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方和这本书
  
  吴方生于1948年,44岁时出版《青山遮不住——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三年后因癌症去世。大学的同班同学传说:吴方写此书极苦,揣着馒头,成年累月泡在图书馆里。他原本是一个认真的人,这本纵览数千年的大作,简直就是用生命换来的。
  展读此书,我的感觉正如他引用的王献之那段话:“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所谓山,即历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川,即吴方给予的各种解说。这些解说往往出人意料,让我感到茅塞顿开,熟悉的文化现象随之呈现出新的面貌。山川自相映发,我的念头也此起彼伏,随手记下的就有六十余条。这是一段愉悦而坚实的阅读经历。
  顺着山川景色的比喻说开去,我近十年来埋头研究地质板块,关注暴力和财产之类的硬力量,只问利害关系,不睬风花雪月。看吴方的文化研究,除了山脉河流之外,还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秋月春风,比我关注的领域开阔多了,丰富多了,也复杂多了。不过,说到山川走向之类的基本架构,我还可以从地质学的角度多几句嘴,算作阅读吴方的心得,或许还能充当这本书的导读。至于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吴方的原意,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借题发挥,读者浏览之后自能判断。
  
  中国文化的姓名
  
  读吴方的文化史,我体会到他写作中的一个困难:核心概念选择的困难。
  谈起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十年来,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封建文化”。这个命名源自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出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主流历史观。但吴方使用这个概念时很谨慎,我甚至觉得他在回避这个概念。
  任何文化体系,必定有一个支配者。如果说西周文化的主导力量是封建贵族,西周文化在各方面表现出封建贵族的口味,吴方显然是赞成的。他在书中也使用了“周代封建文化”这个说法。可是,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汉朝又承袭秦制,秦汉文化还能叫封建文化吗?吴方说:“旧的封建贵族势力已在秦汉之际瓦解”,“皇族子弟虽分封王侯,却并无实际责任与势力。”封建势力如此之弱,自然不能成为文化的主宰。可是,不用封建文化这个概念,又该如何称呼秦汉以来的传统文化呢?
  吴方煞费苦心。书中出现了“强制性文化”、“专制秩序”、“文化专制主义”、“以权力为中心的文化秩序”、“古代的‘军国主义’”等等说法。吴方说汉朝“主要的文化创造活动围绕着帝国体制而进行”,明朝文化是“国家导向”的,“清代社会的主导文化行为,建设和破除、提倡和禁止,都是在以皇权为核心的大一统模式内塑造的。”
  这么多说法,到底有没有一个统称呢?吴方没有给出来。
  假如吴方活到今天,修订再版这本书,我会建议他考虑我找到的概念:“官家主义”。我认为,秦汉以来,在中国“主义”的,说了算的,起主导或支配作用的,正是官家集团。中国是官家主义社会,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官家文化。
  官家,《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旧时指官府。2、古代对皇帝的称呼。《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还包括:3、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
  在这个概念里,我们既可以看到皇权,即所谓王法,也可以看到各衙门的部门利益,即所谓土政策或部门立法,还可以发现官吏们的个人私利,即大大小小的潜规则。这三者之间既合作又争夺,形成各自的地盘,为中国社会和文化秩序立法定规。官家概念的多义性,使我们既能确认整体特征,又能拆解内部结构。
  官家集团是由暴力集团发展而来的。几乎每个朝代的创建者都是某种暴力集团的首领,他们率部打天下,然后称帝封侯坐江山。皇家贵族再雇佣代理人即各级官吏替他们治理天下。官家集团掌握的核心资源就是暴力。“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条在中国历史上通行的元规则,决定规则的规则,保证了官家在社会文化秩序方面的主导权,至少确保了否决权。
  
