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等自发组成的学生组织,其灵活性是大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要特点,自由化是社团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大学生社团发展中必须加强对其进行正确指导与严格管理,以使其走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本文重点针对推进社团自由化与加强社团管理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自由化 社团管理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中一支重要力量,是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参加学生社团的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比例逐年攀升,如何加强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发挥出大学生社团功能已经成为高校共青团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直以来,在大学生社团工作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自由性,放任其自由发展必然导致社团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出现各种各样负面问题,甚至导致逐渐丧失大学生社团这一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大好平台。然而,在对大学生社团进行强化管理,又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社团的自主性及其活力,导致社团体系僵化、生命力萎缩,可能会极大地限制社团的繁荣发展。因此,在如何推进大学生社团自由化和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关系是大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自由化对大学生社团的意义
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其成立本身具有自发性的特点,是大学生在基于共同观念、爱好基础上自愿结合成立的学生组织,因此,自由化对大学生社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成立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来到大学阶段后,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与以往相比会发生重要转变,往往会从被动性学习转移到主动型学习。与之相对应,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观念追求等方面与一些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朋友自主成立一些各具特点的学生社团,社团的这种成立方式不是学校的组织,不是领导的安排,与行政计划无关,而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因此,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所在。
(二)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历久不衰、日益发展的源泉和灵魂。由于社团是志趣相投的大学生们自由结合在一起组织,在社团发展与成长的道路上,社团成员们也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心意一起朝着相同的目标、朝着一致的理想努力前进,每个人能够在各项社团活动表现出高昂的参与热情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团的成员在不断的变化,老成员的退出,新成员的加入,可是大家对同一个理想的追随并没有变。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历久不衰、日益发展的源泉和灵魂。
(三)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团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优载体,学生能够在社团活动当中提高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大学生社团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关键作用,正是由于大学生社团充溢着自由化的精神与风气,使得学生能够在社团活动中根据自己喜好与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开拓出自身最大潜力与能量,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各方面取得切实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团自由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自由化在大学生社团成立、发展与作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重要作用,但自由化是一柄双刃剑,过度的、不合理的、混乱的自由化对大学生社团发展建设来说则有着巨大伤害,在现阶段各高校大学生社团在自由滑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结构松散,规章制度不健全。由于大学生社团自发性的特点,社团初创时是因为大家兴趣相投,而且成立社团的门槛也较低,许多社团在成立时并没有成熟完善的规章制度,甚至章程、宗旨都是随意写成或照办其他学校其他社团的内容。这样往往会造成不少社团成立后内部结构比较松散凌乱,内部各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划分不清,社团规章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在人事、财务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流于形式,很容易造成社团内部混乱和引发矛盾,相当有害于社团发展。
(二)社团发展不平衡,社团活动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社团自由化的特性,不同社团之间由于社团骨干成员能力的差别,往往会导致社团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体现在各个社团之间,也体现在同意社团的不同时期,当社团骨干成员能力较强时,社团发展会相对好一些,当社团骨干成员能力处于弱势,社团发展会遭遇重大危机。另外,在许多社团在开展活动中,往往是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拉拉条幅、喊喊口号也作为社团活动,许多活动甚至与社团本身的性质与成立的宗旨毫不相干。而有一些社团,虽然在活动形式和内容方面很丰富,但大多数活动却没有深度和层次缺乏实际意义,难以形成品牌,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三)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就参加学生社团的成员而言,其参与社团的初衷基本都是由于在兴趣、爱好、观念等方面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进而寻求认同感而归属感。然而,目前高校许多社团存在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内部成员缺乏稳定性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度自由化引起上面提到的两点原因所导致:在社团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会觉得社团活动只是走形式、走过场,没有任何收获、没有实质意义,这样下去不需多长时间便会逐渐产生退出社团的想法;而在社团规章制度不健全甚至是人员参加与退出都没有严肃约定机制的情况下,想走便走,任意出入,人员随意流动完全成为常态。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整个社团的正常新陈代谢,也不利于社团的传承与发展。
