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全球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化,英语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长足进步,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原因,英语教学并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尤其是很多层面上还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高校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高校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中的交互式、协作式等新型翻译教学模式做了讨论,这无疑对应用翻译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的提升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应用翻译 建构主义理论 交互式 协作式 翻译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12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401; 201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WLH4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24-02
入世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西方的金融机构和各种大型企业纷纷涌入我国,这就对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要求教育界能适应时代培养社会最急需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型、应用型翻译人才。本文出于信息化、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文化与国际对接时代的需求,就高校英语专业传统应用翻译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译教学中交互式及协作式教学模式对翻译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有较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传统应用翻译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模式一般是基于行为主义的认识论。行为主义理论下的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行为主义将知识的学习和认知过程简单化为单向的刺激或信息接收过程,而忽略了意识、思维的作用,从而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自然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构建。
传统的翻译模式只是一种机械的语符转换过程,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双语转换规律或语法知识就可以进行翻译了。教师在翻译课堂教学实践中只着重于对字、词、句、段及特定语法结构的翻译方法的讲授,误导学生对英汉互译的简单化认知——“翻译=词典+语法”。学生所学会的生搬硬套的翻译常常使译文失去美感 [1]。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轻视师生互动,这显然对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其实,交互式、协作式这一新的模式下的翻译并不只是简单地一种语言符号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过程,从语言到文化,从达意到传神,从词义到篇章,译者的创造性在以上每一个环节都得以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营造交互式、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对高校应用翻译教学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2]。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广义的建构主义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古希腊的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不可知论、怀疑论是建构主义的最早源泉。18世纪初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维柯对建构主义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认为人能够认识人类历史是因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而上帝能够认识自然界是因为上帝创造了自然界。其后,哲学家康德进一步拓展了建构主义思想。20世纪6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盛行,建构主义理论先驱者瑞士学者皮亚杰认为:人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一种智力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对智力行为来说,外界的刺激与主体的反应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双方的,…一切认知都离不开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作用。他特别强调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即个人建构[3]。前苏联建构主义理论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维果茨基(1971)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作用”。他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最有影响力的概念和理论,对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使得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该理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维果茨基则更关心社会文化的创造即知识工具的传递,更重视社会建构。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这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杜威(1950)的经验性学习理论也对建构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教育的实质就是经验的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学习就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学生是从经验中发现问题,并由问题推动他们去探索新知识、产生新观念。从现实缘起来看,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有人认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习得的知识存在不完整、不灵活等缺陷,无法在需要的时候加以运用,也无法在新的情境中有效迁移。
三、建构主义在应用翻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教学并意味着将知识经验从外部硬塞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原有的经验建构起新的经验。学习是在特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4]。与此相对应便形成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只是起着引导者作用,教师务必利用以上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其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其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由此可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翻译教学创新模式的实现得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交互式以及协作式学习环境创建以及多元化评价机制构建等方面下功夫。 1.翻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翻译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语言转换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受制于教材,将一味地传授具体的翻译技巧视为教学重心。英语专业应用翻译学习中学生对自身的主体性缺乏自信,只能一味地依附、被动地接受所谓“标准译文”,压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传统应用翻译教学模式仅仅以工具理性为导向,将翻译视为编码解码的语符转换过程,追求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层面上的一致,千方百计地阻止个体性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坚决抵制多元化的理解和多样化的译文,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译者的主体性因素[5]。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则表明学生不再是翻译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翻译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译文的评判者,而是学生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和支持者,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教材也不再是教师传授英汉互译知识的依据,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或客体。教师不要认为教材就是绝对权威的,也无需用至高无上的权利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学生的翻译能力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意义知识建构的认知过程,教师务必注重译者的感知、体验、心理、兴趣等个体性因素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总之,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在翻译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赏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富有个性的艺术人格以及文化、审美创造力。
2.构建交互式、协作式翻译学习环境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则成为被动的一方,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都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沟通,该种教学模式与翻译实践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开放性是相违背的。建构主义理论启示在教师积极组织和协调下建立起共同的学习者群体,引导其展开讨论和争鸣,这种交互性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在学习者群体内部形成一种相互协助、相互促进、自由自主的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针对翻译知识和技能进行平等的协商和辩论。教师成为学生要好的“学习伙伴”,同时诱导其积极参与到翻译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从翻译标准到翻译技巧,从词义推敲到布局谋篇,从译文评价到译文鉴赏,让学生对翻译知识和技能获得切身的感受。
3.设立多样化评价机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拒绝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仅仅用“是与非、对与错”等二元体系来评价教学活动的效果,总以是否完成预定教学目标为导向,忽视了学习者意义和知识建构的实际效果,不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抹杀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强调积极正面评价对于学习者意义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应用翻译课堂上,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对原文不同视角的解读,充分认可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多样不同的译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打破传统课翻译课上的串讲式的英译汉的单一的低效率的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推翻了以行为主义为指导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合理地定位了学生、教师和教材三者的角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交互式、协作式翻译教学创新模式使得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的肯定,每一项新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相关,是动态的。对学生知识的评价体系是建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即注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学习者能主动的构建自己的知识,积极学习,而非传统的机械、被动地接受,学生是建构翻译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构建者,重视学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因素,师生在平等、自由、开放的学习情境中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在质疑、协商、论证的过程中完成翻译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意义建构中促使其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征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下高校翻译教学模式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05(05):65-67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19-22
