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西还》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德明先生1999年岁末出版了一本《书衣百影》(三联书店),以我之陋见与感觉,那是新时期第一本民国书影的刊出。其中收了俞平伯早年的两本诗集《冬夜》和《西还》。前者1922年出版、后者1924年4月由上海亚东书局印行。以个人的审美与阅读经验,论内容及装帧设计,《西还》尤佳。
  《西还》的装帧、版式,是独一无二的。书为袖珍型三十二开横本、竖排,封面上有彩绘的苏堤小景。而最具特色的,是右边用很考究的紫色丝线穿孔装订,给人毛茸茸的感觉,远远看去,真像山野上悬挂下来的一条长长的紫萝。
  俞平伯晚年说过,当年为郭沫若的译作《石炭王》作插图的、在抗战前病故的洪野先生,就是这本《西还》书装的设计者。这部诗集,如今已很难找到;初版本自80年代市面上就已经难得一见。我记得1996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过《中国新诗经典》,第一辑中有俞平伯的《冬夜》,但没有《西还》。
  俞平伯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是一位红学大家。而作为最早写白话诗、五四后就走红的诗人形象,慢慢被读者遗忘,就连《中国新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也未收进他的诗作。其实,早在1922年3月,他的第一部诗集《冬夜》就问世了。只要看看俞先生在《燕知草》自序中的表白:“此书作者亦逢人说梦之辈。自愧阅世未深而童心就泯,遂曰《燕知草》耳。”早年的俞平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纯真的童心,俨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正襟危坐的红学大师。
  《冬夜》问世后,朱自清评论说,俞平伯先生写出的诗“琅琅上口,有音节和韵律”。这评价认为他受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但俞平伯如果不精通西方诗歌的结构与修辞,也绝不可能写出像《西还》这样的诗集。叶圣陶在评价《俞平伯旧体诗钞》时,认为俞平伯后来写的旧体诗,正是由他的新体诗过渡而来。这是非常中肯的话。有二点足以佐证:一是他早年精通英文,与郭沫若、徐志摩、冰心一样受过欧风美雨的影响,晚年还时以读英文原版小说来消遣。二是他在《冬夜》自序中说:“我怀着两个做诗的信念:一个是自南,一个是真实。”他还说,“不愿做虚伪的诗,要自由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情。”
  读《西还》,我总深感它是俞平伯当年写的最率真、最具新诗味的一部诗集。之后,俞平伯在1925年12月,由当时的朴社又出版了一部用丝线装帧的线装本的诗集《忆》。这几部诗集的出版,可视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每一次翻到《西还》扉页上的两旬题词,都使我浮想联翩。“江南人打渡头桡,海上客归云际路。”这《玉楼春·寄莹环》中的二句诗,对仗工整,意境无限。俞先生是想把这两旬诗用来作为《西还》的引辞,就好似两只小蜜蜂把读者轻轻引入了俞诗的一片新田野。也可以说,这部诗集是俞平伯早年的一部日记体诗。把日记引入了新诗的天地,是俞平伯写新诗的一种独创。
  《西还》全书分三部分:《夜雨之辑》收诗47首,大都作于“人间天堂”的苏杭。此两地俞家都有祖传别业,杭州俞楼,尤负盛名,是俞曲园先生的旧居。《别后之辑》收诗38首,作于国外。另有《附录》,收《呓语》18首。这些诗与一年后按作者手迹影印的36篇诗的《忆》,同是新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贝。
  《西还》记录了1922年4月2日至11月17日作者的心路历程。作者在《西还前夜偶成》一诗中,用诗反映了当年的行程:
  船儿动着/只我最爱睡/一天要睡去大半天/船儿泊着/只我睡不着/一夜睡不到小半夜。(《吴淞夜泊》)
  写完《西还》,交付出版前,俞平伯还补充说,这些诗都是他在俄“皇后号”归舟中作的。《西还》之命名,即出于此。它是俞先生当年卧坐在一艘远航的轮船上,在海洋上与碧蓝的海水每日打交道时,在轮船的驶动中,从心灵很自然地抒发出的好听平实的歌。诚如唐弢所说:“但平易中别有一点缠绵情致,以言诗格,颇近于温、李一路,较诸‘新月派’中写情诸作,又是一番滋味矣。”这和俞平伯在《忆》里写儿童之天真,丰子恺为之画童心,均可视为中国新诗史上“无美不备,谁都爱悦”的纯真年代。
  作为“五四”后白话新诗的滥觞,俞平伯写作新诗是很早的一个,仅晚于胡适等人一年。不妨看看当年发表新诗的时间表:
