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姓也戴“乌纱帽”
“乌纱帽”也叫纱帽,它的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
东晋成帝时,都城建康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朝宋明帝时,“乌纱帽”传到了民间,成为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隋唐时,皇帝、官员和百姓都戴乌纱帽。但为了区别官位高低,乌纱帽上都配有不同的装饰玉块:一品有9块,二品有8块,三品有7块,四品有6块,五品有5块,六品以下没有装饰玉块。
北宋时,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大臣在朝廷上交头接耳,下令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长翅,又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来表示官位的高低。明朝皇帝朱元璋规定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必须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但还没有授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便成为官帽。
现在人们仍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位的代称,“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被罢官。(文/张懿奕)
“开光”来自于道教
开光作为一种宗教仪式,最初来自道教,为道教仪式之一,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仪式。
道教开光神像,须经由高功法师,择良辰吉日进行开光点眼之仪,仪式中含:清净、请神、发旨、发令、七星、八卦、入神、敕笔、敕镜、敕鸡、开光、发毫等十二种科仪才完成,使恭请的神灵汇聚神像,藉此借助神的威灵,使供奉者运气好转,求财谋事都能得心应手,方可安座家中或庙堂,供人参拜,庇佑平安。与其他宗教不同处,在于道教神像有入神仪式,其目的为有神灵常驻。
佛教本来没有开光,但有种佛像加持的仪式,跟开光差不多,流传到现在,就都统统叫开光了。佛教的开光是高僧使用秘法根据每年每月每时不同的吉祥方位推断,来选定开光加持仪式的寺庙及道观,结合各方寺庙或者道观长老大德的无上修行,通过严谨的持印诵经,对吉祥物品进行相应的开光加持,对吉祥物的本质加以特有的文化提升。
晚上不能吃姜
中医有句话:“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晚上到底能不能吃姜?这还得从中医的阴阳寒热说起。
一天之中有阴阳之分,从午夜开始,自然界的阳气逐渐上升,至中午阳气最旺,气温也最高;午后阳气逐渐衰弱,直至半夜阳气最弱,此时阴气为最甚;午夜过后,阳气逐渐恢复。生命的活动表现属阳,生命的安静表现属阴。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入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如生姜等。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不能再像白天那样亢奋,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
所以,温补的药物(如鹿茸、红参等)应该早晨、白天吃,这样白天就精神;养阴的补品应该下午、晚上吃,人体更易吸收、利用,利于睡眠。由此,白天吃姜有益,晚上不宜吃姜。
“青春”原本指“春天”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这样两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初读让人生疑:诗人那时52岁,在当时已算是进入晚年,哪里还有“青春”可言?仔细揣摩便知:此处“青春”当指美好的春天。
“青春”原本就是指春天的。因为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称之为“青春”。这种用法始于汉代,最早见于刘向《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大意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的用例屡见不鲜,如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
“青春”引申为人的青春年少时,最初出现于古诗中的比喻。西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中有这样的诗句:“予涉素秋,子登青春。”“素秋”比喻年老,“青春”则比喻年少。这样的用例更是多见,如苏轼《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李渔《巧团圆·伤离》:“怎当的狂风怒波掀翻爱河,便是青春少年,少年也愁难过。”再如王维《洛阳女儿行》:“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刘长卿《戏题赠二小男诗》:“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青春”也可以指青年人的年龄。如《水浒传》第六十三回:“‘将军青春多少?’关胜答道:‘小将三旬有二。’”李渔《意中缘·拒约》:“你如今的青春也不小了,早些相中一个才郎。”
“青春”还可以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如老舍《骆驼祥子》十七:“她没有过青春,而将来也不會有什么希望。”白桦《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谁说您把青春献给了战斗而没有子女呢?您是世界上子女最多的人。”(文/胡礼湘)
为人有多少道道
1.孔子:为人之道;2.老子:处世之道;3.庄子:养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学习之道;6.孙子:韬略之道;7.管子:教练之道;8.韩非子:统驭之道;9.鬼谷子:权谋之道;10.大学:修身之道;11.易经:天地之道;12.禅宗:死生之道。
“鸣锣开道”有讲究
“鸣锣开道”起源于清朝,以前各朝官员出行,只有仪仗士卒前引传呼,并不鸣锣。到了清代才增加了鸣锣。
“鸣锣开道”也是一种等级待遇,鸣锣次数的多少代表官位品级的高低大小。县官上街,仪仗鸣锣7下,谓之“打七棒锣”,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级官员上街,鸣锣9下,意思是“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提督和巡抚上街,则鸣锣11下,意思是“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如果是都统以上官员上街,就要鸣锣13下,意思是“大小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
(责任编辑/叶 筱)
(电子邮箱:wind.0116@163.com)
