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的日趋恶化、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人们对于游憩休闲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建设城市综合性的生态公园就显得日趋迫切,作为城市绿肺的综合性公园能够极大地体现出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因此,本文对现代城市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归纳和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对今后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规划设计;综合性公园;问题;对策
1.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周边环境(绿地、道路网、建筑群)与公园的密切结合,以免公园成为一个孤立的景点,规划中可充分利用建筑、水体、绿篱、地形等因素将公园综合性的隔离,既可使街景与园景合为一体,又避免了用高墙完全封闭公园所带来的阻滞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彰显特色的同时富于变化。
(2)应能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对公园环境的要求,设置人们喜爱的活动设施。
(3)注意公园的大小比例,小园点景,大园补白。
(4)应能表现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避免景观重复。
(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自然地形,并与公园的各个景点有机结合。
(6)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山水园林艺术,同时积极吸取国外造园经验,做到推陈出新。
2.综合性公园用地规划
城市公园建设的选址一般会选择市政规划中不适合基本建设的用地,这种用地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存在水面或者低洼沼泽地,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公园的布局和活动安排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公园的总体用地规划时,应从公园现状地形出发,与功能区划、植物配置、景观要求、工程投资条件等因素结合考虑,进而处理公园地貌。处理时应因地制宜,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做到“园治”中所说的“高方欲就亭台,低洼可开池沼”,尽量减少园中的土方调运,做到土方平衡,以节省工程投资。
3.综合性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公园功能分区不合理
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园布局与功能分区能够有效提高公园质量、丰富内涵、激发游客情感。传统公园的空间模式及功能通常都是由内及外的向心式架构,而现代开放式的综合性公园要与城市开放空间融为一体,是由外及内的空间布局模式,因此,公园的功能区划分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3.2公园景观类型过于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现代大多数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结构简单、类型单一,园中仅有一些相对简单的休闲设施,活动内容相对贫乏,游人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步行或休憩。公园不能满足时代进步所带来的居民、游客对精神文明和社会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中模式、景观等内容越来越相似,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虽然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其功能使用上的要求,但地域特色的缺乏却满足不了人们地域情感的需求。人们希望公园设计能够凸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勾起对家乡土地及风俗文化的回忆,并且将这种文化脉络延续下去。
3.3水体形式单调
水景作为园林景观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水可以与周围景观一起构成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充分展现出来园林的自然美、动态美、色彩美等外在美。然而部分公园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水面大小变化不明显,且与公园周围水系没能有效贯通,造成局部水面过小,水体流动性差,缺乏活力,产生局部死水现象。公园水体规划简单,水面空旷,缺乏变化,景观效果单一。
3.4植物景观混乱,配置单一
部分公园植物树形较差,生长参差不齐,且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整个园林的植物造景粗糙,缺乏观赏性。虽然园内植物品种较多,但植物造景单一,群落单调,地被缺乏,而且绿地养护粗放,导致一些原本比较精致的景观,随着人为的破坏和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落。
园林植物的种植讲究艺术效果,有些公园植物虽然较多但分布不均,且在植物的搭配上层次感不强,缺乏四季景色植物,导致园林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不够明显。同时,由于公园长期管理养护不到位,导致植物生长凌乱,景观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对植物景观的生态效能产生了制约。
4.解决方案
4.1合理功能分区
公园功能区的划分不能生硬的进行划分,尤其是对一下小型公园,若分区比较困难,要从活动内容和设施上去功能区进行整体合理的划分。在对面积较大的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因地制宜,利用现状特点及自然地形进行功能区的划分,使得各类活动都能方便展开且互不干扰。
4.2塑造多样化的园林空间,再现传统文化
随着城市发展,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群使得人们邻里关系淡漠,也越来越远离自然。城市综合性公园作为公益性事业,应提供方便市民交往和休闲活动的场所,因此增加公园中的公共空间势在必行。在进行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人群行为活动的需求进行空间创造,向人们提供能够缓解压力的调剂方式,满足人们活动需求的同时有利于人们的情绪调节和身体健康。
城市公园对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借鉴上,并且通过借鉴传统的特色与形式推陈出新,形成适合现代主题的视觉形象。这样既可将传统文化与设计内容联系起来,又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使设计更具现代感。
4.3丰富水体景观
水域可扩大景观空间,水中形成的倒影还能产生虚实相映的效果。所以,水体的形态、结构规划应与整个园林的风格特征一致,以水为脉将园中景观统一成整体;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土石材料相结合营造出生态式的驳岸,增强坡面、坡脚的稳定性;在湖中设置小木桥、木质栈道、临水建筑等景点,供游人眺望赏玩水景,以增加亲水性;疏通公园水体与周围水系,建设完善的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保持公园水体的活力,防止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
4.4合理配置植物,增强养护管理
植物配置应与全园整体效果相结合,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晰,特色分明,避免“主体孤立”、“喧宾夺主”“宾主不分”等现象的产生,力求全园植物配置既统一又富于变化,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材料,它与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不同,会随着季相的变化而产生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利用植物的这一独特特性,配合不同的景点、景区营造出不同的美景。
5.结语
城市综合性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环境保护、城市面貌、人们精神文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我国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对今后综合性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李春萍,翟国勋.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
