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情景等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等的掌握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节教学进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构建和谐课堂,促进教学相长。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问题,力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平台,引导他们一步步走进探究知识的殿堂。然而,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些肤浅、平庸的提问,零敲碎打、毫无联系的提问,单调、陈旧、八股式的提问,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些随心所欲、突然袭击、以问代罚式的提问,不仅不能起到提问的作用,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使师生关系形成僵局,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既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和谐,课堂提问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问。
一、创设物理情境,层层深入式提问,导入新课。
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知识联系的“挂钩点”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战胜一个个困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阻或电压。)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中物理现象进行列举式提问。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式运动的”,这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例子是对的,哪些错了,最后把对的进行分类。
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类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又不费力的杠杆分类。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知识成功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能调动思考的积极性,培养运用所的知识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形式,学生对此也能做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回答。
四、激疑性提问。
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疑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就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搞清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从什么规律,可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的轮船可以浮在水面?类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对于物理概念,不直接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应用概念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围绕重要的物理过程、理论与实际关系,深究细问。向学生发问、追究的问题要经过周密、科学的设计。这样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例如: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或题目引申性提问,这样的提问很自然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七、激趣性提问。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考,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答。例如,在讲热传导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加热,当上部的水沸腾了下部小鱼为什么却安然无恙?像这类“煮金鱼”及纸锅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问题,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境界。
八、巩固性提问。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新知识,教师应在讲授完新课,学生消化了该课内容后,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问题,力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平台,引导他们一步步走进探究知识的殿堂。然而,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些肤浅、平庸的提问,零敲碎打、毫无联系的提问,单调、陈旧、八股式的提问,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些随心所欲、突然袭击、以问代罚式的提问,不仅不能起到提问的作用,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使师生关系形成僵局,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既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和谐,课堂提问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问。
一、创设物理情境,层层深入式提问,导入新课。
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知识联系的“挂钩点”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战胜一个个困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阻或电压。)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中物理现象进行列举式提问。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式运动的”,这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例子是对的,哪些错了,最后把对的进行分类。
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类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又不费力的杠杆分类。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知识成功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能调动思考的积极性,培养运用所的知识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形式,学生对此也能做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回答。
四、激疑性提问。
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疑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就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搞清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从什么规律,可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的轮船可以浮在水面?类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对于物理概念,不直接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应用概念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围绕重要的物理过程、理论与实际关系,深究细问。向学生发问、追究的问题要经过周密、科学的设计。这样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例如: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或题目引申性提问,这样的提问很自然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七、激趣性提问。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考,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答。例如,在讲热传导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加热,当上部的水沸腾了下部小鱼为什么却安然无恙?像这类“煮金鱼”及纸锅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问题,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境界。
八、巩固性提问。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新知识,教师应在讲授完新课,学生消化了该课内容后,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