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介绍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办幼儿园面临的困境和政府积极介入与引導的具体举措,指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政策支持对民办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政府;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幼儿教育、追求教育公平已成为国民的共识。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公办园数量少.投入严重不足 一是市区公办园基本建于80年代或之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幼儿人园需求越来越大,但公办园的数量没有增加,出现入公办园难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当时幼儿园设置标准低.多数公办园园舍较小,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足,幼儿室内外活动面积小,幼儿户外接受日照时间短,无法满足幼儿成长和教育的需求。二是民办园园舍大部分为租赁或利用民宅及单位搬迁后改建,园舍结构不符合要求,缺少户外活动场地: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简陋,家园式办园居多,缺少应有的教学设施设备,安全隐患突出。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期望很高,但政府相应的政策和投入却很低,学前教育阶段的财政经费投入与其他基础教育阶段相比都相差较远。
2.师资素质不均衡,保教质量难以保证。我市幼儿园教师公办园学历合格率达90%以上,但民办园、农村园却很低.持有教师资格证的还不到总数的一半.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更少。全市幼儿教师中.公办教师比例太低,构成幼教队伍主体力量的非公办教师,以初高中毕业生和教师进修学校进修生为主,业务水平较差,缺乏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技能,加之绝大多数就职于民办幼儿园.缺少学习交流的机会,缺乏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必要条件,素质很难提高。有些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偏低, 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普遍没法解决。同时,由于公办园多年编制不足,教师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幼儿教师对其职业缺乏认同感,因此教师流动性大。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3.违背学前教育规律,“小学化”倾向突出。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争生源.迎合家长,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违反幼儿教育规律的现象,幼儿刚一入园就背上文化课作业负担,使孩子在人小学前就厌学,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据调查,70% 以上的民办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现象。
4.供需矛盾突出.优质园压力过大,无证非法办园现象严重 近年来,公办园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师资素质和保教质量上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家长在孩子入托中纷纷选择公办园,造成公办园班型过大,各项工作超负荷承载。由于公
办幼儿园的数量严重不足,产生了大量的无证非法办园机构。有的地区无证非法幼儿园6O多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0%。在农村,由于村办园较少,一些留守儿童,由于老人无接送能力.造成好的幼儿园由于远去不了、近的幼儿园质量不好又不想去的现象。供需矛盾紧张,也是农村幼儿入园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5.办园条件差距较大.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一是多数农村幼儿园、民办园的园舍窄小.设备不达标。有的租用民房或利用原有小学教室,设施简陋,教具、玩具和幼儿读物缺乏。二是保教工作欠规范,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班额超编现象严重,保教人员严重不足,大多数幼儿园每班仅有1名教师,还身兼数职 三是卫生保健工作不到位。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没有专职保健医生。四是消防安全不符合要求,设施设备不齐全.没有疏散通道、应急灯、安全出口等指示标志。
二、政府介入与引导
面对民办园存在的问题,政府不是否定民办幼儿园存在的价值,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规范和完善并举,积极介入和引导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一)规范办园行为
在放开民办园招生和收费政策,使民办幼儿园的运作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政府从80年代末开始相继出台和实施了《境外合作办学暂行办法》、《民办幼儿园申报暂行规定》、《民办幼儿园等级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效地规范了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时,成立了民办教育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加强对民办园的审批、年检、监督、管理和指导,形成了由教研、行政、督导三者齐抓共管的合力,使民办园从松散随意到逐步规范,从盲目无序到逐步有序地竞争和发展,从闭门办园到适度放开和参与新课程改革,从而为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宏观调控
1.逐步完善审批程序,适度提高办园门槛在民办园的审批程序上,根据事业发展状况,对新申报的幼儿园,政府严格按新标准严把审批关,确保民办园在办园条件上达到标准。对已审批的幼儿园则通过评估和年检等办法,对不符合办园条件、安全隐患多、办学质量低下、群众反映大的园所采取整改提高、年检否决等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全区民办园的办学水准。
2.政策支持,合理布点
根据学前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发展要求,按城市人口比例全区幼儿园总数须达到150所左右,才能保证学前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数量距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政府对有办园积极性、符合办园条件的个体和集团积极给予支持,如在合理规划幼儿园分布的基础上,为举办者选点办园提供信息参考;在评优、评先中,对民办园和公办园一视同仁;对申报区优质园,经评定符合标准的免交“滞纳金”等,从而不仅真正保护愿意投资幼教事业的举办者的积极性,而且有目的地引导民办园均衡和谐发展。
3.完善民办园的管理机制
根据民办园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及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管理办法,首先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做到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从而使责任落实到具体分管的部门与领导;针对民办园的办学行为、安全措施、教师与幼儿管理等,则依据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细则要求,与举办者签订安全合同,并要求通过行政部门的检查。这种建章立制,有力地推进了民办园的健康发展。
结语: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站,幼儿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幼儿教育,不仅是提升围民素质的重要一环。而且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成刚 提升办园品质,彰显办园特色--幼儿园发展规划研究[期刊论文] -学前教育研究2006(04) 10.3969/j1007-8169.2006.04.009
[2]蔡迎旗 "幼儿教育社会化"政策的解析[期刊论文] -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10.3969/j.1007-8169.2005.01.012