“乌纱帽”也叫纱帽,它的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
东晋成帝时,都城建康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朝宋明帝时,“乌纱帽”传到了民间,成为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隋唐时,皇帝、官员和百姓都戴乌纱帽。但为了区别官位高低,乌纱帽上都配有不同的装饰玉块:一品有9块,二品有8块,三品有7块,四品有6块,五品有5块,六品以下没有装饰玉块。
北宋时,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大臣在朝廷上交头接耳,下令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长翅,又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来表示官位的高低。明朝皇帝朱元璋规定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必须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但还没有授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便成为官帽。
现在人们仍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位的代称,“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被罢官。(文/张懿奕)
“开光”来自于道教
开光作为一种宗教仪式,最初来自道教,为道教仪式之一,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仪式。
道教开光神像,须经由高功法师,择良辰吉日进行开光点眼之仪,仪式中含:清净、请神、发旨、发令、七星、八卦、入神、敕笔、敕镜、敕鸡、开光、发毫等十二种科仪才完成,使恭请的神灵汇聚神像,藉此借助神的威灵,使供奉者运气好转,求财谋事都能得心应手,方可安座家中或庙堂,供人参拜,庇佑平安。与其他宗教不同处,在于道教神像有入神仪式,其目的为有神灵常驻。
佛教本来没有开光,但有种佛像加持的仪式,跟开光差不多,流传到现在,就都统统叫开光了。佛教的开光是高僧使用秘法根据每年每月每时不同的吉祥方位推断,来选定开光加持仪式的寺庙及道观,结合各方寺庙或者道观长老大德的无上修行,通过严谨的持印诵经,对吉祥物品进行相应的开光加持,对吉祥物的本质加以特有的文化提升。
晚上不能吃姜
中医有句话:“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晚上到底能不能吃姜?这还得从中医的阴阳寒热说起。
一天之中有阴阳之分,从午夜开始,自然界的阳气逐渐上升,至中午阳气最旺,气温也最高;午后阳气逐渐衰弱,直至半夜阳气最弱,此时阴气为最甚;午夜过后,阳气逐渐恢复。生命的活动表现属阳,生命的安静表现属阴。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入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如生姜等。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不能再像白天那样亢奋,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
所以,温补的药物(如鹿茸、红参等)应该早晨、白天吃,这样白天就精神;养阴的补品应该下午、晚上吃,人体更易吸收、利用,利于睡眠。由此,白天吃姜有益,晚上不宜吃姜。
“青春”原本指“春天”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这样两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初读让人生疑:诗人那时52岁,在当时已算是进入晚年,哪里还有“青春”可言?仔细揣摩便知:此处“青春”当指美好的春天。
“青春”原本就是指春天的。因为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称之为“青春”。这种用法始于汉代,最早见于刘向《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大意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的用例屡见不鲜,如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
“青春”引申为人的青春年少时,最初出现于古诗中的比喻。西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中有这样的诗句:“予涉素秋,子登青春。”“素秋”比喻年老,“青春”则比喻年少。这样的用例更是多见,如苏轼《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李渔《巧团圆·伤离》:“怎当的狂风怒波掀翻爱河,便是青春少年,少年也愁难过。”再如王维《洛阳女儿行》:“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刘长卿《戏题赠二小男诗》:“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青春”也可以指青年人的年龄。如《水浒传》第六十三回:“‘将军青春多少?’关胜答道:‘小将三旬有二。’”李渔《意中缘·拒约》:“你如今的青春也不小了,早些相中一个才郎。”
“青春”还可以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如老舍《骆驼祥子》十七:“她没有过青春,而将来也不會有什么希望。”白桦《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谁说您把青春献给了战斗而没有子女呢?您是世界上子女最多的人。”(文/胡礼湘)
为人有多少道道
1.孔子:为人之道;2.老子:处世之道;3.庄子:养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学习之道;6.孙子:韬略之道;7.管子:教练之道;8.韩非子:统驭之道;9.鬼谷子:权谋之道;10.大学:修身之道;11.易经:天地之道;12.禅宗:死生之道。
“鸣锣开道”有讲究
“鸣锣开道”起源于清朝,以前各朝官员出行,只有仪仗士卒前引传呼,并不鸣锣。到了清代才增加了鸣锣。
“鸣锣开道”也是一种等级待遇,鸣锣次数的多少代表官位品级的高低大小。县官上街,仪仗鸣锣7下,谓之“打七棒锣”,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级官员上街,鸣锣9下,意思是“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提督和巡抚上街,则鸣锣11下,意思是“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如果是都统以上官员上街,就要鸣锣13下,意思是“大小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
(责任编辑/叶 筱)
(电子邮箱:wind.0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