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和九年,上巳吉日,少长成集,曲水流觞,赋诗成集,羲之作序。在一觞一咏之间,人人微醺之境,俯仰天地,情随事迁已为陈迹,于是信手书之,慨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成就千古名篇。一篇《兰亭序》,论文,当属古之骈文典范;论书,历代无出其右。唐太宗曰:“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然茧纸手迹已殉昭陵,虽太宗先祖论之“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后人不得而知,仅能视唐摹本为珍品,其中尤推“神龙本”而揣度之。虽为“下真迹一等”,但不失羲之笔法灵动,左右映带,绞转摇曳,神清骨秀。宋代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写道:“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正是这可人意一字一笔,让后世不计其数的人为之顶礼膜拜,“夕惕不息,仄不暇食”。
吾仅以平日膜拜临习之体会,略叙一二。习字之初,必从其笔法人手,着眼于点画的细微之处,体会起收使转的笔锋路径,感受不同提按在宣纸着墨的痕迹。曾经有人比喻点画在汉字中的表象:“点为字的眉目,横竖是身体躯干,而撇捺是字的手臂、翅膀。”的确,字如人,一点,俯仰之间,似一颦一笑,眉目传情;一横,长短有别,如肩膀承载上方压力,护佑下方笔画;一竖,悬针垂露,皆为一字中坚;而一撇一捺,恰如张开的手臂,摇曳的舞姿,飘逸的气度,顿时生情。翻开《兰亭序》,字字珠玑,恰如灵动的舞者,在行列间侧媚多姿。这众多的秀美点画当中,吾最爱那散淡情怀的撇与捺,“飘若浮云,矫若蛟龙”想必也是多因为或柔软或坚硬或锋芒毕露或含蓄内力的撇捺造成的吧。
“撇”,永字八法谓之“掠”,如飞燕掠檐而下。简单地就其形态进行分类,如长撇与短撇、竖撇与平撇等,无论何种形态,皆要送力于笔端,且要果敢提笔,“左出而利”。
长撇,收笔回锋,如《兰亭序》开篇首行“岁在”的“在”,行笔稍缓,厚重端庄;“不知老之将至”的“老”字,中间一笔行笔明显加快,末端驻笔,呈现弩张之力;“悲夫”的“夫”字则行笔更加疾速,收笔回锋并带出上挑笔锋。收笔出锋的长撇更加多见,如“暮春”的“春”字,长撇竖直而下,飘逸绵长之感;“少长成集”的“少”字,长撇为主笔,略微轻落入笔,接着逐步按下笔锋,送至快收尾处瞬间转换为提笔出锋;“映带左右”中“左右”二字,同为长撇,但粗细长短变化迥异,顺直弯曲相对,求变而勿平;“今之视昔”的“今”字,上部伸展,下部往中间收紧,长撇极有分量,起笔锋从右上进入迅速右顿,转锋左下重按,强势出锋,厚重又不失妍美。
短撇,一类藏锋入笔,出锋收笔,如“永和九年”,短短四字之中每个字都有短撇出现,“永”字两个短撇角度不同,左斜右平;“和”字两撇,首笔横势,如鸟啄势,动感强,另一小撇带挑,是行书的常用笔法;“九”字撇为主笔,重按缓行;“年”的第一笔为小撇,向右下方重按后快速向左方撇出。一类露锋入笔,回锋收笔,如“俯仰一世”,“俯仰”二字的单人旁皆为此类笔法,因二字上下相接,同样轻重变化有差。
此外,多撇同现时,主要以短撇的组合为主。两撇者,双人旁,如“暂得于己”的“得”字,已将两撇变化为点来表现,流畅飘逸;三撇者,竖向构成,如“齐彭殇”的“彭”字,三撇相连如高山流水,淙淙而来;横向构成,如“惠风和畅”的“畅”三撇间隔不尽相同,方向各异,前两撇回锋隐带,第三撇提笔快速撇除。
提及“捺”,永字八法中捺笔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纵观羲之兰亭,“捺”笔可谓姿态万千。从“捺”的倾斜角度来看,大致可分为斜捺与平捺两类。