  主导者如何发挥作用
  
  官家集团如何主宰文化的发展?吴方有精确详细的描述。
  商鞅三见秦孝公,第一次讲“帝道”,说得孝公直打瞌睡。第二次讲“王道”,即德政那一套,孝公仍不感兴趣,以为不切实用。第三次讲“霸道”,秦孝公“语数日不厌”。吴方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官家集团的首领,如何在比较中选择了法家文化。反过来,如果谁抗拒改造,官家可以使用暴力,焚书坑儒,直截了当地剪除异己。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体现了官家的选择。皇帝认为儒家最有助于长治久安。可见儒、道、法,连同外来的佛教文化,都在官家文化的统摄之下,其兴衰演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官家选择的结果。
  科举制度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人的行为。这是官家选拔代理人的制度,考试内容则体现了官家的意识形态主张。在科举制度的引导下,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弥漫于官场内外,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尊奉这种价值的,可能名利双收;背离这种价值的,很难逃脱贫贱的命运。
  在比较软性的艺术领域,官家的支配作用依然强大。
  吴方说,汉朝艺术以讲究富丽矜夸的宫廷尊贵需要为主导,如绘画和大赋。元朝的艺术风格,由清雅转向粗犷的华丽装饰,体现了游牧民族统治集团的口味。
  官家搞文化的优势在于组织的力量。这种力量擅长搞工程,例如紫禁城、颐和园、御用瓷器、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等。如此耗费巨大的文化工程也只有官家才搞得起。由此也可以解释,官家的文化工程,为何具有壮丽、雄伟、宏大而精致的特色。
  清代考据和文字学的高度发达,一方面起源于对明朝空疏之学的不满,另一方面来自官家文字狱的挤压。两股力量会合,形成了清朝在规范和约束之下发展的精神世界,狭窄而深入,繁缛,堆饰,拘谨,精细,虽不能开辟文化新天地,却把前人开创的事业做得细致完美。
  在官家集团内部,士大夫的文化创造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们用诗词散文等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精微的人生体验。即使晚唐的诗风,悲凉颓唐的意境,唯美与享受的风气,在吴方看来,也是被迫内向开掘的产物,折射出政治进路的挫折和无奈。
  士大夫充满矛盾的人生体验还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和宗教。
  吴方说,中国士大夫的人生哲学分为两部分而互补,进取和退隐,入世与出世,杀身成仁与保全天年,好像天平的两端时时摇摆,禅宗正为后者提供了理论支持。老庄关于出世的思想,也成为士大夫人生进退、心理平衡的重要环节,形成儒道互补的基本模式。
  士大夫在精神领域的创造,既有时代性和阶级特色,又包含了人类共通的深刻经验。
  
  官家之外的创新
  
  吴方这本书,我读到元朝,经过多次重复,才意识到内在的路数。在他的笔下,每个朝代都面临一个问题:谁在选择文化?谁需要?谁供应?谁主宰?
  譬如元朝,贵族统治集团自然是文化的主宰者。但在他们之外,市民也需要娱乐,都市平民对戏曲和说书有浓厚的兴趣,而读书人的传统仕进之路几乎断绝,于是,大量的文人进入戏曲创作领域。有需求又有高水平的供应者加入,元曲便雅化、深化,形成一座文化高峰。在仕进之路断绝的背景下,元朝的文人画自写胸中丘壑,求神似不顾形似,也达到了隐逸之气的高峰。
  明朝的市民和市井,产生了成就甚高的戏曲和小说,这些都是新东西。尽管新得有限。毕竟中国的市民尚未长大,新的文化也长不大。清朝的开创性文化成就,或是前朝遗民创造的,或是西方激发的。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聊斋志异》和《红楼梦》,都是官场之外的富于叛逆性的产物。
  从源头说起,《诗经》中最精彩的篇章就是民间的歌谣。春秋战国王纲解纽,统治集团的控制能力下降,中国便进入了最具文化创造力的时期,百家争鸣,孔夫子就是第一位一鸣惊人的民间教育家。秦汉大一统,文化成就乏善可陈,民间的汉乐府和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那时的文化精粹。魏晋南北朝又是官家控制能力薄弱的时代,也是中国哲学和文学发展的一座高峰。
  除了各种民间力量,非官方的力量还包括外来文明的影响。佛教文化自不必说,西部和北部各民族的音乐、歌舞、饮食、服装、建筑等等也全面融入了我们的文化传统。晚清以来,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科学、民主、大工业、现代化,都是中国文化之外的新东西。中国文化史在外来文明的刺激下揭开了新的一章。
  