  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发表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白话诗9首。第四卷第三号发了唐俟(鲁迅)诗3首。第五卷第三号发了女诗人陈衡哲新诗1首。第二年,即1919年1月,和当时的《新青年》相呼应的《新潮》月刊创刊,在这创刊号上,发表了康白情、俞平伯、傅斯年等人的新诗。
  再来看一看当年出版新诗集的时间表:
  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胡适的《尝试集》,这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1921年8月,上海的泰东书局出版了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紧接着,1922年3月,康白情出版《草儿》集。与此同时,俞平伯出版了新诗集《冬夜》。而在1922年1月,俞平伯就与朱自清、刘延陵等人一起,主办并以“中国新诗社”署名,编辑出版了《诗》杂志(月刊)。这应是中国第一份新诗的刊物。
  可见俞平伯不光写白话新诗早,在新诗集的出版上也仅晚于胡适与郭沫若,而且他还是最早主办新诗刊物的成员之一。
  胡适曾称自己的诗是“放大了的小脚”(把旧体格律比喻为妇女缠足受束缚)。而俞平伯以及康白情等受旧体诗的束缚就少些,于是他们的诗,相对就写得活泼、自由。胡适评俞平伯诗多哲理,康白情诗多记游。当年梁实秋、闻一多合出过的《草儿冬夜评论》,对俞诗有好评。胡风在1955年中国文联扩大会议发言中,称俞平伯的诗多封建气息,其实并不尽然。我想,这大概由于俞诗写的人生哲理,往往使人难解,尤其是写在《西还》中的诗。我读俞诗,总觉他有些诗,可称为中国象征派的先驱。如《忏语》:
  因为她的呻吟/倦极的我,已憎恨甜的梦,凉的席了/将来的你/如也有被迫着去呻吟的时候/千万记着/眼泪还是倒咽的好/心还是碎了的好/因微薄的声音/已把悲哀的种子/散遍你那兄弟姐妹们的心上了/这是一种罪过哟!
  当然,俞诗情调多感伤、怀旧,能体现“五四”昂扬之精神的不多。
  俞平伯这样的一个诗人,后来迅速地搁笔了。这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是值得研究的的一个“怪象”,我姑且把它称作“俞平伯现象”。究竟是缺少培育诗之土壤,还是诗人自己没有了诗的灵性?抑或是少了点能使思想和感情舒展的空间?我不得而知,有待专家研究!但我想,如果有机会翻一翻读一读俞平伯的新诗,一定会让人趣味盎然,想象联翩。因为他的诗随手拈来,在他心中,似乎无往而不是诗。
其他文献
媒体上不断见到农民工暴力追讨欠薪的事件,手头正好有个现成的例子。四川南充农民蒲正兴在西安打工,包工头欠他三千元工资迟迟不发,他在屡屡讨薪被拒绝甚至遭到殴打的情况下,于2006年12月8日用小刀刺伤包工头,并手持利斧在一座立交桥上劫持包工头女友,引起围观。民警闻讯赶到现场,对蒲进行劝说,但蒲情绪激动,不予配合,于是一位派出所副所长“果断出手夺斧,将歹徒制服,成功解救人质”。结果蒲正兴“被警方以绑架罪
随着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对论述文写作的关注,高中生的思辨性阅读和写作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重视。写作是个人生命体验的书写,也是一种责任,表现为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和洞察;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质疑、批判到融通的过程。但是让学生在写作中直面现实作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绝非易事。当下学生论述文写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论述文或化身为举例文,例子一站到底;论述文或化身为文艺腔的鸡汤文,辞藻堆砌,重感性轻理性,疏于逻辑思
萧乾先生不仅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记者、作家,还是一位思想十分活跃的学者。他的一生,都在为追求人类的真理而寻觅、思考。他不断地拷问社会、拷问历史,也拷问自己。直至他生命终结的前夜,这种思考仍然没有停止。  作为晚辈,我有幸在他的晚年经常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也常向他请教关于写作、关于思想、关于文化、关于哲学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和观念。记得在1996—97年之际,当时国内的文化界和学术界正在热烈地展望新世纪,