在“斜捺”中,以向背区分,有“正捺”与“反捺”之异。
“正捺”多为逆锋轻落,顺势铺豪缓行,及至捺角或收或放。收,为回锋,收笔处含蓄沉稳,力量内裹,优雅端庄,如开篇首行“暮春”二字,字取斜势,捺之厚重使字斜而不倒,同类者如“天朗气清”的“天”字端庄大气,“畅叙幽情”的“叙”字捺角拉长似娓娓道来之意,“夫人之相与”的“夫”字轻快跳跃呼之欲出。放,为出锋,收笔处蓄势而发,力注笔端,开篇首字“永”,轻入重按,圆润饱满,收笔快速出短锋;再如“又有清流急湍”的“又”字、“激”字;又如“夫人之相与”的“人”字,并没有明显的捺角,形如兰叶,劲健爽利;更如“悲夫”的“夫”字,最后一笔明显地感受到力发干钧,悲凉之情倾泻而出。还有一类,收笔回锋之意,但笔锋并未回入笔画之中,又似向下出锋,如“终期于尽”的“终”字,“死生亦大矣”的“矣”字,这一类的捺法,集中于《兰亭序》的后部,可以推测,此时羲之寓情于景,“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岂不痛哉!”悲痛之感流露笔端,疾笔劲书,也无怪乎出现“回而不收”的连带笔意了。
“反捺”,与“正捺”相背,多数呈现向上弯曲的弧度,视其长短而分。《兰亭序》中,长反捺如“少长成集”的“长”字,提起笔尖轻快的划过纸面,而“丝竹管弦之盛”的“之”字,与厚重的“盛”字相接,最后一笔重按回锋;“足以极视听之”的“足”字、以及“趣舍万殊”的“殊”字,“欣其所遇”的“欣”字、“不知老之将至”的“不”字,虽俯仰之势各异,皆为重按后轻提,似抽出一缕笔锋,又似鹰隼之尾翼。短反捺,看似更像变化成一个“点”,“映带左右”的“映”字、“感慨系之矣”的“矣”字,以及“后之揽者”的“后”字,如坠石落地,掷之有声。
论至“平捺”,大致有两种,一为“之”字的捺,一为“走之旁”的捺。《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中,二十个“之”字姿态迥异,像赋予生命的律动,坐卧行走,歌舞跳跃。如“暮春之初”的“之”规矩沉稳,收笔回锋内隐,取扁势;“品类之盛”的“之”轻快流动,捺似横画为静,与上面三点跳跃之动相对比;“感慨系之”的“之”字形取长势,第二笔顺流而下,收笔笔锋似乎停留在轻微开叉的状态;“向之”的“之”为遮盖下面的字而重笔铺毫,行笔中没有明显提按,出锋时突然将笔提起,微露尖。而“走之旁”的捺,作为平捺的代表,收放各异。收者,如“游目骋怀”的“游”字、“修短随化”的“随”字、“死生为虚诞”的“诞”字,皆回锋收笔,且在捺角处轻微捻管,易出现较为平整的收笔。放者,如“趣舍万殊”的“趣”字,一波三折,活泼上扬;“情随事迁”的“迁”字,用笔较轻,收笔处轻提出锋,微微露出锋尖。
撇捺各有意趣,加以组合则变化无穷矣。一撇一捺为“人”。窃以为,在《兰亭序》以及其他羲之墨迹碑帖中,“人”字头,最能体现飘逸张扬的气度,或许这一撇一捺骨子里就带着魏晋文人恬淡散逸、放浪形骸的性情吧。长撇虽舒展飘逸,却力达撇尾,其捺笔收笔处皆为回锋,与撇相对。如篇首“会于会稽”,两个“会”字虽形态各异但皆能感受到开张之气;再如“若合一契”的“合”字,更加舒展散淡,观者心胸也跟着开朗起来;“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中,两个“今”字,一大一小,一轻一重,一扁一方,但不变的是二者撇捺之开合大气。
我想,羲之先贤在微醺疾书这篇序言时,一定没有想到这三百余字将会成为一座历史丰碑。变化无穷的笔法,行云流水的笔意唤醒了“文人的自觉”,唤醒了“个体独创性的自觉”。这便是中国书法的魅力,一支柔润相宜的毛笔,一张滑涩相异的宣纸,加之墨在水中缱绻生发,便会变幻出无穷无尽的点画线条来,是瞬时的,是唯一的,是有情怀的。