三、针对相应问题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在倡导大学生社团自由化发展的同时,同时也必须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与管理。针对大学生社团自由化所产生的负面问题,引导学生社团有序、健康发展,在加强社团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社团规章制度,加强社团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社团这种由学生为主体自主参与创建的组织形式所存在的广泛性、松散型、自主性等的缺陷,制度的好坏更是决定社团发展的关键。要明确社团的章程、宗旨,对社团内部组织结构设置、财务使用及管理办法、社团负责人换届程序、社团活动开展规范、社团注销制度等都要有细致而明确说明,使社团成员能够在统一而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下,自由、积极的开展各项活动。同时,要制定良好有效的监督机制,能保障各项规章制度得以严格执行。另外,还要制定好如优秀社团评选标准及奖励措施、先进社团负责人及个人评选标准及奖励措施等外部激励机制,激励各社团奋勇争先、百花齐放。 (二)加强社团干部培养。一个社团发展的好坏,社团负责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社团负责人能力与责任心强,社团无疑会取得较好成绩,反之亦然。然而现如今,高校不少社团负责人存在个人能力素质弱,担当不起社团领导工作要求;个人利益为先,只顾表现自己,与团队集体脱离;拉帮结派,任人唯亲,致使社团严重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因此,一定要在日常大力加强社团负责人的培养力度。可以通过开展社团干部培训班、谈话引导等形式提高其领导能力、工作水平与责任意识,使其有能力和意愿带领社团前进。与此同时,对社团骨干力量也要加以重视,使其凝聚为有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配合社团负责人共同带动整个社团的发展。另外,针对学生社团干部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要重视社团干部的梯队建设,挖掘和培养新人,以适应社团可持续发展。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作用。作为管理、监督、指导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学生组织,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在学生社团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学生会有相同的利益诉求与情感共鸣,要充分实现社联对社团的学生组织管理学生组织的便利之处。在这里,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最好是由各社团优秀成员所组成,让社联与社团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社联能够清楚知道社团的需要与不足,进而帮助加以解决和指导,社团也能够借助社联改进发现自身问题所在。
(四)选聘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工作指导。大学生社团要取得发展,真正成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成员要在社团活动中切实做到有所学、有所得,就一定要开展有质量、有水平、有成效的活动。但是,单靠社团成员自己凭着一份兴趣爱好与冲动热情,自由化的开展活动是很难能够办到的,一定要有老师进行专业的指导。通过聘请专业的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严格的把关是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可以从社团活动的创意思路、计划内容、活动的预期效果等各个环节进行专业指导和严格把关。对于学术类、科技类社团,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其科研活动、指导参加专业科技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社团的质量,真正达到学生专业能力在第二课堂得到延伸和提高的目的。对志愿服务类、文化娱乐类、体育竞技类社团,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可以避免社团活动的低水平重复,使社团活动上层次、上水平。
总之,在大学生社团建设发展中,既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社团自身自由化的特点,发挥出大学生社团自由化的灵性与优势,也要预防自由化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并通过适当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与控制,要放弃行政化、保姆式的管理方式,真正做到人性化、引导式管理。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希望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能够真正发挥出她的全部能量。
参考文献
[1]周长奎.高校学生社团工作思路与活动方案及名校经验借鉴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崔舰.大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研究,2012,(4).
[3]张炜.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自由化 社团管理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中一支重要力量,是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参加学生社团的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比例逐年攀升,如何加强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发挥出大学生社团功能已经成为高校共青团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直以来,在大学生社团工作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自由性,放任其自由发展必然导致社团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出现各种各样负面问题,甚至导致逐渐丧失大学生社团这一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大好平台。然而,在对大学生社团进行强化管理,又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社团的自主性及其活力,导致社团体系僵化、生命力萎缩,可能会极大地限制社团的繁荣发展。因此,在如何推进大学生社团自由化和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关系是大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自由化对大学生社团的意义
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其成立本身具有自发性的特点,是大学生在基于共同观念、爱好基础上自愿结合成立的学生组织,因此,自由化对大学生社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成立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来到大学阶段后,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与以往相比会发生重要转变,往往会从被动性学习转移到主动型学习。与之相对应,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观念追求等方面与一些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朋友自主成立一些各具特点的学生社团,社团的这种成立方式不是学校的组织,不是领导的安排,与行政计划无关,而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因此,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所在。
(二)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历久不衰、日益发展的源泉和灵魂。由于社团是志趣相投的大学生们自由结合在一起组织,在社团发展与成长的道路上,社团成员们也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心意一起朝着相同的目标、朝着一致的理想努力前进,每个人能够在各项社团活动表现出高昂的参与热情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团的成员在不断的变化,老成员的退出,新成员的加入,可是大家对同一个理想的追随并没有变。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历久不衰、日益发展的源泉和灵魂。
