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1日,美国西部时间12点51分,肩膀上扛着“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波音747客机,降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跑道。最后一架航天飞机,走完最后一段空中航程
在航天飞机服役的30年里,它是美国宇航员完成升空任务的唯一选择。随着这个家族的退役,总有别的计划跟着过来。只需一个前提:美国继续它的太空探索
9月21日,美国西部时间12点51分,肩膀上扛着“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波音747客机,降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跑道。
最后一架航天飞机,走完最后一段空中航程。
10月中旬,它将通过公路送抵加州科学中心,从穿梭地空的航天器,变成供人参观的展品。在它前面,“企业号”和“发现号”分别落户纽约和华盛顿,一样成为博物馆珍藏的对象。
航天科普的空中秀场
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前往洛杉矶,自东向西,横跨整个美国。按计划,“奋进号”该在9月17日启程,后来受大雾影响,终于推迟到9月19日升空。
为了向“奋进号”最后致敬,组织者特意把1天可以走完的空中旅程,仔细地拆分成3天。在沿途经过的重要城市,例如旧金山,“奋进号”还要降低飞行高度,反复盘旋,让下面的美国人大饱眼福。历时3天的退休之旅,成了美国展示航天成就的空中科普秀。
“奋进号”是美国生产的最后一架航天飞机,耗资17亿美元,升空25次,任务总行程将近1.98亿公里。从出生到退役,“奋进号”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
诞生,就是个意外。在NASA的太空计划中,本来没有“奋进号”的位置。1986年,“挑战者号”在升空时意外爆炸。第二年,美国人决定生产一架新的航天飞机,填补“挑战者号”留下的空缺。这就是后来的“奋进号”。
组装过程有点另类。生产“奋进号”的时候,“发现号”和“亚特兰蒂斯号”仍然没有完工。NASA出于精打细算的考虑,决定利用前两架的备用结构零件,“拼装”而不是“重新生产”一架航天飞机。后来,“奋进号”成了新仪器的试验平台,很多新装备先在它身上试用,然后装上其他航天飞机。
它的命名,还是一次成功的航天科普行动。为了唤起大家、特别是青年一代征服太空的勇气,美国政府在中小学中发起竞赛,为新航天飞机寻找合适的名字。参赛者需要提交一篇作文,编一个动听的故事,说明自己选中某个名字的原因。
在评选过程中,组织者发现备选名单中“奋进号”最受欢迎,在州一级的获胜者中,大约三分之一选中它。人们普遍期待这个充满光明的名字,迅速驱走“挑战者号”失事后留下的阴霾。
不过,“奋进号”最终的拼写,却是英式英语的Endeavour而非美式英语的Endeavor。名字的创意,取自英国船长、大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的同名探险船,所以用了英国人的拼写习惯。这点变化,就连NASA偶尔也犯迷糊,他们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自摆乌龙,提及“奋进号”时错用了美式英语的Endeavor。
1992年5月,“奋进号”第一次点火升空,开始航天飞机家族第49次任务。2011年,也是5月,“奋进号”结束最后一次任务。这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家族的倒数第二次任务。
航天飞机的时代,结束了。
免不了的是是非非
告别历史舞台的最后一次空中走秀,就像航天飞机的历史一样,叫好声和反对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有人依依不舍。马克?凯利,是“奋进号”最后一次任务的指令长。他说,任务完成以后,大家抑制住想拿点东西作纪念的冲动,努力让航天器保持最原始的状态,“没人肯动它一个手指头”。
