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开启学生化学思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anfe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体现,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基本能力,是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而科学的课堂提问,能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
  一、问题难度要适中,具有思考的价值
  课堂提问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简单的问题会使学生觉得没兴趣,学生会不以为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难度过大的问题又会使学生一时无从回答,从而导致思维“冷场”现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智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例如:我们在学习“硫化氢的性质”以后,如果提这样的问题:硫化氢与氯气是有毒的气体吗?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你了解哪些有毒的气体?怎样让它们的毒性消失?问题太简单或难度过高,提问的效果都不会好。所以对一些问题,我们应把握好其难度,不妨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如以上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硫化氢与氯气都是有毒气体,如果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后,其毒性就会消失,原因是什么呢?对于这种问法,只要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氯气的性质,经过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这种问题既能巩固新知,又能联系旧知,还能使学生认真思考,因而属于有价值的问题。
  二、设计好问题的梯度,逐步由浅入深
  要把握好问题的梯度,教师就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教材的知识体系,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紧扣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阶梯性的问题系列,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点拨,让学生的思维由表象到本质纵向发展。例如:在学习“原电池”这一内容时,根据实验演示把铜与锌分别放入硫酸溶液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提出这样的问题:“铜、锌分别放入硫酸溶液中的反应现象说明了什么?”这时学生根据金属的活泼性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然后把铜与锌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溶液中。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让铜变得如此“活泼”?学生根据实验中的不同点,找出问题的所在,原来是线的连接。最后,把铜与锌用导线并连接电流表放入硫酸溶液中,通过实验现象验证推测,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铜锌在连接导线后会产生电流。这第三个问题的提出直逼原电池的主题,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入手,通过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
  三、开放与放手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提出之后,让学生自己探讨解决。在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时,和学生交流完实验过程和注意问题后,让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学生说:“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烧的红热,插进酒精后,铜丝呈现紫红色。”让学生重复一遍,学生又重复了刚才的实验现象。教师问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会变成什么的?学生答:氧化铜。教师问:你能再描述一下实验现象吗?学生说:“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烧成黑色的氧化铜,插进酒精后,铜丝为紫红色”。这时有学生坚持认为:看到的是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红,然后插入酒精中变成紫红色。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很多,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接着引导:大家交流交流,观察得入仔细些,为什么实验现象不尽相同呢?大家通过交流,原来是螺旋铜丝在酒精灯的内焰和外焰加热时,实验结果不同,铜丝从酒精灯上移开插入酒精中快慢不同,观察到的现象也不一样,为什么呢?教师继续引导,剖析原因,这样学生的热情就激发出来了,课堂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四、创设情境式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化学知识新旧内容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所谓“温故而知新。”那么,在教学新课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与新知紧密联系的问题,辅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急切地“探个究竟”,在潜移默化中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经过自己的思维去分析新问题,理解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氧化钠性质”时,进行这样的提问:宇宙飞船既然是密封的,那么宇航员是怎样呼吸的呢?学生回答:“将液态氧装在飞船上就可以了”。此时追问:那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教师此时作点拨:如果能找到一种固体物质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那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过氧化钠性质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这样学生巩固了旧知,发现并掌握了新知。同时,让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五、创设探究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对知识一知半解,甚至需要靠死记硬背才行。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探究进行学习,那么这样得来的知识就会记忆深刻。所以,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的乐趣。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并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新知进行自主建构。例如:做“铜、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实验时,学生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铜棒上有大量的气体产生,检验此气体可以燃烧,这样就成功地验证了铜棒上氢离子获得电子被还原为氢气的事实。其实,这个实验还有可挖掘的地方,此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锌棒上的现象,通过质疑引出相关知识点,据此继续追问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是用粗锌还是用纯锌好等问题。如此应用铁一般的实验事实,加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验中接受新知,培养勇于探索与大胆创新的精神。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高水平的问题,让每一个问题都问在关键处,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对问题回答作出及时反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活跃教学氛围,使师生间的互动协作、情感交流达到更高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育肩负着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任。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探索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方法  新课改化学教育肩负着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任,化学教学中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讲解化学基础知识的时候,充分发挥化学知识的价值,积极探
摘 要: 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应注重习题精选、练后评析、解题总结等环节,并且把传统的“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将解题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化学习题课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注重新知识的传授及习题的讲解,并在复习过程中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可有时考试成绩却不理想,主要是因
中考在即,怎样上好物理复习课呢?如何通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合、再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是上好复习课所面临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看法和体会。  1.加深对“双基”的理解  物理复习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梳理和归纳每章节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新课时学生可能没有完全正确地
摘 要: 兴趣是学习化学的动力,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文具体阐述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只有把学习看做是一件快乐的活动,是一种需要,才能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激发出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乐学”当做治学的最高境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