[2]王丹.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及其种植规划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
[3]阎晶.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吴翊.生态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
【关键词】规划设计;综合性公园;问题;对策
1.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周边环境(绿地、道路网、建筑群)与公园的密切结合,以免公园成为一个孤立的景点,规划中可充分利用建筑、水体、绿篱、地形等因素将公园综合性的隔离,既可使街景与园景合为一体,又避免了用高墙完全封闭公园所带来的阻滞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彰显特色的同时富于变化。
(2)应能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对公园环境的要求,设置人们喜爱的活动设施。
(3)注意公园的大小比例,小园点景,大园补白。
(4)应能表现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避免景观重复。
(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自然地形,并与公园的各个景点有机结合。
(6)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山水园林艺术,同时积极吸取国外造园经验,做到推陈出新。
2.综合性公园用地规划
城市公园建设的选址一般会选择市政规划中不适合基本建设的用地,这种用地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存在水面或者低洼沼泽地,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公园的布局和活动安排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公园的总体用地规划时,应从公园现状地形出发,与功能区划、植物配置、景观要求、工程投资条件等因素结合考虑,进而处理公园地貌。处理时应因地制宜,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做到“园治”中所说的“高方欲就亭台,低洼可开池沼”,尽量减少园中的土方调运,做到土方平衡,以节省工程投资。
3.综合性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公园功能分区不合理
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园布局与功能分区能够有效提高公园质量、丰富内涵、激发游客情感。传统公园的空间模式及功能通常都是由内及外的向心式架构,而现代开放式的综合性公园要与城市开放空间融为一体,是由外及内的空间布局模式,因此,公园的功能区划分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3.2公园景观类型过于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现代大多数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结构简单、类型单一,园中仅有一些相对简单的休闲设施,活动内容相对贫乏,游人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步行或休憩。公园不能满足时代进步所带来的居民、游客对精神文明和社会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中模式、景观等内容越来越相似,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虽然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其功能使用上的要求,但地域特色的缺乏却满足不了人们地域情感的需求。人们希望公园设计能够凸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勾起对家乡土地及风俗文化的回忆,并且将这种文化脉络延续下去。
3.3水体形式单调
水景作为园林景观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水可以与周围景观一起构成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充分展现出来园林的自然美、动态美、色彩美等外在美。然而部分公园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水面大小变化不明显,且与公园周围水系没能有效贯通,造成局部水面过小,水体流动性差,缺乏活力,产生局部死水现象。公园水体规划简单,水面空旷,缺乏变化,景观效果单一。
3.4植物景观混乱,配置单一
部分公园植物树形较差,生长参差不齐,且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整个园林的植物造景粗糙,缺乏观赏性。虽然园内植物品种较多,但植物造景单一,群落单调,地被缺乏,而且绿地养护粗放,导致一些原本比较精致的景观,随着人为的破坏和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落。
园林植物的种植讲究艺术效果,有些公园植物虽然较多但分布不均,且在植物的搭配上层次感不强,缺乏四季景色植物,导致园林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不够明显。同时,由于公园长期管理养护不到位,导致植物生长凌乱,景观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对植物景观的生态效能产生了制约。
4.解决方案
4.1合理功能分区
公园功能区的划分不能生硬的进行划分,尤其是对一下小型公园,若分区比较困难,要从活动内容和设施上去功能区进行整体合理的划分。在对面积较大的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因地制宜,利用现状特点及自然地形进行功能区的划分,使得各类活动都能方便展开且互不干扰。
4.2塑造多样化的园林空间,再现传统文化
随着城市发展,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群使得人们邻里关系淡漠,也越来越远离自然。城市综合性公园作为公益性事业,应提供方便市民交往和休闲活动的场所,因此增加公园中的公共空间势在必行。在进行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人群行为活动的需求进行空间创造,向人们提供能够缓解压力的调剂方式,满足人们活动需求的同时有利于人们的情绪调节和身体健康。
城市公园对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借鉴上,并且通过借鉴传统的特色与形式推陈出新,形成适合现代主题的视觉形象。这样既可将传统文化与设计内容联系起来,又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使设计更具现代感。
4.3丰富水体景观
水域可扩大景观空间,水中形成的倒影还能产生虚实相映的效果。所以,水体的形态、结构规划应与整个园林的风格特征一致,以水为脉将园中景观统一成整体;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土石材料相结合营造出生态式的驳岸,增强坡面、坡脚的稳定性;在湖中设置小木桥、木质栈道、临水建筑等景点,供游人眺望赏玩水景,以增加亲水性;疏通公园水体与周围水系,建设完善的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保持公园水体的活力,防止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
4.4合理配置植物,增强养护管理
植物配置应与全园整体效果相结合,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晰,特色分明,避免“主体孤立”、“喧宾夺主”“宾主不分”等现象的产生,力求全园植物配置既统一又富于变化,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材料,它与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不同,会随着季相的变化而产生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利用植物的这一独特特性,配合不同的景点、景区营造出不同的美景。
5.结语
城市综合性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环境保护、城市面貌、人们精神文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我国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对今后综合性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李春萍,翟国勋.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
[2]王丹.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及其种植规划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
[3]阎晶.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吴翊.生态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