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故名。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这是当作同系统文化的代表名称。彩陶是一种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普遍发现的艺术遗存,在彩陶纹饰中,绝大部分是由各种点、线、面构成的几何纹。而点、线、面这些造型手段又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并在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融入不同的风格和技法,表现了现代艺术作品的不同意境。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彩陶 纹饰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并且形成了许多艺术流派,一个时期以某种艺术流派为主导。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等等。现代艺术的起源本身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在中国至少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批岩画。在新石器时期又出现大量陶器上的绘彩和玉器上的刻划纹样,以及其它形式的绘画。我们或可把这些史前绘画都看成是现代艺术的起源阶段。
早期的现代艺术绘画遗存,大多因附着于硬制材料才得以保留下来,如:岩画、陶器纹饰、玉器纹饰、青铜器纹饰、砖瓦上的图像、木质器物上的图像等等,不一定“绘”而还可能是“制”,在这个意义上“绘画”相似于“平面图像”的概念。另一方面,绘画的概念侧重于某种观念、思想、情绪的表达,而有别于纯粹装饰性的图案。
器物纹饰指绘制、刻划或铸造在器物表面的一些图像,是早期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古代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身就是我国早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型观念、构图方法、制作手段、象征意义及表达方式都体现了早期绘画的法则与特点,并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与宗教观念。
器物纹饰主要包括彩陶纹饰、玉器纹饰和青铜器纹饰等等,其中彩陶纹饰作为最早的一种器物纹饰表现样式,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普遍发现了它的艺术遗存。彩陶纹饰一般指在陶制容器上以黑色(少数情况下有其他颜色)描绘图像,即在陶器烧制以前绘于磨光的容器陶坯外壁(少数情况下也有绘于内壁),再经烧制而成。中国的彩陶大约兴盛于距今7000多年至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自20世纪20年代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原始社会遗址发现彩陶以后,首先在黄河流域大量出土。大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其他许多地区的不同文化类型也都陆续发现了彩陶。仰韶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距今约七千至五千年。
在仰韶文化阶段,彩陶艺术逐步走向繁荣,诞生了古朴而精美的各类纹饰。其中人面纹和鱼纹是最为典型的两种代表纹饰。相对而言,时代最早、最频繁使用的图案就是鱼纹。我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及有关中华文明史的电视专题片中,经常可以欣赏到西安半坡遗址的鱼纹彩陶盆:在红色陶盆的内壁或腹外,黑色线条勾勒出的形态各异的鱼儿栩栩如生。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不仅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而月蕴含着深邃的研究价值。人面鱼纹彩陶盆既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又是中国灿烂的史前文化的象征和标志物之一。
鱼纹是仰韶文化早期最为常见的彩陶图案,一直延续使用到仰韶中期,时间长达千年之久。在仰韶中期之后的各支彩陶文化中,鱼纹就只是零星或偶尔出现了,不再作为主题图案。它大多绘制在盆形器外壁的中上腹部,个别使用在圜底钵、瓶形器及器盖上。盆形器上的鱼纹图案均规整有序,颇为固定,器物一周一般绘有两条鱼,头尾相接,头右尾左,有时两条鱼纹之间的空白处填充一条小鱼或其他花纹,既弥补了绘制过程产生的缺陷,又整体图案显得更加匀称而生动,其他器物上如王家阴洼的瓶形器、高寺头的器盖上偶见的鱼纹,虽然数量很少,却极富魅力,显露出了史前画工的卓越技艺。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了大量的鱼纹彩陶,其中以秦安大地湾最为丰富,该遗址完整和可复原的鱼纹盆达30余件,还有千片以上的鱼纹残片、不仅如此,这些鱼纹数据构成了完整的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序列。根据它们所处的地层以及上下叠压的关系,我们大体掌握了鱼纹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规律甚至可以成为考古学研究中分期断代的标尺。
对仰韶文化中彩陶纹饰演变进行研究发现,以鱼纹为主要线索,勾勒了一幅由写实具象逐渐过渡到抽象图案的演变序列,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比较写实的描摹对象阶段出发:然后是装饰性写实,即对对象作图案化处理:最后是抽象阶段,即完全脱离对象的形状,变成与自然对象不相干的几何符号。
在彩陶纹饰中,绝大部分是由各种点、线、面构成的几何纹。而点、线、面这些造型手段又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并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实践中,不断融入不同的风格和技法,表现了绘画作品的不同意境。