[3]皮亚杰.发生认知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黄保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探微[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159-160
【关键词】应用翻译 建构主义理论 交互式 协作式 翻译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12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401; 201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WLH4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24-02
入世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西方的金融机构和各种大型企业纷纷涌入我国,这就对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要求教育界能适应时代培养社会最急需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型、应用型翻译人才。本文出于信息化、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文化与国际对接时代的需求,就高校英语专业传统应用翻译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译教学中交互式及协作式教学模式对翻译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有较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传统应用翻译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模式一般是基于行为主义的认识论。行为主义理论下的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行为主义将知识的学习和认知过程简单化为单向的刺激或信息接收过程,而忽略了意识、思维的作用,从而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自然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构建。
传统的翻译模式只是一种机械的语符转换过程,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双语转换规律或语法知识就可以进行翻译了。教师在翻译课堂教学实践中只着重于对字、词、句、段及特定语法结构的翻译方法的讲授,误导学生对英汉互译的简单化认知——“翻译=词典+语法”。学生所学会的生搬硬套的翻译常常使译文失去美感 [1]。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轻视师生互动,这显然对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其实,交互式、协作式这一新的模式下的翻译并不只是简单地一种语言符号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过程,从语言到文化,从达意到传神,从词义到篇章,译者的创造性在以上每一个环节都得以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营造交互式、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对高校应用翻译教学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2]。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广义的建构主义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古希腊的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不可知论、怀疑论是建构主义的最早源泉。18世纪初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维柯对建构主义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认为人能够认识人类历史是因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而上帝能够认识自然界是因为上帝创造了自然界。其后,哲学家康德进一步拓展了建构主义思想。20世纪6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盛行,建构主义理论先驱者瑞士学者皮亚杰认为:人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一种智力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对智力行为来说,外界的刺激与主体的反应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双方的,…一切认知都离不开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作用。他特别强调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即个人建构[3]。前苏联建构主义理论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维果茨基(1971)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作用”。他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最有影响力的概念和理论,对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使得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该理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维果茨基则更关心社会文化的创造即知识工具的传递,更重视社会建构。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这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杜威(1950)的经验性学习理论也对建构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教育的实质就是经验的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学习就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学生是从经验中发现问题,并由问题推动他们去探索新知识、产生新观念。从现实缘起来看,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有人认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习得的知识存在不完整、不灵活等缺陷,无法在需要的时候加以运用,也无法在新的情境中有效迁移。
三、建构主义在应用翻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教学并意味着将知识经验从外部硬塞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原有的经验建构起新的经验。学习是在特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4]。与此相对应便形成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只是起着引导者作用,教师务必利用以上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其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其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由此可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翻译教学创新模式的实现得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交互式以及协作式学习环境创建以及多元化评价机制构建等方面下功夫。 1.翻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翻译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语言转换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受制于教材,将一味地传授具体的翻译技巧视为教学重心。英语专业应用翻译学习中学生对自身的主体性缺乏自信,只能一味地依附、被动地接受所谓“标准译文”,压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传统应用翻译教学模式仅仅以工具理性为导向,将翻译视为编码解码的语符转换过程,追求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层面上的一致,千方百计地阻止个体性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坚决抵制多元化的理解和多样化的译文,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译者的主体性因素[5]。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则表明学生不再是翻译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翻译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译文的评判者,而是学生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和支持者,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教材也不再是教师传授英汉互译知识的依据,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或客体。教师不要认为教材就是绝对权威的,也无需用至高无上的权利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学生的翻译能力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意义知识建构的认知过程,教师务必注重译者的感知、体验、心理、兴趣等个体性因素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总之,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在翻译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赏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富有个性的艺术人格以及文化、审美创造力。
2.构建交互式、协作式翻译学习环境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则成为被动的一方,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都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沟通,该种教学模式与翻译实践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开放性是相违背的。建构主义理论启示在教师积极组织和协调下建立起共同的学习者群体,引导其展开讨论和争鸣,这种交互性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在学习者群体内部形成一种相互协助、相互促进、自由自主的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针对翻译知识和技能进行平等的协商和辩论。教师成为学生要好的“学习伙伴”,同时诱导其积极参与到翻译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从翻译标准到翻译技巧,从词义推敲到布局谋篇,从译文评价到译文鉴赏,让学生对翻译知识和技能获得切身的感受。
3.设立多样化评价机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拒绝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仅仅用“是与非、对与错”等二元体系来评价教学活动的效果,总以是否完成预定教学目标为导向,忽视了学习者意义和知识建构的实际效果,不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抹杀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强调积极正面评价对于学习者意义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应用翻译课堂上,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对原文不同视角的解读,充分认可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多样不同的译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打破传统课翻译课上的串讲式的英译汉的单一的低效率的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推翻了以行为主义为指导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合理地定位了学生、教师和教材三者的角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交互式、协作式翻译教学创新模式使得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的肯定,每一项新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相关,是动态的。对学生知识的评价体系是建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即注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学习者能主动的构建自己的知识,积极学习,而非传统的机械、被动地接受,学生是建构翻译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构建者,重视学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因素,师生在平等、自由、开放的学习情境中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在质疑、协商、论证的过程中完成翻译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意义建构中促使其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征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下高校翻译教学模式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05(05):65-67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19-22
[3]皮亚杰.发生认知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黄保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探微[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