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课是当下数学教学非主流教学方式中的重要一环,其在预习新知、复习巩固、专题讲解等环节都有着极为高效的作用,成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真正有效的使用.
[关键词] 微课;数学;信息技术;设计;二次函数
微课是当下数学教学非主流的新型教学方式之一,教育部对于微课的推进也是非常重视的,从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教育部要让微课成为教学辅助的重要教学方式的这一想法.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笔者认为,这与节奏愈来愈快的生活方式、教学方式等分不开,与学习时间愈来愈碎片化分不开. 要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里,学好各种知识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结合处理,因此结合网络技术的小型化教学设计就成为部分解决这一困扰的手段,微课教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应运而生.
实施微课需要几个环节,其一是微课教学的设计,微课的设计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教学设计,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更多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解决(下文用案例说明);其二是利用各种教学软件进行微课的制作,通过网络传输到网络云端,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理解. 笔者认为,微课实施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案例的设计,只有符合任教学生认知水平的微课设计才是合理的、有效的,笔者通过案例设计来谈谈微课的教学设计.
[?] 新知型微课设计
微课是一种微型化的课程,主要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设计和处理,是解决重要知识的一种补充.新知教学在微课中的设计是比较多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形式化程度较高的新知知识. 这些知识往往因为抽象化程度较高,导致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比较难于操作. 试想若花较长的时间去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知,会导致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若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读一读概念势必导致学生根本不理解,那么课堂教学的后续又如何展开?我们知道,现阶段学生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是比较多的,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对于抽象型的新知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案例设计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微课设计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新知教学中比较难懂的定理,其既要根据向量的双重特性还要理解向量表示,学生对其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 笔者对其思考再三,认为需要分三步设计微课案例,在真正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设计层次1:微课视频使用,给出的是古代建筑建造的过程. 首先是横竖木头的放置,作为建筑的地基(类似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中的基底),然后在地基的基础上不断地往上搭建,从而形成建筑的中部和顶部.此时向学生提问,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搭建地基的时候不是将木头全部朝一个方向排列呢?显然这样无法往上继续搭建中部和顶部(此番寓意暗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中基向量的选择不能是同向的,必须是不共线的).
设计层次2:在微课设计中引入物理学中的力的分解知识,将一个班级中四位学生投掷垒球的各种方向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力,然后请学生对比水平方向力的大小,并研究是否任何一个投掷都能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力(暗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只要选择合理的基底,平面中任何向量都能进行这两个方向的分解).
设计层次3:微课中给出一些选择性的问题,请学生选一选:图中哪些向量的分解是合适的?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本课属于新知教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向量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都仅仅是阅读了定理的表述,并没有深入到本质的思考. 教师对于该定理也很难在课堂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教学,只能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去学校网络微视频,进而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领达到理解的目的. 将上述微课设计成微视频,并通过云端微视频提供给学生学习,这种在真正课堂教学之前的学习让学生有了较多的知识认知过程,并且教师在设计新知型微课时,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和形式化的结论. 笔者认为这些都不需要,这些形式化的结论可以留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而是来自生活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效的融合,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有了非常完美的前期铺垫.
[?] 巩固型微课设计
知识复习巩固的微课设计是专题型的设计,它对于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复习是很有帮助的,特别适合对于课堂知识无法完全及时理解和消化的学生,通过云端微视频进行巩固复习,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为例,学生在初学此种问题时往往不能清楚地辨别,特别是动函数定区间或者定函数动区间的问题,更难的是动函数动区间上的最值研究,成为很多学生始终无法解决的难点. 鉴于此,笔者设计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专题微型课,以供学生学习和总结.
当然微课案例的设计还有很多方面,诸如兴趣类的延伸,竞赛类的比拼,研究性学习类的拓展,等等,笔者在这里用自身尝试过的一些浅薄知识提出了最常运用的两个方面:新知型微课案例设计和复习巩固型微课设计,让教师在最普适性的方面做出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利用率最高的地方找到微课的使用价值,以笔者之砖恳请读者给出更有价值的归纳.
