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第二册选编了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一文。读罢此文,不由得为钱先生思想的睿智及思索的深度而折服,不过很多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文中节选的某些寓言,本人与钱先生有些不同的看法。这里笔者并没有与钱先生一决高下之意,只想写写自己的感受,以与同行磋商。
蝙蝠的故事(故事略):这则寓言里人们嘲笑批判的对象全聚集在蝙蝠身上,蝙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变色龙,固然可恶;但鸟类兽群却也不值得同情,因为它们缺乏识鉴能力,缺乏警惕,如此让蝙蝠如鱼得水,岂不悲哉?故从这个角度,这则寓言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不要轻易为表面现象迷惑,否则会吃大亏。现在有部小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尽管给人一种社会到处是陷阱,人人是坏蛋的感觉,但这又不是完全无道理的,因为正如钱先生言:人比蝙蝠“高明”——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想到现今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我们一方面在诅咒不法商人之时,别忘了提高自己的识假辨伪能力,否则买回的五粮液或许是白开水,正如蝙蝠充兽一样。
乌鸦的故事(故事略):读到这则寓言,我脑海里马上闪现了如今铺天盖地的选美大赛。鸟类这个活动与人类相比,不过是邬某的儿子叫爸爸——小乌见大乌。仔细读之,感受匪浅。首先,上帝是个昏蛋,以貌取鸟,忽略其它,标准单一,缺乏公平公正竞争机制。孔雀天生一副好脸蛋、一身美艳的羽毛,乌鸦生就一张倒霉相,一袭单调的丧服。就外表而言,有可比性吗?这如潘长江与泰森对擂,故乌鸦只好被逼作假,值得可怜!我觉得乌鸦可算得上勇士,他弄虚作假的做法和令人意想不到的“为上帝挑中”正是一种对不公平机制的勇敢的反抗和讽刺。后来他提议大家拔光羽毛,光着身子一决高下,可谓他公平竞选的宣言。如此有勇有谋,有方法有策略的勇士何以成了唾骂的对象?鲁迅先生说:“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现实社会不公平的事不少,时代呼唤乌鸦这样的“真的猛士”。
老婆子与母鸡的故事(故事略):伊索从老婆子的角度出发是要告诫人们不可贪心,钱先生从母鸡角度出发批判了社会上那些一毛不拔的有钱人。钱先生看得远,而对伊索的结论本人不敢苟同。首先,老婆子希望母鸡多下一个蛋,这不能上纲上线说是“贪心十足”。养鸡者希望提高产蛋率正如养猪人盼望猪长膘,火葬场希望多死人一样,何错之有?其次,鸡因长肥而不产蛋,老太婆事与愿违,这也不能说是贪心所致,只能说是养鸡需要科学指导,她毕竟不是养鸡专家嘛!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本寓言提示了两个道理:第一,人生在世,希望是美好的,但有时不一定能成为现实,正如你希望天上掉馅饼、下银雨一样,那只能是痴人说梦。第二,做事切不可不讲方法、主观臆断,否则悔之晚矣!那么事已至此,该如何补救呢?顺之导之,另寻他路,未尝不可。下蛋鸡做不成了,就当肉鸡养也不错。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故事略):这则寓言就是著名的“酸葡萄理论”的出处,这种理论让人不由想起了那可爱又可怜的阿Q之“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为鲁迅先生狠狠鞭笞,“酸葡萄理论”也往往遭世人嘲笑。但我想阿Q不致因屈辱而卧轨,狐狸不致因愤怒而撞树,多少与这种理论是分不开的。的确,人生在世不如意常十之八九,梦想又怎能均被实现?阿Q苦苦挣扎无法改变自己的地位,狐狸想尽办法命定吃不到葡萄,当付出了汗水仍一无所获,要想平心静气过好剩下的日子,没有这种安慰剂不行。狐狸吃不到葡萄一定有些悻悻然,但我想它至少会坦然一些。可见对“酸葡萄理论”也应辩证地看,偶尔用之,注意尺度,未尝不可。
驴子跟狼的故事(故事略):从来人们只知狼之狡猾诡诈,未想寓言中这头驴也这般攻于心计,笑里藏刀!驴,举止迟钝、不善快跑、形体瘦弱,正基于此,人们以之为忠厚老实,但也正是这样的表面容易让人放松戒备。可见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对外表友善忠厚之人不可太过相信,应多加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而这种人有时是极其危险的,他害了你你或许还对他笑脸相迎。正如一句话说得好——被人卖了还帮人数票子。其次,对于弱小者不可欺之太甚,否则狗急跳墙,则如火山爆发,势不可挡。再者,这寓言又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论“费厄泼赖”应当缓行》一文中的一句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于凶残狡诈的敌人,我们不妨也“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如驴之对狼,从这一点看,驴的思想境界比东郭先生高得多。
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发散你的思维,多角度多侧面地去看待一件事、某句话,放飞思维,思想才能变得绚烂多彩、深邃透彻。以上数语恐见笑大方!