在现代艺术中,以线为例来进行说明。线,是中国画最古老的造型语言和最基本的造型方法。它本身在客观事物中并不存在,是具体的物象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根据所描绘的对象的形态和结构提炼出来的。它最初的作用是表述物体的形态,但随着绘画的发展,它还可以通过线的曲直、刚柔等来表现物象的质感,通过线条的变化所产生的张力表现不同物质的量感,通过线条的浓淡干湿、穿插重叠等表现画面的空间感等。特别在白描中,它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从彩陶纹饰的演变和现代艺术的发展可以看到,它们都经历了从具体写实阶段到脱离对象的抽象阶段。而现代艺术是在彩陶纹饰演变的基础之上融入了各种绘画技法、色彩搭配和不同材料的应用,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现代艺术。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彩陶 纹饰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并且形成了许多艺术流派,一个时期以某种艺术流派为主导。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等等。现代艺术的起源本身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在中国至少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批岩画。在新石器时期又出现大量陶器上的绘彩和玉器上的刻划纹样,以及其它形式的绘画。我们或可把这些史前绘画都看成是现代艺术的起源阶段。
早期的现代艺术绘画遗存,大多因附着于硬制材料才得以保留下来,如:岩画、陶器纹饰、玉器纹饰、青铜器纹饰、砖瓦上的图像、木质器物上的图像等等,不一定“绘”而还可能是“制”,在这个意义上“绘画”相似于“平面图像”的概念。另一方面,绘画的概念侧重于某种观念、思想、情绪的表达,而有别于纯粹装饰性的图案。
器物纹饰指绘制、刻划或铸造在器物表面的一些图像,是早期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古代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身就是我国早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型观念、构图方法、制作手段、象征意义及表达方式都体现了早期绘画的法则与特点,并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与宗教观念。
器物纹饰主要包括彩陶纹饰、玉器纹饰和青铜器纹饰等等,其中彩陶纹饰作为最早的一种器物纹饰表现样式,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普遍发现了它的艺术遗存。彩陶纹饰一般指在陶制容器上以黑色(少数情况下有其他颜色)描绘图像,即在陶器烧制以前绘于磨光的容器陶坯外壁(少数情况下也有绘于内壁),再经烧制而成。中国的彩陶大约兴盛于距今7000多年至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自20世纪20年代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原始社会遗址发现彩陶以后,首先在黄河流域大量出土。大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其他许多地区的不同文化类型也都陆续发现了彩陶。仰韶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距今约七千至五千年。
在仰韶文化阶段,彩陶艺术逐步走向繁荣,诞生了古朴而精美的各类纹饰。其中人面纹和鱼纹是最为典型的两种代表纹饰。相对而言,时代最早、最频繁使用的图案就是鱼纹。我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及有关中华文明史的电视专题片中,经常可以欣赏到西安半坡遗址的鱼纹彩陶盆:在红色陶盆的内壁或腹外,黑色线条勾勒出的形态各异的鱼儿栩栩如生。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不仅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而月蕴含着深邃的研究价值。人面鱼纹彩陶盆既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又是中国灿烂的史前文化的象征和标志物之一。
鱼纹是仰韶文化早期最为常见的彩陶图案,一直延续使用到仰韶中期,时间长达千年之久。在仰韶中期之后的各支彩陶文化中,鱼纹就只是零星或偶尔出现了,不再作为主题图案。它大多绘制在盆形器外壁的中上腹部,个别使用在圜底钵、瓶形器及器盖上。盆形器上的鱼纹图案均规整有序,颇为固定,器物一周一般绘有两条鱼,头尾相接,头右尾左,有时两条鱼纹之间的空白处填充一条小鱼或其他花纹,既弥补了绘制过程产生的缺陷,又整体图案显得更加匀称而生动,其他器物上如王家阴洼的瓶形器、高寺头的器盖上偶见的鱼纹,虽然数量很少,却极富魅力,显露出了史前画工的卓越技艺。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了大量的鱼纹彩陶,其中以秦安大地湾最为丰富,该遗址完整和可复原的鱼纹盆达30余件,还有千片以上的鱼纹残片、不仅如此,这些鱼纹数据构成了完整的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序列。根据它们所处的地层以及上下叠压的关系,我们大体掌握了鱼纹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规律甚至可以成为考古学研究中分期断代的标尺。
对仰韶文化中彩陶纹饰演变进行研究发现,以鱼纹为主要线索,勾勒了一幅由写实具象逐渐过渡到抽象图案的演变序列,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比较写实的描摹对象阶段出发:然后是装饰性写实,即对对象作图案化处理:最后是抽象阶段,即完全脱离对象的形状,变成与自然对象不相干的几何符号。
在彩陶纹饰中,绝大部分是由各种点、线、面构成的几何纹。而点、线、面这些造型手段又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并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实践中,不断融入不同的风格和技法,表现了绘画作品的不同意境。
在现代艺术中,以线为例来进行说明。线,是中国画最古老的造型语言和最基本的造型方法。它本身在客观事物中并不存在,是具体的物象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根据所描绘的对象的形态和结构提炼出来的。它最初的作用是表述物体的形态,但随着绘画的发展,它还可以通过线的曲直、刚柔等来表现物象的质感,通过线条的变化所产生的张力表现不同物质的量感,通过线条的浓淡干湿、穿插重叠等表现画面的空间感等。特别在白描中,它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从彩陶纹饰的演变和现代艺术的发展可以看到,它们都经历了从具体写实阶段到脱离对象的抽象阶段。而现代艺术是在彩陶纹饰演变的基础之上融入了各种绘画技法、色彩搭配和不同材料的应用,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现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