《“铁牛”的故事》,王公法、王志良写,余云鹏、蔡康非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第一版,彩色,0.12元。基本上采用无边界的构图 方式,文字量较同等篇幅的标准的上图下文的连环画要多,类似今天的图文书。  上海一家拖拉机厂的工人陈洪,下夜班的时候碰见农民给城市拉菜的拖拉机抛了锚,车厢里堆着满满的蔬菜停在路上,因为缺少零件而一筹莫展。他主动帮助修理,最后把自己崭新的自行车上的零件拆下来给拖拉机换上
1957年1月22日~26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中国哲学史座谈会”,有一百多位来自国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哲学家(主要是哲学史家)参加。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刚刚出台,学术界在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后,思想上的紧张得到了缓解。所以,这次会议的绝大多数参加者都能各抒己见,进行热烈的讨论,真正做到了畅所欲言。会后,《哲学研究》编辑部将发言稿和相关文章汇编为《中国哲学史问题讨论专辑》(北京,科学出
(美)德雷克·博克著 侯定凯译 2008年5月 34.00元  作者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达20年,是美国高等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这本书试图反思大学教育,思考大学现状的不足,认为大学没有达到社会赋予的使命,甚至没有达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人发展要求。既突出了本科教育在当今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也集中分析了美国大学本科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  (美)西德尼·M
我第一次看到康熙皇帝敬惜文字的庭训,是在法国作家让·马里·古勒,莫的《图书馆之恋》一书的扉页上。康熙说:  字乃天地间之至宝,大而传古圣欲传之心法,小而记人心难记之琐事;能令古今人隔千百年观而共语,能使天下士隔千万里携手谈心;成人功名,佐人事业,开入凭据,不思而得,不言而喻,岂非天地间之至宝?与以天地间之至宝而不惜之,糊窗粘壁,裹物衬衣,甚至委弃沟渠,不知禁戒,岂不可叹!故凡读书者一见字纸必当收而
(一)    在中国社会经历了近三十年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关系和城乡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在经济昂首前行的同时,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结构需要调整,关系需要理顺,而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这一现实需求的集中反映,既是执政党意志,更是包括各阶层广大民众的普遍心愿,显然,这也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保障。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篇大文章,一项大工程。无庸置疑,政府的立法是主体,需要将它
吕全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   2018年,在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标志我国第8次课程改革进入了“后新课改”时代。包括教育领域的所有改革无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课程标准一旦修改,则教材编写、教学实践、测量与评价等环节都无法作壁上观。如,继新课标版后的统编语文教材是一标多本后教育部直接
逄飞,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00年主持创办了致立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赢利性民间公益组织——一耽学堂,并担任学堂总干事。10年来,他与一批有志义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晨读运动,以及公益小组、现代义塾等项目。为传统文化重新在民间扎根,做了十分踏实而又极其有益的工作。    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再仅仅  停留在观念层面的宣传上    博览群书:进入21世纪以来,国学便具有了日渐复兴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