(崔婧,1983年9月出生,山西榆次人。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2008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然茧纸手迹已殉昭陵,虽太宗先祖论之“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后人不得而知,仅能视唐摹本为珍品,其中尤推“神龙本”而揣度之。虽为“下真迹一等”,但不失羲之笔法灵动,左右映带,绞转摇曳,神清骨秀。宋代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写道:“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正是这可人意一字一笔,让后世不计其数的人为之顶礼膜拜,“夕惕不息,仄不暇食”。
吾仅以平日膜拜临习之体会,略叙一二。习字之初,必从其笔法人手,着眼于点画的细微之处,体会起收使转的笔锋路径,感受不同提按在宣纸着墨的痕迹。曾经有人比喻点画在汉字中的表象:“点为字的眉目,横竖是身体躯干,而撇捺是字的手臂、翅膀。”的确,字如人,一点,俯仰之间,似一颦一笑,眉目传情;一横,长短有别,如肩膀承载上方压力,护佑下方笔画;一竖,悬针垂露,皆为一字中坚;而一撇一捺,恰如张开的手臂,摇曳的舞姿,飘逸的气度,顿时生情。翻开《兰亭序》,字字珠玑,恰如灵动的舞者,在行列间侧媚多姿。这众多的秀美点画当中,吾最爱那散淡情怀的撇与捺,“飘若浮云,矫若蛟龙”想必也是多因为或柔软或坚硬或锋芒毕露或含蓄内力的撇捺造成的吧。
“撇”,永字八法谓之“掠”,如飞燕掠檐而下。简单地就其形态进行分类,如长撇与短撇、竖撇与平撇等,无论何种形态,皆要送力于笔端,且要果敢提笔,“左出而利”。
长撇,收笔回锋,如《兰亭序》开篇首行“岁在”的“在”,行笔稍缓,厚重端庄;“不知老之将至”的“老”字,中间一笔行笔明显加快,末端驻笔,呈现弩张之力;“悲夫”的“夫”字则行笔更加疾速,收笔回锋并带出上挑笔锋。收笔出锋的长撇更加多见,如“暮春”的“春”字,长撇竖直而下,飘逸绵长之感;“少长成集”的“少”字,长撇为主笔,略微轻落入笔,接着逐步按下笔锋,送至快收尾处瞬间转换为提笔出锋;“映带左右”中“左右”二字,同为长撇,但粗细长短变化迥异,顺直弯曲相对,求变而勿平;“今之视昔”的“今”字,上部伸展,下部往中间收紧,长撇极有分量,起笔锋从右上进入迅速右顿,转锋左下重按,强势出锋,厚重又不失妍美。
短撇,一类藏锋入笔,出锋收笔,如“永和九年”,短短四字之中每个字都有短撇出现,“永”字两个短撇角度不同,左斜右平;“和”字两撇,首笔横势,如鸟啄势,动感强,另一小撇带挑,是行书的常用笔法;“九”字撇为主笔,重按缓行;“年”的第一笔为小撇,向右下方重按后快速向左方撇出。一类露锋入笔,回锋收笔,如“俯仰一世”,“俯仰”二字的单人旁皆为此类笔法,因二字上下相接,同样轻重变化有差。
此外,多撇同现时,主要以短撇的组合为主。两撇者,双人旁,如“暂得于己”的“得”字,已将两撇变化为点来表现,流畅飘逸;三撇者,竖向构成,如“齐彭殇”的“彭”字,三撇相连如高山流水,淙淙而来;横向构成,如“惠风和畅”的“畅”三撇间隔不尽相同,方向各异,前两撇回锋隐带,第三撇提笔快速撇除。
提及“捺”,永字八法中捺笔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纵观羲之兰亭,“捺”笔可谓姿态万千。从“捺”的倾斜角度来看,大致可分为斜捺与平捺两类。
在“斜捺”中,以向背区分,有“正捺”与“反捺”之异。
