柔弱的女子备尝人生的辛酸。萧红人生的苦难经历是她创作《呼兰河传》的精神动力,正是因为在现实中得不到自由、快乐、幸福、健康,她才在作品中、记忆中去搜寻,去描绘。了解萧红的苦难经历,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文中的自由、快乐、幸福并非是萧红人生的全部。相反,它却折射出萧红人生深重的苦难。钱理群教授在《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中说:阅读中“当发掘灵魂的深,挖出隐蔽的恶的同时,也必然遭遇同样深藏的善。人性的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本来就是难解难分的,纠缠为一体的。”用钱教授的话来审视本文,我想,我们在读出萧红自由、健康、幸福的时候也一定会遭遇她的苦难,二者在萧红的身上是纠缠在一起的。
文本阅读要读近文后的“我”(作者),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需要我们“再现经典诞生的历史语境,从作家的世界观、人生经历、创作理念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出发”,才能还原作品真实的面貌,才能得出确切的解读。
读出生活中的“我”
文本阅读,阅读者“自身的视域与文本视域会有一个激励碰撞的过程,困惑、费解、怀疑等阅读心理与愉悦、相知、通透等交织在一起,促使接受者(阅读者)思索、探寻,直至达成两种视域的融合乃至超越。”阅读《呼兰河传(节选)》一文,我们也应该做到“这两种视域的融合乃至超越”。
我们读《呼兰河传(节选)》,能不能读出生活中的“我”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不会重涉萧红的生活,体验她的苦难,但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挫折、坎坷,我们可能会跌倒,甚至会被击垮。面对这样的生活考验我们该怎样抉择?是屈服、逃避还是勇往直前?刘亮程说:“文学,就是在为我们的精神,创造一种绝处逢生。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在《呼兰河传(节选)》中,我们能找到这种“绝处逢生”的精神:在人生逆境中,只要我们向往自由、快乐的信念不被击碎,我们心中的太阳不被遮蔽,我们就可以像萧红那样,在苦难中用内心的自由、光明烛照生活的黑暗,驱赶人生的阴霾,追求事业的成功。这样,我们就有了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还有什么人生目标不能实现呢?
经典文本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深刻的文本阅读可以从文中读出生活中的自己,读出自己的生活,并能用文本的内容来审视自己的生活,获得独特的体验,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实现人生的超越。
文本阅读,有“我”更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欣艳.无我解读与有我解读——论文学经典阅读该当拥有的两种意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2(04).
[2]潘文彬.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潘文彬教学主张与实践智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百度百科.萧红:http://baike.baidu.com/view/9091.htm.
[4]钱理群.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5]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