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作文普遍缺少创新,大多千篇一律,生硬呆板。所谓创作,首先要给作品灌输一个灵魂,而真情实感正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抒发真实的情感,写作教学不应该刻板教条,应该不断推陈出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
一、中学生学作文现状
很多学生的作文,你刚读上段就会知道下一段的内容。这样的作文内容缺乏新意,立意老套俗气,选材单调重复,表达僵化,读起来味同嚼蜡。学生直言,自己的作文连自己都不愿意看,因为都是生拼硬凑的。
学生的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封闭,缺少生活素材。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周记,题目为《还我们更多的阅读时间吧》,形象地描述了数、理、化、英等各科作业铺天盖地压下来后,学生几乎没有阅读时间的生活境况。这种境况下的学生,很难写出创新作文和个性作文。另外,有的学生有时间也不愿意读书看报;还有的学生只看那些热闹但却无聊的东西,没有思想深度;还有的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写作材料相当贫乏,面对作文任务,只好东拼西凑,名曰“天下文章一大抄”。创作对于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久而久之,不好的写作习惯形成,创作潜力难以挖掘。
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其实,“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写作不仅仅要写,更要创,写出来的内容应当不落窠臼,立意独到。因此,教师要开辟作文教学途径,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作情趣,提升写作素养。
创作的灵感大部分源于生活,基于丰富的人生体验,生发出各种异样的感情。抑或是从他人的故事中汲取素材,广泛地阅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鲁迅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上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这些都说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以“多读”作为手段和途径的。教学上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的写作要求,这样在实施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做到了心中有数。教师首先根据所写的作文类型进行选材,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感悟中搜索写作材料。然后选择一篇比较好的同龄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分析讲解,指明同类别文章写作,要从哪几步进行铺陈、描写、叙述,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整体脉络。
1.命题的新突破可以诱发学生的创作欲
作文教学改革,首先在观念上要转变,克服求全和守旧的观念。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窒息的现状,出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文题应起到迫使学生去创造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在命题上训练创造思维,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形成“怪诞”的想法,并通过细密的构思,在文章中使之合理化。由此,教师在命题上应有新的突破,因为题目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充满创意的想象,使学生感到有事可说,有话可写。
2.在写作训练上,指导学生阅读,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如教学《小抄写员》一课时,在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理解和体会后,向学生推荐阅读《爱的教育》,因为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既可学到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还可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灵感。报刊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阅读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写作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创作。也就是说,只要教师引导得正确,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指日可待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盲目的写作之风,没有头绪,因此,可以从作文内容结构上详细渗透写作指导。一般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头开得好,下笔如有神,文思奔涌,脉络清晰。尾结得好,收束有力,并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开头不是过于突然,对所要要记叙的人和事缺少必要的交代,就是绕大弯子空发议论,或无的放矢地去写景抒情,结尾不是匆匆收场,就是画蛇添足,或空喊口号,或拖泥带水。新的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作为范本,开头:(1)开门见山式,如《“布衣总统”孙中山》;(2)背景渐入式,如《雷雨》;(3)设问置疑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引用式,如《琐忆》。结尾:(1)自然收束式,如《赤壁赋》;(2)首尾呼应式,如《拿来主义》;(3)卒章显志式,如《灯》;(4)抒情议论式,如《故都的秋》。 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结合这些典型,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体会它们对增强课文表达力、感染力的作用,学习到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应让学生仿效练习,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如给一篇作文加上不同的开头、结尾,评讲的时候对一些开头、结尾较好的文章进行表扬等。
作文的正文部分,不像开头结尾那样容易通过教学迅速提高质量,需要一定的积累和沉淀。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指导中循序渐进,把一些固有的模式教授给学生,比如,一些修辞手法、句法的运用,对文章能够起到增色作用的内容形式,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其中渗透自己的真情实感,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作品中创造出灵魂,假以时日必能增强写作功力。有个同学写《父亲的眼泪》,有一句是“他的泪水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平凡的一点一滴,但在我看来却是整片大海。我就是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托着我,直到我驶出港湾的那一天”。这句话中的修辞生动贴切,又能引起读者共鸣,饱含了真实的情感,感人肺腑。看到这样一段情深意切的文字,我们会深深感到学生思路打开了。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不断揣摩,悉心指导学生写作的每一个步骤,要设法让学生们主动发掘,尽情开掘创造思维的无限潜力。
打造一篇出色的作文要具备“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作文的开头,华彩美丽,吸引眼球,让读者有阅读的冲动。“猪肚”是作文中间的材料内容要丰富饱满。“豹尾”是指作文结尾有力,饱含感情升华,引起读者共鸣。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从而爱上创作,爱上自己创作的作品,这样才能写出美文佳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213300)