“正捺”多为逆锋轻落,顺势铺豪缓行,及至捺角或收或放。收,为回锋,收笔处含蓄沉稳,力量内裹,优雅端庄,如开篇首行“暮春”二字,字取斜势,捺之厚重使字斜而不倒,同类者如“天朗气清”的“天”字端庄大气,“畅叙幽情”的“叙”字捺角拉长似娓娓道来之意,“夫人之相与”的“夫”字轻快跳跃呼之欲出。放,为出锋,收笔处蓄势而发,力注笔端,开篇首字“永”,轻入重按,圆润饱满,收笔快速出短锋;再如“又有清流急湍”的“又”字、“激”字;又如“夫人之相与”的“人”字,并没有明显的捺角,形如兰叶,劲健爽利;更如“悲夫”的“夫”字,最后一笔明显地感受到力发干钧,悲凉之情倾泻而出。还有一类,收笔回锋之意,但笔锋并未回入笔画之中,又似向下出锋,如“终期于尽”的“终”字,“死生亦大矣”的“矣”字,这一类的捺法,集中于《兰亭序》的后部,可以推测,此时羲之寓情于景,“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岂不痛哉!”悲痛之感流露笔端,疾笔劲书,也无怪乎出现“回而不收”的连带笔意了。
“反捺”,与“正捺”相背,多数呈现向上弯曲的弧度,视其长短而分。《兰亭序》中,长反捺如“少长成集”的“长”字,提起笔尖轻快的划过纸面,而“丝竹管弦之盛”的“之”字,与厚重的“盛”字相接,最后一笔重按回锋;“足以极视听之”的“足”字、以及“趣舍万殊”的“殊”字,“欣其所遇”的“欣”字、“不知老之将至”的“不”字,虽俯仰之势各异,皆为重按后轻提,似抽出一缕笔锋,又似鹰隼之尾翼。短反捺,看似更像变化成一个“点”,“映带左右”的“映”字、“感慨系之矣”的“矣”字,以及“后之揽者”的“后”字,如坠石落地,掷之有声。
论至“平捺”,大致有两种,一为“之”字的捺,一为“走之旁”的捺。《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中,二十个“之”字姿态迥异,像赋予生命的律动,坐卧行走,歌舞跳跃。如“暮春之初”的“之”规矩沉稳,收笔回锋内隐,取扁势;“品类之盛”的“之”轻快流动,捺似横画为静,与上面三点跳跃之动相对比;“感慨系之”的“之”字形取长势,第二笔顺流而下,收笔笔锋似乎停留在轻微开叉的状态;“向之”的“之”为遮盖下面的字而重笔铺毫,行笔中没有明显提按,出锋时突然将笔提起,微露尖。而“走之旁”的捺,作为平捺的代表,收放各异。收者,如“游目骋怀”的“游”字、“修短随化”的“随”字、“死生为虚诞”的“诞”字,皆回锋收笔,且在捺角处轻微捻管,易出现较为平整的收笔。放者,如“趣舍万殊”的“趣”字,一波三折,活泼上扬;“情随事迁”的“迁”字,用笔较轻,收笔处轻提出锋,微微露出锋尖。
撇捺各有意趣,加以组合则变化无穷矣。一撇一捺为“人”。窃以为,在《兰亭序》以及其他羲之墨迹碑帖中,“人”字头,最能体现飘逸张扬的气度,或许这一撇一捺骨子里就带着魏晋文人恬淡散逸、放浪形骸的性情吧。长撇虽舒展飘逸,却力达撇尾,其捺笔收笔处皆为回锋,与撇相对。如篇首“会于会稽”,两个“会”字虽形态各异但皆能感受到开张之气;再如“若合一契”的“合”字,更加舒展散淡,观者心胸也跟着开朗起来;“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中,两个“今”字,一大一小,一轻一重,一扁一方,但不变的是二者撇捺之开合大气。
我想,羲之先贤在微醺疾书这篇序言时,一定没有想到这三百余字将会成为一座历史丰碑。变化无穷的笔法,行云流水的笔意唤醒了“文人的自觉”,唤醒了“个体独创性的自觉”。这便是中国书法的魅力,一支柔润相宜的毛笔,一张滑涩相异的宣纸,加之墨在水中缱绻生发,便会变幻出无穷无尽的点画线条来,是瞬时的,是唯一的,是有情怀的。
(崔婧,1983年9月出生,山西榆次人。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2008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