有人学到了知识。许多人第一次看见波音747“驮着”航天飞机从眼前飞过,他们好奇地询问:为什么长着翅膀的“奋进号”,不能自己飞到最后的归宿?科学家解释说,它从设计伊始,就是一款无法独立飞行的“轨道飞行器”。脱离大气层时,它需要动力强大的助推火箭,返回的时候,处于无动力飞行状态,依靠滑翔降落在跑道。目前,NASA雇有20名试飞员,都是可以胜任多种机型的老手。即便如此,只有4人拥有驮着航天飞机飞行的资格。
驮着航天飞机去飞,空气动力学不成问题,惟一要领是胆大心细。“奋进号”全重79吨,3台起重机(每台最大起吊重量45吨),一台吊着“鼻子”,两台负责“尾巴”,合伙把航天飞机垂直吊起以后,就有波音747从下面缓缓驶来。
航天飞机一旦被吊离地面,只能垂直升降,无法水平移动。此时,完全靠肚皮下的747轻轻移动,找准位置以后,才能落下定位。固定好了,波音飞机便可以升空。需要注意的是,运输中它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均比正常巡航高度(1.1万米)和速度(920公里/小时)减少一半。飞行时,还有一架飞机在前方160公里处侦察天气,提醒后面躲避乱流和雷雨。
还有人感到愤怒。完成空中旅行以后,“奋进号”将在10月12日左右,通过公路运往洛杉矶市的加州科学中心,做永久展示。因为体型庞大,洛城需要“转移”四百多棵沿途绿树,才能保证“奋进号”一路畅通。所谓“转移”,就是连根刨掉。
为平息环保主义者的怒火,洛城政府特意解释说,四百多棵绿树中,只有45棵高度超过12英尺(3.9米)、胸径超过12英寸(30.48厘米),其余都是没成材的小树。言外之意,砍了也不值得心疼。声明登上报纸,环保主义者更加怒不可遏。
“奋进号”的第一
类似的是是非非,“奋进号”早把耳朵磨出了茧子。
上世纪60年代,NASA便酝酿一种可以多次往返地球和外空的轨道飞行器。1972年,尼克松批准了计划,航天飞机应运而生。“奋进号”诞生时,距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已过去11年,人们对新型轨道飞行器的狂热渐渐退去,而“挑战者号”失事的意外,提醒人们注意它的不足。
花钱多,是航天飞机最受诟病的一点。做设计的时候,NASA预计项目总投资70.45亿美元 (大致相当今天的430亿美元,后同),单次飞行成本930万美元(5400万美元)。然而,到2011年全部任务结束,NASA扣掉通胀因素的盘点结果是:航天飞机一共花掉纳税人1960亿美元,单次飞行成本4.5亿美元。
不安全,也是它的负面因素。美国正式生产过5架航天飞机(“企业号”属试验型号,未独立执行过任务),一架升空时爆炸,一架降落时解体,总计14名宇航员丧命。从2004年到2006年,受“哥伦比亚号”失事影响,剩余3架飞机只完成过3次任务。但是NASA仅2005年便在航天飞机上投入50亿美元,占全年经费的30%,更让人觉得它华而不实。
但是看看“奋进号”的飞行履历,却又不似想象中那样可憎。
1992年5月,“奋进号”第一次升空,便在修复Intelsat(国际遥距通讯卫星组织)六号卫星中有所突破。按设计,航天飞机每次只能派两名航天员太空行走,但在这次行动中,“奋进号”第一次把3名宇航员同时送出舱外,成功完成修复。
1992年9月,“奋进号”第一次搭载非裔美国女宇航员升空。2007年8月,它成功把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太空教师”送入地球轨道。21年前,首位“太空教师”麦考利夫搭乘“挑战者号”失事,“奋进号”完成的“第二”,实际就是“第一”。
1993年12月,“奋进号”第一次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创下航天飞机一项纪录:航天员总共完成5次太空行走,在舱外逗留35.5小时。
外界对它的评价也不错。一个同时搭乘过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和“奋进号”的宇航员曾说,“奋进号”就像太空时代的“劳斯莱斯”,空间舒适,视野开阔,降落的时候,“只要有条高速公路就行”。2003年,电影《地心抢险记》(The Core)中,带领钻地航船深入地心的两个驾驶员,被导演虚构成“奋进号”上的宇航员。