  王朝循环问题
  
  这本文化史追溯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还有在此基础上孕育的心理体系,包括风俗、道德、法律、信仰、知识、艺术等等。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例如生产工具,农耕技术,在千年的时段内大体是稳定的。这部分内容,吴方主要放在先秦部分讨论。秦汉之后重点就转向了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生活秩序。这种秩序两百年左右重组一次,形成醒目的王朝兴衰和治乱循环,吴方称其为中国历史的“定势”。
  为什么会有这种循环?官家主义的说法可以解释一半。
  如果把汉朝比喻为一家股份公司,皇帝就是最大的股东,就是董事长。追随他打天下的贵族就是小股东。皇家贵族雇佣官吏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即大大小小的经理。官家集团的内部矛盾在于:条条块块和各级代理人,都倾向于扩张自身权力。在与皇帝的博弈中,衙门和官僚个人掌握着实际操作者的信息优势,皇帝难以约束他们无孔不入的私利扩张。于是,谁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闹独立,闹分裂。只要有军队,就可以明目张胆地闹。没有军队,也可以阳奉阴违地闹,把中央集权闹得四分五裂,名存实亡。
  东汉和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就是官僚代理人闹成了贵族股东。他们借九品中正制操纵用人权,进而把持政权,成为占田受赐的世袭性股东,豪门士族也成为政治和文化的主导者。科举制推行之后,门阀士族的用人权削弱了,门阀制度在中国渐渐衰落,中国社会便有了更重的平民色彩。
  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可以看作官家主义中衙门即“条条块块”闹出的成就。各地军政大员大权独揽,军队对他个人效忠,权力世袭,条条块块发展成一个个独立王国,经理们成了一个个小老板,进而觊觎大老板的位置。清帝退位和民初军阀混战的直接原因也在这里。
  无论官家集团的哪一部分闹,最终目的还是瓜分地盘,占有民间创造的财富。儒家本来已经划分好民众与官家集团的利益边界,但在部门利益和潜规则的逐步侵蚀下,甚至在皇帝本人的侵犯下,边界的实际位置越来越偏离均衡点,生产集团最终承受不了官家集团的重压,流离失所,揭竿造反,社会秩序于是崩溃。
  总之,“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官家主义的内部矛盾和潜规则的存在,可以精确地解释“合久必分”:官家集团内部的均衡逐步遭到破坏,官家集团和生产集团的均衡逐步遭到破坏,皇帝和民众都无力抵抗权力实际使用者弥漫不断的蚕食,社会秩序必然走向崩溃。这种规律甚至可以借助博弈论用数字计算出来,我在《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中做过尝试。
  可是,为什么会有“分久必合”?在乱世之中各个暴力集团彼此竞争,某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终吞并群雄,一统天下,似乎有很大的偶然性。长久分裂下去,甚至像欧洲那样以分裂为常态,应该很有可能。那么,中国为什么统一过那么多回?这里是否需要引入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因素?儒家之道是否发挥了重大作用?地理因素又起了多大作用?吴方没有讨论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透。这意味着中国的文化史还将写下去,我们对自身的认识还将继续深化。
  (《青山遮不住——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吴方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4月版,48.00元。此书原名《中国文化史图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其他文献
姜德明先生1999年岁末出版了一本《书衣百影》(三联书店),以我之陋见与感觉,那是新时期第一本民国书影的刊出。其中收了俞平伯早年的两本诗集《冬夜》和《西还》。前者1922年出版、后者1924年4月由上海亚东书局印行。以个人的审美与阅读经验,论内容及装帧设计,《西还》尤佳。  《西还》的装帧、版式,是独一无二的。书为袖珍型三十二开横本、竖排,封面上有彩绘的苏堤小景。而最具特色的,是右边用很考究的紫色
这儿一颗星,那儿一颗星  杳不知前路;  这儿一团雾,那儿一团雾  晨光终难阻!  这是美国19世纪女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诗句。复校《西方哲学史》样书,工作到凌晨,键盘敲累了,脑子转不动了,就随手翻开这诗集。说起来,大学的美国文学课上我就听过狄金森的威名——为什么是威名呢?因为我那时从课堂上得到的印象是,这狄金森似乎与世隔绝、性格孤僻、专门写叫人看不懂的诗,若将其划进期末
