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播电视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的精神产品。加强广播电视记者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广播电视领域存在着一些危害人民利益的突出问题。职业道德问题很严重。因此,有必要利用职业道德规范、限制和激励广播和电视记者。
关键词:广播电视;存在问题;危害;职业道德;自律;他律
引言
广播电视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我们党的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先进文化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近年来,在广播电视领域存在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方面,职业道德失范问题严重。因此,有必要用职业道德来规范、约束和激励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
1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一是有的采编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参加一个采访活动,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纪念品,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要,但会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醒,如不能满足,则满腹牢骚;有的利用报道单位走后门、办私事,利用接触领导干部之便,为自己说情办事;有的对有关单位的请吃来者不拒,乐此不彼。
1.2有的采编人员社会责任感不强
只把眼睛盯着“上面”,或者只盯着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大老板”,对领导安排的不感兴趣的采访对象,摆架子,傲慢无礼;有的不惜背离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有的记者工作作风不扎实,采访不深入,吃苦精神不强,怕做有深度、有内涵的报道,以至于车祸、火灾、盗窃等报道比例过大。
1.3职业道德准则受到挑战
有的编辑记者,受利益的驱使,不顾领导的三令五申,在新闻、专题报道中参杂广告成份,有失公正、真实、准确;有的记者,受同事或朋友的委托,要求对某个事件曝光或在对某个事件报道中给予关照,带着这样的思想,记者往往会带着个人的感情色彩,采写的报道也缺乏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等。由于少数人员无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道德责任,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贪图小团体和个人的私利,致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侵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受到影响。
2加强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措施
2.1、加强个人操守修养。新闻工作者活动面广、接触领域广、独立工作时间长、社会赋予责任大,且手中掌握的媒体影响力强。个人操守如何對新闻报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很难想象,一个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新闻工作者,能写出高尚的优秀的新闻报道,在工作中能体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要带头加强个人操守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各阶层利益调整加速、分配差距拉大的当前,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清心寡欲,淡薄名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不通过新闻活动谋取不正当的个人私利,更不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达到一已之私的目的。要倡导优良作风,遵守社会公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是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坚持跑农村、进工厂,轻车简从采访基层群众。要遵守社会公德,切实做到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写出党和人民满意,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2.2辩证思维,科学引导
新闻记者的工作是要向大众传播真实信息,一名合格的记者要做到科学引导,还要坚持道德素养。科学引导得益于记者尊重事实的客观态度,不仅在采访的时候采用公正的角度,在报道的时候要客观地说明,保持伸张正义的心态,正反面事实都要用于报道,科学引导舆论。
2.3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塑造新闻记者的良好形象还需要做到扎根基层,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加强最根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建设,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建设,专心为受众提供真实的新闻内容,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2.4倡导和培育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
新闻职业精神包含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这四个方面。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原因,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向受众提供真实、可信的新闻和信息;客观性要求在报道新闻时,最大限度地将事件原貌提供给受众,力戒夸张、夸大或炒作,避免混淆视听,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公正性要求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兼顾事件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特别是在批评报道中,应该给予被批评方以充分的发言权和辩白的机会,以防止由于主观偏向性造成的失实和伤害。全面性要求在报道新闻时,要对新闻事实的普遍性作出正确的评价,不能以偏概全,把孤立的社会事件误导成普遍的社会现象。
2.5实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化
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变成新闻从业人员的一种自觉行动,上升为一种精神。新闻职业道德是客体的外部的东西,是党和人民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综合要求,新闻行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认真恪守。只有把这种外部的客体的职业道德,通过心理活动转化为个人品德之后,才会使之成为与已一体的“同化物”,即成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成为主导人的一种职业精神。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怀有崇高的新闻理念,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
2.6人格魅力是征服观众的根本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人格的魅力对于主持人雕塑形象来说是最为持久的因素。尽管这是一种经过完善的魅力出现在观众面前,但在屏幕上的追求依然是人格的真实,是本色的流露。主持人的“真我”表现对观众是最具吸引力的,这种“真我”的表现必然将主持人完整的精神世界展示给观众,而同时又展示着人格的魅力。主持人敬一丹正是以她的坦诚、质朴、自然,给人一种毫无粉饰的真实的人物感。她在屏幕中的眼神是一种对观众的平视,是一种平等的、真实的交流,电视观众需要的就是这种目光。通过以上的思考,我认为一个好的主持人必须树立良好的内在形象。节目主持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受众审美水平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对主持人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提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也要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弱势,扬长避短,利用自身的特长所在,为未来的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7
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下,作为一名基层的电视新闻记者,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应更加坚定前行的信心,坚持职业操守,不断为受众者排忧解难。相信今后相关制度会更加健全,让每位记者真正实现这个称呼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立明.记者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J].现代视听,2011.
[2]王婷婷.大众传播视阔下微博文化社会影响力分析田[J].北方文学,2012(8).
[3]李彦山.透过基层新闻采写“短板”谈新闻思维[J].新闻研究导刊,2014(5):61-62.
[4]贾乐蓉.俄罗斯传媒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律组织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09(03).