无论喜爱还是反感,人人都要承认:在航天飞机服役的30年里,它是美国宇航员完成升空任务的惟一选择。随着这个家族退役,美国宇航员再想进入国际空间站,暂时只能请俄罗斯人帮忙。
在航天飞机服役的30年里,它是美国宇航员完成升空任务的唯一选择。随着这个家族的退役,总有别的计划跟着过来。只需一个前提:美国继续它的太空探索
9月21日,美国西部时间12点51分,肩膀上扛着“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波音747客机,降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跑道。
最后一架航天飞机,走完最后一段空中航程。
10月中旬,它将通过公路送抵加州科学中心,从穿梭地空的航天器,变成供人参观的展品。在它前面,“企业号”和“发现号”分别落户纽约和华盛顿,一样成为博物馆珍藏的对象。
航天科普的空中秀场
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前往洛杉矶,自东向西,横跨整个美国。按计划,“奋进号”该在9月17日启程,后来受大雾影响,终于推迟到9月19日升空。
为了向“奋进号”最后致敬,组织者特意把1天可以走完的空中旅程,仔细地拆分成3天。在沿途经过的重要城市,例如旧金山,“奋进号”还要降低飞行高度,反复盘旋,让下面的美国人大饱眼福。历时3天的退休之旅,成了美国展示航天成就的空中科普秀。
“奋进号”是美国生产的最后一架航天飞机,耗资17亿美元,升空25次,任务总行程将近1.98亿公里。从出生到退役,“奋进号”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
诞生,就是个意外。在NASA的太空计划中,本来没有“奋进号”的位置。1986年,“挑战者号”在升空时意外爆炸。第二年,美国人决定生产一架新的航天飞机,填补“挑战者号”留下的空缺。这就是后来的“奋进号”。
组装过程有点另类。生产“奋进号”的时候,“发现号”和“亚特兰蒂斯号”仍然没有完工。NASA出于精打细算的考虑,决定利用前两架的备用结构零件,“拼装”而不是“重新生产”一架航天飞机。后来,“奋进号”成了新仪器的试验平台,很多新装备先在它身上试用,然后装上其他航天飞机。
它的命名,还是一次成功的航天科普行动。为了唤起大家、特别是青年一代征服太空的勇气,美国政府在中小学中发起竞赛,为新航天飞机寻找合适的名字。参赛者需要提交一篇作文,编一个动听的故事,说明自己选中某个名字的原因。
在评选过程中,组织者发现备选名单中“奋进号”最受欢迎,在州一级的获胜者中,大约三分之一选中它。人们普遍期待这个充满光明的名字,迅速驱走“挑战者号”失事后留下的阴霾。
不过,“奋进号”最终的拼写,却是英式英语的Endeavour而非美式英语的Endeavor。名字的创意,取自英国船长、大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的同名探险船,所以用了英国人的拼写习惯。这点变化,就连NASA偶尔也犯迷糊,他们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自摆乌龙,提及“奋进号”时错用了美式英语的Endeavor。
1992年5月,“奋进号”第一次点火升空,开始航天飞机家族第49次任务。2011年,也是5月,“奋进号”结束最后一次任务。这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家族的倒数第二次任务。
航天飞机的时代,结束了。
免不了的是是非非
告别历史舞台的最后一次空中走秀,就像航天飞机的历史一样,叫好声和反对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有人依依不舍。马克?凯利,是“奋进号”最后一次任务的指令长。他说,任务完成以后,大家抑制住想拿点东西作纪念的冲动,努力让航天器保持最原始的状态,“没人肯动它一个手指头”。
有人学到了知识。许多人第一次看见波音747“驮着”航天飞机从眼前飞过,他们好奇地询问:为什么长着翅膀的“奋进号”,不能自己飞到最后的归宿?科学家解释说,它从设计伊始,就是一款无法独立飞行的“轨道飞行器”。脱离大气层时,它需要动力强大的助推火箭,返回的时候,处于无动力飞行状态,依靠滑翔降落在跑道。目前,NASA雇有20名试飞员,都是可以胜任多种机型的老手。即便如此,只有4人拥有驮着航天飞机飞行的资格。
