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s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些年曾有“绿色教育”的提法,它为我们作文教学提了一个很好的思考点。所谓绿色教育,就是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功权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勃勃生机。课堂教学需要绿色阳光,我们的作文教学同样需要绿色荡涤作文教学中的灰色污染,使之还原生命的本色,培育出绿色的作文。
  
  一、“灰色污染”,泛滥成灾
  
  抬头仰望天空,不再是儿时湛蓝的颜色;纵身跃入小河,不再是幼年清澈的碧波;追逐嬉笑于山坡,不再有少年时葱翠的树木。于是有人急忙站出,振臂高呼,还我绿色。可是,我们学生的作文天空已是阴霾,已是灰蒙,又有谁为她带来绚烂的云彩,又有谁来呼唤诱人的绿色?
  人总是根据脚的大小选择相应尺码的鞋,若因鞋的大小而削足适履恐是笑话。可是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便陷入了一个怪圈,陷入了一个“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沼而不能自拔的怪圈。于是便有了专门指导作文的要求,于是便有人大声呼喊作文要求是作文训练天经地义的常项;于是就有人大声呼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乎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从选材剪材到语言书写,这种标准的严格的要求,使作文慢慢地走进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代八股文。作文总有那么三招:一凑、二抄、三套。凑:名言警句凑时兴材料,自己信不信无关紧要;抄:考试前苦读范文,考试也能屡屡中标;套:不管三其二十一,把准备的文章段落照搬上去。这种流行病导致三种思想广为流行:一为“贫血”——亲情冷漠,激情偏执;二为“缺钙”——胸无大志,意志薄弱;三为“脑膜炎”——缺乏理性,跟着感觉走,写到哪算哪。
  一味地追赶潮流,投机取巧,造就的只能是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迷失真我的“灰色作文”。作文要健康,就要扫除“灰色污染”,回归“绿色作文”,也就是不能急功近利、“唯考是图”,要踏踏实实写一种能直面人生,反映真实生活,展现真实人性,抒发真情实感的“绿色作文”。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朋友们“以我手写我心”,珍惜自己的人生经历,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把眼光投向我们最亲近的生活,把笔触伸向生活中的平常人平常事,真实地再现内心的情感。
  
  二、“文化作文”,悄然兴起
  
  近几年来,中考、高考作文写历史,写文化成了一种风气。一支以古典的方阵,熟悉的名人,新编故事或故事新编为特点的作文异军突起,高分频出,并被美称为“文化作文”,似乎与时下流行的“文化散文”颇有些渊源。例如,一篇名为《独上高楼》的文章是这样写李白的: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你看,文中有几个字是学生自己的?这简直成了另类的古诗文识记。
  那么,这类作文会不会因为材料用尽而自然消亡呢?不会的,写完了王昭君,还有李清照、杨贵妃、刘兰芝,实在不行就写潘金莲;写完了屈原、司马迁,还有苏轼、苏武,实在不行还可以骂秦桧;写完了秦汉写盛唐,写完了宋元写明清,实在不行就写现当代。再不行,还可以冲出国门,寻找世界名人。
  我想:造成文化作文这种怪胎的原因,首先是高分的诱惑,几年来铺天盖地的中考、高考满分作文很多都是这种类型,难怪考生趋之若鹜;不可推卸的是,我们一些教师也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某“高考满分作文速成班”的老师可厉害了,他们能把满分作文《苏轼的赤壁》整成《屈原的汩罗江》、《项王的垓下》、《文天祥的零丁洋》……把《永远的苏武》变成《永远的谭嗣同》《永远的秋瑾》……几个月的训练下来,学生成竹在胸,随便什么题目,他们都能应付自如。某特级教师在回答记者关于考生如何准备2006年高考作文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有一个学生去年参加高考,他特别喜欢柳宗元,读了很多柳的诗歌,大概父母在晚餐的时候也和他聊柳宗元。这个孩子高二时候作文就尽量写柳宗元,高考这篇作文他根本不用思考,任何话题都写柳宗元,一定会写好,他去年高考作文是满分。”更有趣的是,他们也能解决写作中的撞车问题。老师早就分工好了:我专攻谭嗣同,他专攻康有为,她专攻刘姥姥(没用过的古人越来越少了)。好事者还提供部分可能撞车名单,可谓殚精竭虑。
  这还是作文吗?这还是新课标下的语文作文教学吗?不过,类似的文章看多了,也是会产生视觉疲劳的,这种作文已让阅卷老师生厌。所以,引用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建新的话说,“文化作文”可以休矣!
  