[关键词] 微课;数学;信息技术;设计;二次函数
微课是当下数学教学非主流的新型教学方式之一,教育部对于微课的推进也是非常重视的,从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教育部要让微课成为教学辅助的重要教学方式的这一想法.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笔者认为,这与节奏愈来愈快的生活方式、教学方式等分不开,与学习时间愈来愈碎片化分不开. 要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里,学好各种知识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结合处理,因此结合网络技术的小型化教学设计就成为部分解决这一困扰的手段,微课教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应运而生.
实施微课需要几个环节,其一是微课教学的设计,微课的设计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教学设计,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更多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解决(下文用案例说明);其二是利用各种教学软件进行微课的制作,通过网络传输到网络云端,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理解. 笔者认为,微课实施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案例的设计,只有符合任教学生认知水平的微课设计才是合理的、有效的,笔者通过案例设计来谈谈微课的教学设计.
[?] 新知型微课设计
微课是一种微型化的课程,主要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设计和处理,是解决重要知识的一种补充.新知教学在微课中的设计是比较多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形式化程度较高的新知知识. 这些知识往往因为抽象化程度较高,导致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比较难于操作. 试想若花较长的时间去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知,会导致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若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读一读概念势必导致学生根本不理解,那么课堂教学的后续又如何展开?我们知道,现阶段学生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是比较多的,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对于抽象型的新知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案例设计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微课设计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新知教学中比较难懂的定理,其既要根据向量的双重特性还要理解向量表示,学生对其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 笔者对其思考再三,认为需要分三步设计微课案例,在真正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设计层次1:微课视频使用,给出的是古代建筑建造的过程. 首先是横竖木头的放置,作为建筑的地基(类似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中的基底),然后在地基的基础上不断地往上搭建,从而形成建筑的中部和顶部.此时向学生提问,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搭建地基的时候不是将木头全部朝一个方向排列呢?显然这样无法往上继续搭建中部和顶部(此番寓意暗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中基向量的选择不能是同向的,必须是不共线的).
设计层次2:在微课设计中引入物理学中的力的分解知识,将一个班级中四位学生投掷垒球的各种方向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力,然后请学生对比水平方向力的大小,并研究是否任何一个投掷都能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力(暗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只要选择合理的基底,平面中任何向量都能进行这两个方向的分解).
设计层次3:微课中给出一些选择性的问题,请学生选一选:图中哪些向量的分解是合适的?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本课属于新知教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向量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都仅仅是阅读了定理的表述,并没有深入到本质的思考. 教师对于该定理也很难在课堂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教学,只能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去学校网络微视频,进而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领达到理解的目的. 将上述微课设计成微视频,并通过云端微视频提供给学生学习,这种在真正课堂教学之前的学习让学生有了较多的知识认知过程,并且教师在设计新知型微课时,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和形式化的结论. 笔者认为这些都不需要,这些形式化的结论可以留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而是来自生活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效的融合,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有了非常完美的前期铺垫.
[?] 巩固型微课设计
知识复习巩固的微课设计是专题型的设计,它对于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复习是很有帮助的,特别适合对于课堂知识无法完全及时理解和消化的学生,通过云端微视频进行巩固复习,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为例,学生在初学此种问题时往往不能清楚地辨别,特别是动函数定区间或者定函数动区间的问题,更难的是动函数动区间上的最值研究,成为很多学生始终无法解决的难点. 鉴于此,笔者设计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专题微型课,以供学生学习和总结.
当然微课案例的设计还有很多方面,诸如兴趣类的延伸,竞赛类的比拼,研究性学习类的拓展,等等,笔者在这里用自身尝试过的一些浅薄知识提出了最常运用的两个方面:新知型微课案例设计和复习巩固型微课设计,让教师在最普适性的方面做出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利用率最高的地方找到微课的使用价值,以笔者之砖恳请读者给出更有价值的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