[3]吴立保 论对小城镇民办幼儿教育的社会支持[期刊论文] -学前教育研究2005(04) :10.3969/j.1007-8169.2005.04.004
关键词:政府;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幼儿教育、追求教育公平已成为国民的共识。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公办园数量少.投入严重不足 一是市区公办园基本建于80年代或之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幼儿人园需求越来越大,但公办园的数量没有增加,出现入公办园难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当时幼儿园设置标准低.多数公办园园舍较小,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足,幼儿室内外活动面积小,幼儿户外接受日照时间短,无法满足幼儿成长和教育的需求。二是民办园园舍大部分为租赁或利用民宅及单位搬迁后改建,园舍结构不符合要求,缺少户外活动场地: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简陋,家园式办园居多,缺少应有的教学设施设备,安全隐患突出。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期望很高,但政府相应的政策和投入却很低,学前教育阶段的财政经费投入与其他基础教育阶段相比都相差较远。
2.师资素质不均衡,保教质量难以保证。我市幼儿园教师公办园学历合格率达90%以上,但民办园、农村园却很低.持有教师资格证的还不到总数的一半.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更少。全市幼儿教师中.公办教师比例太低,构成幼教队伍主体力量的非公办教师,以初高中毕业生和教师进修学校进修生为主,业务水平较差,缺乏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技能,加之绝大多数就职于民办幼儿园.缺少学习交流的机会,缺乏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必要条件,素质很难提高。有些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偏低, 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普遍没法解决。同时,由于公办园多年编制不足,教师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幼儿教师对其职业缺乏认同感,因此教师流动性大。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3.违背学前教育规律,“小学化”倾向突出。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争生源.迎合家长,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违反幼儿教育规律的现象,幼儿刚一入园就背上文化课作业负担,使孩子在人小学前就厌学,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据调查,70% 以上的民办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现象。
4.供需矛盾突出.优质园压力过大,无证非法办园现象严重 近年来,公办园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师资素质和保教质量上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家长在孩子入托中纷纷选择公办园,造成公办园班型过大,各项工作超负荷承载。由于公
办幼儿园的数量严重不足,产生了大量的无证非法办园机构。有的地区无证非法幼儿园6O多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0%。在农村,由于村办园较少,一些留守儿童,由于老人无接送能力.造成好的幼儿园由于远去不了、近的幼儿园质量不好又不想去的现象。供需矛盾紧张,也是农村幼儿入园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5.办园条件差距较大.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一是多数农村幼儿园、民办园的园舍窄小.设备不达标。有的租用民房或利用原有小学教室,设施简陋,教具、玩具和幼儿读物缺乏。二是保教工作欠规范,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班额超编现象严重,保教人员严重不足,大多数幼儿园每班仅有1名教师,还身兼数职 三是卫生保健工作不到位。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没有专职保健医生。四是消防安全不符合要求,设施设备不齐全.没有疏散通道、应急灯、安全出口等指示标志。
二、政府介入与引导
面对民办园存在的问题,政府不是否定民办幼儿园存在的价值,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规范和完善并举,积极介入和引导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一)规范办园行为
在放开民办园招生和收费政策,使民办幼儿园的运作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政府从80年代末开始相继出台和实施了《境外合作办学暂行办法》、《民办幼儿园申报暂行规定》、《民办幼儿园等级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效地规范了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时,成立了民办教育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加强对民办园的审批、年检、监督、管理和指导,形成了由教研、行政、督导三者齐抓共管的合力,使民办园从松散随意到逐步规范,从盲目无序到逐步有序地竞争和发展,从闭门办园到适度放开和参与新课程改革,从而为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宏观调控
1.逐步完善审批程序,适度提高办园门槛在民办园的审批程序上,根据事业发展状况,对新申报的幼儿园,政府严格按新标准严把审批关,确保民办园在办园条件上达到标准。对已审批的幼儿园则通过评估和年检等办法,对不符合办园条件、安全隐患多、办学质量低下、群众反映大的园所采取整改提高、年检否决等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全区民办园的办学水准。
2.政策支持,合理布点
根据学前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发展要求,按城市人口比例全区幼儿园总数须达到150所左右,才能保证学前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数量距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政府对有办园积极性、符合办园条件的个体和集团积极给予支持,如在合理规划幼儿园分布的基础上,为举办者选点办园提供信息参考;在评优、评先中,对民办园和公办园一视同仁;对申报区优质园,经评定符合标准的免交“滞纳金”等,从而不仅真正保护愿意投资幼教事业的举办者的积极性,而且有目的地引导民办园均衡和谐发展。
3.完善民办园的管理机制
根据民办园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及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管理办法,首先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做到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从而使责任落实到具体分管的部门与领导;针对民办园的办学行为、安全措施、教师与幼儿管理等,则依据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细则要求,与举办者签订安全合同,并要求通过行政部门的检查。这种建章立制,有力地推进了民办园的健康发展。
结语: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站,幼儿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幼儿教育,不仅是提升围民素质的重要一环。而且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成刚 提升办园品质,彰显办园特色--幼儿园发展规划研究[期刊论文] -学前教育研究2006(04) 10.3969/j1007-8169.2006.04.009
[2]蔡迎旗 "幼儿教育社会化"政策的解析[期刊论文] -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10.3969/j.1007-8169.2005.01.012
[3]吴立保 论对小城镇民办幼儿教育的社会支持[期刊论文] -学前教育研究2005(04) :10.3969/j.1007-8169.2005.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