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实训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s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外贸软件实训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优缺点,对外贸软件实训教学方法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高职;外贸软件实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5.089
  近年来,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蓬勃发展,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具有鲜明的技能性、应用性、职业性。高职院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以知识积累为基础、以技能为知识转化环节、以职业精神等职业态度为非智力因素,该能力包含专业技术能力、实践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个性适应能力等多方面。高职实训教学正是实现该目标的主要手段,高职院校按照《意见》要求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外贸实训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如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其中软件实训教学是指导学生在外贸专业软件平台上进行实际操作,进而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实训教学方式,重视学做合一,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各高职院校中运用较为普遍。
  1 高职外贸软件实训教学法的优点
  高职院校通过外贸软件进行实训,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其自身优点。
  1.1 体验性激发职业认识兴趣
  职业认识兴趣是指学生对职业了解、学习产生的心理上爱好及追求倾向,是学生积极探究综合职业能力的原始动力。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底子薄、自信心不强,但倾向于应用型技能培训,相对于传统理论教学而言,对实践教学感兴趣。外贸软件实训采用的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角色,并处理各类贸易术语下的进出口流程事宜,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生动、更明了、更能激发学生职业认同感和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例如传统的外贸类课程实训教学,教师会印制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各类纸质单据让学生练习填写,不能反复利用、不方便涂改且单调重复;或布置函电题目让学生在纸上练习,题目连贯性、系统性不强。而通过软件实训,学生可在电脑上模拟进出口业务交易,可制单、撰写函电、核算成本价格,不仅内容综合性强,符合企业实际要求、锻炼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体验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操作兴趣。
  1.2 仿真性促进职业技能掌握
  职业技能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的中介,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外贸实训所采用的软件是软件公司根据行业及多家外贸企业工作实际,并按学校具体要求设计开发的,贴近实际,仿真性较强,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外贸软件一方面在题库设计上模拟真实案例,如让学生从贸易磋商开始,通过询盘、报价发票、还盘、接收到签订合同掌握函电撰写能力,通过审核信用证、报关报检、办理运输、办理保险及结汇单据制作等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并具有可供训练的反复性,让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另一方面仿真性训练以能力训练为主,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并在实际案例解决处理中,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多种职业能力。
  1.3 跟踪性强化职业态度内化
  职业态度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态度,也包含敬业、创新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及职业信念等,职业态度内化是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深化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进而形成职业价值体系。相较于传统实训方式而言,外贸实训教学软件便于课后跟踪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一方面教师通过软件按照自己所需编辑题库、布置实训任务,学生接收任务后进行操作,不受时间地点局限,教师通过软件教师窗口可以随时跟踪观察学生完成情况,了解进度和程度;另一方面学生完成任务后直接在线提交,无需面对面交给教师作业,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批改评分,也可以利用软件智能评分,并通过软件权限公布参考答案。软件实训跟踪监督性强,提升实训效果,更好地吸收、掌握、内化实训所获,提升职业态度。
  2 高职外贸软件实训教学法的缺点
  高职外贸软件实训将复杂程序化流程进行生动展现,帮助学生熟悉整个外贸流程,在具有其自身优点的同时,还存在缺点与不足。
  2.1 更新速度滞后技能发展
  外贸行业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新事物、产生新现象、发生新问题,学校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最新技能、学生学习的知识等,因此实训教学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才能符合行业和职业要求。然而,目前有的软件素材被固定在软件中,教师不能更改,学生使用时就不能了解最新的知识,知识体系相对陈旧,影响职业技能的提升。如在《Iincoterms 2010》开始使用时,有的学校软件中还是《Incoterms 2000》中相关知识,新增的贸易术语也不能及时体现在题库中,影响学生学习;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但有的软件题库中设定好的汇率值不能修改,那么学生对实际汇率的了解和敏感度也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实际汇率;如出口退税核销单取消后,有的软件不及时进行内容升级,仍列明应领取纸质核销单,对学生容易造成误导等;有的题库长期不更新升级,学生仅局限于原始题库学习,影响实训效果。
  2.2 独立操作缺少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能力是学生在组织中共同完成任务表现出的与人协作能力,是与组织分工合作相关的行为表现,既影响学生个体发展,也对团队组织产生重要影响,是职业活动中比不可少的职业能力。外贸软件为学生设立是实训任务,每个学生独自使用电脑进行操作,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得以充分锻炼。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不进行系统性传授,处于辅导地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技能和能力。然而,外贸软件实训在重视学生独立性培养时,实训过程缺乏团队合作项目,缺乏人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沟通交流,学生不能体验互帮互助与分工合作,缺少团队精神的培养机会,也缺少与人交流的社会交往能力锻炼机会,导致学生团队合作灵活性、团队领导能力及个体适应性培养不足,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障碍。   2.3 考评标准影响全面育人
  课程考评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其一方面发挥引导教师根据学生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发挥对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加强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增强学习兴趣的引导作用,正因如此,课程考评标准尤为重要。外贸软件实训考评主要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平台布置任务,考查学生对外贸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方便快捷,形式单一。在这种考核标准的影响下,学生侧重加强与考评相关的实操练习,忽视与考评关联度较少的综合职业能力。此外,由于主要通过软件教学,课上课下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未能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社会能力和职业态度等综合职业能力,进而影响全面育人。
  3 高职外贸软件实训教学法的改进建议
  3.1 改进外贸软硬件功能
  高职院校外贸实训投入大量资金招标购买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带来诸多便利,为了优化实训效果,学校应重视硬件设备和软件更新。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做好实训室设计建设和电脑等硬件设备投入、维修、升级等各项工作,为软件使用做好技术支持和保障,避免因硬件问题影响实训进度和实训效果;另一方面,在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与软件开发商沟通交流,及时进行软件技术和题库更新,并学会上传自编作业和题库,方便教学及解决课程所需,实现外贸软件实训目标,做好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保障工作。
  3.2 重视实训过程性考评
