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从认知发展角度、思维角度、能力发展角度、个性发展等角度看,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是由“不会”向“学会”,是“生疏”到“熟练”的提升,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等特点。“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个新理念、新策略。生成性课堂,也已经成为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发展的追求。笔者以为,初中科学课堂生成性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
一、生成在学生的需求中
课前预设固然重要,但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只拘泥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一个根本标准应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预案。我们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教学资源。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里,虽然教材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提及了回声的知识,本意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稍作了解即可。未預料的是刚提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意外就发生了,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同时也用这一连串的问题打破了预设:教室里有墙壁这些障碍物,但为什么听不到回声?笔者随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并提出一个更加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设的教案没有按计划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预案之外的收获颇丰,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在学生需要时果断地跳出预设,及时生成,只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更具有艺术化性。
二、生成在师生的互动中
在充满生成的课堂里交往不仅仅有师生之间的交往,而且还有生生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也可向别人发出信息,整个课堂是一个多层次的互动的网络,整个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的交往过程。如笔者在进行《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呢?》教学时,用唐伯虎的故事引入“据说唐伯虎有很高的画画技艺,一次,有一个画家很不服气,挑战唐伯虎,两个人等同的时间里面,都创作了一幅非常精妙的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正当大家争执不下哪幅更好时,两只蝴蝶翩翩而至,都绕着唐伯虎的百花争艳图飞旋,还时不时的逗留在上面。这时候,比赛的结果显而易见了,唐伯虎的画迷惑了蝴蝶的眼睛而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赢家。”然后笔者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你知道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吗?”很多学生都支持“是画的颜色,唐伯虎的画画的太漂亮了!”这样一个观点。也有学生认为,可能是唐伯虎的墨水质量好,很香吸引了蝴蝶!更有甚者认为可能是蝴蝶是近视眼,看走眼才撞上去的,这些答案都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开怀一笑,在这种情形下,笔者趁热打铁,是这样引导的:这些答案皆有可能的,大家都知道蝴蝶有眼睛,但我们不知道它的视觉如何。既然我们都对这个产生了怀疑,那蝴蝶的嗅觉呢?味觉呢?甚至听觉呢?灵敏吗?于是,笔者和学生们通过网络搜索,很快就找到了蝴蝶的详细介绍,确定蝴蝶的视觉很正常,没有近视;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接着,笔者顺势而下: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蝴蝶这个主角的一些感觉特征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由于及时捕捉信息并果断整合信息,对学生提供的各种信息别具匠心地过滤其消极影响,提炼其有用成分,进行剪切和放大。借视觉引出嗅觉、味觉、听觉等特征,为后续的探究指明了方向,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生成在学生的探究中
生成性的科学课堂,会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等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笔者在教学《空气的存在》一课,因内容简单,学生也有大量的生活经验,笔者灵机一动,改为让同学交流生活经验,思想的火花往往在交流中会被碰撞。比如同学们在激烈探讨大气压对我们的作用时,笔者让学生自行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杆称,学生找来了筷子、竹杆和圆棍作称杆,用石块、铁块作称砣,用铁皮、小竹篮,甚至书包作称盘,活学活用,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求知的海洋。在探究中,有学生还联想到有些小贩在回收废旧物品时出现短斤缺量的现象。根据这一生成点,笔者引导学生再次探究这些小贩的称杆问题会出在哪里?学生们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从称砣的重量、称杆刻度的准确性等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最后通过亲自动手实践验证。这样的探究教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内容不浮于教材表面,还深度挖掘了教材隐性知识和社会现象,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激发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下,科学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生命涌动、共同成长的过程,在生成不断的科学课堂中,我们应该善于捕捉非预设性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怀揣着开放的意识,根据实际的学情妥善处理,这样的科学课堂才能涌动生命的灵性,师生都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发扬个性,我们的科学课堂也就必然也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实验中学)
一、生成在学生的需求中
课前预设固然重要,但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只拘泥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一个根本标准应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预案。我们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教学资源。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里,虽然教材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提及了回声的知识,本意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稍作了解即可。未預料的是刚提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意外就发生了,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同时也用这一连串的问题打破了预设:教室里有墙壁这些障碍物,但为什么听不到回声?笔者随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并提出一个更加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设的教案没有按计划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预案之外的收获颇丰,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在学生需要时果断地跳出预设,及时生成,只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更具有艺术化性。
二、生成在师生的互动中
在充满生成的课堂里交往不仅仅有师生之间的交往,而且还有生生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也可向别人发出信息,整个课堂是一个多层次的互动的网络,整个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的交往过程。如笔者在进行《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呢?》教学时,用唐伯虎的故事引入“据说唐伯虎有很高的画画技艺,一次,有一个画家很不服气,挑战唐伯虎,两个人等同的时间里面,都创作了一幅非常精妙的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正当大家争执不下哪幅更好时,两只蝴蝶翩翩而至,都绕着唐伯虎的百花争艳图飞旋,还时不时的逗留在上面。这时候,比赛的结果显而易见了,唐伯虎的画迷惑了蝴蝶的眼睛而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赢家。”然后笔者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你知道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吗?”很多学生都支持“是画的颜色,唐伯虎的画画的太漂亮了!”这样一个观点。也有学生认为,可能是唐伯虎的墨水质量好,很香吸引了蝴蝶!更有甚者认为可能是蝴蝶是近视眼,看走眼才撞上去的,这些答案都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开怀一笑,在这种情形下,笔者趁热打铁,是这样引导的:这些答案皆有可能的,大家都知道蝴蝶有眼睛,但我们不知道它的视觉如何。既然我们都对这个产生了怀疑,那蝴蝶的嗅觉呢?味觉呢?甚至听觉呢?灵敏吗?于是,笔者和学生们通过网络搜索,很快就找到了蝴蝶的详细介绍,确定蝴蝶的视觉很正常,没有近视;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接着,笔者顺势而下: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蝴蝶这个主角的一些感觉特征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由于及时捕捉信息并果断整合信息,对学生提供的各种信息别具匠心地过滤其消极影响,提炼其有用成分,进行剪切和放大。借视觉引出嗅觉、味觉、听觉等特征,为后续的探究指明了方向,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生成在学生的探究中
生成性的科学课堂,会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等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笔者在教学《空气的存在》一课,因内容简单,学生也有大量的生活经验,笔者灵机一动,改为让同学交流生活经验,思想的火花往往在交流中会被碰撞。比如同学们在激烈探讨大气压对我们的作用时,笔者让学生自行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杆称,学生找来了筷子、竹杆和圆棍作称杆,用石块、铁块作称砣,用铁皮、小竹篮,甚至书包作称盘,活学活用,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求知的海洋。在探究中,有学生还联想到有些小贩在回收废旧物品时出现短斤缺量的现象。根据这一生成点,笔者引导学生再次探究这些小贩的称杆问题会出在哪里?学生们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从称砣的重量、称杆刻度的准确性等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最后通过亲自动手实践验证。这样的探究教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内容不浮于教材表面,还深度挖掘了教材隐性知识和社会现象,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激发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下,科学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生命涌动、共同成长的过程,在生成不断的科学课堂中,我们应该善于捕捉非预设性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怀揣着开放的意识,根据实际的学情妥善处理,这样的科学课堂才能涌动生命的灵性,师生都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发扬个性,我们的科学课堂也就必然也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