熊卫国,刘大雄,教师,现居湖北襄樊。
蝙蝠的故事(故事略):这则寓言里人们嘲笑批判的对象全聚集在蝙蝠身上,蝙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变色龙,固然可恶;但鸟类兽群却也不值得同情,因为它们缺乏识鉴能力,缺乏警惕,如此让蝙蝠如鱼得水,岂不悲哉?故从这个角度,这则寓言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不要轻易为表面现象迷惑,否则会吃大亏。现在有部小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尽管给人一种社会到处是陷阱,人人是坏蛋的感觉,但这又不是完全无道理的,因为正如钱先生言:人比蝙蝠“高明”——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想到现今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我们一方面在诅咒不法商人之时,别忘了提高自己的识假辨伪能力,否则买回的五粮液或许是白开水,正如蝙蝠充兽一样。
乌鸦的故事(故事略):读到这则寓言,我脑海里马上闪现了如今铺天盖地的选美大赛。鸟类这个活动与人类相比,不过是邬某的儿子叫爸爸——小乌见大乌。仔细读之,感受匪浅。首先,上帝是个昏蛋,以貌取鸟,忽略其它,标准单一,缺乏公平公正竞争机制。孔雀天生一副好脸蛋、一身美艳的羽毛,乌鸦生就一张倒霉相,一袭单调的丧服。就外表而言,有可比性吗?这如潘长江与泰森对擂,故乌鸦只好被逼作假,值得可怜!我觉得乌鸦可算得上勇士,他弄虚作假的做法和令人意想不到的“为上帝挑中”正是一种对不公平机制的勇敢的反抗和讽刺。后来他提议大家拔光羽毛,光着身子一决高下,可谓他公平竞选的宣言。如此有勇有谋,有方法有策略的勇士何以成了唾骂的对象?鲁迅先生说:“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现实社会不公平的事不少,时代呼唤乌鸦这样的“真的猛士”。
老婆子与母鸡的故事(故事略):伊索从老婆子的角度出发是要告诫人们不可贪心,钱先生从母鸡角度出发批判了社会上那些一毛不拔的有钱人。钱先生看得远,而对伊索的结论本人不敢苟同。首先,老婆子希望母鸡多下一个蛋,这不能上纲上线说是“贪心十足”。养鸡者希望提高产蛋率正如养猪人盼望猪长膘,火葬场希望多死人一样,何错之有?其次,鸡因长肥而不产蛋,老太婆事与愿违,这也不能说是贪心所致,只能说是养鸡需要科学指导,她毕竟不是养鸡专家嘛!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本寓言提示了两个道理:第一,人生在世,希望是美好的,但有时不一定能成为现实,正如你希望天上掉馅饼、下银雨一样,那只能是痴人说梦。第二,做事切不可不讲方法、主观臆断,否则悔之晚矣!那么事已至此,该如何补救呢?顺之导之,另寻他路,未尝不可。下蛋鸡做不成了,就当肉鸡养也不错。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故事略):这则寓言就是著名的“酸葡萄理论”的出处,这种理论让人不由想起了那可爱又可怜的阿Q之“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为鲁迅先生狠狠鞭笞,“酸葡萄理论”也往往遭世人嘲笑。但我想阿Q不致因屈辱而卧轨,狐狸不致因愤怒而撞树,多少与这种理论是分不开的。的确,人生在世不如意常十之八九,梦想又怎能均被实现?阿Q苦苦挣扎无法改变自己的地位,狐狸想尽办法命定吃不到葡萄,当付出了汗水仍一无所获,要想平心静气过好剩下的日子,没有这种安慰剂不行。狐狸吃不到葡萄一定有些悻悻然,但我想它至少会坦然一些。可见对“酸葡萄理论”也应辩证地看,偶尔用之,注意尺度,未尝不可。
驴子跟狼的故事(故事略):从来人们只知狼之狡猾诡诈,未想寓言中这头驴也这般攻于心计,笑里藏刀!驴,举止迟钝、不善快跑、形体瘦弱,正基于此,人们以之为忠厚老实,但也正是这样的表面容易让人放松戒备。可见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对外表友善忠厚之人不可太过相信,应多加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而这种人有时是极其危险的,他害了你你或许还对他笑脸相迎。正如一句话说得好——被人卖了还帮人数票子。其次,对于弱小者不可欺之太甚,否则狗急跳墙,则如火山爆发,势不可挡。再者,这寓言又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论“费厄泼赖”应当缓行》一文中的一句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于凶残狡诈的敌人,我们不妨也“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如驴之对狼,从这一点看,驴的思想境界比东郭先生高得多。
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发散你的思维,多角度多侧面地去看待一件事、某句话,放飞思维,思想才能变得绚烂多彩、深邃透彻。以上数语恐见笑大方!
熊卫国,刘大雄,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