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向来注重万物和谐。古代思想家在看待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注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关爱、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注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平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根本,审时度势,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给予高度肯定。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高度的政治敏锐度挖掘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积极因子,并将之运用于治国理政的理念之中,使传统和谐思想在新时期散发出独特的时代光彩。
关键词:习近平;和谐思想;传统文化
一、人与社会层面:“中国梦”对“人人为公,天下大同”的继承与发展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大同理想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景,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努力奋斗,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和乐世界。早在几千年前,先秦诸子百家就对大同理想社会进行过诸多阐释,其中以儒家思想最为完善。儒家先贤在《礼记·礼运》中对“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他们讲求人人平等,人们进行社会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整个社会。其次,他们提倡社会中的老弱病残都应该由社会照顾,社会是大家共同的社会,社会有责任为人们提供服务。另外,“大同”的社会不应该有等级差异,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社会中的一切公共职位也都应由人民推选。只有人人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才能安定,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可以说儒家的“大同梦”是对“中国梦”的初步勾勒。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了攻坚期、深水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进入到了历史最关键的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崛起梦,更是呼唤中华民族继续坚定远大奋斗目标的精神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响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划,编织伟大复兴梦想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儒家“大同”理想的当代诠释,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梦”强调人民幸福。“中国梦”以实现人民幸福为目标,这是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最新表达。习近平自履新以来,曾多次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在住房、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真正做到了使人民群众总体满意,这与传统文化中对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设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突出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梦”讲求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利于社会安定的稳定器。《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均”正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尤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也由此造成城乡区域发展之间,以及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逐渐加剧。因此,我们在强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还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公正,做到协调发展、分配公平、法律公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短板,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促使所有人民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强调社会的公平公正,注重法制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人与自然层面: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对“天人合一”的继承与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关键的环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用之有度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华传统文化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思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不能只是一味地、过度的索取,而不讲投入、不讲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全人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历史发展的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积淀的产物,是国家之魂、民族之根,我们要认清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功效,将马克思与中华文化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91-293.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155.
[3]中共中央宣傳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8-100.
作者简介
郭亚苹(1992—),女,山东济宁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习近平;和谐思想;传统文化
一、人与社会层面:“中国梦”对“人人为公,天下大同”的继承与发展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大同理想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景,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努力奋斗,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和乐世界。早在几千年前,先秦诸子百家就对大同理想社会进行过诸多阐释,其中以儒家思想最为完善。儒家先贤在《礼记·礼运》中对“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他们讲求人人平等,人们进行社会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整个社会。其次,他们提倡社会中的老弱病残都应该由社会照顾,社会是大家共同的社会,社会有责任为人们提供服务。另外,“大同”的社会不应该有等级差异,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社会中的一切公共职位也都应由人民推选。只有人人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才能安定,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可以说儒家的“大同梦”是对“中国梦”的初步勾勒。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了攻坚期、深水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进入到了历史最关键的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崛起梦,更是呼唤中华民族继续坚定远大奋斗目标的精神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响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划,编织伟大复兴梦想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儒家“大同”理想的当代诠释,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梦”强调人民幸福。“中国梦”以实现人民幸福为目标,这是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最新表达。习近平自履新以来,曾多次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在住房、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真正做到了使人民群众总体满意,这与传统文化中对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设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突出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梦”讲求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利于社会安定的稳定器。《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均”正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尤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也由此造成城乡区域发展之间,以及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逐渐加剧。因此,我们在强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还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公正,做到协调发展、分配公平、法律公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短板,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促使所有人民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强调社会的公平公正,注重法制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人与自然层面: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对“天人合一”的继承与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关键的环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用之有度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华传统文化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思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不能只是一味地、过度的索取,而不讲投入、不讲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全人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历史发展的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积淀的产物,是国家之魂、民族之根,我们要认清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功效,将马克思与中华文化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91-293.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155.
[3]中共中央宣傳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8-100.
作者简介
郭亚苹(1992—),女,山东济宁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