驮着航天飞机去飞,空气动力学不成问题,惟一要领是胆大心细。“奋进号”全重79吨,3台起重机(每台最大起吊重量45吨),一台吊着“鼻子”,两台负责“尾巴”,合伙把航天飞机垂直吊起以后,就有波音747从下面缓缓驶来。
航天飞机一旦被吊离地面,只能垂直升降,无法水平移动。此时,完全靠肚皮下的747轻轻移动,找准位置以后,才能落下定位。固定好了,波音飞机便可以升空。需要注意的是,运输中它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均比正常巡航高度(1.1万米)和速度(920公里/小时)减少一半。飞行时,还有一架飞机在前方160公里处侦察天气,提醒后面躲避乱流和雷雨。
还有人感到愤怒。完成空中旅行以后,“奋进号”将在10月12日左右,通过公路运往洛杉矶市的加州科学中心,做永久展示。因为体型庞大,洛城需要“转移”四百多棵沿途绿树,才能保证“奋进号”一路畅通。所谓“转移”,就是连根刨掉。
为平息环保主义者的怒火,洛城政府特意解释说,四百多棵绿树中,只有45棵高度超过12英尺(3.9米)、胸径超过12英寸(30.48厘米),其余都是没成材的小树。言外之意,砍了也不值得心疼。声明登上报纸,环保主义者更加怒不可遏。
“奋进号”的第一
类似的是是非非,“奋进号”早把耳朵磨出了茧子。
上世纪60年代,NASA便酝酿一种可以多次往返地球和外空的轨道飞行器。1972年,尼克松批准了计划,航天飞机应运而生。“奋进号”诞生时,距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已过去11年,人们对新型轨道飞行器的狂热渐渐退去,而“挑战者号”失事的意外,提醒人们注意它的不足。
花钱多,是航天飞机最受诟病的一点。做设计的时候,NASA预计项目总投资70.45亿美元 (大致相当今天的430亿美元,后同),单次飞行成本930万美元(5400万美元)。然而,到2011年全部任务结束,NASA扣掉通胀因素的盘点结果是:航天飞机一共花掉纳税人1960亿美元,单次飞行成本4.5亿美元。
不安全,也是它的负面因素。美国正式生产过5架航天飞机(“企业号”属试验型号,未独立执行过任务),一架升空时爆炸,一架降落时解体,总计14名宇航员丧命。从2004年到2006年,受“哥伦比亚号”失事影响,剩余3架飞机只完成过3次任务。但是NASA仅2005年便在航天飞机上投入50亿美元,占全年经费的30%,更让人觉得它华而不实。
但是看看“奋进号”的飞行履历,却又不似想象中那样可憎。
1992年5月,“奋进号”第一次升空,便在修复Intelsat(国际遥距通讯卫星组织)六号卫星中有所突破。按设计,航天飞机每次只能派两名航天员太空行走,但在这次行动中,“奋进号”第一次把3名宇航员同时送出舱外,成功完成修复。
1992年9月,“奋进号”第一次搭载非裔美国女宇航员升空。2007年8月,它成功把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太空教师”送入地球轨道。21年前,首位“太空教师”麦考利夫搭乘“挑战者号”失事,“奋进号”完成的“第二”,实际就是“第一”。
1993年12月,“奋进号”第一次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创下航天飞机一项纪录:航天员总共完成5次太空行走,在舱外逗留35.5小时。
外界对它的评价也不错。一个同时搭乘过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和“奋进号”的宇航员曾说,“奋进号”就像太空时代的“劳斯莱斯”,空间舒适,视野开阔,降落的时候,“只要有条高速公路就行”。2003年,电影《地心抢险记》(The Core)中,带领钻地航船深入地心的两个驾驶员,被导演虚构成“奋进号”上的宇航员。
无论喜爱还是反感,人人都要承认:在航天飞机服役的30年里,它是美国宇航员完成升空任务的惟一选择。随着这个家族退役,美国宇航员再想进入国际空间站,暂时只能请俄罗斯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