(三)自由化是大学生社团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团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优载体,学生能够在社团活动当中提高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大学生社团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关键作用,正是由于大学生社团充溢着自由化的精神与风气,使得学生能够在社团活动中根据自己喜好与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开拓出自身最大潜力与能量,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各方面取得切实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团自由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自由化在大学生社团成立、发展与作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重要作用,但自由化是一柄双刃剑,过度的、不合理的、混乱的自由化对大学生社团发展建设来说则有着巨大伤害,在现阶段各高校大学生社团在自由滑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结构松散,规章制度不健全。由于大学生社团自发性的特点,社团初创时是因为大家兴趣相投,而且成立社团的门槛也较低,许多社团在成立时并没有成熟完善的规章制度,甚至章程、宗旨都是随意写成或照办其他学校其他社团的内容。这样往往会造成不少社团成立后内部结构比较松散凌乱,内部各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划分不清,社团规章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在人事、财务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流于形式,很容易造成社团内部混乱和引发矛盾,相当有害于社团发展。
(二)社团发展不平衡,社团活动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社团自由化的特性,不同社团之间由于社团骨干成员能力的差别,往往会导致社团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体现在各个社团之间,也体现在同意社团的不同时期,当社团骨干成员能力较强时,社团发展会相对好一些,当社团骨干成员能力处于弱势,社团发展会遭遇重大危机。另外,在许多社团在开展活动中,往往是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拉拉条幅、喊喊口号也作为社团活动,许多活动甚至与社团本身的性质与成立的宗旨毫不相干。而有一些社团,虽然在活动形式和内容方面很丰富,但大多数活动却没有深度和层次缺乏实际意义,难以形成品牌,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三)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就参加学生社团的成员而言,其参与社团的初衷基本都是由于在兴趣、爱好、观念等方面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进而寻求认同感而归属感。然而,目前高校许多社团存在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内部成员缺乏稳定性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度自由化引起上面提到的两点原因所导致:在社团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会觉得社团活动只是走形式、走过场,没有任何收获、没有实质意义,这样下去不需多长时间便会逐渐产生退出社团的想法;而在社团规章制度不健全甚至是人员参加与退出都没有严肃约定机制的情况下,想走便走,任意出入,人员随意流动完全成为常态。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整个社团的正常新陈代谢,也不利于社团的传承与发展。
三、针对相应问题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在倡导大学生社团自由化发展的同时,同时也必须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与管理。针对大学生社团自由化所产生的负面问题,引导学生社团有序、健康发展,在加强社团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社团规章制度,加强社团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社团这种由学生为主体自主参与创建的组织形式所存在的广泛性、松散型、自主性等的缺陷,制度的好坏更是决定社团发展的关键。要明确社团的章程、宗旨,对社团内部组织结构设置、财务使用及管理办法、社团负责人换届程序、社团活动开展规范、社团注销制度等都要有细致而明确说明,使社团成员能够在统一而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下,自由、积极的开展各项活动。同时,要制定良好有效的监督机制,能保障各项规章制度得以严格执行。另外,还要制定好如优秀社团评选标准及奖励措施、先进社团负责人及个人评选标准及奖励措施等外部激励机制,激励各社团奋勇争先、百花齐放。 (二)加强社团干部培养。一个社团发展的好坏,社团负责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社团负责人能力与责任心强,社团无疑会取得较好成绩,反之亦然。然而现如今,高校不少社团负责人存在个人能力素质弱,担当不起社团领导工作要求;个人利益为先,只顾表现自己,与团队集体脱离;拉帮结派,任人唯亲,致使社团严重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因此,一定要在日常大力加强社团负责人的培养力度。可以通过开展社团干部培训班、谈话引导等形式提高其领导能力、工作水平与责任意识,使其有能力和意愿带领社团前进。与此同时,对社团骨干力量也要加以重视,使其凝聚为有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配合社团负责人共同带动整个社团的发展。另外,针对学生社团干部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要重视社团干部的梯队建设,挖掘和培养新人,以适应社团可持续发展。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作用。作为管理、监督、指导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学生组织,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在学生社团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学生会有相同的利益诉求与情感共鸣,要充分实现社联对社团的学生组织管理学生组织的便利之处。在这里,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最好是由各社团优秀成员所组成,让社联与社团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社联能够清楚知道社团的需要与不足,进而帮助加以解决和指导,社团也能够借助社联改进发现自身问题所在。
(四)选聘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工作指导。大学生社团要取得发展,真正成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成员要在社团活动中切实做到有所学、有所得,就一定要开展有质量、有水平、有成效的活动。但是,单靠社团成员自己凭着一份兴趣爱好与冲动热情,自由化的开展活动是很难能够办到的,一定要有老师进行专业的指导。通过聘请专业的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严格的把关是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可以从社团活动的创意思路、计划内容、活动的预期效果等各个环节进行专业指导和严格把关。对于学术类、科技类社团,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其科研活动、指导参加专业科技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社团的质量,真正达到学生专业能力在第二课堂得到延伸和提高的目的。对志愿服务类、文化娱乐类、体育竞技类社团,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可以避免社团活动的低水平重复,使社团活动上层次、上水平。
总之,在大学生社团建设发展中,既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社团自身自由化的特点,发挥出大学生社团自由化的灵性与优势,也要预防自由化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并通过适当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与控制,要放弃行政化、保姆式的管理方式,真正做到人性化、引导式管理。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希望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能够真正发挥出她的全部能量。
参考文献
[1]周长奎.高校学生社团工作思路与活动方案及名校经验借鉴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崔舰.大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研究,2012,(4).
[3]张炜.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