这篇文章的正题引用六十年前的《文章》创刊号封三上端《编后》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最后一段为:“此外,还须一提的是本刊园地绝对公开,我们是文人,我们也曾体味到文人的一切苦难和压迫,我们将珍视每一滴文人的心血。”  《文章》创刊号编者所说的“珍视”,在卷尾由51则小讯息组成的《文人与文章》中。这51则小讯息,在现在弄中国现代文化尤其是弄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看来,几乎全是第一手珍贵史料。抄录一些如下。  ▲
每天早晨起床,尤其是冬天,第一件事常常是打开窗子,让新鲜空气进来。我忽然觉得,这是一个神秘事件——为什么外面的空气,会是新鲜的?  作为动物,人时刻都要呼吸。在这一进一出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变化。比如在东北的冬天,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屋子封得严严的,第一个起床的人从外面回来,会觉得浊气扑鼻,如果不马上开窗,简直会被憋死。对此,现在的小学生也能做出解释,因为人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有人生存的密封空
在浙江富阳渌渚镇上有一座太太殿,殿中央供奉的神像一副文弱书生的打扮,两旁书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忠孝岂为名传世”,下联为“礼义惟思利及人”。整个庙宇的规模不大,但是香火却盛,特别是每逢三月初三、九九重阳,来自本镇、外镇,甚至是外省市的朝拜者络绎不绝。  “太太”是江南民问对地方神灵的一种尊称,那么渌渚的太太殿里供奉的是谁呢?一个文弱书生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崇信呢?从楹联的内容看,这位神灵应该是一
面对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必须要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这个时代对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传授为主传统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需要的不再是网上也能随手搜到的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必须通过整合才能得到的有核心概念的完整的知识链以及由此得到的深度学习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广泛适应的学习”,以培养终身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一套“史家随笔”,作者有郭沫若、翦伯赞、吴晗、傅斯年、赵吉惠。傅斯年先生的一本题《出入史门》,收录内容包括三部分:1.直接与史有关的史学短文;2.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民族性的反思;3.有关社会、政治、文化的时论。编者吕文浩先生在《卷首语》中评价道,“在二十世纪中国的一流史家里,傅斯年是独特的。”“傅斯年在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最辉煌的贡献是,他树立了史料学派的大旗,写下
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美妙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亦即“世外桃源”,含蓄地寄寓了作者心中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社会给人以极美极深的印象,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无限憧憬。那么,这个理想社会究竟是何种社会形态?有何社会特征?在中国古代儒、道两个主流思想派别中,它符合哪家主张?  就笔者所见,一般涉陶选本皆泛泛而论,未作细究;只有个别选本的论述较为具体,认为其具有儒家“大同”社会的特征,是“大同”社会
2009年9月5日,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史专家卞孝萱先生遽归道山,享年86岁。站在讣告前,有震惊、有遗憾、有怅惘。正值上课时间,身旁人流如织,一种对于生存的荒谬感油然而生:你熟悉的人离去了,世界却岿然不动,运转如常。暑假前尚在学校图书馆古籍部见过卞先生,当时他精神健旺,依然是斜斜握着一支圆珠笔,专注地抄写资料。如今却已天人永隔,相见无期。  余生也晚,我入南京大学时,卞先生早已离休,且我在历史系,
走进本科同学的教室,和大家对话,非常高兴。说过这句话后,特别别扭,觉得这句话大概不能令同学们信服。这学期刚开始,可能上节课老师的开场白也是:非常高兴来给同学们上课。下节课老师也许还是这么说,成了一句套话。我想说,我不是在说套话,但怎么论证这是我的真实想法?还真是个挑战。大家先听听我的论证。  德国有一个大社会学家叫卡尔·曼海姆。曼海姆概括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别时说,传统社会的特征是确信,准确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