作者简介
贾莹(1982-),女,汉族;籍贯:陕西富平,学历:大学本科,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十年;
王莉(1976—),女,汉族,籍贯:陕西蒲城,学历:大学本科新闻学专业。
(作者单位:蒲城县广播电视台)
关键词:广播电视;存在问题;危害;职业道德;自律;他律
引言
广播电视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我们党的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先进文化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近年来,在广播电视领域存在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方面,职业道德失范问题严重。因此,有必要用职业道德来规范、约束和激励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
1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一是有的采编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参加一个采访活动,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纪念品,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要,但会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醒,如不能满足,则满腹牢骚;有的利用报道单位走后门、办私事,利用接触领导干部之便,为自己说情办事;有的对有关单位的请吃来者不拒,乐此不彼。
1.2有的采编人员社会责任感不强
只把眼睛盯着“上面”,或者只盯着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大老板”,对领导安排的不感兴趣的采访对象,摆架子,傲慢无礼;有的不惜背离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有的记者工作作风不扎实,采访不深入,吃苦精神不强,怕做有深度、有内涵的报道,以至于车祸、火灾、盗窃等报道比例过大。
1.3职业道德准则受到挑战
有的编辑记者,受利益的驱使,不顾领导的三令五申,在新闻、专题报道中参杂广告成份,有失公正、真实、准确;有的记者,受同事或朋友的委托,要求对某个事件曝光或在对某个事件报道中给予关照,带着这样的思想,记者往往会带着个人的感情色彩,采写的报道也缺乏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等。由于少数人员无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道德责任,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贪图小团体和个人的私利,致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侵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受到影响。
2加强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措施
2.1、加强个人操守修养。新闻工作者活动面广、接触领域广、独立工作时间长、社会赋予责任大,且手中掌握的媒体影响力强。个人操守如何對新闻报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很难想象,一个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新闻工作者,能写出高尚的优秀的新闻报道,在工作中能体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要带头加强个人操守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各阶层利益调整加速、分配差距拉大的当前,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清心寡欲,淡薄名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不通过新闻活动谋取不正当的个人私利,更不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达到一已之私的目的。要倡导优良作风,遵守社会公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是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坚持跑农村、进工厂,轻车简从采访基层群众。要遵守社会公德,切实做到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写出党和人民满意,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2.2辩证思维,科学引导
新闻记者的工作是要向大众传播真实信息,一名合格的记者要做到科学引导,还要坚持道德素养。科学引导得益于记者尊重事实的客观态度,不仅在采访的时候采用公正的角度,在报道的时候要客观地说明,保持伸张正义的心态,正反面事实都要用于报道,科学引导舆论。
2.3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塑造新闻记者的良好形象还需要做到扎根基层,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加强最根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建设,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建设,专心为受众提供真实的新闻内容,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2.4倡导和培育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
新闻职业精神包含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这四个方面。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原因,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向受众提供真实、可信的新闻和信息;客观性要求在报道新闻时,最大限度地将事件原貌提供给受众,力戒夸张、夸大或炒作,避免混淆视听,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公正性要求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兼顾事件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特别是在批评报道中,应该给予被批评方以充分的发言权和辩白的机会,以防止由于主观偏向性造成的失实和伤害。全面性要求在报道新闻时,要对新闻事实的普遍性作出正确的评价,不能以偏概全,把孤立的社会事件误导成普遍的社会现象。
2.5实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化
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变成新闻从业人员的一种自觉行动,上升为一种精神。新闻职业道德是客体的外部的东西,是党和人民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综合要求,新闻行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认真恪守。只有把这种外部的客体的职业道德,通过心理活动转化为个人品德之后,才会使之成为与已一体的“同化物”,即成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成为主导人的一种职业精神。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怀有崇高的新闻理念,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
2.6人格魅力是征服观众的根本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人格的魅力对于主持人雕塑形象来说是最为持久的因素。尽管这是一种经过完善的魅力出现在观众面前,但在屏幕上的追求依然是人格的真实,是本色的流露。主持人的“真我”表现对观众是最具吸引力的,这种“真我”的表现必然将主持人完整的精神世界展示给观众,而同时又展示着人格的魅力。主持人敬一丹正是以她的坦诚、质朴、自然,给人一种毫无粉饰的真实的人物感。她在屏幕中的眼神是一种对观众的平视,是一种平等的、真实的交流,电视观众需要的就是这种目光。通过以上的思考,我认为一个好的主持人必须树立良好的内在形象。节目主持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受众审美水平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对主持人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提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也要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弱势,扬长避短,利用自身的特长所在,为未来的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7
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下,作为一名基层的电视新闻记者,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应更加坚定前行的信心,坚持职业操守,不断为受众者排忧解难。相信今后相关制度会更加健全,让每位记者真正实现这个称呼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立明.记者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J].现代视听,2011.
[2]王婷婷.大众传播视阔下微博文化社会影响力分析田[J].北方文学,2012(8).
[3]李彦山.透过基层新闻采写“短板”谈新闻思维[J].新闻研究导刊,2014(5):61-62.
[4]贾乐蓉.俄罗斯传媒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律组织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09(03).
作者简介
贾莹(1982-),女,汉族;籍贯:陕西富平,学历:大学本科,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十年;
王莉(1976—),女,汉族,籍贯:陕西蒲城,学历:大学本科新闻学专业。
(作者单位:蒲城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