  三、培育“绿色作文”,力求返璞归真
  
  绿色乃生命原色。写“绿色作文”,就是要摒弃矫饰与编造,摒弃抄袭与套作,学会用眼睛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字里行间。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历练文笔;在作文中提高认识,升华灵魂,这就是绿色作文的真谛。
  1.凿开生活的泉眼。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原创作文源于生活,作文的本身就是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体验向他人倾诉。如果老师能够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那么学生的情趣就会跃然纸上,生活百味、生活百态才会尽情飞扬。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有阳光,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有阳光,才会呈现万紫千红,多姿多彩。世界才会显得那样令人神往,那样风光迷人。如果把“爱心”比作阳光的话,那么你感觉下的事物也会出现形态各异,光芒四射。对大自然中各种美好景物,你要经常有意识地去感受,去体验。让我们用心去观赏校园里的花、盆景、树木。花儿开放时艳丽的色彩,醉人的芳香,盆景那独特的造型,树木旺盛的生命力。有时我们也可以到广阔的大自然中,欣赏它的美,感受它的博大,当我们对花、草、树木、青山、绿水的“爱心”在心中涌动时,我们的心就可以和自然界中生物的心“搭”在一起,时时可以相互“交谈”了。
  当你身边出现了感动人的事情,美好的情景时,你要用心去找感觉,让你的心湖激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你可要好好地抓住时机去感受、体验啊。好,就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品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就让我们去看看赏心悦目、韵味无穷的名家名画、书法佳作,体会作者的心灵火花,在琴键上、笔墨中绽放的美妙感觉。
  2.放飞自由的心灵。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作文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是情感自由的释放,它“源于一种生命的觉醒,源于苏醒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的惊喜和感悟,源于对自身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因而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灵魂的确证,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的创造,这其实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不管他的语言多么惊异,他的感受多么与众不同。实际上越是与众不同才越有价值,人生因为众多各不相同的感受而显得意味深长,社会因为人们不同的个性和色调而显得丰富多采。”
  当我们有了内容丰富的感觉,我们就要去“思考”,使感觉向更广阔、更深刻的方向发展,使先前产生的感觉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这一朵朵“花”,就是一个个新鲜的感觉。
  例如:当我们观察小溪流以后,对“小溪流”泛着白花花、清亮亮的、流动的水,已感觉到溪流非常活泼、非常可爱时。我们就可以思考:小溪如果没有干涸,它可能停止流动吗?“不会!它还是日夜不停地奔走。”那么,你想想小溪流的这种不知疲倦的精神,在你周围的人群中,可有像它这样的品格?你说是不是像找工作的妈妈,总是不怕挫折,不怕劳累;是不是像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总是孜孜不倦地教育我們,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当然,每个人对事物的思考角度,思考方法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你可以在物与物之间,思考他们的相合或区别;也可以将人类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寄托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更可以思考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管怎样,你只要用心去感觉、用心去思考,“新感觉”的花朵随时都会突现在你的眼前。
  3.抒发内心的真情。
  曾有这样一篇文章:“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一段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这篇名为《妈妈回来了》的作文,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写的。此文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以纯真的感情和宝贵的童趣,打动了评委们,获得了冰心文学奖。
  可见,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优秀的作文要有真性情。真情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巴金先生曾说:“我们的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无情的作文,犹如绢花,空有其形而无芬芳。惟有说真话,抒真情,才能展示生命的高度,才能让考场作文走上高格,获得高分。
  语文老师,有教给学生作文技法重要百倍的任务,这就是把准学生成长的脉搏,活跃学生的身心,开拓学生的视野,找准学生的“激情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激活学生的生命力,让学生“吾手写吾心”,兴趣盎然,激情勃发,文思泉涌,酣畅淋漓,写出“清水出芙蓉”般的绿色作文,学生作文与做人齐头并进。
  荡涤灰色污染,培育绿色作文,我们的写作教学定会出现杜牧所描绘的那种可喜的景象:“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果满枝。”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章程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大问题,而教师权利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维护和保障,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本文在分析教师权利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章程对其维护和保障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和谐校园;教师权利;大学章程;维护和保障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29 — 02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建设一支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的问题和培养学生求解问题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VB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 能力    VB程序设计是大多高校必开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我校,VB也针对绝大多数院系开课。但由于课程比较枯燥难学,学生对程序设计畏惧、对程序设计思想不理解等诸多原因,导致VB课程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通过几年的VB基础教学,我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
摘 要:当前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教育只有培养出既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是在这种就业趋势的影响下对中职课程改革提出的的方向性要求。  关键词:学生中心 能力本位 礼仪 实践教学    自1979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部分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其中,“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点明了学校德育的重要性,要求学校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的高素质人才。但当前学校的德育状况却是不容乐观的,学校德育到底问题何在?对策何在呢?笔
摘 要:在我国,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园地,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德育是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自身的责任以及社会、家长对课程的期望,使得中学思想政治课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针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强化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增强政治课的实效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框架模式是加强青少年德育建设的可行方法。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但是由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吸纳不足,对我国母语教学的历史经验和现时成果的认同和吸纳不足,对我国的国情了解不够,以致缺乏厚实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依托和生动的教育实践的支撑。语文教学丧失了应有的意味,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  那么,当前的语文课堂,究竟有哪些弊端呢?  一、语文教
摘 要: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教学观念而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达成目标,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式课堂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学,力图通过师生及生生的活动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根本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思维的广泛性(发散性)和深刻性,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生命活力。本文拟从教学目标、内容与方式、学习方法、能力培养、评价体系、师生关系等不同角度初步探讨在现代教育教学理
摘 要:网络黑客的攻击令人防不胜防,计算机恶意代码更是计算机系统安全中很难根治的主要威胁之一,严重干扰了人们平时的学习和工作。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了解病毒,才能更有效地防范病毒。为了更好地防范计算机恶意代码对计算机系统的入侵,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当前计算机恶意代码的情况,详细地介绍了常见的恶意代码的特征与技术。  关键词:恶意代码 特征 技术
摘 要:定时邮件群发系统由邮件列表、邮件发送、定时触发送几部分组成,利用System.Net.Mail类实现邮件发送,利用Application_Start事件和System.Timers类实现定时发送。ASP.NET作为先进的WEB开发工具被广泛使用,强大的功能保证了功能实现的简单性、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ASP.NET 邮件 邮件群发 邮件列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在人们的日常
摘 要:本文论述了读书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及收获。  关键词:书籍 读书活动 人文素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多读书,读好书有益于培养典雅的生活情趣,陶冶高尚的情操。同时,书是知识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也是指导我们日常行为习惯的良师益友。有了书,可以“传道授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