一、中学生学作文现状
很多学生的作文,你刚读上段就会知道下一段的内容。这样的作文内容缺乏新意,立意老套俗气,选材单调重复,表达僵化,读起来味同嚼蜡。学生直言,自己的作文连自己都不愿意看,因为都是生拼硬凑的。
学生的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封闭,缺少生活素材。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周记,题目为《还我们更多的阅读时间吧》,形象地描述了数、理、化、英等各科作业铺天盖地压下来后,学生几乎没有阅读时间的生活境况。这种境况下的学生,很难写出创新作文和个性作文。另外,有的学生有时间也不愿意读书看报;还有的学生只看那些热闹但却无聊的东西,没有思想深度;还有的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写作材料相当贫乏,面对作文任务,只好东拼西凑,名曰“天下文章一大抄”。创作对于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久而久之,不好的写作习惯形成,创作潜力难以挖掘。
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其实,“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写作不仅仅要写,更要创,写出来的内容应当不落窠臼,立意独到。因此,教师要开辟作文教学途径,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作情趣,提升写作素养。
创作的灵感大部分源于生活,基于丰富的人生体验,生发出各种异样的感情。抑或是从他人的故事中汲取素材,广泛地阅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鲁迅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上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这些都说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以“多读”作为手段和途径的。教学上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的写作要求,这样在实施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做到了心中有数。教师首先根据所写的作文类型进行选材,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感悟中搜索写作材料。然后选择一篇比较好的同龄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分析讲解,指明同类别文章写作,要从哪几步进行铺陈、描写、叙述,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整体脉络。
1.命题的新突破可以诱发学生的创作欲
作文教学改革,首先在观念上要转变,克服求全和守旧的观念。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窒息的现状,出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文题应起到迫使学生去创造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在命题上训练创造思维,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形成“怪诞”的想法,并通过细密的构思,在文章中使之合理化。由此,教师在命题上应有新的突破,因为题目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充满创意的想象,使学生感到有事可说,有话可写。
2.在写作训练上,指导学生阅读,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如教学《小抄写员》一课时,在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理解和体会后,向学生推荐阅读《爱的教育》,因为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既可学到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还可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灵感。报刊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阅读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写作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创作。也就是说,只要教师引导得正确,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指日可待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盲目的写作之风,没有头绪,因此,可以从作文内容结构上详细渗透写作指导。一般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头开得好,下笔如有神,文思奔涌,脉络清晰。尾结得好,收束有力,并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开头不是过于突然,对所要要记叙的人和事缺少必要的交代,就是绕大弯子空发议论,或无的放矢地去写景抒情,结尾不是匆匆收场,就是画蛇添足,或空喊口号,或拖泥带水。新的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作为范本,开头:(1)开门见山式,如《“布衣总统”孙中山》;(2)背景渐入式,如《雷雨》;(3)设问置疑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引用式,如《琐忆》。结尾:(1)自然收束式,如《赤壁赋》;(2)首尾呼应式,如《拿来主义》;(3)卒章显志式,如《灯》;(4)抒情议论式,如《故都的秋》。 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结合这些典型,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体会它们对增强课文表达力、感染力的作用,学习到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应让学生仿效练习,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如给一篇作文加上不同的开头、结尾,评讲的时候对一些开头、结尾较好的文章进行表扬等。
作文的正文部分,不像开头结尾那样容易通过教学迅速提高质量,需要一定的积累和沉淀。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指导中循序渐进,把一些固有的模式教授给学生,比如,一些修辞手法、句法的运用,对文章能够起到增色作用的内容形式,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其中渗透自己的真情实感,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作品中创造出灵魂,假以时日必能增强写作功力。有个同学写《父亲的眼泪》,有一句是“他的泪水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平凡的一点一滴,但在我看来却是整片大海。我就是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托着我,直到我驶出港湾的那一天”。这句话中的修辞生动贴切,又能引起读者共鸣,饱含了真实的情感,感人肺腑。看到这样一段情深意切的文字,我们会深深感到学生思路打开了。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不断揣摩,悉心指导学生写作的每一个步骤,要设法让学生们主动发掘,尽情开掘创造思维的无限潜力。
打造一篇出色的作文要具备“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作文的开头,华彩美丽,吸引眼球,让读者有阅读的冲动。“猪肚”是作文中间的材料内容要丰富饱满。“豹尾”是指作文结尾有力,饱含感情升华,引起读者共鸣。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从而爱上创作,爱上自己创作的作品,这样才能写出美文佳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