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是紧密相连的。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能力是掌握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性 生产实践 思维 哲学道理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学能力是指个体对相当明确的目标进行学习,并达到所学目标的主观条件。具体的说,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其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地从各方面获取知识,有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能力。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自学能力的条件,他们在学习上的兴趣性、积极性、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注意力、思维、概括、理解、分析、记忆等心理机能进一步发展,开始能领悟各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他们为探究新知识已经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需要,又有可能。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就学科而言,学生一般对理科颇感兴趣,对文科文史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兴趣的迁移性特点,从旁的学科入手,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思想政治课中来,并在此过程中揭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
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于是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第一册(哲学常识)前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数和形这些抽象概念的来源,使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数”还是“形”都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数学这门极其抽象的研究量的科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而这种认识观点就是哲学中唯物主义,数学中的每一个原理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物理也有兴趣,我们可以用牛顿研究“第一推动力”的悲剧,说明正确的哲学理论在科学世界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对于这样的教学,学生们觉得很新鲜,不枯燥,有收获。
学生需要是多方面的,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应该是升学、就业、成才。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有助于升学、就业、成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的意义。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明白,学好《思想政治》课,就能使自己拥有了“哲学(智慧)头脑”、“经济头脑”和“政治头脑”,这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与《思想政治》课有关,从而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来深化和提升这种需要,这样学习就有了真正可行的动力。
二、加强指导是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培养和提高能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1、坚持平时训练,掌握自学的一般要求
阅读能力是自学的首要能力,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要适量的安排阅读并进行一般指导。首先,“读书要用笔”。阅读时用笔在书上作各种帮助记忆和理解的符号,动笔在书上作旁批、眉批,动笔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其次,“读书用多问”。学问即学又问。注意表扬提问题的学生,并将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交大家讨论。再次,“读书要多思”。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惘”。要求学生动笔,实质要求学生动脑。动笔则不能不思。不思则无问,也无法问,思考得深才能有价值的问题。
2、认真组织课内和课外阅读,精心设计课堂讨论和讲授
首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阅读目的和要求,有的放矢。这里要注意循序渐进,最初只要求学生从教材中找出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学会用符号表示出来。以后逐渐要求学生能运用阅读中可以理解的原理分析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写出阅读笔记和心得。最后要使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各段落、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写出详细的阅读提纲。阅读提纲主要包括教材的重点、难点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纲写出阅读笔记。阅读笔记的形式有摘录、提纲、概要、心得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笔记中不仅记下所学的新知识、自己的新见解,而且要记下一时不能理解的问题,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再次,要求学生开展必要的课外阅读,学会收集有关的实际材料,及时检查阅读效果。学生写的阅读笔记要认真批阅,要如同语文教师批改作文一样写好总结批语。最后,尤为重要的是必须把阅读与讨论和讲解结合起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的课堂讨论和讲授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总结和提高。学生的讨论应该是民主的、充分的。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已基本解决的问题,讲授时只要点明即可,教师的讲授应该是引导、诱发,而不是注入。通过讨论和讲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我們应当使学生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而不是只懂得“是什么”和“这么办”。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又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落实终身学习。学校所学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倘若在踏上社会后不具备自学能力而不再学习,是没有出路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同时,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只单向用语言传授知识的施教方法,使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有一个实质性突破。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胡学增沈勉荣郭强编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3、《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点滴体会》载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参考资料》1994年第1期
关键词:兴趣性 生产实践 思维 哲学道理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学能力是指个体对相当明确的目标进行学习,并达到所学目标的主观条件。具体的说,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其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地从各方面获取知识,有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能力。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自学能力的条件,他们在学习上的兴趣性、积极性、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注意力、思维、概括、理解、分析、记忆等心理机能进一步发展,开始能领悟各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他们为探究新知识已经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需要,又有可能。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就学科而言,学生一般对理科颇感兴趣,对文科文史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兴趣的迁移性特点,从旁的学科入手,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思想政治课中来,并在此过程中揭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
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于是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第一册(哲学常识)前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数和形这些抽象概念的来源,使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数”还是“形”都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数学这门极其抽象的研究量的科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而这种认识观点就是哲学中唯物主义,数学中的每一个原理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物理也有兴趣,我们可以用牛顿研究“第一推动力”的悲剧,说明正确的哲学理论在科学世界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对于这样的教学,学生们觉得很新鲜,不枯燥,有收获。
学生需要是多方面的,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应该是升学、就业、成才。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有助于升学、就业、成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的意义。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明白,学好《思想政治》课,就能使自己拥有了“哲学(智慧)头脑”、“经济头脑”和“政治头脑”,这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与《思想政治》课有关,从而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来深化和提升这种需要,这样学习就有了真正可行的动力。
二、加强指导是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培养和提高能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1、坚持平时训练,掌握自学的一般要求
阅读能力是自学的首要能力,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要适量的安排阅读并进行一般指导。首先,“读书要用笔”。阅读时用笔在书上作各种帮助记忆和理解的符号,动笔在书上作旁批、眉批,动笔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其次,“读书用多问”。学问即学又问。注意表扬提问题的学生,并将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交大家讨论。再次,“读书要多思”。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惘”。要求学生动笔,实质要求学生动脑。动笔则不能不思。不思则无问,也无法问,思考得深才能有价值的问题。
2、认真组织课内和课外阅读,精心设计课堂讨论和讲授
首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阅读目的和要求,有的放矢。这里要注意循序渐进,最初只要求学生从教材中找出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学会用符号表示出来。以后逐渐要求学生能运用阅读中可以理解的原理分析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写出阅读笔记和心得。最后要使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各段落、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写出详细的阅读提纲。阅读提纲主要包括教材的重点、难点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纲写出阅读笔记。阅读笔记的形式有摘录、提纲、概要、心得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笔记中不仅记下所学的新知识、自己的新见解,而且要记下一时不能理解的问题,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再次,要求学生开展必要的课外阅读,学会收集有关的实际材料,及时检查阅读效果。学生写的阅读笔记要认真批阅,要如同语文教师批改作文一样写好总结批语。最后,尤为重要的是必须把阅读与讨论和讲解结合起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的课堂讨论和讲授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总结和提高。学生的讨论应该是民主的、充分的。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已基本解决的问题,讲授时只要点明即可,教师的讲授应该是引导、诱发,而不是注入。通过讨论和讲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我們应当使学生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而不是只懂得“是什么”和“这么办”。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又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落实终身学习。学校所学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倘若在踏上社会后不具备自学能力而不再学习,是没有出路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同时,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只单向用语言传授知识的施教方法,使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有一个实质性突破。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胡学增沈勉荣郭强编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3、《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点滴体会》载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参考资料》199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