  高职院校外贸软件实训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胜任岗位要求,而实训使用的软件系统是一种机械的模拟,是为了方便与上课和考试,不能因人而异,同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实际外贸环境差距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软件实训的同时,课上课下多与学生交流,重视过程性考核,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观及价值观等体现,避免考评形式及标准单一化;以项目为载体,布置团队任务、开展团队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培养敬业精神及奉献精神,在团队任务完成过程中注重观察,将定性法与定量法相结合,做好考评体系构建工作,以有效考评提升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3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外贸实训教学作为实践教学方法更需要有理论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这样才能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实际情况,更好地安排软件实训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应通过各项措施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如创造条件加强培训,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班、选派紧缺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培训中心脱产学习、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先进地区学习;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跟岗锻炼或专业实践,进而更深层理解及掌握专业知识,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利用学院自身优势加以培养,制定计划、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技能培训;建立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交流联系,是学校掌握最新经济发展动态;积极面向企业引进高技术专门人才,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做好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基础铺垫。
  参考文献
  [1]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导向的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
  [2]梁建军.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M].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林娜.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思想教育研究[M].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4]梁建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M].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同时通过算例分析也表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全面地、有效地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AHP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5.032  0 引言  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多
期刊
摘 要: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进出口贸易运输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目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甚多,企业的质量良莠不齐,如何根据贸易企业的战略目标、贸易业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全面地、有效地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进行评价,选择出最佳的合作企业,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对贸易企业来说极其重要。据此,针对评价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采用了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模糊;选
期刊
摘 要:中华传统文节日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建立和谐社会十分具有导向意义。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可将大学生思想的特点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中华传统节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5.072  中华传统节日,是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供求的多样化,各级高校都进入了扩招期,从而圆了一批批学子的大学梦。但随着教育质量的下滑,高校开设专业与社会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加剧,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就业难的洪流中,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加入兼职的行列来锻炼自身,提高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渭南师范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兼职现状和探究其兼职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摘 要:简单分析需要较多的高技能物流管理人才,需要沟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物流人才以及需要熟悉行业发展环境的物流人才等产业集群背景下对物流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物流人才培养缺乏科学定位,学生实践活动较为匮乏以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产业集群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行业专业教育现状,并提出明确教育培养目标,创新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重视实训中心投入,构建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
期刊
摘 要:酒店实习是学生将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酒店实习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是否愿意留在本领域继续工作。从过程管理视角构建了大学生酒店实习管理质量体系,该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实习前的认知教育,实习中的协调管理、实习后的效果评价以及职业发展引导的后续跟进。  关键词:酒店实习;过程管理;实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
期刊
摘 要:股指期货作为新兴金融衍生产品,近两年在中国发展迅速。股指期货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标的产品的风险,但投资者往往无法实现完全的套保,因为现实中的套期保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利用OLS、ECM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率进行了研究,对其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实证测算和绩效分析。  关键词:沪深300指数;套期保值;OLS模型;ECM模型;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中图分类号:F83  文
期刊
摘 要: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解析。民办高校教师受文化生态熏陶而形成的自主发展目标和观念、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合作意识、考评激励机制以及薪酬待遇等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5.087  民办高校教
期刊
摘 要:茶叶市场营销学是茶学专业的必修课,对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出发,重点阐述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分别从师资队伍、课内教学、课外实践三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和措施,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茶叶行业需求的高素质营销人才。  关键词:茶叶市场营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从事法律行业的法本人数比例比较低;理论学习的概括性和实践经验的缺乏都是法本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面临的问题。究其原因,法学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课程。在传统的法学本科教学中,从课程设置上一直沿用14门必修课加上若干专业选修课的组成模式,而忽视了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较少考虑到学校自身具有的区位、学科方面的优势,而浪费一部分将法律实践与理论学习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